第716章 加徵糧稅

然後耶律洪基就看向衆人,說道:“所以說,這一次西夏之事,我們遼國不能坐視不理,但是……”

難處的有的,不過耶律洪基是遼國的國主,這樣的話臣子可以說,但是作爲天子,耶律洪基肯定是不能說的。

聽到耶律洪基的話,張孝傑想了想,然後用手臂碰了一下馬植,低聲說道:“馬大人,河套和燕雲一帶,秋收的糧食不是正在運往京城的路上麼?不妨再縮減一下草原各部落的供給,同時加收一項人頭稅,只要糧食!這個時候是關乎我大遼國運的時候,讓大遼的子民都節儉一下,也不爲過嘛……”

“這……”馬植聽到張孝傑的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張孝傑和馬植的竊竊私語也讓耶律洪基注意到了,然後耶律洪基問道:“張老愛卿,你和馬大人在商議什麼?”

“回皇上!”張孝傑站了起來,先是看了馬植一眼,馬植見到張孝傑朝自己使眼色,便微微地點了點頭。

然後張孝傑對耶律洪基和在座的衆人說道:“剛纔馬大人說燕雲和河套一帶,還有遼西以及上京道的秋收糧食都已經開始徵收了,但這是我大遼渡過寒冬的糧食,不能妄動,不過可以立即加收一項人頭稅,用來做軍餉。不知道皇上和各位以爲如何?”

遼國的組成非常複雜,站在全力頂峰的自然是耶律家和蕭家,但是下面還有許多的草原部落,還有遼東的女真人。

這是一個由胡人組成的國家,部落很多,凝聚力也只能算是一般。

貿然加徵人頭稅,這肯定會引起百姓的不滿。

於是耶律洪基對馬植問道:“馬愛卿,加重稅收,此策可行嗎?”

張孝傑說加徵稅收是馬植的注意,耶律洪基自然只能問馬植了。

馬植還是一頭霧水呢,這明明是張孝傑的注意,但是被硬生生地安在了自己的身上。

馬植知道,張孝傑這是將這個加徵稅收的臭名給按到他馬植的頭上呢,但是馬植卻不能將事實說出來。

因爲馬植剛纔被耶律洪基訓斥了一頓,他現在心裡正沒有安全感呢,而且張元直鋒芒太露,而張元直對遼國朝堂上面這些老臣一直都沒有什麼好臉色。

所以馬植只能站在張孝傑這一邊,現在張孝傑要他馬植來被黑鍋,馬植也只好認了。

“皇上!”馬植對耶律洪基說道:“加徵稅糧,確實是眼下唯一一個能解決出兵缺糧的辦法!”

沒有說可行,但是馬植也等於是承認了這個提議是他提出來的。

耶律洪基想了想,然後又看了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一眼。

加徵稅收這麼大的事情,耶律洪基也不得不慎重。

因爲他知道,現在整個遼國,上至朝臣下至百姓的士氣都不怎麼樣,特別是百姓甚至已經出現了怨言,特別是遼東那邊。

蕭天作爲此還專門帶着兵馬去遼東壓制了。

想了想,耶律洪基決定聽聽耶律阿魯翰的意見,畢竟耶律阿魯翰是王爺,還是活了五十多年的老人,大事的話多聽一聽老人家的意見總是好的。

耶律洪基對耶律阿魯翰問道:“皇叔怎麼看?”

耶律阿魯翰答道:“政事臣也不知,特別是錢糧之事,向來是張相公和馬大人掌管,所以老臣不敢亂言!”

加徵糧稅,這個事情耶律阿魯翰還真是不敢做決定,但是援救西夏又是必須的,所以耶律阿魯翰雖然不表態,但是卻也隱約地向耶律洪基表達了他的看法。

錢糧的事情,都是張孝傑和馬植掌管的呢,他們說可以,那就可以唄!

耶律洪基想了想,然後說道:“既然如此,便加徵人頭稅,聖旨朕等下就讓人擬好,然後張老愛卿和馬愛卿兩人全權負責此事!另外出兵援救西夏之事,也必須要議定,諸位看看誰人可以掛帥?”

說到掛帥,衆人都看向了耶律阿魯翰。

沒辦法,只能是耶律阿魯翰了,但是耶律洪基卻搖搖頭,說道:“皇叔身體抱恙,而且年歲又高,不宜勞師遠征!”

耶律阿魯翰趕緊對耶律洪基拜謝,然後答道:“皇上所言甚是,況且老夫垂垂老矣,也是該讓一些年輕人出去闖一下了,不然的話,將來我大遼無人爲帥,豈不成了笑話?”

不管耶律洪基是出於什麼意圖,不想讓耶律阿魯翰掛帥,耶律阿魯翰這樣的回答都是非常讓人信服的。

說到帥才,現在的遼國還真是隻有耶律阿魯翰這個老頭拿得出手。

耶律阿魯翰這樣說出來,看起來是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主動讓位給年輕人歷練,其實耶律阿魯翰是在告訴在場的人,現在的遼國,還真不能沒有他!

對於這樣的話,耶律洪基自然是輕描淡寫地略過了,但是又不能表示出尷尬,那樣的話只怕會讓耶律阿魯翰不高興,於是耶律洪基笑了笑,說道:“皇叔說得不錯,既然如此,這掛帥之人,便要另選他人了,衆位愛卿可有建議?”

說罷,耶律洪基先是看向了張孝傑。

畢竟張孝傑是參知政事嘛。

張孝傑起身答道:“回皇上,臣舉薦一人,此人乃是開國功臣之後,世代名門,而且還是一位少年英才!”

聽到少年英才,衆人不免先看了張元直了一眼,但是很顯然,張孝傑是不可能舉薦張元直的,而且……

張元直的祖上也是遼國的開國功臣,也算不上是時代名門。

“張相公說的莫非是……”馬植似乎也想起了這一號人,然後說道:“此人可是開國魯國公韓壑之後,世襲魯國公之位的韓樞?”

“不錯!”張孝傑點點頭,然後對耶律洪基說道:“皇上,正是韓樞!”

“韓樞?”耶律洪基聽了眉頭一皺。

魯國公韓樞這個人耶律洪基也知道,韓樞今年二十四歲,能文能武,在遼國這些將門貴族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個人才。

但是……韓樞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沒有過領兵的經驗!

第1章 車禍第31章 撲空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267章 申仁義第465章 李準的難題第108章 韓纓第885章 虞兼的煩惱第490章 太原城危第65章 詩會(二)第496章 三楊會第43章 詩章第73章 勸慰第812章 烽火四起第283章 狄青第173章 去找玉娘吧第900章 大婚(七)第711章 援軍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530章 下浙南第507章 哭鼻子的樑爭第104章 錦兒第276章 欺君之罪第161章 見客第889章 虞姝請教第292章 出使遼國的準備第544章 震驚的嚴昔蓮第321章 回京第489章 爭執第465章 李準的難題第496章 三楊會第171章 天大的好事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302章 蹴鞠定勝負第787章 開商道(中)第222章 喜歡第95章 杭商第753章 粗魯的趙瑤第340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04章 朝議(一)第796章 惻隱之心第109章 安靜第507章 哭鼻子的樑爭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第322章 劉羽之的恩師第310章 闖大禍了!第570章 起駕回京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396章 決戰沂州之京城來信第561章 橋安鎮第61章 疑惑第858章 藏寶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894章 蕭莫大婚(一)第570章 起駕回京第100章 辭官第796章 惻隱之心第426章 回鄉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35章 議事第89章 外號第670章 破城(下)第438章 五子棋第291章 抑鬱的豫王第755章 爲了什麼?第155章 上架了!第487章 論人生的大起大落第820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722章 宣化大戰(五)第311章 宣誓第293章 拌嘴的女人們第608章 流言第815章 元軍兵敗,安軍圍城第130章 夜光杯第755章 爲了什麼?第227章 流民第905章 娶親之路,就是這麼簡單第910章 大結局第702章 一樣的計謀第129章 謝嚴第763章 周常到訪第322章 劉羽之的恩師第758章 楊洪贏了!第358章 馬草販子第37章 劍舞第879章 天下初定第782章 罪己詔第243章 把便宜佔回來第33章 猜測第59章 畫舫第282章 圓房第36章 談婚第776章 金槍無敵楊延琪第25章 八妹第529章 周績的讚許第699章 種諤領兵(上)第151章 酷刑第612章 激戰第125章 誰用誰知道第763章 周常到訪第485章 後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