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土高爐

華夏當年的那場“大.煉.鋼鐵”運動,到底是對還是錯,這件事真的是沒法說。

以後世人們的眼光來看,那場席捲了全國的運動是錯誤的,勞民傷財,嚴重的破壞了當時脆弱的工業基礎。

可是在當時來看,這件事並沒錯,否則也不會形成這種舉國鍊鋼的局面。

當然,那件事距離石熊太遠了,他也不願意去評判那件事的對與錯,他自詡也沒有那個資格去評判。他只能說那是一場在一個不合適的年代,從高層一直到老百姓因爲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自己的科技水平而做出的一個不太合適的舉動罷了。

但是得益於那場大.煉.鋼鐵運動,石熊在省裡某些偏遠的山村見過當年遺留下來的土高爐。當時博物館一位退休的老領導曾經說過,這些遺留下來的土高爐曾經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是當時老百姓智慧的凝結。土高爐本身沒有錯,所以不應該讓它們就毀在風吹日曬之下。

正是有了這位老領導的指示,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石熊就跟着師傅去對那些土高爐進行維護和修葺,摸清楚了這些土高爐的構造。

其實即便是後世那些現代化的鍊鐵高爐,其結構原理也沒有多麼複雜,甚至比起煉焦的土窯還不如。那些土高爐雖然是用土辦法建造的,但原理和結構與現代化的鍊鐵高爐沒啥區別。

就是外面用石頭或者紅磚混合着泥土壘起來一個直徑大約兩米半、高度大約在五米多的近乎於圓柱形的圓筒子,越往上越細,在最上面的爐喉部位收窄、封頂,然後預留出煤氣出口、進料口。而爐膛內部則用厚厚的耐火粘土糊了一層,有的土高爐沒有耐火粘土,乾脆直接就用泥巴糊,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防高溫。

在爐腹和爐缸結合部的位置,預留有斜着向上的進風口,用風箱或者鼓風機制造出來的風會從這些進風口噴入爐腹,加速高爐內焦炭的燃燒。

而在高爐最下面的爐缸部位,上下各開有兩個出料口,一端最下面的是專門出鐵水的出鐵口,另一端稍微高一點的部位則是專門用來出料渣的出渣口。

鍊鐵的時候,焦炭、鐵礦石、石灰石按照一定的比例安置在爐缸和爐腹內,然後點火,用風箱或者鼓風機不斷地往爐腹內鼓風,隨着爐溫的不斷提升,鐵礦石、石灰石就會融化成含着廢渣的鐵水。

因爲鐵水的密度極高,能夠超過7,密度遠遠大於那些廢渣,所以當鐵水產生之後,鍊鐵產生的廢渣是漂浮在鐵水之上的。

這就形成了鐵水在下,廢渣在上的情況。

所以,出鐵口在最下方,而出渣口要比出鐵口高一塊。這樣一來,鍊鐵所產生的廢渣就會從出渣口流出,而純淨的鐵水就會在最下方的出鐵口流出。

這種土高爐就是爐罩式高爐,是一種耗焦率遠遠低於沖天式高爐,出鐵率也遠遠高於沖天式高爐的土高爐。當年大鍊鋼鐵時一些規模比較大的鍊鐵點大都使用這種爐罩式土高爐。

這玩意兒對於石熊來講真心沒有什麼難度,比着葫蘆畫瓢就是了。

用這種方式建造起來的土高爐雖然極爲原始,可是在這個年代卻是最爲先進的,就算是在歐洲,也不見得能夠有這樣的爐罩式高爐。

當然,以高樹部落目前的實力而言,也不用建造那麼大的土高爐。雖說在高爐的劃分中,低於一百立方的就算是小高爐,可是那種小高爐對於現在的高樹部落來講也是太大了。

所以石熊打算修建一個比小高爐更迷你的土爐,畢竟建造的太大也是浪費。

壘高爐對於高樹部落的族人來講並沒有什麼難度,哪怕他們之前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泥水活兒,可這東西真心沒什麼難度,再加上之前爲了燒製耐火磚曾經壘砌過一個石屋,所以這次在石熊的指點下壘一座小高爐也就不算什麼了。

在壘高爐的同時,石熊又把那些煉焦時遺留下來的沒有燃燒的煤利用了起來。

從野牛山中挖出來的那些鐵礦石塊頭都比較大,直接放入高爐中冶煉效率太低,所以要進行破碎。

在沒有粉碎機械,甚至連鐵錘都沒有的高樹部落,要想把這些大塊的鐵礦石粉碎,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先燒後潑涼水的原始辦法。

就是把鐵礦石放進燃燒的煤炭中加溫,待到鐵礦石燒的很熱之後用石棒扒拉出來,然後向上澆水。熱脹冷縮之下,鐵礦石就會自己碎裂開來的。

在乍藥發明之前,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几乎都是用這種原始的方式開採岩石的。

在壘高爐和破碎鐵礦石的同時,另外的族人也沒有閒着,一部分以婦女爲主的族人在羊尾花的帶領下繼續開荒翻耕土地,另外一羣族人則在大腳以及高牛的帶領下,開始頻頻進入到野牛山以及荒野中去抓捕野牛。

狼尾巴在石熊的手裡連續失敗了兩次,每次都是灰頭土臉的,所以他的威望在部落中已經大幅的降低,他已經不適合帶領部落的戰士作戰或者是狩獵了。

因爲不是以擊斃野牛爲目的,再加上用設伏的辦法去抓捕野牛,所以抓捕野牛進行的非常順利。

通常都是二十來個人分成兩組,一組人在看到落單的野牛之後,就開始潛入到其附近進行設伏,等到設伏完畢後,另外一組人就開始騎着馬、吹着牛角號角去嚇唬這些野牛。

等慌不擇路的落單野牛一頭扎進設伏圈之內,迎面而來的漁網會讓這些身大力無窮的野牛空有一身力氣而無用武之地。

這些戰士好的時候一天甚至能夠抓捕三頭野牛,就算是運氣不好的時候,一天最少也能抓捕一頭野牛。

從壘土高爐到土高爐建造完畢的這短短的四天內,部落裡已經多了八頭野牛,其中有六頭是母牛,兩頭公牛。

不得不說公牛真的是要比母牛難對付的多,在抓捕這兩頭公牛的時候,部落裡的兩名戰士差點死在牛角之下。

爲了儘快的讓這八頭新來的野牛老實下來,石熊不惜把另外一把火鉗也給拆了,然後做成了八個牛鼻環,在族人們的協助下,一一給這些野牛上上了牛鼻環。

還別說,經過這九頭野牛的鍛鍊,石熊現在也是一個上牛鼻環的高手了!

第五零一章 德克伊亞第二二二章 艾迪安的造紙術第二四七章 家花哪兒有野花香?第四零七章 上鉤第三十五章 煉焦餘熱的利用第八十七章 他就是個魔鬼!第三五四章 站穩腳跟的漢克第五七六章 副總司令官第一四四章 戰略性武器第一七八章 兇光第七四八章 啓動第二一三章 燒水泥第六七七章 萬事俱備第二二八章 寶貝第六十九章 牛車第二一三章 燒水泥第三三零章 不戰而逃第七十二章 流水線工作方式第一八二章 漢克再臨第三九九章 白送第六六五章 修路與定型第一五零章 唱歌要命第三七七章 詹姆斯敦的駐軍第三二六章 後勤兵第六零八章 任重道遠第六八零章 開戰第六六二章 直布羅陀要塞第七三九章 搶和防禦第六零八章 任重道遠第二二二章 艾迪安的造紙術第六六九章 老海鬼第一四八章 強弓第二二四章 試槍第一九二章 特普第六零四章 好消息第三九九章 白送第四六四章 赫卡勒—大地守護者第六十章 引導第三四零章 慈不掌兵第二二四章 試槍第七五零章 成功第六三五章 上帝在開玩笑?第一七零章 奧克隆要塞第二七七章 打怕了第五章 大彎第二十一章 錯誤的種植方式第四六二章 偉大的科學家第一四八章 強弓第二六六章 正面對決第一四二章 倒數十個數第一四二章 倒數十個數第四二零章 迫擊炮陣地和伏擊圈第三十九章 成品第七十六章 站穩腳跟的英格蘭人第二十二章 鐵器第四二四章 最好的那隻雞第四七八章 教育大計第一零九章 雙人擡大鋸第三三二章 木盾戰士第一二零章 簡易溫度計第一零八章 花生!(跪求推薦票!)第二四零章 兇殘第六二一章 又一個意外變數第二七七章 打怕了第二三六章 擒賊先擒王第六十六章 總結經驗第五八二章 英雄回家第六九五章 遊說第三三零章 不戰而逃第三八四章 五百匹戰馬第三一四章 勸說第七二八章 石熊要報仇第三七九章 未來的諾福克海軍基地第七二四章 動手第三二七章 出征第一五二章 隱居部落第四零四章 世事無常第四九五章 大搬家第八十八章 堪稱傳奇的人物第七十九章 給臉不要臉第四零八章 契機第二零四章 地圖第六六五章 修路與定型第五二九章 消失的卡霍基亞文明第一八九章 禮物第四四三章 功高震主惹的禍第六十四章 裝爐第六一七章 居委會和人口數量第四二零章 迫擊炮陣地和伏擊圈第六七九章 一份文書第五三五章 大湖第六三六章 血債必須要用敵人的鮮血償還!第五九九章 傾覆第二七六章 大決鬥第一七四章 囂張第二八四章 武力保障第五一一章 法國75小姐第七三七章 目標——太平洋第一七八章 兇光第一三二章 聖艾蒂尼步槍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