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微妙的平衡

德軍竟然在瑞典手裡吃了大虧,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n頂n點n小n說,原本,德軍也是裝備先進,戰鬥力強大。特別是德國曾派出軍官團到中國和西班牙參與戰鬥,所以他們一回到德國便充實到軍隊之中,再加上古德里安發明了閃電戰,理論上說瑞典應該擋不住德軍的腳步纔是。

現在希特勒不得不命令全線撤退,他可不能因爲一個瑞典把自個的家底都拼光了。他現在想的是,瑞典有龍魂兵工聯合體在,一大幫兵工科學家在那裡,在武器裝備上德國肯定是拼不過瑞典了。爲今之計是繼續發展軍備,擴大軍隊規模,同時利用西班牙內戰訓練德軍。

所以希特勒就這樣偃旗息鼓,還真是令所有國家都感到意外。這次德軍僅僅是一天就損失了數百架飛機和坦克裝甲車,人員傷亡也達到了三千多人。這樣大的損失什麼戰果也沒有,德軍就這樣撤退了。

國際上對德國的制裁還在繼續,不過德國又找到了一些新的盟友抱團。比如意大利,一戰後因爲分贓不均,戰勝國之間也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戰爭期間,英國、法國和俄國爲了拉攏意大利參戰,曾經許諾戰後共同瓜分戰敗國。但是,根據凡爾賽和約,英國獨得140萬平方公里的新殖民地,法國得到1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意大利卻只分到了10萬平方公里的貧瘠土地。意大利因此認爲英國、法國背信棄義,懷恨在心。

特別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那是一拍即合,兩個好基友簡直就是相見恨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經濟極度困難,政局動盪不安。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宣傳得到了軍界、工業家和中產階級的擁護,他們把墨索里尼看成了可以在亂世中建立秩序、保護私有財產的救星。一些主戰者、退伍軍人、暴徒、解職軍官以及屢立戰功的阿爾蒂特手榴彈大刀隊。都集合在法西斯的旗幟下。到1922年11月1日,法西斯的武裝黨徒已發展到50萬人,普通黨員達100萬。另外,在它操縱控制下的工會和其他社團還有250萬人。

1922年10月15日,4萬名全副武裝的法西斯黨徒在那不勒斯誓師集合,向意大利首都羅馬進軍。妄圖以武力奪取政權。10月20日夜,法西斯總部下令全國總動員,發表了對全國國民的檄文,勸告軍警不要阻攔他們,他們的目標只是推翻腐朽的政府,勸慰有產階級不要害怕,並聲明保護工農的正當權利。在黑衫黨武裝暴徒的威懾下,意大利軍隊和警察大部分嚴守中立,沒有阻擊。只遭遇到少數領導的革命羣衆的阻擊和反對,但由於力量過分懸殊,都被法西斯暴徒們殘酷地鎮壓了下去。

10月29日,在工業家們的勸誘和墨索里尼的威壓之下,懦弱的意大利國王維克托埃馬努埃爾三世屈服了,任命墨索里尼爲意大利總理。兵不刃血,法西斯便在意大利確立了。

墨索里尼上臺後,集總理、外交、海、陸、空軍部長於一身。變成了他夢寐以求的“愷撒大帝“。如今,他是意大利最有權勢的人了。

1927年。在唯利是圖的美國資本的援助下,墨索里尼政府實行了貨幣制度改革。從1925年到1929年,美國向意大利輸出了5億多美元的貸款和直接投資。在墨索里尼的政治高壓和西方國家的經濟輸血之下,意大利的工業生產迅速的發展,1923年至1929年間,意大利的鋼產量增長了84。發電量增加了一倍。

如此同時,意大利的擴張野心也在惡性膨脹,墨索里尼不顧意大利國小力薄的實際情況,竟然妄圖把地中海變成意大利的內湖,建立“大羅馬帝國“。爲此。意大利將侵略的矛頭指向了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的廣大地區。

墨索里尼的侵略黑手首先伸向了亞得里亞海北岸的港口阜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阜姆屬於匈牙利,戰後被劃歸南斯拉夫。墨索里尼執政後,於1924年威逼南斯拉夫訂立割地條約,進而出兵佔領了阜姆港。

1934年,墨索里尼又出兵佔領了東非小國阿比西尼亞。1935年,意大利退出國聯。1934年開始,與德國聯手干涉西班牙內政,意圖是顛覆西班牙的共和政府,扶持法西斯分子佛朗哥奪取政權,建立獨裁政府。

這個時候,日本帝國也加入了德意的聯盟,因爲他們準備全面入侵中國,但是現在中國倒向了美國一邊,所以日本也需要獲得來自歐洲的支持。因爲他們有着共同的敵人。

英國也有自己的打算。希特勒上臺後,公開違反凡爾賽和約,開始重新武裝德國。此時法國正在內亂中,無暇全力以赴,而英國則認爲法國人懲罰德國人幹得太過份。雖然他們非常討厭希特勒,但此時也看到了希特勒崛起乃是當初英法政治家短視的惡果,覺得適當恢復德國往昔的大國地位纔是消除這危機的根本解決辦法。這其中,的考慮當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英國人覺得,讓德國適當恢復實力,有助於維護歐洲均勢,遏制其他強權的一國獨大。

法國總統達拉第則沒有那麼天真。他知道法德終有一戰,但法國重新武裝起步太晚,特別是空軍遠遠落在德國後面。當時德國已有上千架飛機,而法國纔有百多架。綏靖政策在他其實和蔣委員長的“以空間換取時間”是一回事,區別只在於他犧牲的空間是別國而不是本國的。

英法爲何不與蘇聯結盟,聯手對付德國衆所周知,兩者體制驚人地類似,但在上水火不相容。希特勒在上臺後殘暴地鎮壓了合法的共產黨,而且在1935年便和意大利、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條約。因此,一開頭,斯大林確實是想聯合英法對付德國,爲此和兩國舉行了談判,但英法對此沒有多少興趣。

美國在遠在歐洲大陸以外,它倒是巴不得歐洲大陸燃起戰火,好藉此提高美國的影響力,大發戰爭財。

如此一來,歐洲甚至整個世界都形成了一種比較微妙的平衡,暫時來說只要沒有大的事件發生,這個平衡不會被打破。各個國家都在積蓄力量,特別是德國和意大利,他們的目標可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稱霸世界。東方的日本帝國目標也是獨佔亞州,但是現在日本帝國卻要面臨一個武裝力量強大起來的中國。

第二百二十七章 坦克競標(一)第三百零九章 走進白公館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型坦克研製協調會(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獵殺九六陸攻第三百一十七章 特別的婚禮(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魂新員工第七十三章 航發總體設計(下)第三百零八章 推倒女軍官第十五章 小口徑槍彈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震撼的飛行表演(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希特勒的真實目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洲際客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噴發史的改寫第五十五章 兩大設計師到來第三章 護士安娜第二十三章 防務展的推廣計劃(下)第七十七章 安德森的大力支持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策略和技巧第五十二章 工廠開工第一百七十六章 拜師儀式第三百八十五章 地平線級巡洋艦第九十九章 結構疲勞與損傷容限設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噴氣飛機超音速第一百三十章 再赴羅馬尼亞第五十三章 鋁合金配方第一百零六章 競標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開足馬力第八十八章 突擊步槍初上戰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沖天飛豹第六十六章 兩萬英尺之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疲勞裂紋第二百七十四章 寶馬迷你汽車第一百四十七章 希特勒的真實目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霍頓飛翼第三百三十七章 盡入彀中第十九章 演示步槍拆解第三十三章 防務展開幕第一百三十章 再赴羅馬尼亞第十五章 小口徑槍彈的威力第二百一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炮艇機的空戰第七十九章 合作敲定第五十一章 國防部長召見第二百七十二章 造車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創新高第二十一章 永恆之槍第八章 安娜的抉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坦克競標(二)第七十章 神秘的發動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難產的重轟炸機第一百二十六章 員工大會(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答記者問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載雷達概念第二百七十四章 寶馬迷你汽車第五十八章 火神炮的問題第九十六章 拼酒第八十三章 火神炮關鍵技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忽悠之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們要做一流兵工企業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了都要愛第二百四十四章 步兵戰車第六十一章 螺旋槳大賣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金主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震驚衆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七十四章 寶馬迷你汽車第三百二十二章 燃燒的西班牙天空第三百二十五章 混亂的空戰第八十二章 炮瞄雷達第六十五章 廢氣渦輪增壓器測試協調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IAR的設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車載火箭炮第二百七十八章 炮艇機第八十九章 技術出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渦輪冷卻第一百九十八章 敵蹤隱現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型坦克研製協調會(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坦克競標(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新型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媒體的競相報道第九十八章 準備競標方案第三百五十四章 自行火箭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相談甚歡第九十七章 來自羅馬尼亞的項目第一百九十四章 公司成立大會(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坦克競標(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轉膛炮第二百零二章 忍者來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員工大會(五)第一百七十章 談判(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員工大會(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希特勒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三十八章 打靶歸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創新高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策略和技巧第一百二十五章 員工大會(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贏家第三十七章 軍火市場的黑馬第一百零八章 容克教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