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慘敗的勝利

許昌已破。

劉備,關羽亦同時被高順和沮授阻截,徐州那邊依然打的水火不容,可畢竟還沒有敗下陣來。

眼下形勢其實正可謂一片“大好”,同刃心交手的始終是歷史上這麼有名,實力也這麼強勁的對手。

對於第一次打這麼大規模戰爭的刃心來說,三線作戰,兩面開花,能打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那這是不是說明,刃心接下來就可以一帆風順了呢?

按照刃心和沮授等人之前的預想,拿下許昌之後,就可以斷了劉備和關羽的後路,進而通過前後夾擊,來一個甕中捉鱉,將這兩路大軍攔截在烏巢附近全線擊潰。

若這樣的戰略能夠達成,官渡的隱患一旦破除,整個兗州基本就相當於歸屬了刃心。

到時候,就算是呂玲綺和孫權在徐州依然沒有辦法擊敗曹操。

但要知道的一點卻是,刃心這一次出兵的本來目標就是攻下曹操本部所在的整個兗州,如果已經拿到了兗州,那曹操何足爲懼?

大不了刃心這邊定下兗州之後迅速向徐州那邊增兵,同在徐州的呂玲綺部和孫權部,三方呼應。

直接對曹操以中心向wài wéi擴散的範圍,從南,北,東這三個方向同時進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網,從而利用兵力和糧草的優勢將其強行剿滅在徐州。

然而事實則證明了,構想始終是構想了,只能想想的程度。

刃心倒是一點也不貪心,或者說,他的不安與擔憂,不無道理。

事情並沒有按照他所預想中的發展。

相反,在他攻下許昌之後,整體的戰況對於刃心這裡,便是在一段時間內到達一個頂點之後迅速急轉直下。

在這一點上,刃心不得不承認,他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就是他低估了人謀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也高估了利用兵力和糧草優勢帶來的碾壓效果。

如果說打敗仗,曹操和劉備這樣的人,打過的敗仗不知道比刃心多多少。

可要是再反過來想想,爲什麼這些人打過的敗仗多?

那是由於在同時,他們打過的勝仗更加多,差距其實是差在了這裡。

刃心這一次攻打徐州和兗州同時動用了十五萬兵力,兵力是絕對足夠打下兩個州的,包括連糧草方面都沒有什麼問題。

沒有出現歷史上的烏巢之禍,但即使是這樣,這依然不能避免刃心在各個戰場上的失利,以至於最後的步步敗退,最終進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也是從這一次的事情過去之後,刃心纔算是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是與虎謀皮,什麼是真正的“奸詐心黑”。

雖然有些事情他不難以預料到結果,但真正的到了他的身上,還是有些無法接受。

誰能想到,在戰爭的關鍵時刻,第一個背叛他的不是其他人,反而也正是孫權。

刃心原本攻陷了許昌,這是一個大好形勢的開頭,可能卻也正是因此。

許昌的那一戰,刃心打敗了漢室勢力之後,天下震動,四海之內更是聲名遠播,一時之間,這個大將軍刃心的名號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一點是刃心也沒有想到的一點,剎那竟然並不是屬於曹操的附屬勢力,代表了漢室勢力的剎那,竟然是單獨的一個勢力。

在如今的天下局面,剎那代表的相當於五分天下的第五個隱藏勢力,這如何不令刃心大開眼界。

剎那明顯一直都在和代表了曹操勢力的對決者進行着某種合作,雙方從始至終多隻是保持着一種微妙的曖昧關係而已,卻是刃心將問題想的太過於簡單了,又或者是太過於複雜。

這也是爲什麼刃心打贏了剎那之後一下子如同捅了馬蜂窩的原因吧。

孫權想來是由於這個原因,之前是害怕曹操,許昌事件之後,一下子變得更加害怕起刃心來。

這位現在正在和他合作的隊友,只怕令孫權一段時間內都坐臥難安。

轉變,便是從這裡開始。

原本還打算和孫權以及呂玲綺對曹操進行合圍的刃心,卻不想,被嚇得不敢再和呂玲綺合圍徐州的孫權,竟然最後還差從背後再次捅了刃心這邊一刀子。

這可真是令刃心想都想不到,孫權果然是名不虛傳。

脣亡齒寒的道理,孫權到底還是明白,他只是想要徐州,卻還不至於爲了貪一個徐州,要了自己的命。

他知道,如果曹操和劉備這兩個勢力一旦沒有了,他的江東不可能保得住。

故而,原本針對於曹操的一個巨大包圍網,如今通過劉備和關羽,以及孫權和曹操,反而從西北,東南兩個方向形成了對於刃心的一個反包圍網。

某人最想要的兗州,卻差點成爲令他喪命其中的葬身之地。

刃心在攻陷許昌打敗剎那,“挾持”天子之後。

建安八年,七月,刃心攻破許昌。

建安八年,九月,徐州那邊已經傳來了孫權反水的消息。

一直在曹操後方騷擾的孫權,交戰雙方突然宣佈停戰,並達成和解。

據傳是曹操許諾將徐州“還”給孫權,以這樣的代價作爲交易後,便是很快換來了孫權與刃心盟友關係的決裂。

孫權乾淨利落的背叛,孫曹之間的臨時結盟,便是在同一時間內達成,令刃心措手不及。

至於孫權需要做的,自然是以那水平不怎麼樣的十萬軍協同曹操一起打回許昌,幫助曹操奪回兗州。

這雖然不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可但大概一想到曹操的後方就是刃心的十萬大軍,這纔是孫權會冒冷汗的地方。

孫權答應不答應,也都只有答應,有曹操在前面,還可以有希望擋住刃心這邊的大軍南下,要是沒有了曹操,孫權也估計自己要涼,這纔是他着急的地方。

許昌被攻陷是要命的事情,以至於曹操完全顧不得徐州那邊,匆忙割地停戰之後便火速回師兗州。

而要說許昌有多麼重要,是可以這麼說,如果曹操再晚來半個月,按照許昌陷落的消息散開後,周圍郡縣一大片一大片相應號召投降歸順的速度,那時曹操要攻打的就不是他的兗州,而是刃心的兗州了。

何況陳宮雖然遠在冀州鎮守,卻依然在兗州內部有着一定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通過暗中書信往來的裡應外合之下,刃心收復整個兗州的速度已經堪稱神速。

只是即使如此,依然還是晚了一步,之後卻不止是一步的問題。

這場漫長的戰爭一直持續到建安九年的夏季。

從期間呂玲綺中途由於糧草和兵力的不足,在力不能支的情況下,無法繼續強攻徐州本部開始,這個時候,曹操和孫權已經完成換防,曹操去了兗州,留下防守徐州的孫權,孫權只守不出,這自然是呂玲綺頭痛的地方。

故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後只能暫時退出徐州,到青州境內整軍。

只因呂玲綺既無法攻破徐州,也沒有辦法給足夠的壓力,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撤軍,要不然,萬一青州也沒了那纔是大事情,而且呂玲綺一直沒有攻破徐州,從這個角度來看,隨着孫權的倒戈之後,她這邊的戰局本身已經失去了意義。

縱然是呂玲綺,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打下孫權防守的徐州,孫權的背後還有整個江東,更加不用說,就算打下來,後面需要面對的也是無休止的騷擾和消耗戰。

呂玲綺如果沒有刃心這邊的支援,她死磕徐州本身就是無用功,如今鎮守好青州,然後調集軍隊支援刃心纔是她應該做的。

那麼呂玲綺那邊的戰鬥無法繼續下去,算是第一次失敗的打擊。

緊接着是由於戰局形勢的突變,攻下許昌在稍微穩定了兗州之後,準備回擊官渡,與高順,沮授,一同在烏巢附近消滅劉備和關羽的刃心,被曹操的突然殺回拖住了腳步。

一時之間,援軍無法成功抵達官渡,間接導致了高順和沮授兩部在官渡的敗退。

這是第二次失敗,這一次的失敗對於刃心反而最爲沉重的。

其實到了這裡,刃心在官渡開闢出來的第二戰場已經失去價值,而第二戰場價值的失去,自然也就差不多相當於刃心在這戰爭中的落敗。

更加不用說,刃心這半年的期間,在兗州內部與曹操的屢次正面交鋒,都是屢戰屢敗,差不多被屢戰屢破的程度。

導致這樣的一個過程令刃心最終看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決定戰爭的因素,人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

曹操回防兗州的時機是非常好。

但對於刃心這裡來說,已經不是不晚不晚的問題。

而是他的地盤有再多也好,兵將和糧草有再多也罷。

這個打不過的問題,就是打不過的問題。

這纔是問題所在。

地盤,兵將,糧草始終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曹操和劉備這樣的人,一開始本來就沒有地盤,沒有資本的一個人,最後能打下來這麼多地盤,擁有這麼多資本。

無中生有,首先是從個人實力開始,這一點上顯然刃心不及兩人,在這兩人的面前,他只能算是初出茅廬。

因而,他最爲慘烈,沉重的失敗是從兗州這裡開始。

反過來,卻也可以說,他的成長,也是從兗州這裡開始。

他這一次南下確實是失敗了,這個沒得說,即使加上了打敗剎那的收穫,這樣的戰績抵消,也依然是慘敗。

這直接導致他最終不得不放棄兗州,以活下來作爲基本信念而從劉備和關羽對他形成的包圍圈中突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纔是刃心的想法。

他現在正再做的反而是活着逃回冀州,只要能回到冀州,他就可以從頭再來。

其實這一次的戰略,從一開始刃心便已經失敗了很重要的一步,而他一直都按照失敗的路線走到了現在,這也是刃心這邊不容易的地方。

首先,刃心最初謀劃的,呂玲綺和孫權可以很快攻陷徐州的步驟並沒有實現,而且這一步,直到現在也還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更加不要說成功攻陷徐州這種事情從現在來看,更是誰也不知道何年何月纔可以達成了。

且這一步看似不重要,實際上,卻反而是最要命的。

這一步的關鍵程度甚至於比刃心這邊的十萬大軍還要重要。

這場戰爭的難點轉變就在於,正是因爲呂玲綺和孫權遲遲不能攻陷徐州,所以這才導致刃心這邊的戰略部署發生了變化。

將主戰場作爲徐州而不是兗州的那一刻,曹操在徐州本部阻擊呂玲綺和孫權的時候,還能得到劉備的援軍幫助協同防守兗州,這個時候,曹操和劉備已經佔據了優勢,刃心在這場戰爭中已經開始輸了。

原本只是作爲掩護,給曹操施加壓力的刃心這邊,不得不以這戰鬥力尚未可知的十萬軍作爲主力正面進攻整個兗州,給呂玲綺和孫權那邊減輕壓力,卻因此最終和劉備交上了火,在這個巨大沙盤上硬生生開闢出了一個第二戰場。

這導致刃心一時之間面對起來雙線作戰,左右難以顧及的局面。

原本打算讓曹操顧頭不顧腚的刃心,這一刻這個圈子反而套到了自己的身上,以至於受到了這樣的限制之後,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此處也是刃心一開始由主動轉爲被動,埋下最終導致失敗的導火索。

刃心這邊的戰略意義和在整場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從這個時候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可當時的情況,這卻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從第一步呂玲綺和孫權沒有辦法攻破徐州開始,刃心便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要麼撤軍,繼續等待時機,要麼就是硬着頭皮將這場危險的戰爭一路打下去。

顯然刃心不想撤軍,也不願意再等,他選擇了後者,在兗州打了起來,並且最終戰果頗豐,一開始打的還不錯,甚至於拿下了許昌。

可一場戰爭不可能光看剛開始,一開始打得不錯,不代表之後也打的不錯,甚至於,到了最後是不是還可以一路贏下去,是不是還可以獲得最終勝利,這都是誰也不知道的疑問。

刃心面對的是一個擁有兗州和豫州的曹操,還是擁有兗州和豫州,以及徐州的曹操勢力,這樣的區別也都是大爲不同。

這是兩個改變,至於司隸,這個由天子歸屬決定的地盤,若是姑且忽略不計的話。

這一次的戰爭中,刃心最爲鋒利的利刃,“呂玲綺”並不在他的身邊。

說不定,這纔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刃心的十萬大軍如果沒有呂玲綺,在刃心的手中,大概就真的只是“十萬大軍”。

至於拖到了最後而來,孫權的叛變,劉備和關羽的逆轉反擊,以及曹操絕處逢生的奇蹟。

其實這些都是刃心敗亡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的體現。

如果註定要輸了,已經開始輸了,剩下的無非就是怎麼輸的問題。

一場戰爭,要打贏有很多種辦法,要輸掉也會有很多方式。

卻誰能真正的說清楚,到底是贏在哪裡,輸在哪裡?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道無常第五百五十九章 聰明的猴子第三百零三章 月盈則虧第一百一十五章 斗轉星移第二十一章 大力神第一百五十二章 樂不思蜀第二百二十一章 木星天第六十四章 調整第八章 迫不及待第八章 天下大吉第一百章 狂暴的猛虎第七章 隱忍的預謀第二百零八章 踏雪烏騅第四百零五章 公平公正第一百一十八章 今天第七百四十二章 魔降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船與小船第六百七十七章 破壞神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二百三十一章 窮追猛打第四百三十六章 日月同輝第一百五十九章 赤紅的疾走第五百五十九章 交換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狼之師第七百三十三章 黑暗精靈第三百八十八章 末日的號角第四百二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二章 罪惡流星第三百六十一章 騎士集結第二章 輪轉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騎衝鋒第二百零一章 狂烈的風第四十七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分財產第三百一十一章 刃心VS白骨第八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一十六章 火燒連環第三章 呂玲綺第四百三十六章 千成葫蘆第一百一十一章 魔刃的幻殺第十四章 鐵騎與英靈第三十七章 惡魔的巢穴第六百六十章 阿修羅第二百八十九章 次元閃光第七十三章 兩難抉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界的戰車第七十七章 新的時代第六百四十二章 蒼穹之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主角與反派第三百一十九章 黑暗獵殺第五百二十七章 降否第三百七十三章 恩怨第七百二十七章 烈火中的新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方天戟出第二百九十六章 望梅止渴第三十三章 天下無敵第六百四十三章 破曉之光第五百四十六章 雪夜夢幻第一百九十三章 疾嘯的爆炎第四百二十一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一十章 底牌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與假第七十一章 沖天的劍勢第四十一章 退潮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暗的詭術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之瓊矛第四百四十五章 黑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刃心VS天罪第十一章 平衡策略第四百零九章 無懈可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無止境的貪慾第四百八十一章 敵人的敵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追星趕月第十五章 刃心VS鎧第一百八十三章 沒有盡頭第五百九十四章 對抗神第一百一十章 次元回溯第四百八十三章 破城破軍第二百三十章 黑暗之觸第一百六十三章 氣衝霄漢第一百七十一章 虎符第五百章 童言無忌第三百四十五章 克敵的戰法第三百零六章 開船第八百六十八章 戰鬥印記第一百章 無賭不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運轉的核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傳說中的妖刀第三百四十一章 雷神之女第二百一十六章 鮮明的旗幟第三百一十四章 姬若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本願寺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觸手,眼珠第七百八十九章 信與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騎衝鋒第三百七十三章 恩怨第二百零五章 黑洞的席捲第五十六章 太原雪齋第五百二十二章 地獄的深處第二百一十八章 終極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