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一山二虎

刃心剛處理完一個問題,下一個問題便緊接而來,或許當他想明白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是已經停不下來。

高順是什麼人,刃心心裡最清楚,那不是其他的一般人,高順如今統御一方,是幾乎可以和呂玲綺平起平坐的封疆大吏,要是這樣的人都背叛了刃心,那可就真是一個大笑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足以令刃心顏面掃地擡不起頭來,接着刃心面臨的局面就有可能不止是一個人的背叛那麼簡單,局勢的動盪纔是刃心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刃心這時終於發現了這個致命的問題,他打贏了絕,可這個天下依然混亂,甚至於比之前沒有打贏曹魏的時候還要混亂,刃心如今沒有面前的敵人,反而覺得身邊周圍四面八方都是危機重重,這些人都是刃心的敵人?現在的刃心說是內憂外患一點也不過分。

來說說刃心和呂布之間問題的話,這個問題現在面臨的情況如果作比喻,就有點像是孫策和孫權。如果有假設,如果有如果,孫權當初是繼承了孫策一手打下來的江東基業,之後在整理了那個爛攤子後慢慢的又經過了數十年苦心經營逐步擴張,這纔有了三國之一的吳國。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要是孫策在吳國建立之後又回來了,一個原本已經視作死了的人卻又一下子突然活了,並且回到了“江東”和孫權朝夕相處,那麼這個“孫權”晚上能睡得着覺?不說能不能的這個個人因素,如果評理,這個時候這個“江東”又應該是屬於孫權還是屬於孫策,兩人到底誰纔是現如今“江東”的合法擁有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是固定的,要知道無論這個孫權怎麼想,這個“孫權”是沒有選擇的,不說他這個人怎麼樣,首先親兄弟就算是表面上不會反目成仇,也大概是做不了“兄弟”了,孫權不會將權力交出去,這個時候的孫策和孫權代表的也已經不是兩個人,而是兩團水火不能相容的矛盾勢力,既孫策舊部以及孫權手下的既得利益團體,加上中間一些力量的搖擺不定,原本是一個的“江東”一下子就分成了三份,這還如何穩固下去?但事實上二人中又無論是誰想要退都怕是不可能,孫策要麼再“死”一次相當於沒來,要麼,那“死”的自然就是孫權。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個結果似乎在所難免,那對於刃心來說,他如今正是以不成爲這個“孫權”爲角度,從這個想法作爲出發原點來考慮事情。當然刃心和呂布的事情與孫權和孫策沒有可比性,孫策和孫權圍繞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江東”,這是相對於刃心如今取得成就來看,之所以這麼說是要明確的指出,孫權圍繞着“江東”更多是防守,進攻方面除了不怎麼光彩的襲到了荊州基本上沒有什麼建樹,孫策打下來的基本盤就在那裡擺着,其實過了多少年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可能再過十幾年孫策再度回去“江東”的時候,十步百步之內還都是孫策的老熟人,加上孫策之前在江東建立的威望,說不定一招手一擡腳,事就能差不多成一半,真要出什麼問題勝負還是不一定,但孫權孫策怎麼說都是親兄弟,這就是同刃心和呂布之間的最大不同。

“江東”與“江東”,和徐州與天下,說是財產數量的變化程度不同,刃心這個總經理業績出色,卻不如說根本的區別在於雙方的影響力問題,呂布不在的這十年間其實除了呂玲綺和貂蟬、高順、陳宮這幾個人外,呂布勢力如今在刃心勢力內部幾乎找不到任何影子,除非以上幾個人同時意見一致,一起背叛刃心從而擁立呂布,否則呂布不會對刃心產生什麼威脅,但誰都知道這不可能,呂玲綺不會背叛刃心,刃心知道貂蟬也不會,至於高順和陳宮,他就不敢保證了,但至少晉國下面的這些人對於呂布沒有什麼感覺,加上呂布之前留下來的名聲並不好,給人的影響都要打個負分,就不要說什麼威望。

因而這一刻就算是這些上面的人擁戴呂布成功機率都是不樂觀,刃心剛剛大破曹魏聲名大振,這天下名副其實是他一手真刀真qiāng打下來,要說這局面還能有什麼變化,除非刃心死了讓這個天下再亂一次,否則這天下誰做主刃心一人說了都不算,呂玲綺是刃心手下最強的一股力量,可除了呂玲綺之外刃心勢力內部本身還存在有大大小小的力量,天下十三州加上司隸校尉部除了呂玲綺掌管的那幾個外剩下的權力都很分散平均,一旦有什麼變化,或者說刃心出了什麼事情,那些人是不一定會支持呂玲綺的,呂玲綺更無法與整個天下抗衡,故而有人會想但絕對不會有人會去做那種自取滅亡的事情,因此刃心擔心的也不是這個,而只是同時存在的一個隱患問題。

其實現在呂布有沒有什麼想法都無所謂,即使他沒有,可呂玲綺呢,貂蟬呢,高順呢,陳宮呢?這些人的想法纔是刃心要在意的,這些人可就在刃心的身邊,時刻都可能令刃心有生命上的威脅,這就是刃心不能淡定接受的地方。

對於刃心來說,不是可能機率不大的問題就可以忽略掉,而是杜絕一切可能機率這纔是刃心如今的做事風格,此刻在小亭中他與高順的交談意圖實則在於這裡。高順是怎麼想的刃心必須知道,就算是眼前問題真的一點不嚴重。孫策和孫權是親兄弟,刃心和呂布沒有那種血緣關係,可刃心有呂玲綺,呂玲綺是呂布的女兒,加上貂蟬連接起來的這層家庭關係,這種氛圍其實更加微妙,刃心的身邊隨時可能有敵人,可反過來,呂布的身邊何嘗不是如此?只不過是這些“敵人”選擇誰的問題罷了。

刃心絕對相信呂玲綺,即使呂布是她的父親,可他和玲綺之間的關係早就超過了親情,刃心如此堅定認爲。

貂蟬則是一個精於心計而又不會被感情矇蔽雙眼的女人,要形容這個女人,或許可以用一種過於理想的概述,當初她爲報答王允的恩情,甘願捨身取義委身遊走於當時處於天下頂端的兩個男人之間,這種勇氣足以說明貂蟬早就不同於尋常女人,那麼樂觀的來說,董卓和呂布後,拋開貂蟬的個人情感不說,貂蟬會回報王允的恩德,那麼是不是也還要感謝刃心的“救命之恩”?

刃心或許是沒有給貂蟬帶來什麼實際的切身利益,但這十數年間貂蟬卻從這個男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希望,那是她曾經從義父王允身上看到然後又消失的東西,只要刃心身上的這種“希望”沒有消失,貂蟬便會時刻追隨刃心,甚至於反過來刃心還可以用貂蟬制約呂布,可能這種事情難以理解,畢竟貂蟬的夫君是呂布而不是刃心,但如果將刃心看做“王允”也就不是說不通了。

最後刃心尊重高順的選擇,同時在這件事情上無視陳宮,這個問題是可以迎刃而解,這纔會說在刃心心裡這個問題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能說隱患是真的存在,且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釀成禍端。呂布回來這件事情如果是在十年前,刃心剛剛打下河北成爲大將軍的時候或許是一個問題,那個時候呂布勢力要聽誰的話還很難說,但在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卻已經不是問題,刃心不會在乎呂布這個人怎麼樣,他只要知道這個男人是玲綺的父親那就足夠,至於品行都是次要的,晉國現在內部還是魚龍混雜,德行不如呂布的人現在混的比呂布好的人多得是,何須那麼較真,眼下天下大定,刃心也沒有用得着呂布的地方,其實只要將他看好就行,他就算是想要作死一個人也是孤掌難鳴難起風浪,只不過刃心還是想要儘可能的挽留一下高順,兩人相處怎麼說也有十來年時間,高順一下子要回到呂布身邊,習慣了這樣的男人在身邊刃心還真有些捨不得。

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辜第六百二十五章 冥界的吹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光耀之證第一百八十四章 叫囂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的規則第八百三十七章 較量第八百九十三章 逆境之炎第八百七十八章 理智的退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盡的寶藏第二十九章 智慧的力量第十一章 平衡策略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變第六百六十八章 數一數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祈禱的降臨第五百八十三章 賊心不死第五十三章 各自的預言第七百八十一章 蓮華第六百二十四章 規則的改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沒有時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楚興第二百二十四章 命運弄人第八百零五章 黑幕第四百零五章 土星天第四百六十二章 惡魔與龍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大與弱小第二百一十八章 終極對決第六百五十章 與魔共舞第五百零六章 敵我未明第六百六十二章 光的出現第三百四十七章 兩個僕從第四百零五章 土星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天一流第三百六十七章 神聖的光耀第六十八章 第三層領域第四百六十六章 魔怨的枷鎖第一百五十六章 捉刀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黑白幽靈第二百二十八章 表達心意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鬼將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鳳雛第二百一十三章 法不加於尊第六百五十五章 摩睺羅伽第八百八十四章 雪人第七十章 未知的敵人第二十八章 僭號天子第六十五章 失敗與成功第二百章 無法理解第七十一章 煙花之地第八十九章 下一次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的戰場第二十一章 海賊大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稱晉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來自天國的火刑第四百一十六章 奇蹟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防線第八十三章 桃園結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邪氣眼第八百章 出擊登陸第四百零四章 第七層領域第三百七十六章 埋伏第七百五十八章 地獄魔石第三百四十章 閃耀的閃耀第四百二十九章 決戰第四十四章 心不在焉第五百六十五章 毀天滅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國的恩賜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來越近第九十八章 誘惑失敗第五百九十一章 光耀之證第三十九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第九十三章 神魔的忌憚第二十四章 野心的萌芽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界的騎士第五十六章 天命所歸第四十七章 桶狹間合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欺騙第一百七十三章 鬥爭第七百三十章 善根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幕第一百四十四章 堂堂正正第四百一十三章 計破連環第八百五十八章 幻魔的攻勢第七百五十四章 污穢第三十三章 芬里爾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騎士的衝鋒第十四章 鐵騎與英靈第七百五十五章 寄生蟲第六百三十四章 埃及的冥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毀天滅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底牌的底牌第五百三十八章 爲而不爭第九十一章 成敗論英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捉刀人第二百三十章 金星VS月影第五百三十一章 黑耀盾第五百零九章 收爲己用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戰略第四百七十九章 夜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