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旱災水澇

“嬋兒,你相信我嗎?你相信我對你說過的話嗎?”

嬋兒點頭:“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曾經你爲了我,都想過要放棄皇子的身份了,我爲何還不相信你?只是…這宮中是非多,我只希望,我和你能平平安安的走到最後。”

平平安安的走到最後?她口中的最後是什麼時候?

此時忽的聽到門外有腳步聲靠近,嬋兒聽這聲音能分辨的出來,來人起碼有六人,其中有大將軍?還有皇上!梁平和賀一若也在其中,剩下的暫時還分辨不出來。

嬋兒雙眼輕輕轉動,於是俯首在司徒曄身邊耳語了兩句,司徒曄點頭。

當皇上帶着相國聞縛、大將軍龐丁山、左相凌浩、太傅秦正鵬以及賀一若,在梁平的帶領下,來到書房門口,梁平正要出聲喊,結果被皇上伸手阻止了。

皇上側耳傾聽書房內的動靜,是他親自下令讓嬋兒當司徒曄的“太傅”,他當然想知道嬋兒會教司徒曄什麼,今天本來是要有些事,正好聽梁平說他和嬋兒在書房,皇上就想親耳聽聽。

只聽見嬋兒說:“你說的這個問題不錯,但畢竟是天災,你認爲怎麼防禦乾旱水澇?”

司徒曄想了想:“我又不是我父皇,沒有他那麼雄才偉略的,我想不到,女先生你說呢?”

皇上一聽正了正身子,聽到司徒曄這麼明顯的追捧的話,當真是挺得意,不過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他真的很想知道,對於防禦乾旱水澇他們有什麼遠見?

此時書房內,嬋兒給了司徒曄一個大大的白眼之後,拎起戒尺照司徒曄的手掌打了三下,本來說好的,由司徒曄來說,讓皇上對他改觀一下,但他竟然堂而皇之的將問題丟給了她!

所以她才氣憤的拿起戒尺,在司徒曄的手上第一次留下了戒尺的痕跡。

皇上嘴角抽搐,讓嬋兒當他的夫子,真的是對的嗎?她不是公報私仇吧?

對於乾旱水澇的事,自古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是他,都不能很完美的做到防範。如今他們談到了,卻因爲司徒曄沒有提出很好的防範措施,就捱了三下戒尺,會不會太嚴格了?

可是接下來嬋兒的話,讓皇上徹底改觀了,不但對嬋兒改觀,也對自己讓嬋兒當司徒曄的夫子這件事甚爲滿意,而且還覺得是自己英明神武呢!

“天災,自古就有。雖然我們會有司天監來探測天象,但有句話不是說天有不測之風雲嗎?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預防,就算知道了又如何?該怎麼辦呢?所以重點要在預防之上。”

嬋兒珉脣,不知當着皇上的面說出這些話,皇上會做何感想?他老人家不會一個憤怒殺了我吧?我的小命可真真如稻草一般了,隨時都有夭折的可能啊!

“先說旱災,不論哪個朝代,旱災都很頻繁,而且發生週期還有縮短的趨勢,由旱災開始,就形成了一個範圍廣、時間長、危害大的災害鏈…”

司徒曄聽到這裡突然出聲打斷嬋兒的話問:“什麼叫災害鏈?”

嬋兒不禁撫額,她都忘了,還當真以爲自己是老師了,可是前一世她也不是老師,不過就是給別人做過家教而已,而且她真的很喜歡做教育工作,若不是爲了爺爺,她會選擇當教師。

於是她輕咳了一聲,臉上表情很嚴肅。

“就是相當於一條繩子一般…然後把這三件事都串到一起去了,本來是一個小危害,但串到一起之後呢?那就不是小危害了。如果我們前晉國可以做到讓百姓安居樂業,何愁不能一統天下?呵呵,不過我也知道一統天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單單解決一個旱災水澇的問題。不過阿曄,你不希望天下百姓過的幸福嗎?你父皇是皇上,你要盡孝,提出點好的建議爲你父皇排憂解難,是你應該做的事。你心疼你父皇每日爲國事操勞,那麼你可以力所能及的讓你父皇的子民生活富足,何樂而不爲?也許我說的方法並不能解決所有,但積少成多的道理,我相信你懂,你父皇更懂。”

嬋兒臉上露出一抹憂愁:“我是一個女子,我從來不會去擔心國家由誰來統領,我唯一擔心的是他能不能讓我們這些尋常的百姓生活富足,若可以,我們會感恩戴德,勢必護之,相反,勢必反之。這也正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阿曄,如果你是百姓,你怎麼想?”

司徒曄沉眉,他生來就是皇子,而今天卻從嬋兒的口中聽到這句話,在他的心中激起了不小的反應,是啊,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還會在乎上位坐的是什麼人嗎?

司徒曄這次出去歷練,也聽到了不少民聲、民怨。那些老百姓們,有的甚至只知道皇上是政王,其他的事他們根本都不知道,也沒時間去知道。

他們只是有了什麼不平,但得不到伸張的時候,他們會罵皇上昏庸無能,會罵天下烏鴉一般黑,可他們又有幾個知道,他們的事有多少能傳到政王的耳中啊!

朝廷中若有人站出來爲老百姓說話,提議,好的建議,皇上採納了,然後老百姓會說這皇帝好,皇帝英明。這在司徒曄的眼中都是很片面的事。

他終於知道爲什麼父皇讓他和七哥出去歷練了,父皇是要他們明白一個道理。

作爲皇帝,他不是神,只是一個人,真的不能事事都想的周到細緻,作爲上位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國家太平,讓百姓生活富足,還有就是不要偏聽偏信。

“最下層的老百姓們,根本不在乎上面坐的人是誰,他們只在乎他們能否生活安樂!這不是自私,而是人的本能!對嗎?”

就好比當初他希望和嬋兒攜手,兩個人逍遙山水間一樣,到時候國家由誰來做皇帝,他在乎嗎?

不,他不在乎,甚至他都不在乎,那個人是否能讓國家安定,是否能守住前晉國的基業。

“對,因爲他們只是百姓而已,雖然想要大富大貴,但也不是想就能大富大貴的。說句大不敬的話,就算改朝換代了,他們依然只是最下層的百姓而已。但若現在的皇上能做到防患於未然,讓百姓安居樂業,若有戰事,年輕的人自然會自願的投身軍中,他們不爲別的,就是擔心下一個皇帝不能讓他們的父母安居樂業!有這樣的想法在,又何愁軍中無兵?”

“對啊!這樣我們離戰無不勝就更進一步了,唉?等等,咱們怎麼說跑題了?”

司徒曄突然想起,他們好像是在討論旱災水澇的問題啊!

而書房外的皇上顯然也吐出一口濁氣,你們終於意識到你們跑題了?不過嬋兒的話還真是有理,如果百姓自願投軍的人多了,在戰場上自然無往而不利了。

雖然做不到戰無不勝,但也真的是更進一步了。

太傅看皇上的樣子,就知道皇上對這個說話的女子很滿意,可是她是誰?一個女流之輩,竟然敢公然遑論朝政!難道是想要牝雞司晨不成?

只聽嬋兒說,“好吧,我們先就眼前如何防禦水旱來說,以前的朝代,不乏因這而產生流民潮,社會動盪的,輕則是轉爲流寇盜匪,重則武裝起義,甚至大規模起義,危機王朝。”

皇上聽完看了大將軍一眼,大將軍眼中含笑,她果然還是那麼膽大,什麼都敢說!他不信他們幾個人的到來司徒曄沒有聽到腳步聲,那麼此時還這麼說,必然是嬋兒的主意了。

“我們應該在現在和平之時,要做好防範。在災害來臨之時,我們不能因爲做過防範措施了而什麼都不做,依然要跟旱災鬥爭,比如我們可以賑濟救災,移民就食,保護植被,改良作物,改進農耕技術等。”

司徒曄本來是想要嬋兒簡單說說,可誰想到嬋兒竟然能說出這麼有意義的事來,可是保護植被,改良作物跟防旱什麼關係?還有改進農耕技術,應該怎麼改進?

嬋兒看的出來司徒曄的想法,畢竟這裡是古代,很多他們都不會明白,若是一個現代人應該不會有任何疑問的:“其實自然本是很和諧的,可是隨着農耕的開採,資源被破壞,才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如果不信,你可以請求親自去巡視一下,看看那些開荒地嚴重的地方,是不是旱災、水澇等災害多一些?”

這個問題都不用親自去巡視,根據地方上上報以及賦稅的情況也能分辨的出,看來是有關的。

“善爲國者,必先除其五害。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的。而水旱若是頻繁,國家哪來那麼多糧食去救濟?所以重點還是在防旱抗災之上。”

司徒曄點點頭,當然知道了,“如何防?”

“我看過一本古語,書中提出通過‘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蓄積’等方式‘以實倉廩,備水旱’這就是說讓農民能有一定的糧食存儲,這是重農以防災的思想,也相當於藏富於民。”

第一百章 不許專寵第一百一十八章 被抓包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相錯埋第二百五十六章 因果循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宮外之事第七十四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二十二章 密謀陷害第二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四章 烏龍事件第三十七章 宣兵奪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終會停第八十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二十九章 閉口不談第一百六十二章 毫無心機第一百零七章 陽奉陰違第三百零七章 宮中疫症第二百五十九章 親上加親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月自嘆第七十八章 替罪羔羊第三百一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十七章 概不賒賬第一百五十五章 善始善終第一百四十五章 名言警句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會初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四章 開懷一笑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說其詞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的嬋兒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真無邪第六十九章 偷雞不成第三百零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十七章 宣兵奪主第三百三十一章 負了天下又何妨第二百七十章 我不是我第五十章 一把豆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要事相商第二百零四章 離開前晉第二百九十二章 詭計多端第一百章 不許專寵第三十一章 半個主子第二十三章 水桶腰兒第十八章 情之互傷第二十七章 如何相識第二百六十四章 飛上枝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淡是福第三十七章 宣兵奪主第八十六章 直言直語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到岳家第三百零六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計之目的第八十七章 決定跟隨第二百二十二章 寬宏大量第二百九十二章 詭計多端第一百三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相錯埋第三十七章 宣兵奪主第四章 劫富濟貧第一百八十三章 令牌丟失第一百九十五章 醉酒告白第六十七章 一舞傾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面玲瓏第一百零三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九章 回瀾月閣第六十五章 壽禮被污第二十七章 如何相識第二十九章 赤金火鸞第一百九十三章 過往事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實話實說第二百一十五章 回到岳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她做不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如清回宮第三百一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一十五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二十八章 初見嶽嬋第一百九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烏龍事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愫漸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二百一十六章 先祖時期第二百零零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一十章 初次相見第四十二章 旱災水澇第三百三十章 淚流滿面第十八章 情之互傷第三十三章 親自下廚第六十三章 所謂遺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明媒正娶第二百八十六章 如何報答第十九章 許一世情第九十八章 嬋兒怒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心實意第二百零三章 芳心表露第二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終會停第四十四章 良家之子第二十八章 彼岸花開第六十一章 陪我用膳第二十五章 灑脫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