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玉虛宮立規

八十八、玉虛宮立規

玉虛宮大殿前臺階下,一溜站着十幾個人,具都是前來崑崙山拜師的洪荒修士。

這十幾人遵照元始規定,走過了山門前的法陣,獲得拜入元始天尊門下機緣。此刻站在玉虛宮門前,一個個心情激盪,歷經千辛萬苦,走過萬水千山,方到得這崑崙山,更經歷了元始天尊法陣的考驗,方纔得以站到這聖人門前,這心情不激動那完全是假的。

衆人恭敬地站在玉虛宮門外臺階下,等待元始天尊傳喚。

許久,走出一個童子,立於臺階上,看了看階前的衆人,朗聲道:“老爺讓爾等進去!”隨後轉身進了大殿。

階下一衆修士隨之跟着進了大殿,在大殿元始天尊雲臺前拜倒在地,口呼:“拜見天尊,願天尊聖壽無疆!”

端坐雲臺的元始天尊身後隱隱透出濛濛光暈,整個人顯得玄妙神秘。天尊開口道:“爾等且起來說話。”

衆人依言站起身來,這才注意到元始雲臺邊上還站立着一個一身月白道袍,面容普通的道人。

這道人正是尋道子,如今尋道子可是真正邁入洪荒大能的行列,已是大羅散仙境的修士了。在元始法陣裡找到了本心,明悟了自己要走的‘道’,終得突破了那困擾了尋道子數萬年的一線,證道大羅散仙果位,成爲了洪荒最年輕的大羅境修士,讓元始得意不已。

今日元始天尊收門徒,傳大教道統,他這大弟子可是有重任在身。

就聽元始道:“爾等過了吾考驗法陣,吾自當收爾等爲徒,爾等可是真心拜入吾門下?”

衆人一聽元始問話,頓時再次拜伏於地,齊聲道:“吾等甘願拜入老師門下,祈望老師不棄收留!”

元始看着跪伏地上的衆人,忽然開口道:“燃燈道友,汝與吾曾同聽道於紫霄宮,吾卻是不能爲汝之師,還請快快起來!”

跪伏於地的衆人中,一個着灰色道袍,頭挽一髻,面容精瘦,頜下三寸長鬚的道人開口道:“燃燈確實是甘願拜師門下,望老師不棄收下!”

元始面露難色,沉吟不語。

旁邊尋道子見元始沉吟,面有難色,當下躬身開口說道:“師父,燃燈道友既與師父同在紫霄宮聽道,如今確實是不好拜師父爲師。但燃燈道友向道之心至誠,弟子請師父賦予燃燈道友吾闡教長老之職,平日與師父道友相稱,吾等弟子稱其爲老師,師父講道之時,燃燈長老即可同殿聽講,平日裡也可指點弟子修行。師父意下如何?”

元始一聽尋道子所言,當下做了決定,於是開口問道:“燃燈道友可願爲吾闡教長老?”

燃燈伏於地上想了想,開口道:“燃燈聽憑教主吩咐!”

元始當即道:“請燃燈長老這邊就坐!”

白鶴童子送過一個蒲團安放雲臺邊上。

燃燈起身謝過元始,又與尋道子見了個禮,這才坐於蒲團之上。

尋道子其實對這燃燈也是有些佩服的,爲了求道,能夠落下面皮去拜一個同殿聽道的修士爲師,這真的很了不起;好像紫霄宮聽道的唯有燃燈這一位,而燃燈卻也因此於道途上走得比其他一般同殿聽道者遠得多。在尋道子前世傳說裡最後獲得二十四粒定海珠與乾坤尺合璧成就二十四諸天,成爲西方教,後來的佛教三世佛中過去佛,是爲僅次於聖人的存在。這一世,尋道子卻是在想要怎樣才能讓這燃燈歸心,真正爲闡教所用,不至再跑到佛門去做了個什麼過去佛。

在尋道子心裡盤算時,元始已對其餘跪伏在地的修士說道:“爾等既願拜吾爲師,今日吾就收下爾等爲徒,爲吾門下弟子,也是吾闡教門下二代弟子,傳吾玉虛道法,揚吾闡教道統。爾等可記住了?”

跪下衆人當即大禮參拜,行了拜師禮。

之後,元始在問其可有名號,衆人當即各自報了自己名號,計有:九仙山桃源洞廣成子,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五龍山雲霄洞文殊(文殊廣法天尊),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終南山玉柱洞雲中子,南極仙翁。共計一十四人。

元始指着尋道子對衆人道:“這是爾等大師兄尋道子,爲爲師打理這闡教事務,爾等須得聽其安排。平日修行有何不懂、不明,也可詢問爾等大師兄。”

衆人聽得元始一說,都來向尋道子行禮見過大師兄,尋道子也一一回禮。

這心中卻是感慨,這十四位就是闡教元始門下的中堅弟子,此時看來,一個個丰神俊朗,頭角崢嶸;或飄逸出塵,或儒雅俊秀;或淡泊寧靜,或器宇軒昂。那唯一的女修士慈航真人,一襲白衣,頭挽道髻,面容嬌美清秀,自有一股出塵之氣。

可就是這一衆闡教門徒,在尋道子前世傳說裡,特別是《封神演義》裡卻是描繪得實在不堪,說他等是犯戒之仙,須得了結了因果才得返本還源重修仙道。這犯戒就因千五百年未斬三尸,這神仙犯了戒,又正好趕上人間朝代更替,就釀成了封神大劫。

這劫是什麼?尋道子如今想來就是由於修士三尸未斬,平日所行被這三尸惡神添油加醋的報與天道,這各種因果間久而久之牽扯不清,淤積在一起,牽扯的人多了,就形成了劫,若再牽扯到人間政權更替,那就成了大劫,犯戒修士就成爲劫中主角,須得斬斷了這些因果,才能被天道打開被屏蔽了的修行之路。這是尋道子想當然推測出來的劫的本質,也不知是也不是。

尋道子所想不到的是《封神演義》裡這一個個修行數十萬年的金仙將自身寶物給了那僅修行了一二十年的徒弟後,竟對那徒弟毫無辦法,甚至被徒弟用自己的法寶打得抱頭鼠竄。對於尋道子來說,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如今這一個個《演義》裡的主角就站在自己面前,恭敬的行禮,不由得尋道子不在心裡發些感慨。

衆人又向燃燈見了禮,口稱:“老師!”

燃燈也起身回禮。

一時間這玉虛宮內衆人都彬彬有禮,氣氛融洽。衆弟子間也相互見禮,問候。元始於雲臺也頷首而笑。

待衆人各自見禮完畢,尋道子忽然向元始開口道:“師父,而今大教立下,門人弟子已有,當爲吾教立下些規矩,爲門下弟子共同遵守,也爲吾玉虛一脈行走洪荒之準則。懇請師父示下!”

這卻是尋道子想起前世傳說裡闡教封神一戰後,門下弟子分崩裂兮,一盤散沙,以至後來有背投佛教的懼留孫,文殊,普賢,慈航,燃燈,乃至道門一蹶不振,佛門勢大。

這一世,尋道子身在闡教,卻是不想再有此等事發生。故而懇請元始立下規矩約束。同時,尋道子也知道,一個大教沒有相應教規約束弟子,也會造成弟子肆意妄爲,散了大教氣運,於大教發展終歸不利。所以,深受元始恩情的尋道子盡心爲闡教着想,這教規就在所必立。

元始聽尋道子所言,當下沉吟片刻,隨即問道:“這規矩該如何立?”

一衆弟子盡皆將眼光轉向尋道子,看他怎樣說;燃燈也眼光灼灼的望着。

尋道子躬身回答道:“弟子認爲,吾玉虛闡教一脈,當尊師重道,師徒互愛,齊心將吾玉虛闡教道統發揚光大。故弟子以爲,凡吾玉虛闡教門下弟子,當遵循:第一,尊師重道,虔心修行;第二,不得背叛師門,師不負徒,徒不負師;第三,同門友愛,不得相殘;同門有難,傾力相助;第四,不可濫殺無辜,欺凌弱小。弟子認爲,此四點可爲吾玉虛闡教一脈盡皆遵守,其餘細則可依據此四點一一制定。務必讓門下弟子遵照執行。請師父決斷!”

尋道子提出這四點,其實也是爲了心中一點純真的夢而也,只想構建一個純真的修仙聖地,圓自己的一個夢。

想一想,那師不負徒,徒不負師容易嗎?同門不相殘,有難傾力助,這能輕易做到嗎?濫殺無辜,欺凌弱小,修仙者高高在上,視弱小爲螻蟻;那大能動則毀天滅地,傷及多少無辜?但尋道子還是爲了那一份夢去堅持,也是心中一份固有的執念吧!

元始聽後沉吟了一下,當即開口道:“爾等聽了,今後吾玉虛闡教一脈就以爾等大師兄所提四點基本教規,凡吾玉虛闡教一脈俱得遵守,具體細則就讓爾等師兄尋道子與爾等商議制定,之後作爲吾闡教教規佈於洪荒,凡入吾闡教門下者都得遵守!”

這元始天尊一開口認準這幾條尋道子提的建議作爲教規,這玉虛宮裡頓時就似乎多了一點玄妙的氣息,尋道子似乎也獲得了某種莫名的加持。

尋道子和十四位新收弟子拜伏在地,燃燈也起身拜於地上,衆人口呼:“謹遵師父(老師)(師尊)(教主)之命,願師父(老師)(師尊)(教主)聖壽無疆!”

元始揮手讓衆人起身,賜予座位各自坐下,即爲衆弟子開始了第一次講道······

二十六蠻獸鄂珠九十四收了只猴子九十七閉關萬年三o三量劫初顯四十一紫霄宮一七九端倪一九五封神序端三二七洪荒危機二七o西遊動二四三素心收妹二二六磨刀一五二改名一二六嘗百草一四四再入地府五十五糾結的責任二九七也許'無量量劫二一o上榜第一人一四一怒殺相柳二六九五百年二五七強勢到底一五一前往須彌一四五今日地府三十七護山大陣成七十三龍族歸天庭二七一有點消息一二五炎帝神農一二五炎帝神農一三三軒轅之敗一六六慈航揚威二二o釘頭七箭二o九冀州戰起二六八紫色氣旋二三八紫色氣旋有動靜二十四戰石霸六十四千年平靜九十五神功九轉一六四初會二九一尋道子出關一七o素心也出手二六六星空虛空一四六地府閒子二八六尋道子開口一一五立天庭六十三回家三二一目標一o二力護人族二九六莫非這纔是真相二三o會'滅仙陣'二三o會'滅仙陣'八戰鬥的明悟三二六豪邁通天八十八玉虛宮立規七探山二oo冀州亂戰八十六玉虛宮中四十五欲聞聖秘一三一蚩尤興兵一六九鬥法一九六最後的準備七探山二十五太極之威二二五磨刀石孔宣三一三回洪荒三四四混元無極大羅金仙六十九洪荒亂一八五爭鬥起二六三平靜七十二週天星斗困東海七十八女媧造人一四九短暫平靜一八三佛門強勢二十八山谷二五o石猴要學藝一三四慘敗四十上紫霄宮一八一蟠桃盛會二o四氣運有變二o六妖狐進宮五十一巫族句餘部落三十八上崑崙二四o有壓力三一o試試身手二八六尋道子開口一二二伏羲成道一二二伏羲成道七十六十二都天煞神大陣一八四謀劃修羅二三八紫色氣旋有動靜三化形一八一蟠桃盛會十八練功九十九地府初遊二八三西遊危機二五o石猴要學藝一o六救后羿二六三平靜八戰鬥的明悟二六六星空虛空二八一講道尋道山二三一陣威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