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返程

經過一番拉鋸式“討論”,雙方最終還是順利簽訂了盟約。

盟約零零散散記錄了以下幾點:一、劉季承認黃河以北歸西秦所有,包括他自己在內,儒家所屬附屬勢力,不得以任何名義侵犯河北之地。

二、劉季每年向西秦提供價值等同二十萬金的各項物資,於每年五月之前送至邯鄲,不得有誤。

三、西秦即日退兵,不可以此爲藉口,興兵攻打劉季。

此盟約天地爲鑑,若有違反者,人神共誅。

底下落款是林澤和劉季兩人的名字,加蓋的印章亦是代表兩人身份的印章。

林澤本想越過劉季,直接和儒家簽訂盟約,可顏回態度堅決,死不同意,甚至不惜儒家與道宮鬧翻,也不肯以儒家的名義簽訂盟約。

按照林澤的性格,本會威逼利誘兼施,耐着性子慢慢磨,磨到顏回頭昏腦脹,同意爲止。

奈何莊周是個隨和性子,態度一點都不強硬,幾次和事佬做下來,林澤也就熄了心思。

最後雙方各退一步,顏回不必代表儒家,與林澤/西秦/道宮簽訂盟約,而是代表儒家,作爲見證人,在盟約上附上了大名。

同樣,莊周代表道宮,見證了這個盟約。

若林澤和劉季有人反悔,兩人作爲雙方見證人,是有權替一方向撕毀盟約的人討個公道。

盟約之事搞定之後,在顏回再三熱情邀請下,莊周和林澤赴了對方宴會。

不過,林澤堅決拒絕了劉季派人犒勞西秦大軍的“好意”。

正值天下將亂,兵強馬壯者爲王的時代,林澤怎麼可能會讓劉季這種人接觸自己的大軍?

萬一劉季突然王八之氣爆發,將人拐走了怎麼辦?

不要覺得不可能,這都神話世界,還有什麼不可能的?

反正以林澤這種謹慎性子,是不可能冒這個險的。

這場宴會整整持續了兩個時辰,從中午到傍晚,林澤都不記得他和顏回喝了多少杯。半個小時換一次菜餚,一場宴會下來,光菜餚就換了八次。

一直到曹參跑到宴會廳告訴劉季,價值等同二十萬金的物資全部準備完畢,林澤以正事要緊爲藉口,才得以順利從宴會上脫身。

林澤來到堆滿各類物資的倉庫面前,第一時間用天人境獨有的靈覺整體掃了一遍,以防劉季弄虛作假。

不知是不是顏回特意交代過,劉季準備的物資五花八門,卻又不離溫飽。

要麼就是與吃相關的,譬如大米、大豆這類主食,以及各種不知名妖獸的肉乾,甚至還有幾大袋食鹽。

要麼就是各類布匹,上至絲綢,下到粗麻布,應有盡有。

覈算完種類和數量後,林澤特意溝通了腦海裡的小進,計算了一下整體價值,看劉季是否有“偷工減料”。

待得到肯定答覆後,林澤當即傳令城外大軍,派萬人入城搬東西。

沒一會,價值二十萬金的物資,就被熱情高漲的西秦將士搬到了城外軍營。

在西秦將士看來,自家國主竟然不戰而屈人之兵,在不打仗的情況下,讓對方俯首帖耳,乖乖“納貢”,果然非同常人。

第二天一早,林澤與莊周向顏回提出了告辭。

顏回故作惋惜說道:“我與二位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二位此去,心中竟有些不捨,二位不若多留幾日,好讓我儘儘地主之誼?”

莊周中規中矩回了一句:“來日方長,後會有期,他日再見,大家不醉不歸。”

林澤臉上卻浮現一抹賤笑回道:“多留幾日沒必要吧,留一兩日,顏聖賢或許心中歡喜,若留久了,十萬大軍橫亙在城外,怕有些人會寢食難安。”

林澤如此直白的話一說,顏回頓時面露尷尬之色,乾笑了幾聲,卻也沒了假意挽留的心思。

萬一這位道聖新收的小弟子,借坡下驢,賴着不走怎麼辦?

盟約都簽了,人卻沒送走,豈不虧死?

於是,十萬西秦大軍飽餐一頓後,林澤帶着他們踏上了北返的道路。

這次,林澤不打算帶他們回西域了,而是打算留在燕趙之地,好好經營這塊新得到的地盤。

不僅如此,在不久之後,林澤還會將西域那邊的官吏,大部分都調到這邊來,只留一小部分留守西域。

西域雖是一塊寶地,可相較燕趙之地而言,實在太貧瘠了。

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異族林立。

不管從哪方面來講,西域作爲最初林澤認定的自保之地,綽綽有餘,

可作爲爭霸之地,還遠遠不夠格。

發展重心從西域轉到燕趙之地,這是必然的趨勢。

甚至林澤腦海裡,已經擬訂了好幾個快速發展實力的方法,只等陳平帶着人過來,集中探討一次,就可逐步落地實施。

帶着價值二十萬金的物資,大軍返回的速度,只有正常行軍作戰的一半。

當然,這與林澤只用胡人士兵臨時充當民夫相關。

一萬人運輸大批量貨物,行走速度比正常行軍的十萬大軍慢,實屬正常。

倒不是林澤刻意針對欺壓胡人,體恤西秦大軍,只讓一萬胡人做運輸隊。

而是以他謹慎的性格,不願掉以輕心,將大軍全部變成民夫隊。

萬一儒家真的背信棄義怎麼辦?

徵遼府大軍,可不是什麼烏合之衆,有心算無心,又有儒家天人境相助,西秦大軍未必有必勝的把握。

林澤寧願自己多想,也不願麻痹大意。

事實證明,林澤確實有點想多了,大軍一直回到邯鄲,都沒發生意外。

……

沛縣縣城。

劉季看着西秦大軍趾高氣揚離去,面色黯淡,有些不甘心朝顏回說道:“顏聖,在下從未下令招惹西秦,大軍攻打晉陽,與西秦大軍發生衝突,極有可能是西秦在作怪。”

顏回望着西秦大軍離去的方向,頭也不回說道:“我知道。”

劉季面露詫異之色道:“顏聖既然知道,爲何還要與之妥協?據在下所知,以儒家的實力,完全不需要顧慮道宮。”

顏回回頭瞥了劉季一眼,淡漠道:“儒家實力比之道宮是不差,可你與西秦相比,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真要爭起來,道儒兩家以不會輕舉妄動,只會像今日一般,由你去和西秦爭。”

“你捫心自問,你的大軍打的過西秦大軍嗎?你的能力,比得過西秦國主林澤嗎?”

“知道是西秦作怪,又能如何?眼下道儒兩家共同敵人是秦國,沒必要因爲一些小事,爭的你死我活。”

劉季還是有些不甘心,辯解道:“河北數千裡沃野,可不算是小事。”

顏回聞言喝道:“愚蠢,關東之地這麼大,以你現在的實力,你覺得你一個人吞的下嗎?”

第二百五十九章明示(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局外第九百零六章稱皇第九百二十九章出戰第六百七十九章蓬萊閣第七百五十三章引蛇出洞,殺人誅心第六百八十三章橫生變故第七十五章項籍舉鼎第九百零二章大勢所趨第二百一十章禹貢九鼎?第四百四十六章安排第二百九十六章死牢第四百五十五章規矩第三十九章世上最恐怖的報復第五百六十七章莫名的交鋒第五百零九章周市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告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下猛料第三百七十五章聖況下,天象變第二百五十六章狀告(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九章君臣衝突第一百四十一章初次交鋒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二百二十五章無題第四百三十七章你選的嘛第六十七章初談四品第四百零八章回蜀地第一百一十一章大秦特種兵——生存第二百四十一章扶蘇的應對?第六百三十八章范增之計(厚顏無恥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九章回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公孫家的選擇第七百八十三章聯網了?第四百六十七章大秦的反應第七百三十九章傻眼了第七百一十七章情分?第一百五十一章南詔秘藥第六百五十七章戰(9/10)第四百九十二章李由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九章爭鋒相對第四百三十六章處理結果第三百八十八章武道六品第四百二十三章道統之爭第九百六十三章落幕第九十三斬斷羈絆,林澤出走第三百五十七章傳位大典第七百二十七章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第九十五章徐福談命理第六百二十八章撤軍第三十五章二期考覈第七百一十四章碰瓷?第三百五十五章驚夢投誠第二百四十四章林澤上任第一百六十七章長生的誘惑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七百零五章經書第七百八十二章張良計第二百六十七章順水推舟第九百四十五章接踵而來第六百六十二章另一種增強神魂的辦法第一百章營寨生變第五百二十二章李斯出長安第八百九十三章調虎離山破大營第八十二章反向打臉第五百三十章陳涉之死第五百九十五章西域風雲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二百二十九章誅首惡第五百六十八章主動權第九百六十章紛爭起第六百四十四章八品之路(求月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開天門第二百八十一章見武安君第一百一十九章夜襲第九十四章初遇徐福第一百九十七章秦皇出,風波止第八十四章劉季回鄉第七十一章誰是內奸?第四百二十五章變故第一千零九章儒聖迷蹤第五百七十五章金剛不壞第二百八十一章見武安君第九百六十三章落幕第九百一十三章準備應戰第八百六十七章過猶不及第八百八十九章兵仙歸來第三百零六章何人不羨長生第九百一十八章三國合一第四百三十六章處理結果第一千零六十章佛祖復位第五百五十三章再出長安第三十七章與劉季的初次會面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一百二十九章推演天機第一千零五十七章摘桃子?第一百九十章惡人當先告狀第六百六十五章佛子與壓力第八百三十九章盡收關中第九百零二章大勢所趨第一千零五十九章蓮花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