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廷議

養心殿,大司命保持着一種穩定不變的語調,向秦皇彙報着長安城的近況,着重提了幾句,儒家衆人四處奔走,合縱連橫,拉攏了一批人,爲廷議做着準備。

秦皇聽後冷笑一聲:“這儒家能量不小啊,入長安不過三年,都能讓這長安城震一震了。”

“各大君侯府什麼反應?”

大司命回道:“均保持沉默,包括在商丘的商君在內。”

“扶蘇和胡亥呢?”

大司命頓了一下,如實回道:“扶蘇公子已明確表態支持,倒是胡亥公子拒絕附和,倒是出乎儒家的意料。”

秦皇點了點頭,面無表情,揮手讓大司命退下。

……

轉眼三天即過,林府,胡亥拿着一卷聖旨,疑惑地問道:“林澤,你說父皇怎麼突然想起來讓本公子去參加廷議?”

林澤漫不經心地回道:“可能是陛下覺得此事重大,又與公子相關,想聽聽公子的意見,公子儘管去便是。”

胡亥連忙問道:“那父皇若是問起來,本公子該怎麼說?”

林澤想了想說道:“陛下無非就是問公子如何看待分封制,公子只需堅決反對分封制就對了。陛下若是問起緣由,公子就說願這一生都留在陛下身邊,侍奉左右。”

胡亥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帶着宮衛朝咸陽宮而去。

……

承天殿,衆臣拜過秦皇,儒家有官職在身的幾個人赫然在列,站在隊列的最後面。

秦皇看了一眼殿中之人,淡淡的說道:“既然人到齊了,那就開始吧。”

淳于越作爲首倡者,得了信號,立刻走在大殿中間,向秦皇行禮說道:“啓稟陛下,微臣請重立分封之制,實爲爲大秦萬世之基業着想。”

開口第一句,淳于越就先表明自己立場,乃是公心爲國,而非爲一己私利。

而後淳于越洋洋灑灑舉了許多上古先王的案例,以證明分封制是多麼的正確和有利。

秦皇不可置否地說道:“衆卿可有其他意見?”

御史大夫王綰向前一步說道:“啓稟陛下,臣曾聽聞縱然百姓之家,諸子成年後,父母都會先讓其出去闖蕩,另立家業,此乃家族興盛先兆。而二位公子生於帝王之家,長於深宮,實在不利於我大秦江山社稷。”

“故微臣懇請陛下以大秦江山爲重,分封二位公子,以治理封國,鍛鍊其才,使我大秦後繼有人。”

周青臣暗暗讚歎了一聲,這王綰不愧是御史大夫,切入的角度如此之好,看來自己也不能落於人後,遂上前一步,向秦皇行禮道:

“啓稟陛下,大秦疆土縱橫萬里,然而邊疆戰爭不止,開拓乏力,如若陛下重立分封之制,可分宗室於邊境,爲大秦永鎮四方,豈不一勞永逸?”

秦皇由開始的面無表情轉而露出一絲冷笑:“衆卿都贊同重立分封之制嗎?”

只見殿中一半官員齊聲說道:“臣等附議。”

不過大多數都是品階較低的朝官,三公九卿只有王綰一人在附和。

秦皇將目光定在李斯臉上:“丞相覺得如何?”

相比之前試探李斯的時候,秦皇這次的語氣更加平淡,李斯卻感到了絲絲壓力。

李斯看了看殿中衆人,哪還不知道秦皇的想法,向前一步,鏗鏘有力的說道:“臣反對。”

“哦,丞相認爲不妥嗎?”

李斯冷冽的眼神環顧了周青臣等人一眼,冷冷說道:“以微臣看來,重立分封之制,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諸位若是覺得分封之制有利於國,卻是不知爲何大周國祚不過八千年,而諸國征戰便有四千年?”

“而我大秦正是依靠着郡縣制,舉全國之力,官民一心,方能滅六國,一統天下。”

“如今不過一羣腐儒,就想亂我大秦江山,居心叵測。臣請誅儒家,以正國本。”

說到最後殺氣騰騰地看着周青臣等人,釋放着屬於自己百官之首的威嚴。

周青臣等人臉色一滯。

倒是秦皇面帶着微笑:“丞相的殺伐氣重了些,廷議嘛,衆卿儘可暢所欲言,誰還有其他的想法?”

此時扶蘇按捺不住了,儒家乃是他得力幫手,哪能輕易給人找個藉口說誅就誅?

上前一步行禮說道:“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秦皇臉上笑容收斂,消失不見,淡漠地看着自己的長子,說道:“朕聽着呢,你說。”

“兒臣覺得王綰王大人說的在理,兒臣們長大了,是需要如同雄鷹一般,展翅高飛,而不是留在宮中,做個籠中鳥,請父皇明鑑。”

秦皇轉而看向胡亥:“胡亥,你覺得你扶蘇兄長說的對嗎?”

胡亥輕咳一聲:“扶蘇哥哥說的一點都不對,父皇乃真龍,我們身爲父皇親子,怎麼也得說龍子吧,扶蘇哥哥怎麼自甘墮落,自稱什麼雄鷹。”

扶蘇……

秦皇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訓斥道:“別搗亂,你扶蘇兄長只是打個比方,沒別的意思。你認真告訴朕,朕給你一塊封地,世襲罔替,你覺得可好?”

這下子大殿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胡亥身上,尤其是儒家衆人,心提了起來,內心瘋狂的叫道:答應啊,快答應啊。

只要胡亥說句好,這重立分封之制就塵埃落定了。

唯有扶蘇眼神黯淡,父皇果然偏愛胡亥嗎?

胡亥謹記林澤的叮囑,詫異的說道:“父皇,我要封地幹嘛?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待在封地上,那多無聊啊。兒臣只想永遠待在長安城,侍奉父皇左右,封地什麼的就算了吧。”

此話一出,儒家衆人差點就想開口大罵,然後李斯冷冽的目光,讓他們保持着應有的清醒。

秦皇帶着失望的口氣說道:“既然你不想要封地,那此事作罷吧。”

隨後霸氣的回道:“丞相說的對,大秦就該有大秦的制度,一羣早已滅亡古國的制度,如何配得上朕這萬世基業?”

“分封之制休要再提,廷議到此爲止,衆卿散了吧。”

說完轉身離去。

衆官員躬身行禮:“恭送陛下。”

而後滿心失望的儒家簇擁着滿心失落的扶蘇離去。

第一百八十八街頭衝突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隔岸觀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種樹第四十一章清點收穫和發酵第二百九十七章知天命第二百二十六章衛鞅落幕第七百零四章呂后第一千零四十三章高層次表演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妥協第七百五十七章亞聖莊周第二十六章博浪沙之變第三百九十三章王賁之死第二百八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八百八十四章懷疑第六百三十二章背鍋俠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七百四十四章閒談天人境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九百五十三章陰魂不散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五百一十七章林澤的謀劃第八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四百四十章北地軍內爭第六百四十七章突破神魂境第八百八十一章道聖之怒第三百七十九章會面第三百零五章江城子第四百零一章偶遇第六百九十九章楚滅,項籍的依仗第一千零二十章初次來襲第九百二十八章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二百九十二章寡人有疾第三百一十九章體質太差第八十三章玩大了第九百二十五章是殺是廢?第一百八十五章天狼歸來第一百九十五章實力至上第一千零二章莊周之意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提醒與佈局第八百六十四章佛儒聯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三十四章消失的佛宗第四百六十六章瘋狂擴張第三百四十一章唯有蜀地第二百五十五章理直氣壯的林澤(第三更)第九百八十章來意不明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一百三十七章至南越第一百四十四章請君入甕第三百七十章準備清算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陳郡謝家第四百九十四章大戰將起第五百六十六章人心難測第一百六十二章殺出重圍第二百八十五章秦皇出手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七百七十六章反了,都反了第四百八十章試探?第三百六十六章愈演愈烈第三百三十九章願爲君歌一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一百四十八進山第八十九章道宮來人第五百六十六章人心難測第一千零六十五章猶豫,暫且落定第七百八十章秦國當滅?第三十六章林府插曲第四百二十一章步步先第九百二十七章道聖的警告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六百六十九章林澤的告誡第八百五十一章雲中錦書來第七百八十五章我欲往西第四十五章小男孩的萌動第四百三十八章趙高之謀第七百一十八章婚變第七百四十章心思,靈覺第三百七十二今日蜀地將平第二百八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二百七十八章廢了吧第四百九十五章叛軍先鋒第四百零二章冤家路窄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八百九十八章反覆第一千零一章新政推行第二百五十一章呂雉的想法(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一章各使手段第九百一十七章漢儒第八百八十五章儒聖的意思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戰起,林澤至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全身而退第三百六十一章爭鋒相對第二百七十章聖旨三連第一百一十二章大秦特種兵——對抗第一千零六十五章突飛猛進第三百八十九章林澤的神通第二百八十四章蒙恬重傷第八百四十章遷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