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虛功成道真一

玉明妃嫣然一笑,臉上浮現出瞭然之色。

林照看着自家道侶猶如少女般粉嫩的肌膚,神情有些恍惚,不禁輕輕撫摸了過去。

感受着掌心的嫩滑,歲月似乎失去了作用,也讓其想起來了百年前初至中洲宗門時,月下與眼前佳人相逢的場景。

歲月變遷,時光荏苒,眼前的佳人如今變成了自己的道侶。

而師父太虛真人,也應該就在這幾日出關。

老人家能否成就元神真一,很快就會揭曉。

雖然林照冥冥之中感覺老真人會變成新真一,但是實際如何,不親眼見到依舊無法確定。

“嚶嚶嚶!”

忽然其手掌被撥開,卻見眼前女子臉頰緋紅,正用惱火的目光瞪着自己。

“哈哈哈,看到我家美人兒太過漂亮,一時情難自禁。”

林照用笑聲遮掩着心中的尷尬,牽着對方玉掌,向洞府外走去,同時神識傳音,讓木冰藍和石霄也一同出發。

這一年裡,玉明妃的無論是鬥法實力,或者是境界,都在飛速提升。

有煉體寶藥不斷增強其氣血,又有林照私下裡開的小竈,每日以拳勁雷音震盪其周身筋骨。

從內到外,用洗毛伐髓都不足以形容其中益處。

同時在跟林照不斷印證道法當中,一身道行飛速提升,幾個月前已然到了元神期出竅境,可以做到陰神出竅。

很多元神真一前期的命功積累不足,肉身不強,不僅無法以周身氣血滋養元神,反而被元神不斷榨取肉身活力。

加上功法限制,以及對大道的領悟不夠,惡性循環之下,境界至此便慢了下來。

玉明妃卻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神霄宗傳承秘典和種種修煉經驗自是不用多提,又有林照這個怪物般的道侶在旁協助。

這個修行速度那是理所當然。

林照自身命功的修行還未圓滿,但是一身道行卻遠遠超出實際境界。

當然,若非其想法太過高遠,在神通法門上花費的功夫太多,怕是早已跨入元神境界。

如此也並非沒有好處,其他修士在融法期大多將一門門術法融入大丹。

而林照則是準備將一門門神通融入大丹,且種種神通都是自己研讀道經,拆解種種術法的道紋法理,自悟自創。

這個過程雖然還未完成,但需要的也不過是一次長久的閉關而已,種種腹案早已使其胸有成竹。

現在,林照只需要確定自家師父的信息。

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其後續修行便會進入一個飛躍期。

至於過去一年,林照實力的提升卻是不顯於外,但是其食用的龍肉和龍血精華,佔去了總消耗的一半。

如今其深深內斂的力道,尋常妖神都已經無法與其相比。

拳意更是越發高深,徹底做到了化虛爲實,以拳意駕馭天地元氣,內外合一,藉助天地大勢碾壓對手。

而神霄雷法作爲根本之法,林照自然不會落下,領悟了一門《陰陽混洞神雷》。

這門神雷傳聞乃是上界祖師賜法,本質上是一門與陰陽大道相關的神雷,與其如今領悟的神通最是相合。

兩人也不着急趕路,凌空步虛,緩緩而行,隨意聊些趣事。

雖爲道侶,林照與玉明妃之間的相處卻頗爲平和,相敬如賓談不上,但彼此言談之間都不會太過。

又有共同的一些小愛好,比如沖茶談玄;比如林照手書丹青,玉明妃在一旁爲其研磨;比如林照偶爾惡趣味發作,故意逗自家道侶臉頰緋紅。

真是既有道侶之情,又有同道之好,自始至終,兩人都道心澄澈,未曾迷亂於男女之事。

不久之後木冰藍和石霄也跟了上來,四人有說有笑,一起向着五掌峰而去。

正在飛行間,林照忽然腳步一頓,看向遠處雲空,臉上神情不變,目光卻有些深沉。

玉明妃心靈敏銳,立刻發覺了不妥,悄悄傳音道:

“夫君,可是有事?”

林照淡然一笑,輕輕捏了一下玉明妃的掌心,迴應道:

“走罷,看到一個不想看到的人罷了!”

遠處雲空之中,太威真人匆匆而去,臉色陰沉似水。

玉明妃神識掃過,瞬間明白了什麼。

一路上林照再無異狀,好似心中未曾留痕。

半盞茶時間後,五掌峰在望,林照遠遠看到和月帶着三位女弟子,已經在那裡守候。

三位弟子正談論着什麼,和月則獨自靜立崖前,眼觀天邊流雲。

“師姐來的早啊!”

林照輕輕落在和月身旁問候道。

隨後衆人相互見禮,林照給和月的三位女弟子志雯、志晴、志菱拋出三瓶丹藥,作爲長輩的見面禮。

這三瓶丹藥名爲“龍血淬體丹”,名字很有“路人甲乙丙”的味道,效果卻相當驚人。

和月知曉自家師弟寶物衆多,而且向來出手大方,也不在意。

“你們倒是夫唱婦隨,多日不見明妃,越發變得美麗了。”

看到和月拉着玉明妃的手掌,林照微微一笑,轉身看向師尊的閉關洞府。

但見石門緊閉,周圍青苔密佈,林照心中一動,頓時憑空一道水龍出現,開始在洞府前四處流轉。

所過之處,猶如刀鋒一般,將洞府門口的石壁,以及前方地面上的微塵草屑、青苔鳥糞統統沖刷乾淨。

木冰藍見了想要幫忙,卻被玉明妃攔住。

只有玉明妃清楚,自家夫君不是在清理塵埃,而是在平復對太虛真人的掛懷。

半個時辰後,和塵與和明帶着弟子接連而至。

十餘人在樹下石凳上坐定,飲茶閒談,偶爾回答些晚輩的修行疑難,倒是愜意非常。

雖然同在宗門,但是林照這些年四處奔走,回來後又忙於修行,反而跟幾位同門相聚較少。

如今見面,自是有說不完的話。

和月三人平日裡或教導弟子、或自己修行、或忙於宗門任務,實際上也都沒有閒暇時間。

長生問道,路上幾多白骨。

修士看似壽元悠久,其實真正修行起來,時間根本不夠用,而且隨着年老體衰,若是無法突破境界,也只能黯然隕落。

這條路上,九成九的修士都無法走到盡頭,其中的殘酷唯有修者自知。

這日清晨,衆人正在對着晨曦吸收太陽初升時,天地間的一抹紫氣,卻聽邊上石室大門傳來“轟隆隆”的響聲。

林照等連忙收功起身,見一個鬚髮如霜,面色紅潤的清癯老人緩緩走了出來,正是太虛真人。

此刻其身上氣機不定,時而如高山大海,時而又斂藏無形,但是臉上的喜色,卻怎麼都抑制不住。

“恭賀師父/師祖成就元神,距離長生大道更進一步!”

衆人瞬間排好隊形,林照、和月等五人在前,十一位“志”字輩弟子在後,異口同聲,躬身稽首,大禮參拜。

聲音洪亮,在山峰間激盪,其中的歡喜之情縈繞在山峰之間。

時值八月,鸝鳥脆鳴峰頭,清風徐來夾帶着丹桂馨香,朝陽剛剛躍出,紅光照射在太虛真人的身上,顯得瑰麗而富有生機。

太虛真人......現在應該稱其爲“太虛真一”擡手虛扶,大笑道:

“爲師能僥倖成就元神,這是託了宗門祖師的護佑啊!

都起來,都起來。

嗯~這些小傢伙是你們幾個的弟子罷?!

好啊!咱們這一脈看來開枝散葉,越發興旺了。”

太虛真一目光環視衆人,越發滿意,等其看到玉明妃時,微微一怔道:

“玉丫頭也來了,你這個元神真一對老道就莫要參拜了!”

和月上前扶着太虛真一,神情歡喜的道:

“明妃參拜您是應該的!”

太虛真一瞬間會意,目光投向林照兩人,樂呵呵的道:

“你們兩個能結爲道侶,乃是姻緣天定,可惜爲師處於閉關當中,不能親自爲你們祝福。”

林照笑道:“師父不用遺憾,稍後給弟子和明妃送份賀禮也就是了。

弟子要求不高,像您手中‘大衍遁一簽’級別的寶物就行!”

太虛真一聞言,頓時笑罵道:

“你個臭小子,還要求不高,你問問你師兄師姐,爲師可曾賜予他們這個級別的寶物?

更何況‘大衍遁一簽’是你師祖傳下,乃是爲師這一脈的執掌信物。

要不我就將‘大衍遁一簽’送你如何?”

林照連忙擺手:“師父莫要再講,這等欺師滅祖的事情,弟子那是萬萬不會做的。”

衆人盡數哈哈大笑。

隨後衆人跟隨太虛真一來到洞府,聊及這些年宗門以及幾人經歷的事情,這一聊就是半日過去。

包括木冰藍在內的志字輩弟子盡數散去,石室之內只剩林照等五人。

太虛真一這纔開始講述突破元神之道。

林照雖然早已聽玉明妃講述過,但依舊聽的入神,知曉了其中應該注意的關隘,以及碰到的種種異象。

突破元神沒有成法,千人千道,各不相同,只能儘可能吸取他人經驗,卻又不能拘泥於其中。

很多時候所需要的是冥冥之中的一點“性靈”之光。

這一談又是半日過去,隨後幾人告辭離去,太虛真一剛剛突破境界,現在還需要多多鞏固境界,體悟境界。

這個階段也是其道行最容易增進的時候,自是不便太多打擾。

等回到洞府,林照將自家弟子、凰暄、以及妖僕統統喚來,宣佈接下來自己要閉關參悟神通,府中諸事由玉明妃做主云云。

師尊太虛真人成就真一,林照心中再無掛礙。

在融法鏡停留多年,積累良多,如今也該化爲真正神通,從而提升修行境界。

當石門關閉,內部陣法開啓時,林照並未立即修行。

而是開始演練拳法,當心意純粹,動靜合一之際,這纔開始緩緩坐於雲牀之上。

從這日開始,石門再未開啓。

春來秋去,繁花碩果,神霄宗羣峰屹立天地之間,盡收險、奇、秀、雄,十餘萬年過去,閱盡了飛縱來去,送別了青絲白髮。

如今依舊挺立不朽,整日爲靈氣繚繞。

林照閉關一年後,石霄突破到玉液期,隨即下山行走塵世,尋找地煞以築道基。

木冰藍也外出遊歷,積累大道感悟。

唯獨玉明妃守在洞府,一邊修行,一邊等着自家夫君出關。

神霄宗之外,好似一切又向着好的方向轉變。

妖神山不再咄咄逼人,四處挑起戰火,雲嶺天妖宮收束手下,也不再搞事。

人族各大宗門都暗自長出了一口氣。

血海魔宗自退於暗處後,就再也沒了動靜,如此倒是讓塵音寺得了莫大好處。

逐漸有僧人走出西真陽洲,在中洲、南域靈洲凡間宣揚佛法,勸人向善,大肆興建寺廟。

同時塵音寺宣告有佛子降臨世間,多次舉辦法會,在凡俗間擴大佛門的影響力。

而如同三陽神火宗、太一宗這樣的大宗門,反而有些沉寂,不知有何謀算。

神霄宗卻有了大的舉動,其先是在自家宗門勢力範圍內劃出了一百零八個區域。

隨後在這些區域的凡間,根據情況不同四處建造道觀,每個區域內都由一位成丹期真人主持大局。

建造這些道觀時,各個凡俗王朝都極力配合,不僅提供景色秀美的風水寶地作爲道場。

還有地方大員忙前忙後,更出動能工巧匠,依照神霄宗給的圖紙施工。

等道觀建好後,神霄宗纔派出陣法師佈置法陣和禁制,又派遣大量的玉液期老執事坐鎮其間。

各處道觀開觀之日,宣佈每三年招收一批孩童作爲弟子,教授文字以及靜心打坐的法門,並每月考覈一次,不合格者開除道觀。

這些弟子不入神霄門庭,但有加入神霄宗的機會。

當然作爲回報,各處道觀的觀主也會幫助官府降妖除魔,保護凡人平安。

而在神霄宗內部,則單獨設立了“道種院”,復尚真一作爲第一任院主,居中主持大局。

當神霄宗門人議論紛紛之時,卻是無人知曉這般設置,乃是出自林照先前的建議。

如今的古昆界,很多大能都知曉未來劫數將起,各個宗門應對的方法也是不同。

當兩年前林照將得自戰老的消息,妖神山正在以大陣提升大妖修爲的消息,告訴幾位真仙時,順便提出了這個建議。

言及宗門不如從凡俗入手,廣搜良材,同時以各地道觀配合凡俗王朝,護佑境內凡人安寧,順便隨時蒐集種種情報信息和靈材。

經過諸多大能商議,覺得這個建議一舉多得。

平安之時爲宗門輸送天才種子,將宗門勢力觸角深入凡俗,危機時亦可壁虎斷尾,臨時放棄。

這纔有了這等佈置。

日升月落,雲飛霧散,四季輪替,循環往復。

三年後,太虛真一被派往北天蜈洲,坐鎮北洲,那裡巫族的攻勢越發猛烈,懸劍山以一宗之力阻擋其南下,如今越發吃力。

各宗最近都開始加強那裡的人手,協助懸劍山的劍修對付巫族。

同去的還有一批人手,包括太威真人。

時間一日日過去,又是四年流逝。

這四年當中,沈孤峰先是突破元神,隨後餘盡城也跟着突破,至此林照這一輩當中,當年的四大天驕有三人成就元神。

這日,玉明妃正在洞府內擺弄靈草,忽然神情一動,幾道法印打出,洞府石門洞開,一口傳音飛劍急飛而至。

第二百五十章 雷霆煌煌滅真修第一百七十六章 英傑四動向翠椏第三百五十九章 遨遊滄海歌紅塵第四百一十九章 鏡湖月夜泛金光第五十四章 親情似火妖魔惡第三百三十七章 妄心一起失真道第三百零四章 一念生法如崩山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唯死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光乍起殺機至第一百零一章 天才交匯術法強第二百五十章 雷霆煌煌滅真修第二百七十二章 敗犬狂吠冥心聖第二百六十九章 冰下道約比金堅第二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地不公淚長流第七十一章 金蟬脫殼暗自逃第三百九十六章 真仙紛至明心志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雲聚雨將至第三百零二章 道德真善福自來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寂寞似寒雪第二百五十六章 內外無波蘊風雷第二百零七章 大宗共剿滅九淵第一百九十一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六十五章 融法金丹齊出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拳盪風雷何所懼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跨海波赴元星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唯死戰第五十二章 術法萬千首根基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出神霄豈虛妄第一百四十八章 元神焚滅靈氣散第三百零四章 一念生法如崩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慈善老仙再臨凡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空當落天河水第三百九十二章 虛空之中演洞天第一百七十二章 昔日舊友再相逢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哭時笑最悵然第一百八十二章 妖心險惡暗設局第七十六章 陰陽交替鑄金剛第三百三十九章 地動山搖浪衝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惡意滔天勢猖狂第二百八十章 世事變幻風雲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劍意不絕如山嶽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死之間滅三真第六十四章 地底寶塔藏真經第三百二十七章 通海島上謀算深第六十八章 真人齊聚商儀程第二百零九章 風雪漫卷人南去第二百零九章 風雪漫卷人南去第二百一十九章 月夜飄香佳人來第七十八章 笑談外物何足道第八十五章 覓得美材話仙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溝沉沉寂無聲第三百三十四章 雙眸照徹歸墟海第一百八十六章 神霄元神欲屠龍第四十八章 雷火煉體向長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剛獅吼降外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化去性靈金煞成第二百六十八章 虛空彩芒映顏容第二百二十三章 暮色蒼茫孤鴻影第四十五章 拳法鉅變思道武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現靈境第七十八章 笑談外物何足道第五十四章 親情似火妖魔惡第二百章 黑山城中閒居客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寂寞似寒雪第十三章 醫者仁心武止戈第三百九十七章 日光漸短陰氣盛第四百一十五章 光華千丈神人出第三百九十九章 賓客初至大幕開第三百二十九章 寶丹出世風雲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心安之處是故鄉第二百六十二章 正大堂皇話道侶第三百八十二章 時光匆匆白青絲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道授業師之責第一百三十章 厚土騰蛇凌空舞第二百四十一章 蕭音悠悠洞幽冥第二百二十九章 仙子臨凡化金丹第四百零八章 九劫古椿化真形第一百四十二章 脣槍舌戰手中法第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宗祖大能紛沓來第五十二章 術法萬千首根基第三百三十八章 元磁遮島劫波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妖氣沖霄聚北極第二百五十七章 暗沉沉蒼天傾覆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霄秘傳心中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昔日舊友再相逢第一百二十章 遮掩消弭尋煞脈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是無情歲月刀第五十四章 親情似火妖魔惡第一百零七章 風馳電掣任務急第一百三十二章 長者遠去杳無蹤第三百四十章 雲譎波詭星暗淡第一百三十八章 諸般算計今日因第三百二十六章 灑家搖擺向南來第三百章 心若清淨便自在第三十六章 匹夫一怒屠仙神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市淘寶聞黑風第二十六章 匯江城裡會英豪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劫臨頭何所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