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

聽得巴圖魯言語,李中庸沒有再接話,一來跟巴圖魯壓根兒就說不清,再者巴圖魯所說也的確難以反駁,既然是神器,二人爲何還會被困其中。

“老五,你要不要進去一探究竟?”李中庸又看向長生。

不等長生接話,陳立秋便搶先開口,“不是每個人都對機關造物感興趣,老五劫後餘生,體虛匱乏,迫切需要休養,走吧,先出去,以後再來。”

“我還撐得住,下去看看也無妨。”長生笑道。

“沒什麼好看的,又不得起效,看了也是白看。”陳立秋拉着長生縱身躍下。

巴圖魯緊隨其後,大頭見狀急忙撿起長生放在一旁的兩根銅棒,雙手遞給李中庸,轉而跟着三人躍下了圓盤。

李中庸無奈,只能收起那兩根銅棒,與衆人一同走出了後殿。

雖然殿外亦是一片漆黑,卻少了殿內的壓抑和沉悶,衆人施出身法飛掠向南,片刻過後離開地下城池,進入了由工匠挖掘的森長通道。

長時間待在黑暗的環境中,突然回到光線明亮的地方很容易致盲,衆人都知道這一點,故此到得洞口並未立刻縱身躍出,而是略做停留,恢復適應。

長生趁機將自己如何死裡逃生說與二人知道,雖然力求意簡言賅,但事情過於離奇,將整個經過講清楚還是用了一炷香的時間。

穿過瀑布回到外面已是傍晚時分,長生留下大頭押運黃金,自己則與巴圖魯和李中庸陳立秋先行回返長安。

楊開等人一直在憂心等待,眼見長生幾人同行回返,皆是暗暗鬆了口氣,他們沒想到營救的過程會如此順利,也沒想到會這麼快。

長生臨走時將房中的點心和果品帶走了,回來時點心和果品又擺上了,這是親王應有的待遇,不管他在不在王府,這些東西都會準備並每日更換。

四人圍坐桌旁,端起茶杯那一刻方纔真正放鬆下來,長生出言說道,“二師兄,三師兄,這次多虧了大師兄,如果不是他發現了那個逃走的啞巴,我還不知道你們發生了意外。”

再度受到誇獎,巴圖魯有些不好意思,“哎呀,總說這些幹啥呀,搞的我跟外人似的。”

“老五說的對,這次多虧了你。”李中庸說道。

“行了,行了,不說這個了,說別的。”巴圖魯連連擺手。

“大師兄,你累不累?”長生隨口問道。

“不累呀,咋啦?”巴圖魯反問。

長生說道,“二師兄和三師兄大難不死,理應好好慶祝一下,你如果不累,就招呼府中的下人殺頭豬,晚上咱們煮肉吃。”

巴圖魯可不知道長生在支開他,聽得長生言語,屁顛屁顛的出去張羅殺豬去了。

待巴圖魯離開,長生擡頭看向李中庸,“二師兄,那個大輪迴盤真能反逆乾坤,往來古今?”

“應該可以,只是年代過於久遠,儲存靈氣的銅棒已經失效,”李中庸說道,“想要啓動大輪迴盤,怕是還要費上一番功夫。”

“二師兄,與年代久遠沒關係,大輪迴盤之所以無法啓動,是因爲其中一根銅棒是假的。”長生低聲說道,他之所以支開巴圖魯,正是擔心巴圖魯知道大輪迴盤還有啓動的可能,這傢伙心思簡單,萬一不小心說漏了嘴,就會搞的世人皆知。

聽得長生言語,李中庸和陳立秋同時皺眉,陳立秋隨口問道,“你怎麼知道?”

長生隨即將自瀋州遇到倭寇並自倭寇手中搶到一支銅棒一事簡略說出,轉而繼續說道,“當日我們只知道那根銅棒可以傷及地支,並不知道它是大輪迴盤的一部分,此物是倭寇自日本帶過來的,他們之所以有這件東西,無疑是徐福當年出發的時候偷偷換下並帶走的。”

長生說完,李中庸和陳立秋面面相覷,此前他們只當銅棒裡儲存的靈氣不足,這才導致大輪迴盤無法啓動,不曾想其中一根銅棒竟然是假的。

長生再度說道,“二師兄,這根銅棒眼下就在楊開手裡,稍後我就讓他交給你,不過大輪迴盤的使用一定要慎重,要知道天意不可違,任何反逆陰陽的事情都可能受到上天的責罰。”

李中庸緩緩點頭,“你說的有道理,實則我們之所以想要藉助大輪迴盤迴到過去,也是想救你性命,而今你生龍活虎,那大輪迴盤我們也用不上了。”

長生拿起茶壺爲李中庸和陳立秋添了茶水,轉而放下茶壺隨口問道,“那個大輪迴盤究竟是何來歷?”

“具體來歷不得而知,只知道是一件由天外玄鐵熔鑄的上古神器。”李中庸說道。

李中庸言罷,陳立秋出言說道,“這個大輪迴盤很可能真能往復古今,徐福當年之所以換下其中一根銅柱,想必也是擔心自己逃走之後,秦始皇會在暴怒之下使用大輪迴盤,派人回到過去對他不利。”

“有這種可能,”長生點頭說道,“真沒想到時隔一千多年,倭寇又將這根銅棒帶回了中土。”

李中庸接口說道,“楊開手裡的銅柱你交給我,我來推敲研究,當然了,最好是用不上,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真的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咱們也可以嘗試利用大輪迴盤迴到過去設法補救。”

“好。”長生點頭。

待李中庸和陳立秋喝過茶水,開始吃桌上的點心和果品,長生又將李茂貞與李保聯手逼宮一事說了出來,還有慶陽被李茂貞攻佔以及眼下大唐的惡劣處境,也包括自己想要自西域籌措米糧一事。

長生言罷,李中庸開口說道,“慶陽是邊關重鎮,扼守西行東進的咽喉要道,你想自西域調糧,就必須先收復慶陽。”

“我知道,”長生說道,“眼下東南戰事吃緊,張真人無暇分心旁顧,也分不出兵馬給我,故此我前幾日去了一趟舒州,與秦將軍等人碰了個面,此時舒州的兩萬兵馬已經在來時的路上了。”

“你準備親自帶兵攻打慶陽?”陳立秋隨口問道。

“對,”長生點頭,“不過在此之前我還得先去一趟嶺南的姑婆山,姑婆山是其中一個地支所在,倭寇主力此時都聚集在那片區域,我對倭寇深惡痛絕,這麼多倭寇湊在一起的情況可不多見,我準備往少林寺搬救兵,請少林寺的紫氣高手出山相助,與我們一同趕往姑婆山,將那裡的倭寇一網打盡,如果事情進行的足夠順利,此戰過後倭寇便是不曾全軍覆沒,也再無實力興風作浪。”

待得長生說完,陳立秋接口說道,“時間太緊了,如果真如你所說,倭寇的主力都在那裡,姑婆山一戰勢必異常慘烈,持續的時間也會很長,你來不及趕回來領兵西征。”

“時間應該夠。”長生說道。

李中庸說道,“你現在急需休養,不能太過勞累,這樣吧,你帶人去嶺南,慶陽那邊,我和老三幫你打。”

長生想了想,點頭說道,“也行,你們先帶兵西進,姑婆山的戰事結束之後,我就去與你們會合。”

“不用你,我和老二足夠了。”陳立秋輕描淡寫。

“不是我不相信你和二師兄,”長生說道,“而是咱們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雖然大唐眼下的情況仍不樂觀,我卻是已經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待得局勢穩定,我就準備急流勇退了,我不希望在此期間咱們有人發生意外。”

聽得長生言語,陳立秋撇嘴笑道,“黎明的曙光?你太樂觀了吧,還急流勇退,你信不信你退不了。”

“應該可以吧,”長生隨即將洛陽大捷以及龍顥天破財消災一事說與二人知道,轉而又道,“只要姑婆山一戰能全殲倭寇主力,咱們再將慶陽拿下,打通西域運糧的通道,朝廷的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長生言罷,陳立秋再度露出質疑神情,但不等他開口,李中庸就用眼神制止了他,轉而衝長生說道,“常言道欲速則不達,大唐此時的局面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也很難在朝夕之間根除扭轉,我們知道你的壓力很大,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當循序漸進,穩紮穩打。”

李中庸言罷,陳立秋接口說道,“實話也不瞞你,我們被困在大輪迴盤裡的時候是自忖必死的,當時我們兩個也想了很多,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到,你也不要試圖保全我們所有人,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果有朝一日我們真的先走了,你也不要太難過…...”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四百章 武功法術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二百零九章 大氣坦然第三百八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二十章 風雨同舟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二百六十一章 汗血寶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五百二十八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四十章 暗香樓中第一百九十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四章 太監行刺第八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中古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五百零七章 朋黨作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戰妖邪第三百三十章 得償所願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一百八十一章 恩怨盡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深陷重圍第一百零六章 大仇得報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百九十七章 血戰妖邪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四百六十八章 至人無己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一百二十二章 光明現身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五百零七章 朋黨作亂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四十二章 喪盡天良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一百七十八章 盡施所能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六十七章 黑色馬駒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六十五章 喝酒誤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殃及國本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二百六十七章 盡忠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