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

這羣啞巴眼神之中多有緊張,唯恐嚇跑他們,長生便沒有急於浴火凌空通知大頭和巴圖魯,而是快步上前,衝衆人拱了拱手,隨後撿起樹枝自無草的空地上規整書寫,“我是李長生,我兩位師兄呢?”

雖然長生書寫時力求規整,但這些啞巴還是看不懂他寫了什麼,此時讀書識字的人並不多,而且十啞九聾,他們都沒讀過書,自然看不懂長生寫了什麼。

啞巴不認字兒也在長生的意料之中,實則他之所以書寫,也只是爲了讓這些啞巴知道他並無惡意,因爲這些啞巴此時緊張驚怯到了極點,倘若再受到驚嚇很可能四散奔逃,若是跑的到處都是,三人還得費事往回抓。

穩住了這些啞巴,長生方纔回到先前落地之處,提氣拔高,浴火懸停。

長生行事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講述時力求簡略精準,安排任務時力求細緻具體,這麼做最大的缺點就是顯得囉嗦,失去了沉默寡言的神秘感,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對方能夠非常輕鬆的明白他的意圖,並且按照他的意圖去明確執行,絕不會因爲他交代的不清楚而產生歧義和偏差。

由於他先前明確告訴大頭和巴圖魯自己若是找到了線索會浴火懸停,並要求二人在搜尋時不時往他所在的方向張望,如此一來他浴火凌空之後,大頭和巴圖魯很快便看到了他,隨即驅乘坐騎朝他所在方向疾飛而來。

眼見二人驅乘坐騎朝自己所在方向飛了過來,長生並未急於斂氣落地,因爲此時二人都在百里開外,雖然看到了自己,但是自己若是立刻落地,二人就無法確定自己的具體位置,還得費事尋找,凌空懸停看似是浪費了時間,實則是避免了時間的浪費,因爲他不知道李中庸和陳立秋眼下是何處境,只能將二人的情況想象的最爲糟糕,能爭取一刻是一刻,能早到一字是一字。

將情況想象的最爲嚴峻並竭盡全力也是他一貫的作風,倒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爲了避免自己事後因爲沒盡全力導致事情惡化而後悔,遠的不說,只說前幾日趕往黔中道幫助太平道人渡過天劫,自己一路上風馳電掣,連解手都沒顧得上,這纔在最後關頭趕到了目的地,若是自己再晚到片刻,太平道人勢必慘遭雷擊,前功盡棄。

待二人來到,長生這才斂氣落地,重新來到啞巴所在區域,此番他沒有急於嘗試與啞巴溝通,而是走到馬車旁,檢視馬車上的那些木箱。

每個馬車上都放着兩個木箱,箱子都不大,也就三尺見方,一輛車就放兩個木箱,貌似有些浪費,實則不然,因爲金銀都很重,這麼大的一口箱子,倘若放滿了金銀,少說也有五六百斤重。

馬車上的木箱分爲兩種,一種是貼有封條的,一種是沒貼封條的,長生率先打開了一個沒貼封條的木箱,發現裡面是空的,隨後又推動另外幾個沒貼封條的,輕鬆推動,說明裡面也是空的。

那些貼了封條的無疑就是已經裝了東西的,但長生並沒有隨意撕扯封條,而是仔細檢視之後找到了那個封條被撕開並重新貼好的木箱,扯下封條掀開箱蓋,裡面裝的果然是金燦燦的圓形金餅,拿起一枚細看背面兒,發現其紋路與被啞巴偷走的那些別無二致。

看罷金餅,長生衝正在嘗試與啞巴交流的大頭招了招手,後者快步來到,長生沒有說話,只是指了指馬車上的木箱。

大頭個子矮,自車下看不見木箱裡的情景,便跳上馬車,俯身端詳,此時所有啞巴的視線都集中在二人身上,大頭想了想,自腰囊裡取出先前被啞巴偷走的金餅,當着衆人的面放回了木箱。

大頭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告訴這些啞巴自己是和李中庸陳立秋一夥兒的,並不是來打劫的,二是讓這些啞巴知道,先前偷了金子跑掉的那個啞巴已經被他們找到了,被其偷走的金餅也盡數尋回,徹底斷了他們垂涎偷竊的念頭兒。

巴圖魯可不知道二人此舉背後的深意,擔心李中庸和陳立秋的安全,便迫切的想要自啞巴口中得知二人的下落,但他此舉實屬多餘,別說對方是一羣啞巴,就算是一羣正常人,似他這般顛三倒四的表述和毫無條理的詢問,對方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大頭早年曾經混跡市井,懂得一些粗淺手語,便上前與啞巴溝通,只要人數在兩個以上,就一定會有領頭兒的,大頭找到爲首的啞巴,此人雖啞卻不聾,大頭與之溝通倒也少了不少阻礙。

大頭問話之時,長生逐一打開了那些貼有封條的木箱,接連打開四五個,裡面竟然全是清一色的圓形金餅,成色樣式完全相同。

這些金餅上隱藏的線索並不多,長生只能繼續開箱,開到第七個的時候裡面終於出現了其他金器,這些金器皆爲日常起居之物,碗碟杯盞,釜鼎燭臺,各種器物應有盡有,與金餅不同的是這些器物顏色普遍發暗,不是金餅那般閃亮耀眼。

長生拿起一件反觀器底,按照常理來說在器物的底部都有造辦機構的銘文,不過這件器物上沒有,實則也不是沒有,先前應該是有的,但是被人爲的熔掉了。

做這件事情的無疑是李中庸,因爲李中庸的純陽神功出自混元神功,也能催動純陽靈氣發出炙熱高溫。而李中庸之所以這麼做,無疑是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些器物出自哪裡,畢竟挖墳掘墓大損陰德,即便是爲了賑濟災民,這種行爲也爲世人所詬病,就算是因此受益的災民,事後也很可能反咬他們一口,畢竟忘恩負義,吃奶罵孃的人並不少見。

接連檢視過多件金器,長生並未找到有用的線索,不過如此之多的黃金已經說明墓主人極有可能就是始皇嬴政,一來此處距驪山並不遠,二來尋常王侯也不可能有這麼多金器陪葬,至於秦二世胡亥也不可能,因爲此人是被宦官逼死的,死後也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黃金陪葬。

長生檢視的同時,大頭也已經問出了結果,他們是半個月前來到這裡的,來到這裡之後李中庸和陳立秋便不見了蹤影,隔了一天,二人開始往回送東西,送的什麼他們不知道,因爲都是夜裡,他們看不見,而且陳立秋也不讓他們看。

此後二人每天夜裡都會回來一趟,送東西的同時也給他們送乾糧,直到五日之前,二人送來了不少乾糧,只道三日之後會再回來,讓啞巴們老實待着,不要生出貪念連累家人。

但三日之後二人卻並未如約回返,連今天都算上,二人已經失蹤兩天半了,除了逃跑的那個啞巴,餘下的啞巴都留在原地,陳立秋給衆人準備的乾糧足夠多,只是天氣炎熱,不久之前還下過大雨,潮溼炎熱,麪餅已經有些發黴了。

聽完大頭轉述,長生心頭略輕,二人事先跟啞巴們有過交代,這就說明二人爲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進行過必要的準備,這其中應該包括準備足夠的乾糧和飲水,不過二人已經逾期兩天未歸,也說明他們的確遇到了麻煩,而且是無法脫身的大麻煩,畢竟啞巴們的乾糧都是二人購買的,逾期不歸啞巴們就沒吃的了。

“我就說老二老三肯定出事兒了吧,你還不信。”巴圖魯叫屈。

“我哪有不信,”長生隨口說道,轉而又手指啞巴,與大頭說道,“問問他們裝車的順序。“

大頭點頭過後走過去與啞巴比劃,片刻過後領頭的啞巴走到馬車旁伸手指點,他們雖然不知道箱子裡裝的是什麼,卻知道李中庸和陳立秋裝箱的順序。

啞巴的指點也證實了長生的猜測,二人最先帶回來的是那些金器,之後帶回來的纔是金餅,這說明二人在搬完墓內金器之後又發現了另外一處安全密閉的空間,二人進入之後發現了這些金餅。

而二人之所以告訴啞巴三日之後纔會回返,則說明除了存放金餅的那處空間,二人又發現了另外一處空間,這處空間要麼異常巨大,要麼進入難度很大,否則二人沒必要一直自其中滯留三日。

“王爺,據他們交代,箱子裡的東西是二爺和三爺自東北方向帶回來的。”大頭說話之時手指驪山。

“你怎麼看?”長生隨口問道。

“他們應該是進去了,也只有那裡纔可能有這麼多金子。”大頭說道。

“相傳裡面機關重重,他們是爲了多籌金銀纔會以身涉險。”長生皺眉說道。

“裡面會不會有別的什麼好東西?”大頭多有好奇。

長生說道,“有可能,不過可能性不大,他們帶了鱉寶在身上,能夠探知地下金銀玉器,他們應該是發現裡面有更多的金銀纔會冒險進入。”

“王爺,您說秦始皇真的埋在那裡嗎?”大頭問道。

“不知道,不過史記是這麼記載的。”長生隨口說道。

大頭撇嘴說道,“史書這東西好像並不可信,畢竟歷史都是贏家寫的,就算是壞人竊據了皇位,也能讓史官把自己寫成千古明君。”

長生遠眺驪山,沒有接話。

見長生一直緊鎖眉頭,大頭出言寬慰,“王爺,您也不用太過憂心,二爺和三爺都是聰明人,不管遇到啥事兒都能逢凶化吉。”

長生沒接大頭的話,而是出言問道,“你送黃四郎回去的時候,我讓你去一趟登州客棧,你去了沒有?”

“去了,您說的人還沒去。”大頭回答。

“那還好,”長生說道,“那兩枚仙杏應該還在他們手裡,萬一出現意外,二人都能長時間凌空懸停。”

不等大頭出言發問,巴圖魯就不耐煩的催促,“你倆嘟囔啥呢,趕緊救人啊。”

長生轉頭看了巴圖魯一眼,“好,咱們走,找瀑布去…...”

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賭一場第六十七章 黑色馬駒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三章 如實相告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兵敗山倒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漠庭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一百零八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是此時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二百零八章 張善真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戰擂臺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五百七十一章 物極必反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迢迢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訪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四百五十四章 殃及國本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八十七章 神功初成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一百零五章 殺入王府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擎天保駕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毒救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四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五百八十九章 千年樹妖第三百五十二章 防微杜漸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二百四十八章 髮簪地圖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五百二十三章 後撤受阻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三百五十二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