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

長生此行原本就是衝着鱉寶來的,但太平道人主動將鱉寶奉上,反倒搞得長生多有尷尬,太平道人淳樸仁厚,是個如假包換的老實人,算計它的這點兒東西,實在是有欠厚道。

太平道人可不知道長生在想什麼,見他遲遲不接,有些急了,“真人,您剛纔說朝廷也需要銀錢,我不知道您說的確是實情,還是隻是爲了敷衍那些惡人,不管是哪種情形,此物都請您帶走,我一心修行,不求富貴,此物對我毫無用處,留在身邊只能爲我招來災禍。”

聽得太平道人言語,長生便伸手接過了那枚紅色圓珠,太平道人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自己再推辭就不是客氣而是虛僞了。

看得出來太平道人是真心想將這燙手的山芋送走,長生接過鱉寶之後太平道人如釋重負,長長的喘了口粗氣。

長生手握鱉寶正色說道,“實話不瞞道長,黃巢戰亂令得大唐元氣大傷,每年青黃不接的時節各州縣都要餓死許多人,道長此番慷慨饋贈,將會有無數百姓受益活命,實乃大善仁心,無量功德。”

長生的一番話令太平道人頗爲惶恐,連連擺手,“真人過譽了,貧道愧不敢當,我將此物交予真人只是爲了消災避禍,並未多想其他。”

“道長無需過謙,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積德行善都必有福報。”長生說道。

長生越是這般說,太平道人越是不好意思,爲了緩解尷尬,急忙側身擡手,“外面寒冷,請真人殿內說話。”

長生擡手禮讓,然後隨着太平道人往正屋去。

二人先前說話之時小金寶兒耐不住冷,已經跑到西廂竈前烤火去了,太平道人引着長生去往正屋之時轉頭看向西廂,衝站在門口的聾啞老嫗做了個泡茶的手勢。

由於公孫承威等人先前的搜刮搶奪,殿內多有凌亂,太平道人進殿之後立刻開始搬挪整理,長生則趁機爲神像上香,這也是道人去到別人道觀的固有禮節。

簡單收拾過後,二人分賓主落座,太平道人再度衝長生鄭重道謝,長生擺手過後出言說道,“道長,道觀裡的財物已被那些兵匪洗劫一空,您又將靈珠神物贈予了朝廷,日後你們如何過活?”

太平道人搖頭說道,“真人無需掛懷,惡人搶走的只是外面的物件,地窖裡還有不少金銀,足夠我們三人過活度日。”

聽太平道人這般說,長生這才放下心來,轉而出言問道,“請問道長,這靈珠如何使用?”

“此物只需隨身佩戴就能自暗夜之中探地尋寶,地下九尺以內的金銀珠玉可盡收眼底,”太平道人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而繼續說道,“若要看的更深,則需劃破皮膚,將其嵌於左臂寸關尺,與血肉相通之後便能下窺三丈。”

聽得太平道人言語,長生連連點頭,轉而將那鱉寶紅珠貼身收藏。

就在此時,聾啞老嫗端茶來送,小金寶兒也跟着老嫗來到了正屋,待老嫗放下茶碗,小金寶又跟着她回了西廂。

長生端茶在手,隨口問道,“道長,郝金寶可還聽話?”

“還好,還好。”太平道人點頭接話。

雖然太平道人嘴上說好,長生卻並不認爲它說的是真心話,因爲小金寶乃是見性和尚轉世,與多吉法王轉世的小胖子丁大中都屬於高僧轉世,似這種高僧轉世的孩童,在前世記憶甦醒之前都非常的頑劣。

“道長受累了。”長生婉轉道謝,俗話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餘一的正眼法藏和釋玄明的伏魔手記都是見性和尚留下的佛法神通,既然拿了人家的東西就應該辦好人家囑託的差事,實則小金寶應該由他照顧纔是,太平道人屬於代爲撫養。

太平道人擺手說道,“真人言重了,這孩子是貧道帶到山上來的,一切都是緣法使然。”

太平道人說的也沒錯,小金寶的確是它帶到太平觀的,不過那時候太平道人是想收小金寶做徒弟的,誰知小金寶乃羅漢轉世,自然不能收做徒弟,如此一來就成了奶孃抱孩子,白忙一場。

長生喝了一口茶水,轉而還杯桌上,“孩童頑劣,道長平日裡也無需太過溺愛,以後莫要讓他隨便下山,總是散財招搖,免不得露富招災。”

“真人提醒的是,”太平道人點頭過後出言問道,“剛纔聽那些惡人稱呼真人爲王爺,真人乃本宗高功法師,怎地成了千歲王爺?”

長生隨口說道,“道長深居簡出,心無旁騖,怕是不太瞭解山外的情況,眼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我隨龍虎山的張真人出山入仕,立下了一些功勞,被當今皇上敕封爲王。”

“哦,哦。”太平道人對政局不感興趣。

太平道人乃異類化人,不善言談,哦過之後便冷了場,長生也無心多待,便出言問道,“敢問道長,對於渡劫時日,您可有預知?”

“回真人問,”太平道人搖頭說道,“貧道生性愚笨,渡劫入紫彷如望山跑馬,看似近在咫尺,實則遙遙無期。”

聽太平道人這般說,長生便仰頭將茶碗裡的茶水喝乾,轉而將茶碗灌注少許靈氣,“道長,這隻茶碗您收好,預感渡劫將近或是再遇危難,您便將茶碗砸碎,我有所感知,自會盡快趕來。”

太平道人聞聲起身,衝長生連連稽首,鄭重道謝。

長生站立起身,擡手還禮,轉而出言說道,“此番我恰好自南國辦差,感知召請便立刻趕來,平日裡我四處遊走,可能並不在近處,道長若有差遣,最好能夠提前告知。”

“多謝真人提醒,貧道記下了。”太平道人稽首點頭。

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長生也不再多待,再度道謝之後擡手告辭。

太平道人說道,“真人遠道而來,路上多有辛苦,竈下已經做好了飯食,真人若是不棄……”

不等太平道人說完,長生便擺手打斷了它的話,“不叨擾了,我這便走了。”

見長生去意已決,太平道人也不再挽留,親送出門。

公孫承威等人先前走的狼狽,門外掉落了不少器物,長生髮出呼哨召喚黑公子,在黑公子來到的空隙幫太平道人撿拾散落在地上的各種器皿。

由於鱉寶貼身收藏,無形之中起效,那些散落在地上的器物在長生眼中便多了一層光氣,金器外面散發的是金黃光氣,銀器散發的是銀白光氣,而銅器散發的則是青黃光氣。

光氣只是薄薄的一層,緊緊貼附在器皿外圍,此時這些器物並未深埋地下,故此能看到器物本身,若是器物深埋地下,也可以通過光氣判斷出地下所埋之物是何種形狀,何等材質。

待黑公子來到,長生自馬背上取下幾方茶磚送與太平道人,實則他爲太平道人準備的禮物遠不止這些,但他此時已經不方便全部拿出來了,不然就不是臨時趕來,而是事先有所準備了。

太平道人接了茶磚出言道謝,長生本想再說它幾句,轉念過後卻並未開口,太平道人並不是好鬥之人,甚至有些懦弱,這種脾氣勸是沒用的,事到臨頭它還是不敢與人動手拼命。

辭別太平道人,長生翻身上馬,疾馳東去。

此番南下事情辦的異常順利,長生心中壓力稍減,也虧得來的及時,倘若再晚來片刻,太平道人怕是就要被公孫承威等人殺掉了,而且以丐幫的行事風格,殺人滅口是一定的,屆時小金寶和那聾啞老嫗也定然難以倖免。

此時已近四更,天還沒亮,長生有心檢試鱉寶,便催馬疾行,太平道人常年自這片區域活動,地下哪怕有什麼好東西也都被其挖走了。

到得峨山縣城,長生果然發現地下出現了不少光氣,雖然事物深埋地下不見真容,卻可以憑藉光氣的形狀和顏色判斷出是什麼。

不過峨山縣很窮,放眼望去,地下密密麻麻的以銅錢居多,也沒什麼太好的東西……

第二百四十八章 髮簪地圖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鹹山中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歸去有期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五百二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八十五章 虛心求教第三百零六章 勇者無畏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一百二十八章 瘸腿駝背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六十八章 深陷重圍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武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二百五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四百六十八章 至人無己第六十七章 黑色馬駒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世重典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一百八十章 強援來到第一百五十章 大智若智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九十章 報名甄選第八十七章 神功初成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啓玄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二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章 一師四徒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武開始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世重典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僵持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一百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九十七章 神秘法器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七十一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拾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