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

營州屬於河北道,河北道所在的東北區域長生此前從未來過,不過他曾經主管戶部,對於大唐州府以及官道所在位置很是熟悉,趁着天還沒亮,一行人沿着官道一路北上,黎明時分已然離開營州地界,進入北面的瀋州。

進入瀋州地界之後,路上多了行人,爲了不引起路人的注意,大頭便遠離官道,選擇自山林和峽谷之中低飛隨行。

路上除了行人,還有不少饑民和乞丐,起初長生還沒有太過在意,但是隨着路上見到的饑民越來越多,長生心裡開始犯嘀咕,在他卸任戶部尚書之時給朝廷留下了大量銀錢,各地府庫也多有米糧,按理說今年不應該出現大規模的饑荒,這怎麼年關剛過,百姓就開始落難逃荒?

心中存疑,便想攔下幾個饑民詢問情況,剛生出這個念頭,便發現前方路上一羣饑民正在圍毆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和尚,那小和尚不過十五六歲,個子不高,很是瘦弱,被衆人圍在當中連踢帶踹,毫無還手之力。

釋玄明和餘一都是佛門中人,眼見衆人圍毆那個小和尚,釋玄明立刻翻身下馬,快步上前,“住手。”

衆人見他人高馬大,說話中氣十足,猜到他可能會功夫,不等他走近便紛紛停手後退。

那小和尚被衆人打的鼻血橫流,衆人停手之後小和尚在釋玄明的攙扶下艱難的爬了起來,低頭尋找自己的鉢盂,但找到之後才發現鉢盂已經被衆人給摔碎了。

見小和尚被打的如此悽慘,釋玄明怒火中燒,但環視之後卻發現動手之人無不是面黃肌瘦,瘦骨嶙峋,便不忍心動手懲罰,只得強壓怒火,高聲斥問,“他犯了什麼錯,你們如此對他?”

一衆饑民畏縮退後,皆不答話。

衆人不說,釋玄明只能詢問小和尚,“阿彌陀佛,小師父,你做錯了什麼事情,他們爲何打你?”

見到釋門同道,小和尚彷彿見到了家人,眼淚自眼眶打轉,“貧僧只想與他們化些飯食,不給也就罷了,還要打我。”

小和尚言罷,不等釋玄明說話,便有饑民氣惱開口,“我們的糧食都讓你們和尚給吃了,眼下我們都離鄉逃難了,你還有臉衝我們化緣,當真要將我們逼死麼?”

“什麼意思?”釋玄明皺眉問答。

釋玄明雖是僧人,長的卻不是慈眉善目,一衆饑民都怕他,便無人接話。

長生此時也已經翻身下馬,便來到近處與饑民說話,“聽諸位的言下之意,你們背井離鄉貌似與僧人有關?”

長生年紀小,面相也和善,便有饑民接話,“唉,可不是咋地,本來年景就不好,朝廷還加收冬糧養活和尚兵,全然不管我們的死活。”

“養活和尚兵?”長生眉頭微皺。

“是啊,”另有饑民接話,“朝廷搞了一羣和尚兵在南方打仗,一場勝仗沒打過,米糧倒是吃了不少,朝廷沒糧了就讓官府出,官府拿不出來就逼我們交冬糧,不給就上門搶,一點兒活路也不給我們。”

聽得此人言語,長生等人面面相覷,衆人口中的和尚兵指的無疑是同塵統領的新軍,同塵在討伐孫儒時的確沒佔到便宜,這個衆人是知道的,但衆人卻沒想到短短的兩三個月,國庫竟然已經空了,爲了供給軍需,朝廷只能向地方官府籌集軍糧。

片刻的沉默之後,釋玄明自馬背上拿下自己的包袱,取出自己的乾糧分贈衆人,待衆人離去,又給了那個小和尚幾個麪餅,隨後又偷偷塞了點銀兩給他。

小和尚千恩萬謝,與此同時不停的抹淚,餘一和釋玄明和聲安撫他幾句,小和尚這才一瘸一拐的往南去了。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給衆人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再次動身之後長生便開始自心中計算戰爭軍需,衆所周知打仗打的就是錢糧,三十萬大軍平叛討逆,每人每天配給一斤穀米,一個月下來就得將近一千萬斤,不過他臨走時給戶部留下了大量的銀錢和米糧,足夠支撐三十萬大軍一年的開銷,短短兩三個月國庫就被掏空,必然是在軍需之外又有了別的什麼開銷。

不管朝廷將國庫的錢糧挪到了什麼地方,都會嚴重傷及國本,依靠搜刮百姓的續命糧來補充軍糧,等同剜肉補瘡,飲鴆止渴,不管能否順利平叛,都會喪失民心。

見長生一直眉頭緊皺,餘一抖繮跟上了他,“王爺,朝廷是不是發生了什麼變故?”

長生聽到了餘一的話,卻沒有接話,因爲他已經遠離朝堂,如何能夠知道朝廷發生了什麼事情。

長生不接話,餘一也沒有再問,馬繮微鬆,稍微落後。

身爲曾經的戶部尚書,長生深知錢糧的重要,古人云貧賤夫妻百事哀,將大比小,國家亦是如此,如果沒有錢糧,別說平叛討逆了,就是維持現狀也不能夠,他想不通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朝廷將他辛苦攢下的那點家底兒都弄到哪兒去了,如果真的弄沒了,那就全完了。

中午時分,一行人來到瀋州城外,有些位於平坦區域的城池可以繞過去,有些位於險要關隘處的城池只能穿城而過,瀋州就屬於後者,大頭驅乘白姑娘自城東樹林飛過,長生等人則騎馬去往瀋州南門。

到得近處發現城門外圍聚了不少人,摩肩擦踵,至少也有千餘之衆。

像這種人多眼雜的地方很容易暴露己方行蹤,擔心己方的坐騎引起衆人的注意,長生便有心繞道而行,但這座城池的左右兩側全是密林高山,根本就繞不過去。

就在長生猶豫不決之際,城門外傳來了一聲鼓聲,長生曾經擔任監斬官,熟悉處決犯人的過程,此時是午時初刻,這聲鼓聲正是處決犯人的先兆,到得午時二刻會有兩聲鼓聲,午時三刻會有三聲鼓聲,屆時犯人就會人頭落地。

城門處正在處決犯人,暫時不能通行,己方衆人只能停留等候。

長生不喜歡湊熱鬧,本不想往近處去,但此時圍觀之人都擠在城門處,城門外的其他區域很是空曠,己方衆人若是離的太遠反倒惹人注意。

沉吟過後長生最終還是決定靠近人羣,待得行刑過後儘快進城。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不等其走近人羣,城門外臨時搭建的行刑法臺便有人高聲呼喊,“大將軍救我。”

聽得有人呼救,楊開等人同時看向長生,長生曾任驃騎大將軍,此人很可能在向他呼救。

長生好不容易纔將倭寇的八大家族引回日本,本想隱藏行蹤,儘可能多的爭取一些時間,不曾想卻被一名待斬犯人喊出了自己的身份,心中不由得一陣煩躁。

就在長生想要循着聲音定睛細看是何人發聲之時,行刑法臺上跪着的七個犯人竟然同時高喊求救,“大將軍,大將軍,我們都是姚將軍的部下,當日是您把我們帶回來的。”

聽得衆人呼救,長生恍然大悟,當日他遠行西域,自大漠之中遇到了一羣盡忠職守的戍邊老兵,他感念這些將士的忠義,便將他們自大漠帶了回來,這些老兵回返中土之後受到了皇帝的親自接見,受賞之後各自回返原籍。

雖然明知此時出面必然會暴露行蹤,長生也不能袖手旁觀,原本還想下馬的,此番也不下了,直接策馬穿過人羣,來到行刑法臺近前。

此時行刑法臺周圍有大量士兵警戒,見長生等人騎馬來到,爲首的校尉立刻高喝呵問,“來者何人,竟敢衝撞法場?”

“滾……”

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四百九十章 鸞鳳和鳴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二百四十八章 髮簪地圖第九十章 報名甄選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師元神第三百一十五章 忠人之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殲完勝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十二章 滇王玉璽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九十四章 捷足先登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三十五章 窮追不捨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四十章 西去途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歸去有期第一百六十章 一無是處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八十六章 扶搖直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五百二十九章 悲痛欲絕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解恨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五百八十八章 千年老妖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五章 密宗禪宗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九十二章 藏私留手第八章 絕世神功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四百七十七章 赫赫威名第七十九章 道號三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七十五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二十九章 返鄉省親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六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五百七十章 機關造物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恃無恐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