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

長生有傷在身,再加上多日勞累,直接自午後睡到次日凌晨。

待得起牀開門,只見外面院子裡已經站滿了各州府郡縣的大小官員。

大唐禮制齊全,等級分明,長生雖然年輕卻是一品大員,見他開門,爲首的刺史立刻率領一干地方官員跪拜見禮。

長生沒有故意拖延凸顯威嚴,而是隨口說道,“我不喜歡這套,都起來吧,以後不要衝我下跪。”

他說的越隨意,衆人越緊張,這些人多年浸霪官場,可謂見多識廣,知道越是端拿造作的上司越循規蹈矩,越是言行隨意的上司越殺伐果斷,尤其是長生已經“惡名昭彰”,不經三省和皇上裁決,直接將濟州官員砍了數十人,誰也不敢保證類似的事情他會不會再幹一回。

待衆人起身,御史臺外派至此的巡查使和隨行的禁軍校尉走上前來與長生說話,他們都屬於京官,相較於這些地方官員,他們與長生更爲熟悉。

巡查使和禁軍校尉來的比長生早,對地方州郡的情況比較瞭解,他們也是具體負責巡查吏治,懲治貪腐的官員,他們只當長生前來是對他們履職不很滿意,故此面對長生免不得多有緊張。

殊不知長生這次出來主要是爲了辦私事,所謂督辦只是個出行的幌子,但既然來了,總要聽取二人述職,三人自屋內說話,幾十名大小官員只能在外面候着。

說話之間,大頭披着單衣自外面走了進來,在先前對戰鈴木等人的混戰中他和長生都受了傷,長生受的是內傷,而他受的多爲外傷,來到之後重新進行了包紮,一副血戰沙場,劫後餘生的模樣。

大頭在衆人戰戰兢兢的注視下走過院子來到門口,見他來到,巡查使和禁軍校尉急忙起身衝其見禮,大頭衝二人寒暄了幾句,轉而坐到了長生的下首。

“你有傷在身,不要胡亂走動。”長生隨口說道。

“多謝大人惦記,這點傷已經沒什麼大礙了,”大頭看向坐在對面的巡查使,“怎麼樣?立洲的官員可有弄虛作假,陽奉陰違之舉?”

本州大小官員都在外面站着,巡查使自然不能明目張膽的告他們黑狀,最主要的是他來的時間並不長,還沒來得及進行全面的巡查審覈。

聰明的下屬都知道自己唱黑臉,將紅臉留給上司,有些話長生不方便說,但大頭可以說,藉着與巡查使的交談,故意高聲說話,指桑罵槐,威脅恐嚇。

與巡查使和禁軍校尉談話過後,長生來到院子對地方官員進行訓話,既然來了,總要做點兒什麼,不然對朝廷沒法兒交代。

長生還要往別處去,壓根兒就沒想在這裡久留,不過二人身上有傷,他便有心自這裡歇上兩天,於是命人自各州府郡縣的城門外貼出告示,但凡有冤情的鄉人百姓都可以來府衙告狀,爲期五天,五天之後會離開府衙,巡查各郡縣。

長生對地方官員的印象並不好,因爲大部分的地方官員都有欺下瞞上之舉,在轄區內橫行霸道,爲所欲爲,屢屢造成冤獄不說,對於試圖伸冤告狀的百姓還多加打壓,動輒拘拿下獄,擔心這裡的官員也會阻止百姓前來告狀,長生又嚴肅下令,但凡發現有地方官員試圖阻撓百姓前來伸冤,不管是下令之人還是受命之人,一律誅三族。

此令一下,滿堂譁然,誅三族可是欺君謀逆等重罪纔可能遭受的懲罰,而僅僅一個阻撓百姓伸冤告狀就要被誅三族,這已經不是小題大做的問題了,而是如假包換的濫用刑罰。

告示貼出去之後,次日並沒有人來伸冤告狀,二人也不以爲意,畢竟得知此事並趕來府衙也需要時間。但是到了第二天還是一個告狀的也沒有,長生開始陷入沉默,哪裡都有冤情,立洲也不可能例外,沒有人前來伸冤告狀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都被堵在家裡或是被攔在路上了。

自己的話已經說出去了,不過很明顯,並沒有嚇住這些地方官員,爲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他們還真是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

古人云人無信而不立,做人必須言而有信,不能朝令夕改,失信食言,可是如果真要追查此事,一定會有人被誅殺三族,而且牽扯其中的很可能還不止一個官員。

大頭也知道長生爲何憂心忡忡,但他卻不知如何寬慰,因爲長生的話已經說出去了,眼下襬在長生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閉目自障,自欺欺人,只當立洲沒有冤情,時間一到動身走人。而另外一條路就是追查此事,將頂風作案的官員和差役株連三族,這可不是幾人,幾十人的問題了,有一人蔘與,三族皆受牽連,而且連奉命阻撓百姓伸冤的差役都會被誅連三族,這要是株連下來,搞不好得殺掉成百上千人。

等到第三天,仍然一個前來伸冤的人都沒有,一整天長生幾乎沒怎麼說話,他開始後悔自己先前說話太過草率了,他真的以爲如此嚴厲的懲罰,下面的人肯定不敢弄虛作假,打壓蒙冤受屈的百姓,沒想到他們還真敢。

眼見長生神情陰鬱,憂心忡忡,大頭小心翼翼的說道,“大人,可能此處的官員斷案清明……”

不等大頭說完,長生就打斷了他的話,“你信嗎?”

“這個,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大頭多有尷尬。

“不要自欺欺人,”長生心情很差,“我不喜歡自欺欺人,也不喜歡別人自欺欺人。”

“那您說這事兒應該怎麼辦纔好?”大頭無奈。

長生深深呼吸,轉而出言說道,“這件事情是我草率了,我真沒想到這麼嚴厲的懲罰都嚇不住他們,古人云治亂世用重典,殺吧,沒別的辦法。”

“大人,您可得三思啊,只是阻撓百姓伸冤就株連官吏三族,這麼做很容易給您留下千古罵名。”大頭憂慮。

“我知道,”長生緩緩點頭,“實則我早就不在乎個人名聲了,只要對朝廷有利,對百姓有利,縱是揹負罵名我也認了。”

“大人,我說了您千萬別生氣哈,”大頭小心翼翼的說道,“我真的感覺您有點兒小題大做了。”

長生轉頭看向大頭,“沒事,你與我說實話是對的,不過你想沒想過我當真株連了他們三族,會產生什麼後果。”

“地方官吏再也不敢阻撓蒙冤受屈的百姓伸冤告狀了。”大頭說道。

“還有呢?”長生追問。

“還有什麼?”大頭反問。

“想要沒人伸冤告狀,地方官吏就要保證秉公執法,斷案公正,”長生說道,“他們再也不敢收受賄賂,徇私枉法了。”

長生放下茶杯再度說道,“老百姓想要的無非是公平公正,如果一直蒙冤受屈,他們不但會痛恨地方官吏,還會對朝廷失去信心。什麼最重?民心最重,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人蒙冤受屈卻始終不得討回公道,影響的可不只一個人,知道此人蒙冤受屈的那些人也會對朝廷失去信心,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這時候有人起兵對抗朝廷,你說這些人會支持朝廷,還是會支持反賊?”

聽得長生言語,大頭恍然大悟,“大人說的是,我此前沒想這麼深。”

長生說道,“朝廷減免稅賦,修橋鋪路,籌措米糧,賑濟災民,朝廷是好朝廷,皇帝也是好皇帝,壞就壞在這些地方官員手裡,爲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出現問題之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而是卑鄙的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如果他們是土匪山賊也就罷了,但他們是朝廷的官員,百姓痛恨他們的同時也會痛恨朝廷。”

“言之有理。”大頭點頭。

長生說道,“我還是那句話,老百姓想要的無非是個公道,當光明不能給他們主持公道,他們就只能投身黑暗,你看那歷朝歷代的反賊,多是蒙冤受屈卻不得討回公道之人,百姓的日子已經夠苦的了,不能再讓他們含冤受屈,生出怨氣。眼下朝廷正在整頓吏治,就由我們爲他們主持公道,不能讓他們對朝廷失去信心。”

“罵名總得有人背,只要吃水納涼的是天下百姓,咱們就當那挖井栽樹的人。”大頭正色說道。

“我也是這個意思,當日我之所以在濟州大開殺戒就是擔心地方官員欺下瞞上,敗壞了朝廷的名聲,”長生說道,“現在看來殺一次還不夠,這些地方官員還是心存僥倖,再在立洲殺一批,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明法紀。”

大頭點頭過後出言問道,“還是先斬後奏?”

“只能先斬後奏,”長生說道,“這種事情沒法兒上報,報上去就是將燙手的山芋扔給了皇上,若是準我所奏,他就得揹負昏君的罵名。若是不准我所奏,就無法震懾百官,匯聚民心。”

“有道理,不過上次就已經有不少官員彈劾您了,若是再來這麼一回,皇上會不會對您心生不滿?”大頭問道。

“應該不會,”長生搖頭,“罵我的人越多,皇上對我越放心,因爲我若是圖謀不軌的話只會收買人心,博取美名,絕不會四處樹敵。”

“那就行了,咱從哪裡着手。”大頭問道。

“最大的冤屈肯定來自刑獄,”長生說道,“你去將分管刑律的官員喊過來,此人一定知道都有哪些案子一直有人訴訟上訪。”

大頭點頭過後轉身欲行,長生急忙喊住了他,“通知禁軍校尉整軍列隊,這些地方官員比那些蒙冤受屈之人更早得到消息,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準備,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些想要前來告狀之人都被他們堵在了家裡,咱們直接找上門去。”

“好。”大頭應聲離去。

不多時,負責刑律的官員來到,在得到長生既往不咎的許諾之後,此人提供了幾條線索,長生命禁衛兵分幾路,分別前往各處,而自己和大頭也親自出馬,帶兵出城……

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四十五章 故友重逢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身救援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四百二十六章 受人之託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情義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百四十章 千里突襲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一百七十二章 鬥法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二十二章 打打殺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瞬息萬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三百六十八章 深陷重圍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五百三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四百二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舉童試第三十五章 窮追不捨第一百八十章 強援來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權交接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十章 何來猴子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四百五十一章 擎天保駕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三十六章 亡命阻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八十三章 陽光之下第三百三十章 得償所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是此時第六十三章 主持公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二百零七章 分別在即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身心俱疲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