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萌生退意

倪晨伊說完便直視着長生,等他回答。

但長生眉頭緊鎖,並未立刻答話,沉吟良久方纔出言問道,“如果我走了,龍虎山會受到牽連。”

“你欠龍虎山的早已還清了,”倪晨伊平靜的說道,“你在童榜比試中一舉奪魁,令龍虎山名揚天下。而龍虎山能在正榜比武中一舉奪魁,亦是在危急時刻得到了古衍全力相助,古衍爲什麼要幫龍虎山出頭,你心裡比我更清楚。”

見長生不接話,倪晨伊又說道,“剷除閹黨你當居首功,不管是朝廷還是龍虎山,你都不欠他們的。”

長生嘆了口氣,“你容我好好想想。”

倪晨伊說道,“以你的心智,自然知道皇上爲什麼在任命你爲戶部尚書的同時兼御史大夫,他是讓你血洗大唐官場,整頓吏治的同時查抄官員家產充作軍餉,這是個得罪人的差事,也是個背黑鍋的差事,你會因此落下酷吏的罵名,滿朝文武都會視你爲眼中釘。別說大唐氣數已盡,無有中興可能,即便是你力挽狂瀾,延續了大唐的國運,一旦天下大定,皇上一定會嚴厲的懲治你,以此堵住天下人的嘴,以免世人詬病他當初爲了籌措軍餉,派你將朝野上下的文臣武將抄了個底兒朝天。”

長生皺眉閉目,不曾接話。

短暫的停頓之後,倪晨伊輕聲說道,“長生,我知道你重情重義,但人這一輩子不能總爲別人活着,你也想清楚你究竟想要什麼。”

倪晨伊言罷,長生緩緩睜眼,沉聲說道,“我不會允許朝廷傷害你們,但我也不能知難而退,獨善其身,你也別逼我現在就做決定,看看再說吧。”

聽長生這般說,倪晨伊便不再逼他立刻做決定,“好吧,如你所言,倪府尚有現銀六百萬兩,可要我們先行捐出?”

“你爹的意思呢?”長生反問。

“全部捐出來。”倪晨伊說道。

長生知道六百萬兩傷不得倪家元氣,便點頭同意,“捐了也好,至少能夠緩和一下矛盾。”

“好,”倪晨伊點了點頭,轉而站立起身,“這幾日你多有疲乏,我不打擾你了,回去之後我們便派人將銀兩送去戶部。”

長生起身相送,二人的心情都很沉重,一路上誰也沒有說話,將倪晨伊送出御史臺之後,長生沮喪愁惱,怏怏而回。

上午監斬已經令他心情很是不好,不等回過神來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長生此時的心情已然壞到了極點,古人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頭瞌睡多,這話也不對,因爲當一個人心情壞到極點時是沒有絲毫睡意的,長生閉眼躺臥,只感覺心中淤堵,憋悶非常。

吐納良久,方纔壓下心中的煩躁和沮喪,穩住心情開始梳理頭緒,首先要確定的是倪家之前搬運出城的那兩百萬兩究竟只是想要轉移財產,還是有意送給楊守信充作軍餉,仔細想來第二種可能性比較大,原因很簡單,倪倬此前曾經遇到過一個來自千年之後的乞丐,乞丐臨死之前告訴倪倬大唐氣數已盡,而近段時間妖孽四起,祟世作亂,也的確暗合了那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明知道大唐氣數已盡,倪倬選擇將寶押在閹黨身上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倪倬在皇上身邊安插眼線,這可是犯大忌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喜歡被別人監視,尤其是皇上,在皇上身邊安插眼線等同圖謀不軌,甚至比謀反還惡劣。

最後便是站在皇上的立場,會不會衝倪家動手,思考的結果是會!一是倪家立場並不堅定,始終想要左右逢源,腳踏兩隻船,二是倪家有錢,別說六百萬兩了,就是六千萬兩也抄的出來,眼下朝廷迫切需要用錢,抄了一個倪家,打仗的錢就有了。

長生此時的心情真的壞到了極點,壞的不能再壞了,他氣惱倪家的自作聰明,這世上哪有左右逢源的事情,腳踏兩隻船的最終後果只會是一無所有,做人必須有堅定的立場,押寶也只能押一家,贏了更好,輸了倒黴,這倒好,兩頭不得。

除了腳踏兩隻船,倪家還犯了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不該監視皇上,每個人都想掌握動向,控制局勢,卻不知有些人是控制不了的。

除了氣惱倪家,長生對皇上也有了不滿,倪晨伊先前所說並不是挑撥離間,而是實情,皇上讓他做的事情都是最難最髒的事情,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效忠有什麼意義,他本就不喜歡做官,而此時卻深陷其中。

這一刻他忽然有了萬念俱灰的感覺,龍虎山的確幫助了他,但他也回饋了龍虎山,總不能爲了龍虎山搭上自己的一生。

走吧?

不行,就這麼走了算怎麼回事兒,風雨飄搖的朝廷需要他,即將統兵出征的張善需要他,受苦的百姓也需要他。

留下?

心裡也不痛快,一點意義也沒有,幹着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做着壞人,揹着黑鍋,操心勞力,無休止的勾心鬥角,這本就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長生躺在牀上輾轉反側,躊躇搖擺,這種萬念俱灰的感覺他從來沒有過,沮喪頹廢,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極度消極,貌似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下午申時,大頭來報,只道查抄罪臣家產已近尾聲,負責抄家的捕快正在往戶部搬運抄沒來的金銀財物。

長生懶得親自到場,連門也沒開,只是隨口讓大頭前去監督入庫。

一直躺到傍晚時分,長生心裡仍然堵得慌,便是躺着也睡不着,乾脆翻身坐起,騎上黑公子縱馬出城,自官道上策馬狂奔。

跑出幾十裡,長生擺繮轉向,離開了官道,驅乘黑公子爬上了路東的高山,到得高處翻身下馬,坐在山頂的巨石上眺望遠處長安的萬家燈火。

山頂的寒風並未讓長生變的清醒,登高望遠也未能消減心中的沮喪和鬱悶,不知爲何他感覺心中始終窩着一口火兒,戾氣十足,看誰都不順眼。

長生知道自己的情緒不對勁兒,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勁兒,這一刻他第一次有了離開的念頭兒,離開龍虎山,離開朝廷,離開倪家,離開所有人。

心中一旦出現了這個念頭,便越來越強烈,他真的想離開了,接下來的半個時辰他想的是在離開之前應該再做點兒什麼,不能說走就走,哪怕離開也要善始善終。

臨走之前儘可能的想盡一切辦法爲朝廷斂財,爲朝廷日後打仗留下足夠的軍餉。臨走之前也得設法保全倪家衆人,倪家在西域有安身立命之所,錢財能帶走多少無所謂,一定要確保將倪家衆人安全送走。

至於龍虎山,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張善要領兵打仗,那就多給他留下點軍餉,這個道籍也不要了,他本來也沒想當道士,是師父羅陽子讓他當的。

二更時分回返長安,長生平靜了許多,他已經打定主意要走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善後了。

心裡有了主意,也就不再愁惱焦心了,回到御史臺躺臥在牀,此番終於睡着了。

四更時分,長生醒了,他沒有下地也沒有點亮燈燭,只是在黑暗之中安靜的躺着。

他在猶豫要不要去上朝,他不想去,卻又想去,糾結到四更過半,最終還是起身更衣,騎馬上朝。

上朝途中有不少官員與他打招呼,長生也懶得理會,這些人敬畏的只是他手中的權力,而不是他這個來自山村的少年。

進宮之後發現張善和張墨亦在上朝隊伍中,換做平時他一定會上前見禮,但此時他卻並未那麼做,也不知道爲什麼,他現在看誰都不順眼。

去到等候上朝的日化門內廊,長生亦不與衆人說話,衆人見他面色陰沉,亦不敢上前驚擾。

時辰一到,百官上朝,長生面無表情的站在百官隊列之中,今日早朝皇上並未頒發聖諭,司禮太監高呼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隨即便有人出列奏稟,倪家得到的消息還是很準確的,出列官員所奏之事果真是奏請皇上冊封張墨爲皇妃,理由是龍虎山忠心報國,理應結爲皇親,以此榮寵。

一人奏稟,立刻有人附和,只道閹黨餘孽不曾清剿,需要有人貼身保護皇上,而張墨精通武功法術,又才貌雙全,爲皇妃最佳人選。

隨後又是不下十人附議,長生木然站立,腦海裡一片空白。

待得衆人奏稟結束,北面傳來了皇上的聲音,“所有奏稟附議之人官降一級,罰俸一年。”

聽得皇上言語,滿堂譁然。

“戶部尚書長生聽旨。”皇上站立起身。

長生聞言疑惑轉頭,愣了片刻方纔出列拱手。

“長生忠君報國,保駕有功,賞國姓,退道籍,賜婚龍虎山張墨……”

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五百六十五章 圓形金餅第二百五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六十章 設宴送別第三百一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五百二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勝奪魁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六十五章 圓形金餅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返鄉省親第三百六十三章 給你機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寡敵衆第一百二十八章 瘸腿駝背第二百九十八章 佛法感化第四百八十七章 陣前訓示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四十五章 大膽妖孽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迢迢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六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 對戰僵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七十章 略作盤桓第二百一十六章 再見神棍第五十二章 胡作非爲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完了完了第六十七章 黑色馬駒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四百五十章 驗查真身第六十九章 西火傷金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身而退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禍亂朝堂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強強對決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一百一十四章 瘋癲高手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二十五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二百七十章 白光異類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八十三章 善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