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突發事件(六)

C團,部隊的禮堂裡,全體幹部聚集在這裡,等待師裡領導來傳達上級文件。大家都按照要求,穿着整齊的軍服,腰裡扎着武裝帶,通知中特別強調不讓帶槍。

不讓戰士參加,看來文件的內容是有一定的保密性,不讓帶武器,與當前一級戰備的形勢不符合。因爲自從進入一級戰備以來,凡是配備了武器的官兵都是槍不離身的,今天的會議突然不讓帶槍,使大家感到有點離奇。

會場裡有幾多緊張肅穆的氣氛,每個人都靜靜的坐在那裡,沒有說笑,沒有過去此起彼伏的歌聲,真可謂是鴉雀無聲。

緊張的空氣壓得人透不過氣來。

每個人都在想着,看來長時間停飛的秘密就要揭曉了。

到底是什麼秘密呢?在坐的猜不到,也無法猜到,只有等到着揭幕的那一刻。

上午八點半鐘,徐師長準時走進了禮堂,和他同來的,還有師保衛科的科長和幾名幹事。他們一進入會場,徐師長就讓保衛幹事關上了禮堂所有的門,並讓他們在門口把守,不許任何人進出。

頃刻,坐在禮堂的人員就像突然間變成了犯人,自由一下子就被限制了。本來很緊張的空氣,這時變得更加緊張了。

徐師長不慌不忙的走上臺,坐在主席臺上的桌子後面,從包裡拿出了一份紅頭文件,放在桌子上面。他向全場環視了一下,開始講話:

“大家請注意,在沒有傳達文件之前,先宣佈一條紀律,今天傳達的內容,不準記錄,會後不準外傳,如果誰違反了這條紀律,我們要以軍法論處。”

徐師長高高的個子,長形的臉,總是很嚴肅,平時很少有笑容。他也是一名老飛行員,由於個子比較高,在航校畢業時,差一點去了轟炸機部隊。

嚴肅的表情,鐵的紀律,再加上四門都被保衛人員把守,整個場面如臨大敵,好像在場的人員中就有壞人,只等師長一聲令下,就要立刻被抓出來一樣。

這種氣氛對在場的人員起了很大的震懾作用,看來真的不能馬虎。在軍隊內,什麼人才能按軍法論處,只有戰場上的逃兵,平時違反了國家法律的軍人,才按照軍法論處,傳個消息,就要按軍法論處,這就不是一般的消息。

團裡和大隊、中隊的領導幹部,凡是帶“長”的,來參加會議時都帶了筆記本,這時聽到不要記錄,也都收了起來。

徐師長開始宣讀文件。

文件開頭的收文單位一大串,徐師長不緊不慢,一字一頓,一個單位一個單位的念下去。唸完了開頭,要開始念正文了,只見徐師長賣了個關子,拿去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水,才接着往下念:

“林彪,”

這兩個字一出口,就像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震得全場人員一個個張着大嘴,兩眼直鉤鉤的看着臺上的徐師長,好像要喊出一個“啊!?”但是隻有動作,卻沒有聲音。

張志宏覺得就像一盆冷水從頭上澆了下來,不自覺的打了個冷戰。

林彪,是黨的副主席,地位僅次於毛主席,在當時誰敢直呼其名。平時慣用的稱呼都是“林副主席”、“林副統帥”,前面還要加上定語“敬愛的”。直接叫林彪,除非這個人不想活了。

但是,現在直呼林彪,真可能是林彪有事了。震驚過後,全場都急於想知道下文。可是徐師長又賣了個關子,就是不往下念,而是掃視着臺下的每一個人,想從每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判斷大家的反映。

還好,全場除了驚詫的表情外,並沒有騷動。臺下的軍人一個個正襟危坐,都在靜靜的等待着他的下文。他接着往下念:

“林彪、葉羣於1971年9月13日凌晨駕機外逃,摔死在溫都爾汗……”

這更是施放了一顆原子彈,震得每一個人都透不過氣來。林彪可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接班人啊,他怎麼能駕機外逃呢?連他都能背叛革命,背叛毛主席,都不可相信,那還能相信誰呢?

自從停飛以來,大家都猜到中央有大人物出了問題,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會是他。

文件中還有很多的內容,介紹了林彪反黨集團如何制定“571工程紀要”,如何要暗害偉大領袖毛主席,如何要篡黨奪權等等。在此時此刻,這些內容都不是很重要了,這可能是今後長期學習的內容。大家只需知道林彪是個大壞蛋,他要顛覆我們的黨,顛覆我們的國家就夠了。

傳達完了文件以後,徐師長又對下一步的學習進行了安排部署,當然主要的任務就是批判林彪反黨集團的罪行,肅清他在部隊的流毒。

WWW▪Tтka n▪¢Ο

張志宏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有了結果,部隊可以正常的學習和訓練了。這纔是他最關心的,他想盡快的飛完應飛的課目,儘快的去解決其他的問題。

祝耀祖也長長的鬆了口氣,他的上面的關係不是原來四野的,看來這次的林彪事件他們好像還沾不上邊,那他也就更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至於前一段大力學習林立果的事,這是上面佈置下來的任務,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執行着,同時也是受害者。只要多做檢討,反戈一擊就行了。

“受矇蔽無罪,反戈一擊有功”,這是文革期間的口頭禪,現在可以用上這句話了。祝耀祖想明白了自己的事情,又把精力轉到了徐師長的講話上。

徐師長傳達完了文件,又強調了一遍保密紀律:

“今天傳達的內容不許向外傳,你們沒有傳達的義務,包括向戰士,向你們的老婆、孩子都不能講。如果在保密方面出了問題,一切責任你們自負。現在外國的間諜組織,新聞記者都在探聽這一消息,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前一段時間,在北京,有一個外國記者問北京的老百姓,你們的林副統帥哪去了,那個老百姓知道林彪已經摔死了,但他就是不說,但也不好不回答,只好急中生智,用一句北京土話作了回答。老外沒有聽明白,回去查字典也沒有找到這個詞,只好作罷。

所以我們也要有這個智慧,有時候你不是要故意泄密,但是別人問你時,你回答不好,就在無意中泄了密。”

第134章 南北轉戰(三)第233章 綜合演練(八)第40章 雛鷹練翅(八)第212章 撥亂反正(二)第51章 千錘百煉(三)第21章 大風大浪(二)第200章 忠孝難全(四)第215章 撥亂反正(五)第95章 突發事件(九)第16章 軍人生活(四)第218章 西南之行(一)第45章 生死考驗(五)第15章 軍人生活(三)第100章 喜建鵲橋(五)第227章 綜合演練(二)第190章 禮花四放(四)第107章 入閩輪戰(六)第26章 大風大浪(七)第72章 百尺高竿(六)第211章 撥亂反正(一)第88章 突發事件(二)第2章 激戰前夜(二)第193章 禮花四放(七)第18章 軍人生活(六)第209章 繁星滿天(六)第65章 沙漠風暴(七)第146章 外場迫降(六)第67章 百尺高竿(一)第17章 軍人生活(五)第44章 生死考驗(四)第9章 千挑萬選(三)第88章 突發事件(二)第93章 突發事件(七)第48章 生死考驗(八)第73章 百尺高竿(七)第6章 激戰前夜(六)第193章 禮花四放(七)第211章 撥亂反正(一)第171章 雷鳴電閃(七)第172章 咫尺天涯(一)第17章 軍人生活(五)第11章 千挑萬選(五)第223章 西南之行(六)第98章 喜建鵲橋(三)第111章 入閩輪戰(十)第87章 突發事件(一)第21章 大風大浪(二)第99章 喜建鵲橋(四)第107章 入閩輪戰(六)第142章 外場迫降(二)第19章 軍人生活(七)第76章 百尺高竿(十)第213章 撥亂反正(三)第89章 突發事件(三)第89章 突發事件(三)第173章 咫尺天涯(二)第217章 撥亂反正(七)第184章 空中遇險(五)第14章 軍人生活(二)第84章 空中銀花(八)第18章 軍人生活(六)第153章 西子湖畔(五)第165章 雷鳴電閃(一)第71章 百尺高竿(五)第52章 千錘百煉(四)第123章 炮聲隆隆(二)第138章 南北轉戰(七)第36章 雛鷹練翅(四)第103章 入閩輪戰(二)第199章 忠孝難全(三)第225章 西南之行(八)第70章 百尺高竿(四)第209章 繁星滿天(六)第121章 藍天忠魂(十)第42章 生死考驗(二)第189章 禮花四放(三)第6章 激戰前夜(六)第177章 咫尺天涯(六)第24章 大風大浪(五)第114章 藍天忠魂(三)第35章 雛鷹練翅(三)第113章 藍天忠魂(二)第151章 西子湖畔(三)第174章 咫尺天涯(三)第224章 西南之行(七)第230章 綜合演練(五)第188章 禮花四放(二)第194章 禮花四放(八)第39章 雛鷹練翅(七)第64章 沙漠風暴(六)第153章 西子湖畔(五)第193章 禮花四放(七)第160章 能屈能伸(五)第197章 忠孝難全(一)第227章 綜合演練(二)第18章 軍人生活(六)第15章 軍人生活(三)第209章 繁星滿天(六)第160章 能屈能伸(五)第172章 咫尺天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