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抉擇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是三國時,孫策臨終前對孫權所留下的最後遺言,也是對國事的最後一次叮囑。

孫策不放心孫權的能力,所以爲他留下一文一武兩位託孤之臣。而朱元璋同樣也不放心自己懦弱的孫兒,所以也做了一番叮嚀。

“朝堂政事問方孝孺,武備軍務自有耿炳文與郭英擔當,以東廠與錦衣衛相制衡提督天下。”

這是朱元璋爲朱允炆的朝堂所定下的基調,他自信,只要按照朱允炆按照他的話去做,哪怕他真的沒有能力,哪怕他做個醉生夢死的昏君,朱明天下依然會穩若泰山,萬年不朽。

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發展到了今天,龍椅上,朱允炆卻猛然發現,一切都以脫離了掌控,也脫離了皇爺爺的佈局。

堂下,鄭志忠領着兒子和所謂的忠臣遺孤口口聲聲要他這個皇帝主持公道。

公不公道的只是朱允炆一句話,他可以說,也可以不說,甚至可以說一聲“容後再議”,用一個簡單的拖字訣將這件事慢慢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小事化了的最後結果,恐怕這鄭家連帶那小孩都會死,死在東廠的手裡,可朱允炆並不那麼在意。爲了朝局的穩固,也爲了與徐如意的兄弟情義,他願意,也可以對鄭家幾百口人的性命視若無睹。

他應該這樣做的,可朱允炆陰沉的目光,卻讓人知道,他在思量,在斟酌。

他是帝王,所以他有資格沉默,可他不明白爲何這堂下文武也是如此?

解縉仍然跪在地上,雙目微垂看着身前三尺處的片片青磚。

兵部尚書茹瑺端着酒杯,就那麼端着,不喝,也不放,目光看着桌上的菜餚,好像有什麼重大的發現。

禮部尚書,刑部侍郎,一個個動作僵硬着,有的直接裝作喝醉了酒,趴在桌上一動不動。

文官如此,武將勳貴們呢?

朱允炆看過去,一個個方纔還是一副英雄好漢的豪邁樣子,如今卻跟見了蒼鷹的鵪鶉家雀,縮着脖子,視線遊移,甚至連敢與他對視的人都沒有。

這就是朕的朝堂?這就是朕倚爲鞏固,治理天下的文臣武將?

適度的黨爭有利於皇權的穩固。這個道理朱元璋教過朱允炆,所以朱允炆默許了閹黨的存在。

閹黨可以存在,但總應該還有一個反對的聲音,哪怕只是輕輕的一聲也好啊?

朱允炆在疑惑,終於,後知後覺的看向左手邊最前列的方孝孺,卻剛剛好的錯過了他對一衆“清流”的那個輕微的搖頭與凌厲的眼神。

朱允炆失望了,這朝堂上竟然只有一個聲音,而這個發聲之人竟然不是自己這個皇帝。

皇權,真的已經不在自己的手中了嗎?

這便是如意給自己構建的朝廷?

目光落在身側垂手低目的劉喜的身上,他低着頭,還是那麼謙卑。朱允炆看不見他的表情,可就是覺得他在笑,嘲諷的笑。

恍惚間,他回想起了皇爺爺還在的那一天。

那也是一場晚宴,只是沒有這般盛大,與座的只有六部的尚書,幾個侍郎而已,那時候父親也還在。

同樣的也是一番歌舞之後,皇爺爺和善的看着身居宰相之位的胡惟庸,好像只是拉拉家常一般隨口問道:“朕聽說,愛卿你的兒子被壓斷了腿?”

“是啊皇上!”胡惟庸跪倒在地,聲嘶力竭的向朱元璋哭嚎着自己的兒子是多麼的優秀,失去了雙腿是多麼的可憐,自己是多麼的痛心,對大明江山痛失一位賢才又是怎樣的惋惜。

年幼的朱允炆被父親抱在懷中,聽着胡惟庸的哭訴,看着那一干文臣低聲的附和以及對那兇手義正言辭的譴責。

那時的朱允炆還小,他並沒有什麼悲傷的感覺,只是覺得很好笑,看一幫老頭子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好有趣。

父親的懷抱很溫暖,但爲何父親看向皇爺爺的表情卻那樣的擔憂?

皇爺爺似笑非笑的,好像也很開心的樣子,只是朱允炆總覺得皇爺爺的笑容很怕人。

“聽大家夥兒的意思,這車伕確實是個該死之人,罪在不赦,朕一定要好好罰他!”

“吾皇聖明!”文官們山呼萬歲。

“按朕所定下的大明律法,行爲不當致人傷殘該當何罪啊?諸位愛卿,怎麼都不說話?”

“哦,朕想起來了,好像是押送順天府,查明因由,打四十板子,罰抄銀錢千兩。嗯。。。但既然他傷的是當朝宰相的公子,那朕就打他八十板子,罰他一萬兩銀子,再將他發配邊疆充軍如何?胡愛卿,這樣可解氣嗎?”

“皇,皇上。。。臣,臣。”

“怎麼了,不滿意嗎?”朱元璋笑了,走下御階,彎着腰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總歸是朕的子民,總歸是一條性命,壞了你兒子的一雙腿,罪不至死吧,胡愛卿覺得呢?”

“可,皇,皇上。。。臣,他。我。。。。”

“說下去,朕聽着呢。”

“他,臣,他已經死了。”

“死了?”朱元璋詫異的瞪着眼睛,疑惑道:“怎麼會死的呢?不會是胡愛卿你動的手吧?”

“皇上,臣當時一時激憤,不加思量,臣,臣。。。。”

“這樣啊,沒事,朕都明白的。”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愈發的燦爛,走回了自己的龍椅上坐下,用筷子夾了一口魚肉吃下,又喝了一口酒,輕輕地說道:“可朕雖然明白,但大明律法不容情面,殺人就要償命!”

隨着朱元璋的一聲令下,得有二三十錦衣親軍“呼啦啦”從殿外涌了進來,手裡鐐銬枷鎖齊全,不顧胡惟庸的哀嚎,好像拖死狗一樣就把他拖了下去。

宴席也就此結束。

“皇兒,你要記住。皇帝就是皇帝,只要一天還坐在這龍椅上,他就是一言九鼎的至尊。天下沒有人能要挾你,只要你想,你可以殺任何人,只要你輕飄飄的一句話,沒有人會反抗,他們也不敢反抗。所謂的帝王之術,就是殺人,殺對的人,讓所有人都怕你,你的江山纔會長久。”

這番話是朱元璋對朱標說的,朱允炆也聽到了。

以前他不懂,現在他卻有些明白了,自己應該殺人了。

第八十九章 清風拂山崗第四十二章 風起雲涌6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3第七十一章 武林大會11第一百五十章 釋迦擲象第六十六章 武林大會6第三百八十三章 難,災,劫第一百六十一章 世子進京 2第一百七十九章 煙雨相傳第三百六十章 血蔘第三百五十二章 契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狗字紋身第二百七十二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3第二百一十三章 狗字紋身第一百零六章 論閹宦2第三十章 義莊暫歇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架鬥毆第一百七十五章 應驗第一百五十一章 洪武三十一年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偏方第三百七十八章 惡趣味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下山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1第三百五十二章 契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真人? 真人4第二百一十六章 清掃第一百四十章 如躍在淵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作友第三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緝事廠的設想第九十四章 欲求脫身第二百零五章 月玲瓏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火 5第五十三章 雲龍九現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魚部落第一百七十章 南宮彩雲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之始第三百七十章 盜亦有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覺醒來第三百二十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7第一百三十二章 開宴與走狗2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七年蟬第三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四十五章 起承轉合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見面禮第九十五章 蜀王三罪第三十三章 莊主救美第二百九十六章 困獸猶鬥 1第三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四章 林中再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談判 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白骨六重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星、滿月第二百一十四章 打算盤第三百五十章 殺雞儆猴第七十九章 勉力爲之第五十七章 見到鬼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養蠱第三百零一章 建武元年初 1第三百零五章 建武元年初 5第三百八十九章 龍吟水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黃沙之下 1第一章 重生爲監第二百二十五章 黃魚部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血滿京華 6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六章 祝融駕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第一百二十九章 庖丁解牛第三百六十三章 爛柯寺第二百四十八章 六識沉淪第三百六十一章 自證第三百一十七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4第九十八章 潛龍勿用第九十四章 欲求脫身第一百八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九十五章 定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滿京華 3第三百零二章 建武元年初 2第一百八十七章 少林局 3第二百七十四章 餘音 2第三百三十章 頂上之戰 5第二百二十四章 勾連?第八十九章 清風拂山崗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百八十七章 驚雷第二百二十章 去東廠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守第三百二十九章 頂上之戰 4第五十九章 蜀王朱椿第三百零二章 建武元年初 2第一百七十七章 方君?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火 1第二百九十四章 卑鄙與高尚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門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中第二百零二章 樓蘭四衛之青絲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頂上之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