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火上澆油 2

“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廟。白蓮教難禁,就是因着這羣白蓮教的和尚們沒有廟。

先帝爺當年派大軍將白蓮教總舵踏平,又澆滅了光明頂的不滅聖火,氣吞萬里如虎。白蓮教也確實因此而消沉二十餘年,先帝爺才集中精力掃平漠北蒙元餘孽,安心締造這盛世江山。可這仇也結的大了。

蜀州一亂,唐賽兒揪起幾萬暴民與朝廷作對。朝廷最後將這戰亂平息,但本質上死傷的還是當地的災民,也是我大明的百姓,真正的白蓮教徒卻不見得有多少。

奴婢覺着先帝爺的故智,咱們不妨再用一次,用到了好處,說不得能爲這天下再換數十年太平。”

聽到徐如意的一番侃侃而談,朱允炆沉吟片刻,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所以。。。你是打算讓白蓮教把光明頂給建起來?”

“陛下覺得呢?”

“這事兒不好辦,風險太大。”朱允炆皺着眉頭,搖了搖頭:“白蓮教若是重建了那個什麼光明頂的總壇,朝廷若不出兵討伐,那豈不是便爲白蓮教正名了?國中之國,朕不能容忍,大明的律法也不能容忍。”

“陛下慧眼獨具,奴婢之前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徐如意頓了頓,笑道:“之前東廠聽到了些風聲,說是那白蓮教也畏懼陛下天威,所以此次重建光明頂並非以白蓮教的名義,而是另起一家,喚作日月神教。”

“日月神教?”朱允炆一愣:“那教主呢?還是那個唐賽兒?”

“應該不是。”徐如意有些猶疑,之前他和唐賽兒商議的時候只說不許以白蓮爲名,卻是忘記說好教主的人選,不過想來唐賽兒應該也沒有那麼蠢。

“嗯。。。再讓你手下的東廠好好查查,朕也要想想。這可是個大事。說不定最後要拿到朝堂上去議一議。”

“陛下多慮了。”徐如意微微一笑:“那些亂臣已死,這天下已經是陛下您的天下,乾坤獨斷,日月在握,您的意志纔是唯一。只要您做出了決定,奴婢也好,朝廷中的那些文武大臣也罷,所要做的,就是爲您制定一個完美的計劃,將您的意志實現而已。”

蠱惑的聲音在御花園中響起的同時,兵部的奏摺也輾轉着送到了文淵閣中,由一個小宦官輕輕地放在了方孝孺的書案上。

筆走龍蛇,方孝孺將名款落下,拿眼一掃這剛剛放下的摺子,擡手叫住了已退到門口的小宦官:“這位小公公,這是兵部剛剛送進宮中的摺子吧,還是放到解大人那邊去吧。本官這裡的摺子實在太多,無暇處理。”

方孝孺溫言惜語,小宦官一臉的受寵若驚,慌忙回道:“方大人勿怪,奴婢知錯。”說完,上前便要將那奏摺拿走,卻聽那邊解縉忽然開口:“且慢!”

將湖筆在筆架上放下,解縉挑了挑眉,沉聲道:“正學先生何必如此,如今黃觀去了,這文淵閣的差事也就都落在了你我的肩上。所謂能者多勞,一本摺子相信也是累不到方大人的吧?”

“不敢當解大人之贊。希直才疏學淺,哪裡算得上什麼能者。若是些文壇政事也就罷了,對於武備沙場的事實在是涉獵甚少,不比解大人大才,還是解大人來批吧。”方孝孺起身拱手,甚至還微微的躬背,顯示出一副很謙卑的樣子來。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天下文明的正學先生,讀書人的種子能將姿態放得如此之低,解縉該當站起身來客套還禮,再說兩聲“不敢不敢。”客氣一番。

可偏偏的,解縉站起了身,卻沒有給出笑臉,反倒陰沉的很:“方大人,咱們都是聰明人,聰明人不該說糊塗話,更不該做糊塗事。

你不看兵部的行文奏摺,這裡面的意思在下不是不明白。不過在下倒想知道,方大人這心裡到底打了什麼算盤?”

“解大人在說什麼?希直不明白。”

“不,你明白,你當然明白。”解縉繞過面前的書案,邁步來到了方孝孺的面前,直直的對視着:“方大人,那幫清流如今已經不在,屍體估計現在都臭了。朝堂上除了徐公公門下,便只有你們這羣清不清濁不濁的老實人。

一山不容二虎,徐公公的意思,朝堂上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再存在兩個聲音。方大人是不是考慮一下?”

說到這裡,解縉將手按在了那本藍色封皮的摺子上,拍了拍,隨後推到了方孝孺的面前:“兵部的意思,自然也是東廠的意思。東廠的意思,自然就是徐公公的意思,方大人,看一看,寫兩筆,如何?”

方孝孺垂目看着岸上的奏摺,默然不語。平日裡方孝孺與解縉低頭不見擡頭見的,關係說不上多好,但從沒有如今日一般撕破臉。

其實方孝孺也明白這其中的緣由。衆人皆醉之時,獨醒者必然會受到排斥。

尤其是自己佔着這文淵閣首輔的位置的時候,兩者的關係必然勢同水火。只是這一天來的實在有些出乎意料的早。

“解大人,如今這天下並不太平。”方孝孺長嘆一聲,唏噓道:“北有燕王圖謀不軌,南有五溪蠻不服王化,東有方國珍襲擾沿海百姓,西有白蓮教蠢蠢欲動。

解大人,日前徐公公一番雷霆手段,朝中衆臣人心惶惶已是無心政務,希直只是希望略盡綿薄之力,爲這天下百姓多添一份福澤。

閹黨的名聲不好,希直卻也並不是就背不得。只不過朝中總還是需要一個像希直這般身居高位又非是閹黨之人在纔好,關乎天下官員的信仰,也是朝廷的臉面不是?”

解縉的目光愈發的陰狠,陰測測的道:“怎麼?按方大人的意思,解縉是丟了朝廷的臉面了?”

“希直不敢,只是。。。”方孝孺還欲辯解,忽然見得劉喜從門外走了進來,連忙行禮:“劉公公,您來了。”

“劉公公。”解縉也拱手見禮。

“行了,就到這兒吧。方先生也算是掏了心窩子,咱們也不能逼人太甚不是?”劉喜擺了擺手,先對解縉笑道,隨後又衝着方孝孺說道:“方先生大才,徐公公也一直是敬佩的,咱們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希望方先生不要擋了咱們的路,就這一條,方先生,可能答應啊?”

第一百五十章 釋迦擲象第一百零九章 顯露第八十三章 債主哥哥第八十一章 邋遢道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年少情懷總是春第三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零五章 建武元年初 5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剎那永恆第三百三十八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乞丐第三百零七章 建武元年初 7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縉說書與內閣之議第三百零一章 建武元年初 1第一百章 你爲廠公1第三百七十四章 信物第三百二十七章 頂上之戰 2第二百七十五章 餘音 3第一百四十九章 偷天換日 下第一百零八章 廷杖2第一百四十章 如躍在淵第三百八十七章 驚雷第三百九十章 開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山之路 1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聞鼓響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仗節死義 2第三十三章 莊主救美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宴與走狗1第二百九十六章 困獸猶鬥 1第三百七十六章 祝融駕前第二百二十四章 勾連?第二百零四章 樓蘭四衛之白鹿鳴第三百三十一章 頂上之戰 6第三百八十九章 龍吟水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開宴與走狗3第一百三十二章 開宴與走狗2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10第一百九十三章 偏方第二百九十而章 掙扎 下第十七章 出宮去也第五十五章 爭鬥難免第三百九十章 開門第十五章 理出頭緒第三百一十三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1第三百四十一章 此間樂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去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守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二百九十九章 仗節死義 2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央第七十一章 武林大會11第一章 重生爲監第三百三十三章 紅竹筒 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指鹿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作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血滿京華 6第七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九十九章 仗節死義 2第三章 命運無常第二百七十一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2第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1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縉說書與內閣之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病將第三百五十六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作友第四十三章風起雲涌7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火 5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10第八十二章 因果糾纏第三百五十七章 分則兩害第三百零九章 火上澆油 2第六十三章 武林大會3二百四十九章 亂風華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六十八章 武林大會8第二百九十五章 定心第二百一十四章 打算盤第二百一十七章 珠花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會第三百四十章 快嘴魚的幸福生活第四十七章 風停雨歇第八章 雲崢的夢第三百八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四章 談判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火 4第二百九十五章 定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飛霜 1第五章 宮內宮外第二百九十四章 卑鄙與高尚第二百九十八章 仗節死義 1第三百八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徐如意的東廠設想(感謝大家的評論支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二百九十五章 定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縉說書與內閣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