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2章 金幣

孫策緩步下船,來到張夫人等人面前。

張夫人匍匐在地,額頭抵着交疊的手背,連大氣都不敢喘。其他人也差不多,都屏住呼吸,按照事先演練過的規矩,一板一眼的照做,生怕出一點紕漏。

甄宓也跪在地上。這樣的經歷對她來說並不多。孫策一向隨和,也不喜歡跪拜禮,除非犯了錯,宮裡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場面。可是在如雷般的萬歲聲中,在無數人的感染下,她還是很自然的跪下了。

孫策親手將甄宓和張夫人扶起,又命甄像扶起他的母親李氏,這才命其他人免禮平身。

雖然只是一點點順序變化,李氏卻感激涕零,眼圈紅了,淚水直欲奪眶而出。甄像的鼻子也有些酸,卻不敢亂了禮節,輕聲安慰了李氏兩句,便退回孫策身後,扶刀而立。

“常聽阿宓說起夫人持家辛苦,今日得見,夫人果有國士之風,不讓鬚眉。”孫策淺淺的笑着,和張夫人寒喧着。細想起來,張夫人也真是不容易。一是生了這麼多的孩子,二是中年喪夫,又喪了長子,她一個女子能維持家業不敗,還能將幾個孩子培養出來,非常人可及。

說起來,北方的女子性格似乎都比較剛強。

面對天子的誇獎,張夫人又興奮又慚愧。這些年,她的確吃了不少苦,但甄家不敗卻不是她一個人的功勞,弟弟張鴻,次子甄儼,甄家的其他人都幫了不少忙。而要走到今天這一步,更不是她能做到的,如果不是甄宓聰慧,如果不是天子洪恩,她想都不敢想會面對天子。

她在建業時,可沒機會如此探究距離地與天子說話。

張夫人謙虛了幾句,順便將甄氏、張氏族中的才俊介紹給孫策。孫策一一見了,問了幾句,命甄像記下他們的姓名,屆時推薦到不同部門應試。既然要駐蹕甄家,這些都是應盡之意,至於最後錄用幾個人,那就要看甄家接待是否盡心了。

見完了甄氏、張氏的人,孫策隨即又召見了一些其他家族以及百姓的代表,和他們說些閒話,瞭解中山的民情。青蓋傘下,孫策垂拱而立,與代表們談笑風生,說到有趣處,不時發出一陣大笑。代表們原本還有些緊張,見孫策隨和,笑容真誠,也敞開了心扉,將自己的苦樂說與孫策聽。

孫策聽得很認真,能當場解決的,立刻吩咐下去。中山太守、毋極縣令都在場。不能當場解決的,也讓人記下,以後再做商議。代表們見了,心中歡喜,一個個心滿意足的退下。

一晃便是中午,孫策重新起駕,趕往甄氏莊園。

張夫人設宴,爲天子接風。陪客的名單自然要經孫策首肯,但推薦什麼人卻是張夫人的權利。爲了能爭取這一席之地,不知道多少人費了多少心思。他們都清楚,與滋水邊接見百姓代表不同,這樣的場合更重要,很可能關係到家族的未來。就算什麼也得不到,能夠參加就是難得的榮譽。

背地裡的爭奪有多少激烈,孫策心裡有數,但宴席上卻是一片和諧,觥籌交錯,你來我往。一甕甕美酒端上來,一道道佳餚擺上來,一隊隊的歌舞妓輪番上陣,表演着不同風格的歌舞,令人目不睱接,眼花繚亂。

中山本是夷狄之地,中山古國又稱鮮虞國,人種與中原有所不同,身材高挑,皮膚白晳,多有俊美之人。中山後亡於趙,種族大部分融入中原,成了漢人先民的一部分。可是生理特徵還有保留,中山國的歌舞妓便以此聞名天下,成爲趙女的傑出代表。

甄宓貌美之外又兼能歌善舞,便是中山民風的一種表現。

張夫人挑選的歌舞妓無疑是中山最好的,表演的節目也經過精心編排,其中便有甄宓一舞成名的入陣曲。當強勁的節奏響起,身穿精製皮甲的歌舞妓踩着節奏縱躍而舞時,整個宴席的氣氛達到了高潮,不僅少男少女們全體離席,加入舞蹈,就連自持身份的長者也在席中隨着節奏扭動身體。

孫策大笑,轉身對袁權說道:“冀北民風果勁,乃精兵良將之所也。”

袁權含笑點頭。坐在袁權身邊的甄宓聽了,連忙說道:“論精兵,孰與江東子弟兵爭鋒?論良將,孰是陛下對手?冀北男女若能追隨陛下,征戰天下,便是最大的榮幸。”說完,又對袁權說道:“喻之如人,中原爲腹心,邊疆爲手足。人無腹心則死,人無手足則廢,只有內壯外強,纔是正道。”

袁權聽了,斜睨了孫策一眼。“恭喜陛下,阿宓最近進步喜人,可爲賢內助矣。”

孫策笑而不語。甄宓卻有些承受不住,抱着袁權的胳膊撒起了嬌。“姊姊這麼說,豈不是要羞殺妹妹。論尊貴,皇后爲先。論智慧,姊姊第一。你們纔是陛下的賢內助,我等皆聽皇后與姊姊號令,查漏補闕罷了,如此敢以賢內助自居。”她掐起小指尖,比劃了一下,又吐出粉紅色的舌尖,偷偷看了孫策一眼。

孫策很滿意。原本後宮最不安份的就是甄宓,隨着年齡漸長,再加上這一次袁權幫了她大忙,她的確有長進,知道凡事都將袁氏姊姊擺在前面,避免發生衝突。

袁權拍拍甄宓的手。“妹妹謙虛了。這一次,你可是最大的功臣。”

甄宓心中明白。這次甄氏牽頭,聯合中山、河間等地的冀北大族拿出庫存的黃金,助天子緩解黃金不足的窘境,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就算袁氏聯合中原世家跟進,甄氏的首倡之功也是掩蓋不住的。

宴會結束之後,孫策在甄家住了幾日。每天在甄宓的陪同下游山玩水。兩日後,計相虞翻趕到中山,與冀北大族進行談判,擬定用合金幣調換他們手中黃金的條約。因爲是自願,並不強求,談判的氣氛很輕鬆,所謂的分歧無非是能從中得到多少利益而已。

虞翻很擅長此道。接到詔書,在來的路上,他就已經考慮好了這些問題。負責海商會多年,他深知孫策管理工商的思路,不給一定的利益,是沒有人願意冒險的,他們要做的就是控制好這個利益,讓這些利益成爲國民經濟的發展動力,而不是威脅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經過反覆磋商,虞翻最後籌集到了四十萬金,其中僅甄氏、張氏就提供了十萬金。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冀北商人的整體實力還是讓虞翻有些驚訝。不過也僅僅是驚訝而已,他這些年見過的錢太多了。

與孫策商議後,虞翻決定將此方案推行天下。冀北就能提供四十萬金,中原能提供多少?少了不能少,二百萬金肯定是有的。有了這些黃金,貨幣不足的困境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朝廷手中也有了錢,可以更加從容的部署大事。

虞翻隨即又提出一個建議:鑄造金幣,緩解銅錢的不足。

黃金雖然是貨幣,但黃金一般不參與普通交易,只有數額高達十幾萬、幾十萬的交易纔會用黃金進行結算,民間大部分交易還是用五銖錢結算。五銖錢的不足比黃金不足更爲嚴重。如今有了黃金,卻沒有得到銅錢,實際影響不大。

所以,虞翻提議鑄造能當千錢的金幣,將黃金引入小額交易。千錢以上的交易就可以用黃金結算,可以大大緩解對銅錢的依賴。此外,五銖錢是漢代錢制,新朝鼎立,也應該鑄造新錢,以合新朝氣象。

虞翻還拿出了一個樣品,一枚一兩重的圓形金幣,模樣和孫策前世見過的一元硬幣相當。正面是兩個莊重的“壹兩”隸書,背面是展翅欲飛的鳳鳥。做工很精緻,也很規整。

黃金與五銖錢的兌換價官面上是一斤黃金對一萬錢,實際上早就到了一斤黃金兌換一萬七八,甚至兩萬錢的地步。五銖錢雖然有很強的保值功能,可是比起不腐不朽的黃金來說,還是略遜一籌,所以大富之家更願意保留黃金,導致黃金的價格一路攀升。

一兩金幣兌換一千錢,相當於一斤黃金兌換一萬六千錢,絕對良心價。可以想象,這批金幣一旦投放市場,很可能會引起鬨搶,在短時間內就能流通,緩解銅錢不足的問題。

孫策將自己的擔心對虞翻說了。虞翻早有準備,第一批金幣將作爲軍餉發放,一來讓利將士,二來將士人數多,軍餉本來就是用錢最多的地方之一。近三十萬將士,每個月的軍餉就要十億左右,即一百萬枚金幣,一年需要一千二百萬枚,摺合七十五萬斤黃金。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這些黃金逐步投入市場,以免引起物價的劇烈動盪。

將士們拿到金幣也不一定立刻就用,他們會在手裡捂一段時間,逐步放出。虞翻估計,籌集來的這些黃金真正全部進入市場,估計要十年的時間,甚至更長。有了這個緩衝,市場的波動會比較小,在可控範圍以內。一旦出現意外,也可以一道詔書下去,及時進行調整。

軍隊一直控制在天子手中,不像工商業主,調整起來更容易一些。

聽完虞翻的方案,孫策很滿意。不過他還是提醒虞翻,這只是從權之計,治標不治本。接下來幾年,要對金礦的尋找、開發技術進行更大的投入,爭取找到更多的黃金,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1843章 好消息第098章 一唱一和第867章 立言的大事業第2413章 祭天第330章 家人第2170章 攻心計(求推薦!)第352章 有富無貴第2302章 兩隻狐狸第1659章 中山商人第1844章 自作自受第2186章 家務事第1801章 人心散(求推薦票!)第1153章 嚴畯第1720章 虛虛實實(求推薦票!求保底月票!)第1312章 班門弄斧第906章 人活一口氣(俺們是AMD的粉絲打賞加更)第072章 興亡百姓苦第1452章 脣槍舌劍第875章 時不再來第941章 魔鬼與細節(一羲曦一打賞加更)第408章 劉寵的眼力(求保底月票!)第1743章 心動(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533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781章 匪夷所思第2275章 分家第1924章 投名狀第838章 斷後路第1970章 陷陣營第962章 算無遺策(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146章 垂暮第1389章 見微知著(求推薦票)第994章 牽着鼻子走第141章 輕俠第1469章 甲騎突陣(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105章 壞消息第1800章 惺惺相惜第2427章 長沙王第1963章 老而彌辣第1113章 封侯第1486章 弄巧成拙第169章 紈絝本色第523章 輕與重(求保底月票!)第154章 巨型拋石機第1901章 機會第1363章 噩夢第617章 隨機應變(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1665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1476章 完美一擊第989章 天下爲棋第2072章 磨刀霍霍第965章 唯快不破第121章 鄧展第1416章 亡羊補牢(求推薦票!)第963章 差之毫釐第1297章 青州攻略第2140章 惺惺相惜第1027章 許褚破陣第347章 勢均力敵第2497章 父子(求保底月票!)第629章 伏手第2530章 巫縣水戰(求月票!)第2294章 黃雀在後第1252章 曹昂請降第1273章 輿論攻勢(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2028章 天子的手段第058章 黃承彥入幕(求推薦,求收藏!)第1231章 田豫第2475章 以步破騎第419章 陰影第1657章 楊彪論治第289章 難題第2572章 天下歸吳第611章 孫策送禮第1132章 禍水北引第488章 偷師的曹昂第408章 劉寵的眼力(求保底月票!)第1727章 大戰之前第1985章 以靜制動第1969章 寧可信其有第1286章 加官進爵第2535章 老馬騰第2209章 緩兵之計第641章 關西人的希望(羅格里奧打賞加更)第1635章 張紘論道第298章 平輿二龍(碧空雁萬點打賞加更)第2049章 將將第1642章 歸故里第203章 文聘(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870章 風雨欲來第1580章 文武雙全一狂士(墨香、、、打賞加更)第2165章 恩威並施第039章 一對半新人第2110章 翻手爲雲第1205章 神仙和乞丐第457章 賈詡有約第843章 借刀殺人第1144章 同病相憐第948章 本與末第2394章 背瓜人第1835章 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