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袁術的遺產(書友前途河亮萬點打賞加更)

兵不血刃的解決了內亂,孫策卻沒時間慶祝。配合蔡邕加快袁術的喪事進程,在諸將拜祭後入殮,看着袁術被裝進棺槨,安排雷薄、陳蘭護送袁術踏是返鄉之路,那邊就開始履行職責,安排宛城的防守事宜。

雖然沒殺人,但該處理的還得處理。陳瑀跑了,孫策沒有安排人去追,暫且放他一條生路,剩下的人卻一一處置。袁術原本就不是個會用兵的人,手下雖多,但真正能打的有限,正好藉此機會整頓一番。

張勳留下了,但他自己很識相,堅決要求交出兵權。孫策答應了,請他出任長史一職。長史是武職,名義上可以統領兵馬,但大部分時候只是幕僚首席,並不直接掌兵。張勳改任長史,既奪了他的兵權,又給他保留了名份,照顧他的面子,安撫人心。

閻象官職不變,還是主簿,但孫策對他的信任和支持回予了足夠的回報,讓他兼領南陽太守。

其他諸將也各有變動,除了離開的人之外,離下的有一部分保留原職,但大部分的兵權都被剝奪了,轉爲閒職。其實就算孫策保留他們的兵權也沒用,與陳瑀一起叛亂,與南陽豪強談判,出賣部下將士的利益,他們已經失去了將士的信任,在軍營裡呆着反而不安全,不如做個閒人,避避風頭。

如此一來,有近三萬大軍要重新分配。

孫策首先精選了一萬士卒充實到自己的中軍,親衛營增加到四千人,黃忠、鄧展、董聿和秦牧四部各增加一到兩千不等。這和各人的能力有關,能力強的就多給一些,比如黃忠、鄧展,每人各領兩營四千人;能力弱的就少給一些,比如董聿、秦牧。他們都比較年輕,剛剛統兵,帶兩千人已經吃力了,兵力再多就指揮不靈,反而壞事。

然後孫策又精選了一萬人撥給周瑜。毋庸置疑,周瑜是這次平叛成功的第一功臣。孫策毫不吝惜地給他重賞,而最好的獎賞無疑就是給他壓更多的擔子。周瑜帳下原本有三個校尉,三千多人,有了這一萬人,他的實力一下子翻了兩番,成爲僅次於孫策本人的重將。

孫策又挑出兩千南陽本地人,讓他們帶着糧食,追趕文聘,增援武關。文聘之前帶走了萇奴的人馬,加上這兩千人後,他就擁有了兩個營,接近四千人,與黃忠、鄧展並駕齊驅。

剩下的人不是老弱,就是太年輕,或者身體素質較差,孫策將年老體弱的遣散,戰力差的整編,有技術的編入輜重營,年輕的單獨編爲童子軍,平時做做雜務、後勤,戰時編入預備隊。

整軍的同時,閻象發出了第一份太守令,行文各縣,一是宣告孫策對荊州的統治權,二是警告各縣西涼兵將至,讓各縣做好防守準備。周瑜說得很清楚,別看孫策控制了宛城,是名義上的荊州牧,但他的政令基本上很難超出宛縣的範圍,閻象這麼做也是盡力而爲,至於各縣聽不聽他的,說實話,誰也沒數。

兩天後,雷薄護着袁術的棺槨起程,袁權、袁衡姊妹同行。孫策到城外送行,依依惜別。袁權摟着袁衡坐在車上。袁衡偷偷地看着孫策,卻不敢與孫策的目光對視。

袁權卻很坦然地看着孫策的眼睛。“我們姊妹在汝陽老家恭候將軍的捷報,送先君入土。”

孫策拱手施禮。“擊退徐榮,我就趕到汝南,爲將軍扶棺培土。”

袁術的時代落幕,現在該我孫策登上舞臺了。

緊接着,黃猗帶着孫策的委託上路,趕往南郡、江夏。蔡瑁與他同行,他要趕回襄陽,一是通知孫輔加強城防,二是擴大蔡家作坊的規模,大戰將即,孫策需要更多的軍械,僅箭矢就以千萬計。

不久,尹端、尹姁趕到了宛城。孫策在宛城設講武堂,就安排在太守府西的郡學內。那些新提拔的將領急需專業的指點,尹端這個老將正好發揮餘熱。除此之外,孫策還從童子軍裡選拔了一些少年作爲講堂的新生,由尹端進行啓蒙。學制一年,一年後或分配到各營做中下級軍官,或者到各將領身邊做侍從。

爲了激發尹端的積極性,孫策不僅給了尹端一個講武堂祭酒的身份,按二千石的標準發放薪酬,還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入學典禮,請蔡邕作《講武堂記》,書丹刻碑,立於講武堂前。尹端很開心,有了蔡邕這篇《講武堂記》,他就算青史留名了——將來蔡邕著史,這件事必然會載入史冊。

對孫策的安排,不同的人反應不同。尹姁很感激,小別勝新婚,免不了不可描述一番。黃月英很眼饞,強烈要求給木學堂同等待遇,也要請蔡邕作記刻碑。蔡邕卻很鬱悶,武夫、木匠都能開堂講學,他這個通儒卻只能給他們捧場。可是他又不能說什麼,孫策已經答應他在襄陽設立書院,供他著史,還派人去陳留接他的家人和藏書,總不能再在宛城開個學堂。

心情不好,蔡邕就去找周瑜談琴論藝。這一老一少很談得來,引爲知音。孫策有一種不好的感覺,看這架勢,蔡琰怕是搶不成了。蔡邕話裡話外的已經有把周瑜當作了女婿,根本沒打算給他公平競爭的機會。

出於對周瑜的強烈嫉妒,孫策決定要改變一下歷史,既然有了蔡琰,小喬你就別想了。

當然,小喬過了年才七歲,又遠在樑國,孫策也就是發發狠而已,並不能有什麼實際行動。況且大戰在即,他忙得腳打後腦勺,還真沒什麼時間去考慮這些事。

黃承彥接管了南陽鐵官,但他忙着城防,根本沒時間研究鐵官的封存檔案。黃月英手臂受傷,幹不了活,反倒有時間來看這些檔案,孫策乾脆讓人將將鐵官的檔案也全部搬進了木學堂,由尹姁配合黃月英整理這些檔案,幫着抄抄寫寫,兼着照料黃月英的飲食起居。

兩人雖說年齡差了五六歲,卻很談得來,很快就好得蜜裡調油,尹姁常常在木學堂留得很晚,有時甚至乾脆住在木學堂的後院,讓孫策獨守空房。

接連兩天沒看到尹姁的影子,孫策有些想她了。趁着有空,來到木學堂查看情況。進了後院,孫策就看到屋裡燈火通明,幾個窈窕的人影映在窗戶上,清脆悅耳的笑聲響個不停,除了尹姁、黃月英之外,似乎還有其他人。

更讓孫策不解的是從映在窗上的剪影來看,這些人都穿得不多,嬌好的身材若隱若現,竟似只穿了貼身衣服一般。這大冬天的,她們就不怕冷嗎?

帶着疑惑,孫策敲響了房門。

謝書友前途河亮萬點打賞,加更一章。

第2523章 所見略同(求推薦!)第998章 最後一搏(日李綰姬打賞加更)第564章 搞大事第1581章 冰與火第384章 張紘對許劭第114章 小頑固第1053章 三手準備第1754章 佛系袁譚第1692章 眼前與長遠第1686章 人以類聚第662章 事非經過不知難第1377章 荀衍要拼命第401章 援兵第1421章 爭先(江都侯打賞加更)第2509章 陛下不滿意第1016章 郭嘉排兵(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861章 老臣心(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1265章 白玉美人第1045章 爭功(賀有空來潛水盟主)第1122章 神仙不過如此第090章 弄巧成拙第1520章 風雨欲來第056章 主觀能動性第353章 攻與守(佐菲獸打賞加更)第145章 防不勝防第770章 好兆頭(佐菲獸打賞加更)第001章 公瑾,考考你第418章 今非昔比第330章 家人第1389章 見微知著(求推薦票)第2461章 閨蜜第101章 投鼠忌器(求推薦,求收藏!)第1375章 驚變百尺溝第1780章 致命錯誤第645章 名將搖籃第1258章 偷雞不成第1192章 活神仙第1974章 對峙(sofia若冰盟主賀)第1875章 當頭棒喝(若相惜丶惜月打賞加更)第2087章 生財有道第1730章 詩言志第2408章 會花錢第2137章 陳到戰趙雲第767章 單挑(月月葉打賞加更)第1871章 識勢第2475章 以步破騎第2237章 八百與十萬第2376章 不急陸遜第1335章 人外有人(求保底月票!)第540章 秋後算賬第236章 諍臣第1469章 甲騎突陣(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2178章 乳虎初嘯第2292章 內朝三老第2318章 窮則變第2569章 不祥之兆第2292章 內朝三老第1993章 三思後行第1056章 緩與急(殤今恫古打賞加更)第752章 人贓並獲第2387章 少年周不疑第2184章 欲擒故縱第1996章 狡兔營窟第1937章 嚇人的聘禮第065章 不怒自威(謝書友紫星璇玉萬點打賞!)第254章 換俘第217章 禍不單行(書友兢兢業業寂寞哥萬點打賞加更)第663章 巧舌如簧(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242章 新舊之間(求推薦!)第418章 今非昔比第2438章 怒其不爭第1142章 敷衍第1171章 張弛有度第248章 穰城的重要性第1365章 事急從權第735章 過去與未來第1607章 臺階第1486章 弄巧成拙第2444章 窮則思變第667章 高手風範第968章 別無選擇第788章 打上門第1494章 無往不利第1138章 天下至道第085章 曹操的困境第737章 民心即天命第1966章 堵不如疏第189章 底線第874章 人前人後兩週郎第1547章 英雄造時勢第387章 一起跳舞(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930章 術業有專攻(求推薦!)第1840章 虞翻進諫第478章 一切爲了自己第1233章 似曾相識第1942章 箭在弦上第2555章 侵掠如火第1346章 傳幫帶第1632章 哀莫大於心死(求推薦!)第2278章 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