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

【原文】

孫國藩跪稟

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去年臘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銀一千兩,以六百爲家還債之用,以四百爲饋贈親族之用,其分贈數月,另載寄弟信中,以明不敢自專之義也,後接家人,知兌嘯山百三十千,則此銀已虧空一百矣,頃聞曾受恬丁艱,其借銀恐難遽①完,則又虧空一百矣,所存僅八百,而家中舊債尚多,饋贈親族之銀,系孫一人愚見,不知祖父母父親叔父以爲可行否?伏乞裁奪。

孫所以汲汲②饋贈者,蓋有二故,一則我家氣運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爲持盈保泰之道,舊債盡清,則好處太全,恐盈極生虧,留債不清,則好中不足,亦處樂之法也,二則各親戚家綿貧,而年老者,今不略爲資助,則他日不知何如?孫自入都後,如彭滿舅曾祖彭五姑母,歐陽嶽祖母,江通十舅,已死數人矣,再過數年,則意中所欲饋贈之人,正不知何若矣,家中之債,今雖不還,後尚可還,贈人之舉,今若不爲,後必悔之!此二者,孫之愚見如此。

然孫少不更事,未能遠謀一切,求祖父叔父作主,孫斷不敢擅自專權,其銀待歐陽小岑南歸,孫寄一大籍衣物,銀兩概寄渠處,孫認一半車錢,彼時再有信回,孫謹稟。(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註釋】

①遽:急速,迅速。

②汲汲:通“急急”。

【譯文】

孫兒國藩跪稟

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曾經寄信到家,說寄家用銀子一千兩,其中,用六百兩還債,用四百兩送贈親戚族人,分送數目另寫在給弟弟的信中,表明我不敢自己專斷的意思,後來接到家信,知道兌嘯山百三十千,那這筆銀子便虧空一百兩了,剛剛聽說曾受恬堂上有喪事,他借的銀子恐怕難以迅速付還,那不又虧空一百兩嗎。所以僅僅剩下八百兩,我家舊債還多,送親戚族人的錢,是孫兒一個人的愚蠢見解,不知祖父母大人,父親,叔父以爲可行不?伏乞裁決定奪。

孫兒所以急於送贈,有兩個緣故,一是我家氣運太盛了,不可以不格外小心,要注意持盈保泰的功夫,舊帳還盡,好處最全,恐怕盈到極點便轉爲虧損,留點債不還清,那隻以嫌美中不足,但也是處於樂處的辦法,二是各親戚家都窮,而年老的,現在不略加資助,那以後不知怎麼樣?自從孫兒進入京城後,如彭滿舅、曾祖彭王姑母、歐陽嶽祖母,江通十舅,已死了幾個,再過幾年,那我們想要送贈的人中,還不知道怎樣,家裡的債,今天雖不還,以後還可以還,送人的事,今天不做,以後便只有後悔了,這兩個說法,是孫兒的愚見。

然而孫兒年輕不懂事,沒有遠些謀劃一切,求祖父叔父作主,孫兒決不敢自己專權,這筆銀子等歐陽小岑回湖南時,孫兒寄回一大衣箱衣物,銀兩一概寄到渠那裡,孫兒負擔一半路費,那時再有信回,孫兒謹慎。(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致四弟不宜露頭角於外致九弟述紀樑宜承蔭稟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狀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謙虛勤勞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致九弟季弟述有負朋友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致四弟與官相見以謙謹爲主稟父母謹遵家命一心服官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厘金致四弟用藥須小心謹慎稟祖父母報告考差信致諸弟必須立志猛進稟叔父母勿因勞累過度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前言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諭紀澤家眷在京須一切謹慎致九弟萬望毋惱毋怒稟父母在外借債過年稟父母擬爲六弟納監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稟父母不敢求非分之榮稟祖父母贈親戚族人數目致九弟季弟擬和陳射仙辦大通厘金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致四弟九弟諄囑瑞侄用功諭紀澤勤通書信不必掛念致四弟必須加意保養致沅弟季弟囑文輔卿二語致諸弟必須立志猛進致九弟述弟爲政優於帶兵致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見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致諸弟交友拜師宜專一致諸弟宜兄弟和睦又實行勤儉二字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稟父母附呈考差詩文致諸弟勿爲時文所誤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致諸弟喜聞九弟得優貢致九弟季弟必須自立自強致九弟述奏議乃爲臣之事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稟父母賀六弟成就功名致九弟患難與共勿有遺憾諭紀澤攜眷趕緊出京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稟父母萬望匆入署說公事致諸弟勿使子侄驕奢淫佚諭紀澤攜眷趕緊出京稟父母謹遵家命一心服官致四弟教子勤儉爲主致諸弟述營中急需人才致諸弟擬定於明年歸家探親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稟祖父母述告在京無生計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致九弟季弟述有負朋友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致九弟季弟服藥不可大多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致四弟季弟在家裡注重種蔬等事致四弟不宜非議譏笑他人致四弟教子勤儉爲主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諸弟述升內閣學士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致九弟患難與共勿有遺憾致四弟送銀子共患難者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致沅弟季弟隨時推薦出色的人致諸弟告誡弟弟要清白做人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門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致諸弟告誡弟弟要清白做人致四弟送銀子共患難者致六弟述學詩習字之法致諸弟述求學之方法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致諸弟教弟婚姻大事須謹慎稟父母借銀寄回家用致諸弟勸宜力除牢騷稟父母勸弟勿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