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一)

從事,也叫做從事掾,是刺史的佐吏,藉由刺史自行闢任。

滿寵不是最早跟隨曹操的人,但作爲曹操的佐官幕僚,絕對是曹操最信任的人。而典韋是曹操的親隨宿衛,同樣甚得重視。所以早在兗州的時候,滿寵和典韋,便有極深厚的友誼。

滿寵也算是兗州名士,但卻非世家子弟。

典韋,更是庶民出身,靠着一身勇武,而獲得曹操的青睞。

走的路雖然不同,但歷程卻很相似。滿寵因爲執法嚴苛,性情剛直而被罷官,典韋因爲膽氣過人,武力超羣而被同僚所嫉妒,甚至差一點丟了性命。所以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倒頗能說得來。曹操宛城戰敗以後,滿寵得知典韋戰死的消息,當時就昏過去,之後大病一場。

直到三天前,才恢復過來,能下榻行走。

不成想,剛一病好,就得到了郎陵縣的報告,說有一夥世家子弟在郎陵縣肆意殺人,目無法紀。

滿寵一聽這些,頓時怒了!

他性子剛烈,嫉惡如仇。而且從小修習律法,所以爲人也格外嚴苛。

倒也不是說所有的世家子弟都爲非作歹,但的確是有那麼一幫子人,在敗壞世家子弟的名聲。

漢末以來,朝綱混亂,律法崩壞。

對於一個修習律法,以整肅法紀,懲惡揚善爲理想的人來說,世家子弟觸犯律法,其害處遠勝於普通百姓。原因很簡單,世族是構成漢末高層建築的主體,世家子弟往往有着很大的影響力。如若他們敗壞法紀,那麼帶來的結果,必然是令更多人,無視漢律的威嚴,肆意妄爲。

所以,滿寵對世家子弟,更加嚴格。

得到郎陵縣的報告後,滿寵二話不說,立刻帶上兵馬,就來攔截。

可是他沒有想到,竟然會在這裡,遇到典韋……

典韋同樣驚喜,剛要縱馬,可又突然想到了什麼,一提繮繩,勒住戰馬:“伯寧,你是來抓我的嗎?”

滿寵在經歷過剛開始的驚喜後,也冷靜下來。

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去。滿寵一雙劍眉,扭在一起,嘆了一口氣道:“君明,莫非真是你所爲?”

他心裡很奇怪,典韋在宛城遇險,所有人都以爲他死了。

可爲什麼,又變成了世家子弟的隨從?是哪一家世家子弟?典韋又爲什麼願意助紂爲虐呢?

目光,在不經意間,越過了典韋,向他身後望去。

只見一輛三匹馬牽引的馬車,靜靜的立於典韋身後十多米處。馬車周圍,十餘名手持兵器的壯漢,拱衛一旁。滿寵的目光掃過那一排人,目光最終落在了曹朋和鄧稷的身上。不是因爲曹朋和鄧稷有什麼王霸之氣,而是因爲這兩個人的氣質,和其他人似乎有一些不一樣。

鄧稷缺失一臂,面色蒼白。

瘦削的面頰,猶如刀削斧劈一樣,棱角分明,線條粗獷。

有時候,氣質這東西真的是很玄妙,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有的人,相貌俊朗,卻往往讓人感覺厭惡,而相同長相的人,卻又可能被人敬重,乃至於令人感覺親切。鄧稷的長相,算不得特別英俊,但也不算差。以前鄧稷總讓人感覺着有些柔弱,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之後,鄧稷的氣質,和從前大不一樣。身體似乎比之從前,有些羸弱。但氣質上,卻令人不由得爲之敬重。

這是個剛強的人!

滿寵心裡暗自感慨。

不過,當他目光落在曹朋身上的時候,不由得爲之一愣。

這同樣是一個很有趣的小傢伙,看上去不過十四五歲的模樣,但流露在外的,卻是一種與他年齡不相匹配的沉穩。世家子弟,滿寵也見過不少,可是卻沒有見過曹朋這種類型的少年。

怎麼說呢?

這孩子的眼中有一種看穿生死的淡漠。

有點冷,卻又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而是一種讓人忍不住,會生出憐惜和關愛之情的冷。

滿寵,愣住了!

典韋臉上,閃過一抹怒色。

“伯寧,可還記得當年你對我說過的話嗎?”

“啊?”

“你說,你要整肅吏政,令天下人恪守律法,不敢輕犯。”

滿寵目光收回,正色道:“我到現在,也在爲此而努力,又何時忘記過呢?君明這話是什麼意思?”

“既然你要整肅吏政,爲何你治下,卻又橫徵暴斂?”

“橫徵暴斂?”

典韋怒道:“我記得,主公曾言,務必保證汝南與南陽商路通暢。可是你治下卻有人,在郎陵私設關卡,強收賦稅。伯寧,一個人十錢,一匹馬五十錢,一輛車五千錢,攜帶兵器還要另收稅賦。這就是你的整肅吏政,這就是你的嚴肅律法之道嗎?你莫不是瞎了眼睛?”

滿寵大吃一驚,“君明,你所言當真?”

典韋哼了一聲說:“我這身後衆人,皆可證明。你若是不相信,自可派人前去詢問,看可否真實。”

滿寵面頰抽搐了一下,轉而露出苦澀笑容。

“此事,我們還是回去再說,如何?”

這一大幫子人阻住了大路,有些話也着實不太好說。

典韋還要發作,曹朋卻催馬上前,把典韋攔住:“典叔父,這裡人多嘴雜,不如到平輿後再與滿叔父詳細說明。”

依着滿寵對典韋的瞭解,這時候肯定會爆發一下。

典韋不喜歡有人打斷他,除了主公曹操之外,就算是夏侯惇曹仁,也不會輕易在他面前開口。

哪知典韋卻絲毫不怒,想了想,點頭答應。

滿寵頗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曹朋,然後一擺手,喝道:“回城!”

在他身後的五百健卒,齊刷刷列隊轉身。

滿寵是個文臣,可看那些健卒的動作,就知道他練兵也頗有一套。魏延不由得眼睛一亮,露出一抹古怪之色。其他人並沒有留意到魏延這幾乎是難以覺察到的微小反應,可是曹朋卻看在了眼中。

他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好像明白了什麼似地,看了看滿寵,又看了一眼魏延,輕輕點了點頭。

——————————————————————————————

平輿縣,位於後世河南省東南部兩省(河南,安徽)三市(駐馬店、周口,阜陽)交界處。

夏商時期,平輿縣叫做摯地,是一個諸侯國。

周朝時,平輿縣併入沈子國。因文王之母太任歸省家書中有‘平輿抵達’的字樣,而得名平輿。

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汝南郡的治所所在。

滿寵把典韋等人帶回府衙之後,便打發人在外面警戒。他命家人擺設酒宴,爲典韋一行人接風洗塵。在酒宴中,典韋把他在宛城死裡逃生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滿寵,並言明要帶曹朋等人一同前往許都安住。

滿寵聽罷,向魏延和曹朋,深施一禮。

“君明是我好友,賴得兩位仗義出手,解救其於危難,滿寵感激萬分。”

言語中,已流露出親切之意。

曹朋和魏延連忙起身還禮,曹朋問道:“滿太守,在路上的時候,你似乎有什麼話要告訴典叔父?”

典韋立刻想起來了先前的一幕,也連忙探身詢問。

滿寵猶豫了一下,嘆了口氣,“郎陵長在郎陵私設關卡,的確是罪該萬死。此人原本是南陽郡舞陰縣縣令,之前主公征伐宛城,成堯獻關投降,而得到了主公的賞識。但要說主公真有多看重他,倒也不見得。主公之所以用他,一是有千金買馬骨之意,想借此來招攬荊襄士子;這第二點……則是因爲有人在主公面前推薦了他。君明,非是我放縱此人的作爲,而是……”

典韋聞聽,不由得臉色一沉。

“誰?”

滿寵苦笑道:“便是子廉!”

典韋頓時沉默了,臉色卻變得更加難看。

曹朋忍不住低聲問道:“子廉是誰?”

夏侯蘭在他身旁低聲道:“便是主公的族弟,當朝諫議大夫曹洪曹子廉……據說,這曹子廉是最早跟隨主公起事的一批人,當年諸侯征討董卓,迫使董卓遷都長安。主公率部追趕,險些被董卓所害。幸得曹洪將軍讓出坐騎,步戰護主公脫離危險,故而甚得主公的寵信。”

若說曹子廉,曹朋還真不清楚是誰。

但曹洪的名字,他可是再熟悉不過……

成堯的背後,是曹洪嗎?

歷史上對曹洪的評述,除了說他才能之外,還說他貪婪好財。

成堯如此橫徵暴斂,其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什麼剿匪,不過是藉口。恐怕是成堯想借此手段收斂錢帛,巴結曹洪。成堯也是個外來人,而且在曹營中,沒有半點根基。如果身後沒個靠山的話,憑成堯的本領,未必能站穩腳跟。他不是個有本事的人,但確實擅長鑽營。

典韋啪的一巴掌拍在桌上,“便是子廉撐腰,難不成就要坐視不理嗎?”

滿寵,不由得露出尷尬之色,嘴巴張了張,卻不知道該如何向典韋說明此事……

他的確是個強項,但也不是不知道輕重分寸。在許縣的時候,滿寵爲整肅法紀,已經得罪了曹洪一次。曹洪雖然沒有計較,可若說心裡沒有芥蒂,顯然不太可能。如果再用強橫手段,只怕曹洪會顏面掃地。畢竟曹洪是曹操的族弟,到時候恐怕連曹操,也不好調停關係。

滿寵,也是左右爲難。

見滿寵不說話,典韋更加惱怒。

“你若是不敢除掉此人,那就讓我來動手。”

“君明,你這是什麼話?”

“什麼話?實在話!”典韋怒道:“主公能有今日基業,並非一樁易事。我可不想看主公的大好名聲,毀於這麼一個宵小的手中。你滿伯寧害怕曹洪,我典韋卻不怕去得罪曹子廉!”

“誰說我害怕曹洪……”

滿寵怒了!

——————————————————————————————

在外面參加朋友的婚禮,不曉得凌晨能否更新。

如果凌晨不能更新,會在下午奉上……時間稍有推遲,還請兄弟姐妹們能夠多多見諒。

第539章 雒神賦第157章 徵辟第203章 論戰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578章 吾家黃鬚成長第599章 奪宛城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第494章 涼州大決戰(十三)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187章 慘案(二)第35章 義陽武卒(五)第404章 文姬之請(二)第339章 三字經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321章 張合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77章 不簡單的一家人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450章 東漢末年金融戰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635章 梳理(二)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476章 雲動(三)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252章 孔明先生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299章 斬顏良第299章 斬顏良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544章 史老大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274章 案中案第377章 獅虎獸第203章 論戰第63章 武卒已死第667章 益陽之戰(三)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375章 叼羊第408章 生意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197章 威懾第245章 衣帶詔第452章 建安九年第701章 斬將奪旗者,常山趙子龍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20章 橐(二)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188章 慘案(三)第208章 第一日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482章 涼州大決戰(一)第699章 小兵傳奇第363章 割喉禮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58章 冷靜了嗎?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75章 賭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525章 緋聞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208章 第一日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520章 且隨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