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

曹操身體在過去一年裡,一直都不太好。

荊南一場疫病,幾乎淘空了底子。雖然有張仲景華佗這樣的名醫,也僅僅是維持。而荊南之戰以後,曹操致力於發展,甚至比戰時更加操勞。

登基後,又少不得費心。

一來二去之下,身體也就越來越差。

曹朋回長安被閒置起來,而且沒有機會與曹操見面。但卞夫人時常派人過來慰問,每次曹朋都會有意無意詢問一些曹操的生活瑣事。睡眠少,食量小,加之每日處理公務到深夜,曹操的身體狀況,也就一目瞭然。

只是,曹朋卻沒想到,曹操會在這個關頭垮掉。

江東之戰即將開始,若沒有曹操坐鎮,還真不太穩固。如果曹操出事,那麼江東之戰勢必暫時擱置。待態勢穩定下來,重再開戰。只是那樣一來,所要耗費的時間和力量,必然比現在多出百倍。江東方經歷一場變故……周瑜病死,程普黃蓋隱退,而那個馬達坐鎮水軍時日尚短,還不足以控制江東水軍。可以說,這時候開戰,於曹魏利益甚多。

可偏偏……

曹朋隨衆人走進大殿,見曹操躺在牀上,形銷骨立,憔悴得恍若兩人。

“阿福,來了沒有。”

在和荀彧等人交談片刻後,曹操突然低沉問道。

曹朋連忙從後面走上來,跪在牀邊,“臣,在這裡。”

看到曹朋,曹操那張瘦削毫無半點血色的面容上,閃過一抹淡淡笑容。

這笑容,看上去很熟悉。

第一次和曹操見面時,他就曾用這種笑容,來迎接曹朋。

青梅煮酒,與曹朋論英雄。

當年的曹操,意氣風發,臉上最掛着笑容,透出難言的自信和威嚴。

然則……

曹朋曾多次想過,曹操若死了,會如何如何。

可是當他親眼看到曹操這副模樣時,卻沒有半點想像中的開懷,反而感覺非常難過,還有一種難言的揪心。

一世梟雄,便要如此走了嗎?

“陛下……”

曹朋的聲音,突然有些哽咽。

而曹操朝他招了招手,一旁卞夫人忙開口道:“阿福,再走近些。”

曹朋跪行幾步,手搭在了牀上。

“阿福,可恨朕嗎?”

曹操的大手,覆在曹朋手上,“你打下了西川,朕卻奪了你的兵權,把你閒置起來,你心裡,可恨朕嗎?”

說實話,曹朋還是有點怨念。

可在這時候,他卻生不出半點怨恨,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初時有些怨恨,但而今已經沒有了……陛下這樣做,必然是有原因。陛下對阿福的照顧,阿福一直都記在心裡。阿福好惹是非,若不是陛下,誰人又能容忍那許多過錯?一想這些,怨恨也就沒了……陛下定是有打算。”

曹操嗬嗬笑了!

他混混淪淪說:“密詔……”

越般連忙上前,把此前從曹朋手裡拿來的密詔遞上去。

“阿福,打開!”

曹朋有些迷茫,當着這麼多人,打開密詔?那還是密詔嗎?不過他還是打開了密詔,卻見裡面,並無想像中的密詔,而是一封黃金鐵券。

武侯一脈,不反永昌。

反亦富貴,子孫牢記。

十六個大字後,還有落款:曹吉利。

曹朋看清楚鐵券上的文字,剎那間五味雜陳,淚水刷的一下子流淌下來。

這是免死鐵券,也是曹操給他這一支的護身符。

曹操對曹朋的愛護,可謂到了極致。

曹朋和他的子孫,只要不造反,就永遠昌盛;即便是造反,也不可以殺害,而且要保住他們的富貴。這是曹操的遺囑,也是曹魏後來皇帝必須要牢記的一個規則。曹朋有了這鐵券,也就等於讓武侯一脈可以延綿下去,永遠不必擔心消亡的命運。當然,這前提就是,曹魏永存。

曹魏,可能永存嗎?

這天下事,風水輪流轉,哪有什麼永恆。

不過只要曹魏存在一天,曹朋一脈就不必擔心消亡。

這,就是曹操贈送給曹朋的禮物!

一旁衆人,不由得面面相覷,甚至是眼紅不已。

就連荀彧郭嘉,也是在心底暗自嘆息:人言曹朋是曹操私生子……若非是知道,恐怕連我也會相信。曹操對曹朋的關愛,可謂到了極致。

恐怕他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這許多關懷。

曹朋有這麼一封鐵券在,便如同立於不敗之地。

“阿福莫怨恨朕。

朕把你閒置,也是想保護你……你功勞太高,威望太重。在攻取西川之戰中,雖然把成都第一功讓出,可朕卻知道,若非你一早謀劃,此戰何來如此輕鬆?人說子文是首功,朕心裡明白,真正首功,是你阿福。

可越如此,朕就越要閒置你,打壓你。

你功勞太大,若到極致,賞無可賞,即便子文與你親密,也會心生忌憚。

朕本不想說這些,可是朕又不想帶着阿福的怨恨離去。

阿福,朕要你保證,一世輔佐子文,保我曹氏永昌……你可否能應下?”

曹朋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在牀邊,連連叩首,好半天哽咽道:“叔父放心,阿福絕不負叔父所望。”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說起來容易,可做到卻難。朕今日要給你一道枷鎖,不讓你過的如此灑脫。”

曹操說着,突然一陣劇烈咳嗽。

“阿福,天閒何在?”

“啊……在殿外,君明大叔手中。”

“拿來!”

曹操說的天閒,是當年他賜予曹朋的天閒刀,又命天閒劍。

曹汲制天罡三十六劍,已經成爲一種榮譽。

在大多數時候,這三十六劍的所有者,都會隨身攜帶。不一會兒的功夫,典韋捧來天閒劍,奉與曹操。曹操躺在榻上,示意曹朋幫他把劍拔出。

“榮耀即吾命!”

曹操呵呵笑了。

“當年朕贈你天閒,是望你能悠閒一世。

可到頭來,怕還是要麻煩阿福,去勞神費心。既然如此,這天閒便名不其實……子建何在?”

“兒臣在!”

曹植聞聽忙從人羣中走出,匍匐牀邊。

“拿去……這天閒,便贈與你。”

“啊?”

曹植聞聽,臉色頓時慘白。

“做個閒人,快活逍遙,把你的才學好好用起來,以後休要插手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做一個逍遙王,你這一支,便可長存,得一個富貴。”

曹操說完,把天閒劍遞給曹植。

這一句話,也就等於斷了曹植在政治上的念想。

曹植猶豫半晌,顫抖着接過了天閒劍,“兒臣,必不負父皇所期……”

這句話裡,有絕望,也有幾分如釋重負的輕鬆。

也罷,逍遙一世就逍遙一世。

至少我還可以唱和,從此再無顧慮……

“皇后!”

“臣妾在。”

“把天罡劍取來。”

天罡三十六劍,天罡劍爲第一劍,一直由曹操保管。

曹操似乎了無牽掛,並沒有交代什麼大事,只是絮絮叨叨,說一些身邊瑣碎。

一旁衆大臣,誰也沒有開口阻攔。

比如曹操珍藏的那些香料,該如何處置;比如一些衣物,都放在何處……

諸如此類的話語,說了大半晌。

最後,曹操拿起天罡劍,“阿福,朕搶走了你的悠閒,就把這天罡劍,賜予你。”

一旁環夫人,臉色大變。

而卞夫人則露出一抹淡淡笑容,看着曹朋,輕輕點頭。

天罡第一劍!

這哪裡是什麼賜劍,這分明是在託孤。

曹朋成爲曹操託孤第一大員,天罡劍可統帥其他三十五劍,也就是說,曹朋的權力和地位,猶在荀彧等人之上。聯想早先曹操閒置曹朋,又突然間委以重任,所爲的,恐怕就是這一刻。再看荀彧等人神情自若,絲毫沒有任何不滿之色,也就說明了,曹操這個安排,早已得到衆人認可。

曹朋也懵了!

在一個時辰前,他還是快活逍遙之身。

可現在……

曹朋深吸一口氣,從曹操手裡接過了天罡劍,輕聲道:“陛下請放心,榮耀即吾命!”

他在向曹操保證,此生忠於曹氏。

又是好一陣子的絮絮叨叨,曹操累了……

“都下去吧,阿福和皇后留下。”

荀彧等大臣,還有環夫人以及一干子嗣,緩緩退出紫宸閣。

不管他們心中有什麼不滿,曹操的決意已定,而且手持天罡劍,便等於執掌生殺之權,誰也無法改變。

“這份名單,便交給你!”

曹操遞給曹朋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不可留。”

打開名單,曹朋一目十行掃過。

他駭然看到名單上還有越騎校尉陳式的名字……陳式此人,是曹朋中陽鎮的夥伴。不過是那個早已死去的曹朋,而不是現在的這個曹朋。

後來曹朋在中陽鎮,和陳式重逢,並予以提拔。

可他很快便發現,陳式此人不可重用。但礙於那份少年友誼,曹朋把他送到了許都,此後便沒有再聯繫過。不成想,這陳式竟成了越騎校尉。

疑惑看向曹操,卻見曹操閉上了眼睛。

一旁卞夫人,做出一個‘五’的手勢。曹朋立刻醒悟過來,原來陳式投靠了曹衝。若非如此,不足以解釋他何以做到這個位子。曹操這是要爲曹彰清除一切障礙,把所有不穩定的因素,都強行掐死在襁褓中。

“阿福,陪朕說說話。

要不讀讀書……就讀你寫的八百字文和三字經吧。”

曹操呢喃自語,曹朋則含淚應下。

卞夫人取來了八百字文和三字經,曹朋就坐在牀邊上,一字一句爲曹操朗誦。

可念着念着,忽聽卞夫人悲呼一聲:“陛下!”

剎那間,曹朋的眼淚,無聲流下……

曹操,走了!

興隆二年正月十五,曹操駕崩。

他的死,較歷史上提前了八年,享年57歲……

史書稱曹操爲武祖,號魏太祖。

就在曹操駕崩的當晚,曹朋突然着急長水校尉沙摩柯,步兵校尉王平以及射聲校尉郭淮,加上他在長安城外的白駝兵和飛駝兵,共七千人,強行闖入駐紮郊外的越騎營,斬越騎校尉陳式首級,並十六名軍官。

隨後,荀彧下令,全城夜禁。

曹朋依照着曹操的那個名單,挨個上門。

一夜間,共三十餘朝中大臣被打入天牢,罪名是陰謀造反。

而在名單上第一位的,便是那位被安置在雒陽的山陽公劉協。曹朋在拿了其餘大臣之後,在第二天趕赴雒陽,使劉協飲鴆毒而死。其實,劉協不可能密謀造反,他無兵無將,更無一個可用之人,哪裡可能造反。

但是,劉協卻必須死!

曹操用這樣一個方式,斷去了曹朋登基之希望,同時也確立了曹朋在朝中,第一人的地位。

劉協之死,令天下譁然!

曹操雖然死了,可是繼曹操之後,又有一國賊出現。

無數人,無數心中對漢室還存有眷戀的人,無不斥責曹朋爲‘曹賊’。而孫權更是在咒罵曹朋爲國賊之後,在建康稱帝,改年號爲黃龍……蓋因傳說,鄱陽湖有黃龍出現,是孫權稱帝的預兆。孫權登基之後,封其父孫堅爲武烈皇帝。可是在冊封孫策的時候,卻只給予了長沙恆王之號。

這也使得許多人,心中暗生不滿。

在不少人心裡,孫策理應獲得帝位封號,因爲這江東六郡,乃孫策打下來的江山。孫權這樣做,分明是對孫策一種羞辱。與此同時,江東開始流傳,當年孫策之死,出自孫權謀劃……證據?且看孫紹母子被逼離開江東,不就是爲了躲避孫權迫害,這便是最明顯的一個證據……

不過,對於長安而言,孫權的所作所爲,都不甚重要。

曹朋自雒陽返還長安之後,與荀彧等人聯手,迎曹彰返還繼位。

在曹彰還在路上時,曹朋又向荀彧遞交了一封書信。書信是出自曹衝之手,與越騎校尉陳式。信中曹衝命陳式,做好準備,在曹操過世當天起事,控制長安。不過曹衝沒想到,曹操故去突然,而且戒備森嚴。

沒等他命令發出,曹朋便已斬了陳式。

這書信是真還是假?

已經不再重要!

陳式,已經死了……

荀彧在得到書信後,立刻下令,把曹衝拿下,將其幽禁,不得與人接觸,等候曹彰返回處置。

曹操駕崩,影響甚大。

不過在曹朋荀彧郭嘉等人聯手處置下,整個中原幾乎是在波瀾不驚中,順利渡過。

興隆二年二月中,在荊南得知消息,日夜兼程趕回長安的曹彰,在曹朋荀彧等百官擁護下登基,改年號興隆爲泰平,史稱昭武皇帝……

隨着曹彰的登基,天下一統大勢,已刻不容緩。

江東之戰,也隨之將拉開序幕!

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539章 雒神賦第114章 馬賊胡班第519章 疏離第174章 情信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544章 史老大第477章 雲動(四)第208章 第一日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279章 李中郎第646章 軟肋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74章 案中案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63章 武卒已死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79章 李中郎第230章 ?虎歸天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4章 鹿門弟子(一)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37章 驕傲不死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54章 同行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197章 威懾第88章 皇親國戚第514章 師徒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622章 老驥伏櫪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46章 宛城之選擇第593章 連環計第215章 奇兵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472章 趙偉章第476章 雲動(三)第159章 雙姝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377章 獅虎獸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636章 梳理(三)第321章 張合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604章 麋子方第338章 五禽功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56章 張家桃園第413章 河西第二彈(二)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81章 西域奇烏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671章 白衣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69章 仇人第227章 親戚?第544章 史老大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647章 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