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殤(二)

“籲!”

關羽突然勒馬駐足,停止行進。

幾名親隨忙縱馬上前,緊張問道:“君侯,有何事故?”

“也不知怎地,今日我眼皮子跳個不停,總有些心神不寧……對了,鄂縣那邊可有消息嗎?”

“尚未有消息傳來。

不過聽人說,蔡瑁已率水軍向鄂縣逼近。想必這一兩日就會抵達,也不知元儉將軍能否擋住曹軍攻擊。”

“唔!”

關羽點了點頭,捻美髯陷入沉思。

廖化必難擋住曹軍,這一點關羽心知肚明。

當初他鎮守沙羨,手中有五千兵馬,依舊被徐晃擊敗。而今,徐晃、張郃、許褚、于禁哪一個是善與之輩?廖化手裡不過兩千兵馬,偏偏鄂縣又無險可守,怎可能抵擋住曹軍腳步。

廖化留在鄂縣,說穿了就是給關羽爭取時間。

關羽早一日抵達下雋,就可以憑藉下雋的地勢,從容佈防。說起來,廖化也算是忠心耿耿,恐怕在他決定留下來的時候,已經抱着必死之心。可惜了一條好漢,若早知此人忠義,也可以留在兄長身邊效力。而今他死守鄂縣,其下場已經能預見出來,絕無倖免的道理……莫非,這心神不寧,就爲鄂縣之事?

想到這裡,關羽倒是平靜了許多。他在馬上擺了擺手,而後縱馬登上一個低矮的土崗,看着隊伍從土崗下行進,點了點頭,便對親隨吩咐:“傳我命令,三軍加快速度,務必在天黑之前,抵達下雋。”

“喏!”

坦之這時候,應該已經到了下雋。

估計也安排妥當,到了下雋之後,讓兒郎們好生休息一下,再派人前往臨湘,通知兄長。

關羽爲人傲慢清高,但是對部下卻極好。

與張飛動輒鞭打軍卒不同,他對部曲頗爲愛護,故而也甚得部下的擁護。說起來也真是怪異,劉關張三人出身各不相同,卻意氣相投。劉備號稱帝胄,師從盧植,本能有個大好前程。可因爲種種原因,最後被趕出師門,淪落到織蓆販履的走卒商販。不過,計較起來,劉備當屬於士人範疇。

關羽呢,則是平民出身,沒什麼好家世。

說起來在三人當中,他出身最差,甚至連張飛也比不得。人言張飛是個殺豬的,可事實上,張飛卻是涿郡的土豪。即便算不得豪門世族,也能稱之爲豪強,與屠戶還是有很大區分。

至少在家產上,張飛就遠比劉備關羽強百倍。

落魄的帝胄、行走江湖的殺人犯、還有一個家境殷實的土豪。三個人的身份千差萬別,卻又奇異的聯繫在一起,成爲後世所稱讚的典範。

隨着關羽這一聲令下,隊伍行進的速度,驟然加快。

而關羽在觀察了片刻之後,也隨即帶着親隨,縱馬衝下土崗,隨着大隊人馬,向下雋方向行進。

天將晚時,隊伍抵達下雋城外。

可是,關羽卻沒有看到關平設立的營寨,反而看到在下雋緊閉的城門兩側,疊摞着兩堆屍體。城頭上,吊着一具屍身,在空中隨風晃動。由於光線昏暗,所以關羽也看不太清楚那屍體的面貌。不過,久經戰陣的關羽,卻立刻覺察到情況不太對勁,忙命兵卒列陣,他縱馬上前。

斜陽夕照,那城頭上的屍體,在空中轉動。

關羽突然間睜大了眼睛,臉色變得煞白,脫口而出道:“坦之!”

他終於認出,那屍體赫然正是關平。

與此同時,下雋城頭燈火通明。一隊隊曹軍出現在下雋城牆之上,利矢上弦,對準了城下的關羽。

“二將軍,別來無恙。”

一面女牆後,出現了一張極爲熟悉,卻又有些陌生的面容。

關羽一見此人,不由得咬牙切齒,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來,“曹朋!”

下雋失守了?

曹軍如何出現在這裡,卻沒有人知曉?

而更讓關羽難受的,莫過於那懸掛在城頭上的關平屍體。

關羽怒吼一聲,“曹朋,出來受死。”

曹朋聞聽,哈哈大笑,“二將軍遠道而來,想必非常辛苦。我若此時出戰,卻有些勝之不武。

還是請二將軍好生歇息一晚,來日再戰。

對了,令郎今日抵達,我本想邀請他入城歇息。只是令郎實在是太執拗,以至於我一不小心,壞了他的性命。既然二將軍來了,就將令郎屍身完璧歸趙,還望二將軍莫要太難過了。”

“狗賊,焉敢欺我如斯!”

曹朋一番話,讓原本還保持着幾分冷靜的關羽,再也按耐不住心頭怒火。

與此同時,曹朋拔刀砍在拴在女牆上的繩索。關平的屍體從空中筆直墜落,蓬的一聲砸在地上,蕩起一蓬塵煙。

關羽怒不可歇,縱馬就衝向城下。

而這時候,曹朋眸光一閃,舉手做出一個劈砍的動作,厲聲喝道:“放箭!”

剎那間,城頭上三排弓箭手,輪番上前,朝着城下射去。關羽的部將連忙大聲呼喊危險,帶着人衝上前去,想要保護關羽。面對那如雨箭矢,關羽巍然不懼。只見他舞刀而行,胯下的盧馬希聿聿長嘶。兩口大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飛,刀光閃閃,刀雲翻滾。任憑箭雨如何密集,卻奈何不得關羽半分。在親隨的護衛下,關羽衝到了城下,將關平屍體搶回了本陣之中。

可是,爲了這具屍體,卻在城下留下了近百具屍體。

曹朋在城頭上定睛觀瞧,不由得輕聲一嘆。

“大都督何故嘆息?”

文武上前,輕聲詢問。

這文武,便是文聘的養子。

文聘在荊州歸降後,便讓他的養子到曹朋帳下效力。於文聘而言,這也是一個和曹朋拉近關係的好機會。而曹朋手裡,也着實沒人,所以便讓文武跟在身邊。之前,一直是寇封執掌飛駝兵。不過現在,寇封死了,文武便遞補上來,成爲曹朋身邊的親隨牙將,統領飛駝。

曹朋道:“可惜了!”

“可惜什麼?”

“費這麼大的周折,卻未能傷到關羽,着實可惜。

此人果然不愧是上將,若非敵對,倒真希望能與之把酒暢飲。當年虓虎之死,雖說有投機嫌疑,可卻不能否認,此人確實厲害。”

文武點點頭,向遠處關羽看去。

他認得關羽,甚至對關羽也頗爲欽佩。

當年劉備帶着一大家子避難荊州,文聘對劉備也頗爲推崇。

只是,這立場不同,也就註定了文聘不可能追隨劉備。而文武雖然敬佩關羽,可畢竟當時劉備和荊襄世族處於對立的關係,所以也沒有過多的拜訪。

“二將軍雖勇,卻終究難逃一死。”

曹朋聞聽,微微一笑,卻不再糾結此事。

“傳我命令,讓兒郎們做好準備,抵禦敵軍進攻。”

“喏!”

文武立刻轉身下去,進行安排。

而下雋城下,關羽雙目充血,凝視下雋。

關平的屍體就擺放在他面前,身上還插着幾支流矢……關羽心中悲慟,難以言表。他只有兩個兒子,次子關興死於南就聚,已經讓關羽傷心不已。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關平身上,所以不管做什麼,都把關平帶在身邊。原以爲下雋平安無事,所以才讓關平爲先鋒,統軍前來。哪知道,這個自幼受盡磨難的大兒子,偏偏就死在這下雋城下,關羽又怎能不難過?

兩個兒子,都死在曹朋手裡。

關興雖說不是曹朋所殺,卻是被曹朋部將所害,也有密切關聯。

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關羽突然仰天一聲怒吼,“曹朋,若不殺你,誓不爲人!”

說着話,他跨坐馬上,厲聲道:“傳令三軍,給我攻城,攻城……若不能攻破下雋,我誓不收兵。”

說話間,鼓聲隆隆。

江夏兵雖然疲乏,卻也知道,他們此時正面臨生死存亡。

不僅僅是關平之死,激怒了關羽。同樣,江夏兵也知道,而今曹軍佔領下雋,等於是封死了他們退往長沙的歸途。若不能攻克下雋,待曹軍追擊上來,他們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所以,在關羽一聲令下之後,疲憊的江夏兵,立刻發動起兇猛的攻擊。

密密麻麻的軍卒,冒着如雨箭矢,向下雋衝去。好在,此次撤退時,關羽爲了不給曹操留半點好處,將鄂縣武庫中的輜重和軍械,幾乎全部帶走。在這些軍械當中,不泛雲梯衝車等物品。只是,由於鄂縣武庫的規模,所以沒有井闌這樣的攻城器械,否則必然給下雋,造成巨大的威脅。

饒是如此,當一架架投石機架起,向下雋城頭髮起攻擊的時候,依然聲勢驚人。

曹朋站在城頭上,大聲呼喊道:“弓箭手,穩住,穩住!”

下雋的地形,也造成了關羽無法把人馬鋪開,發動攻擊。可是三軍拼命,在江夏兵悍不畏死的衝鋒下,下雋城關還是面臨巨大的衝擊。一排排箭矢飛射而出,一塊塊巨大的礌石,呼嘯着飛落城頭。江夏兵的雲梯,不斷靠近城牆,曹朋的臉上,也透出了幾分凝重之色……“拋石車,準備。”

曹朋做了一個手勢,文武立刻傳令下去。

“發射!”

嘎吱吱,一連串的機括聲響從城下傳來。十餘具拋石機同時被激發,十餘枚包裹着乾草等引火之物的礌石,越過城頭,向城外砸落。礌石上的乾草被點燃,變成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火球。

兩枚礌石在空中撞擊,發出轟鳴巨響,火星四濺……曹朋在城頭上,眉頭緊蹙。

而在城下,關羽則怒視下雋城頭,恨不得肋生雙翅,飛上城去將曹朋千刀萬剮。

“君侯,這樣打下去,兒郎們死傷太過嚴重。”

關羽回頭,怒視身邊扈從,手下意識的握緊了刀柄。

那牙將鼓足勇氣道:“兒郎們已經趕了一天的路,水米未進。

而今匆匆應戰,只能是徒增傷亡。再說了,大公子也需好好安置,總不成就這麼擺放陣前啊。”

“那你說怎麼辦?”

牙將也知道,此時勸說關羽非常危險。

可是,他必須要阻止關羽……因爲江夏兵的攻擊,雜亂無章。看似一個個悍不畏死,可實際上對下雋造成的威脅,並不是太大。下雋作爲長沙和江夏之間的輜重轉運中樞,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如果一味強攻,只怕用不了幾個回合,江夏兵就要士氣低落,甚至不戰自潰。

當務之急,還是要穩住軍心。

牙將於是斗膽建議,“以末將之見,當暫停攻擊。

先穩住陣腳,而後再做計較。末將覺得,下雋失守,竟無人知曉,必是曹軍偷襲所致。否則大規模的兵馬調動,主公和江東方面,又豈能沒有察覺?所以,這下雋城中的曹軍,人數不會太多……估計也就是兩三千人而已。君侯手中尚有兵馬數千人,只要安排得當,足以攻破下雋。

到那時候,生擒了曹朋,爲大公子報仇。

二將軍,我們現在還有充足時間。廖化將軍鎮守鄂縣,而曹操水軍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抵達。

如此一來,我們至少能有三至五天的時間,難道還攻不下這小小的下雋嗎?

再說了,下雋烽火一起,主公豈能沒有覺察。看似曹軍堵住了咱們的歸途,實則於他們來說,未嘗不是一次冒險。我聽人說,那曹朋也是個知書達理之人!以往每次大戰結束,他都會命人安置屍身。可這一次,卻偏偏不顧一切的激怒君侯,不就是爲了讓君侯亂了方寸嗎?”

關羽聞聽,漸漸冷靜下來。

他仔細打量這牙將,卻見牙將的年紀不大,也就是在十七八歲的模樣,生的齒白脣紅,相貌堂堂。

“你,叫什麼名字。”

“末將馬謖,爲軍中主簿。”

馬謖!

關羽立刻想到了他的來歷。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但五常之中,又以幼常最爲聰慧……這馬謖,便是馬氏五常之中的幼常,甚得諸葛亮看重。自馬氏五兄弟歸附劉備之後,諸葛亮便請讓馬謖在關羽帳下效力。只是,關羽平日裡忙於軍務,對馬謖並沒有太過留意。若不是他今天主動站出來,恐怕關羽都忘記了,自己身邊還有這麼一個人物。

不得不說,馬謖的提醒非常及時。

關羽在沉吟片刻後,冷靜下來。

“既然如此,暫且收兵。”

馬謖答應一聲,忙下令鳴金收兵。

江夏兵,如潮水般退下。而在下雋城頭上的曹朋,卻不由得眉頭緊蹙,露出了凝重之色。

兒子死了,又被曹朋如此赤裸裸的羞辱。

依着關羽那高傲的性子,應該是不顧一切的發動攻擊。可是,關羽竟然忍下了,讓曹朋頗有些驚訝。

就因爲這一鳴金,曹朋對關羽就不由得高看了幾分。

“大都督,江夏兵退走了。”

城頭上傳來一陣陣的歡呼聲,可是曹朋,卻絲毫感覺不到喜悅之情。

“關羽身邊,看樣子還是有能人啊。”

“呃?”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隱忍不發,鳴金收兵……這絕非關雲長的性子。若非有能人指點,恐怕今晚,我就能耗盡他的士氣。可他現在一收兵,得了喘息之機,來日攻城,必將更加兇猛。

文武,軍師那邊可準備妥當?”

文武連忙回答:“軍師那邊還需佈置……他之前派人過來,說至少還有一天的時間。”

一天?

想必不會有太大問題吧!

曹朋在心裡面嘀咕了幾句,便點點頭不再言語。

夕陽,已經落山。

天色也已經完全黑下去……站在城頭上,可以看到遠處江夏兵正忙碌着安營紮寨。城下的原野上,火光星星點點,透着幾分詭異之氣。

不時,有傷兵的哀號和呻吟聲響起。

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氣,令人很不舒服。

曹朋負手而立,目光深邃,凝視遠方:關雲長果非等閒,明日攻城,必然會有一場惡戰……想到這裡,他內心中不由得感到有些沉重。

“傳令下去,讓兒郎們飽餐一頓,好生休息。

今晚,要加強警戒,以防止賊人偷襲……文武,一會兒你去東關橋,請軍師過來,就說我有事情,要與他商量。”

關羽跪坐在大帳中,看着大帳正中央擺放着的簡陋棺材。關平就躺在棺材裡,臉上仍透着幾分不甘之色。身上的衣袍,也已經換掉,換上了他最喜歡的鸚哥綠戰袍。這鸚哥綠戰袍,如同關羽的一個標誌。關平一直想要穿這樣的戰袍,但又覺得自己武藝不夠,不配穿戴。

而今,他終於穿上了關羽的戰袍,卻和父親陰陽相隔。

看着棺材裡的關平,關羽那雙丹鳳眼中,閃動淚光……他站起身來,再一次爲關平整理了一下衣衫,深情的看了愛子一眼之後,一咬牙,命人將棺材合攏。

“請幼常過來。”

“喏!”

不一會兒的功夫,馬謖步履匆匆的闖進大帳。

他一進來,忙拱手向關羽行禮,並安慰道:“君侯,莫要太過悲傷。

營中數千兒郎,如今正看着君侯,若君侯不能抖擻精神,只怕兒郎們的士氣,更加低落。”

關羽聞聽,強自一笑。

他深吸一口氣,道:“幼常休要爲我擔心,某戎馬一生,又如何看不透這其中道理?

我喚你來,不爲別的。而今曹軍步步緊逼,而曹朋扼守下雋,令我腹背受敵……我明日,欲強攻下雋。只是你也知道,那曹朋小賊狡詐多端,非等閒之輩。不知幼常可有妙計助我破城?”

馬謖聞聽,頓時笑了。

“君侯,謖方纔查探地形,確是想到了一條妙計,可使君侯復奪下雋。”

關羽頓時來了興趣,“幼常快說,究竟是何妙計?”

第161章 鬱洲山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274章 案中案第717章 遼東亂(下)第468章 龐德歸曹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10章 雛鳥初啼第167章 陋室銘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617章 圈套(一)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173章 樑上君子第95章 綿裡藏針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203章 論戰第514章 師徒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200章 鄧芝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56章 張家桃園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79章 雲動(六)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671章 白衣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720章 烽火葭萌關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283章 投名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674章 殤(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219章 燕人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713章 上魏王治荊南策第451章 食貨志第391章 無題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598章 反戈一擊第528章 臥龍吟(上)第479章 雲動(六)第397章 亂(二)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351章 三年後第299章 斬顏良第539章 雒神賦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00章 鄧芝第602章 欺人太甚第155章 交易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80章 疑竇叢生第673章 殤(一)第167章 陋室銘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7章 重逢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23章 火神歌(一)第194章 海陵尉第530章 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