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

羅縣,縣廨。

周泰大步流星,闖上了大堂,用帶着極具特色的吳越口音,破口大罵。不得不說,吳越之地的方言,罵起人來頗有一種用絲綢擦屁股的感覺,軟軟的,但言語用詞卻又是非常惡毒。

“幼平,你這又是怎麼了?”

太史慈頓感頭大。

他是東萊人,說的是青州話。

雖然走南闖北,口音早已發生變化,甚至在江東生活多年,卻始終是偏官話口音更多一些。平日裡和周泰他們講話還成,可一旦是周泰這些人話說的快了,他可就有點不知所措了。

周泰是下蔡人,可久居江上,常年生活在江東,故而說的是純粹吳越方言。

東漢末年的吳越方言,和後世的吳儂軟語還有些區別。蓋因在歷史上,中原人幾次南遷,東西兩晉,還有北宋南遷,造成了大批北方人南下,使得吳越方言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在東漢時期,吳越方言裡夾帶着許多山越土語,如果不是純粹的江東人,很可能聽不太明白。

周泰道:“曹賊,欺人太甚。”

“哪個曹賊?”

周泰臉通紅,大聲咆哮:“還有哪個曹賊,自然是那漢壽的小賊。““怎麼了?”

周泰怒道:“今日文向領軍在湖中巡視,不想遭遇曹軍戰船。你也知道,巡視之時都是小船,可是曹軍卻全都是大船。逼得文向不得不讓路,還有兩艘艨艟,險些被曹賊水軍撞翻……子義,你說,這是不是欺人太甚?”

聽上去,似乎是有點過分了!

不過太史慈並沒有動怒,而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周泰,半晌後突然道:“幼平,文向的船隻,是不是過了那條百里界線?”

“這個……”

在虞翻出使漢壽之後,曹朋下令,水軍後退六十里。

不過,他同時還與太史慈定下了一條分界線,雙方不能擅自越過,否則便視爲是率先挑釁。

太史慈沒有見過曹朋,卻久仰大名。

他覺得,曹朋沒有必要去主動挑釁,如果發生了衝突,十有八九,便是周泰等人在偷偷作祟。周泰是個水賊出身,而徐盛同樣起於飄萍微末之中。建安五年,孫策故去,孫權徵召兵馬。時爲吳縣市集上地痞流氓的徐盛,加入軍中,並很快已卓絕戰功,得到了孫權賞識。

如果說,周瑜賀齊朱然這些人,是孫策一手提拔起來。

那麼如周泰徐盛蔣欽以及蘇飛這些在孫權執掌大權後崛起的將領,則屬於孫權的親信。

太史慈是孫策降伏,所以並不被孫權當成心腹。而他也是個聰明人,從不拉幫結派,更不與任何人發生衝突,故而能執掌大權。周泰徐盛,改不了的匪氣!在江東時,仗着孫權賞識,頗有些張狂。而今屯紮泊羅淵,名義上是歸於太史慈節制,可實際上,並不聽從調遣。

這幫傢伙是閒不住的主兒,必然是越過了那道分界線。

否則,曹軍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就衝撞船隻,這種時候,這樣的行爲,可是很容易引發衝突。

周泰臉一紅,“某自出世以來,縱橫大江之上,何曾讓過他人?”

“幼平,你可以不聽調遣。

可你當知道,而今正是主公受封大司馬之職的關鍵時候。若因爲你的原因,令主公錯失良機,到時候又如何向主公交代?且先忍忍,曹軍勢大,實不可以正面與之衝突。那曹朋,也非等閒之輩。今坐鎮漢壽,都督荊南軍事,手中權柄甚大,實非你我現在可以前往挑釁。

你當約束部曲,不得擅自與曹軍衝突。

至少在目前的狀況下,不能夠如此……日後,有的是機會。”

太史慈聲色俱厲,讓周泰也不禁低下了頭。

就在這時,忽聽大堂外腳步聲響起,一名小校踉蹌奔行,跑進堂上後單膝跪地:“將軍,大事不好!”

“什麼事?”

“曹軍與昨日,向益陽發動了攻擊。”

太史慈聞聽,大驚失色。

他連忙站起身來,厲聲喝問道:“可曾確定?”

“已經確定……曹朋命龐德爲先鋒,以蔣琬爲軍中長史,同時正在漢壽調兵遣將,向益陽增援。

益陽劉磐昨日連戰連敗,如今已緊守城池,不敢應戰。

劉磐派人前來,向將軍求援,言脣亡齒寒,請將軍早發援兵,救助益陽。”

只一天,就抵擋不住了?

太史慈眉頭緊蹙,露出沉吟之色。

這龐德,似乎聲名並不響亮。至少在太史慈而言,從未聽說過龐德的名號。這也難怪,太史慈常年居住於江東,很少和北方有接觸。而龐德呢?則一陣跟隨曹朋,許多人根本不清楚他是什麼人。不過,太史慈卻不敢掉以輕心。龐德能被曹朋委以先鋒之職,必然有不凡之處。

此人,亦不可小覷。

太史慈又有些頭疼了……但周泰卻不顧許多。

“子義,那小賊既然打上門來,自不能與他善罷甘休。”

太史慈沒好氣的說:“他打得是劉備的門,卻不是我們的門。

脣亡齒寒的道理固然沒有錯,可問題是,咱們能否抽調出兵力?此前我還奇怪,曹朋爲何要水軍進駐洞庭。現在我明白了,他就是要用這水軍拖住我們,而後奪取益陽,打開長沙門戶。

我敢肯定,如果咱們一動,洞庭湖上的水軍,必然逼近岸上。”

哪知周泰聽了,卻毫不在乎,大聲道:“怕他們什麼?主公命我等駐紮泊羅淵,本就是爲了協助那劉玄德。若袖手旁觀,如何與主公交代?至於小賊水軍……哈,子義又何必擔心?荊州水軍那些傢伙有什麼本事,你我心裡清楚。就算那小賊有通天之能,也無法在短短時間裡,讓荊州水軍有太大變化……這樣,我率水軍出擊,將小賊水軍打回去,則子義便可高枕無憂,馳援益陽。”

周泰說的信心滿滿,讓太史慈也不禁連連點頭。

投降江東多年,和荊州軍馬也交手無數。對於荊州軍的戰鬥力,太史慈也是心知肚明……用他的話說,荊州軍就是一羣廢物。

除了少數幾人之外,根本不足以讓他正視。而這少數幾人當中,也包括劉磐劉虎文聘王威。陸戰將領,也就這些個對手,至於水戰,只有一個黃祖可堪對戰。不過黃祖,早已戰死。

荊州水軍的戰鬥力,在江東衆將眼中,就是一個笑話。

太史慈想了想,也認爲周泰所言沒有錯誤。孫權派他們過來,就是要他們協助劉備。這個時候,若袖手旁觀,只怕會被人恥笑。而且周泰說的也沒錯,荊州水軍根本算不得什麼……“既然如此,幼平立刻調遣兵馬,入洞庭湖逼走小賊水軍。”

話說到一半,太史慈又突然道:“不過幼平,你要注意,莫打得太狠。畢竟曹操與主公正在交好,打得太狠,弄不好會惹怒曹操,反而不美。把他們打回去就是,我這就準備調兵遣將。”

周泰聞聽,嘿嘿一笑。

“子義放心,我自有分寸。

不過也不知那小賊被我打回去之後,會不會哭鼻子……哈哈,我這就回去,與文向出兵作戰。”

周泰二話不說,就跑出大堂。

可是太史慈心裡面卻有一種莫名的不安感受。

他總覺得,這件事有點詭異。曹朋纔到漢壽十幾天,就冒然開戰,與他之前的習慣,頗有不同。

根據太史慈的瞭解,曹朋每每用兵,必先蟄伏。

而後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不動手是不動手,可一旦動手,那就是如同雷暴一般的攻擊,極爲兇狠。可是這一次,曹朋爲何要突然攻打益陽?難道他不知道,荊州水軍不足以爲依持?

想到這裡,太史慈突然改變了主意。

“立刻派人前往益陽,就說請劉巨石在堅持一日,我這邊會盡快出兵援助。在派人到臨湘,告訴劉皇叔,就說我這邊雖可以馳援,但兵力不足,恐難以派上用場,請他再謀其他出路。”

先等等,先等一等再說……至少,要看一看水軍的動作,而後再做決斷。

出兵是一定要出兵,但卻不能大張旗鼓,還是小心一點爲妙……在前來羅縣之前,太史慈曾拜訪了周瑜賀齊,以及江東本土士族的青年俊彥,陸遜。

周瑜賀齊給太史慈的建議,是如履薄冰,謹慎小心。即要保住劉備的利益,又不可以觸怒曹操。

可是陸遜給太史慈的主意卻是:曹朋這個人,有大丈夫氣。

對於這個人,可以交好,儘量不要得罪。所以,你到了羅縣,最好是能約束周泰徐盛這些人的行動。曹朋素來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如果真的激怒此人,他絕對敢破釜沉舟。

這也是在江東衆將中,唯一一個提醒太史慈,要留意曹朋的建議。

陸遜似乎很瞭解曹朋,同時言語中,對曹朋頗有好感。相反,如周瑜賀齊二人,則顯得有些輕視,並未把曹朋放在眼中。不過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而言,勿論周瑜賀齊還是陸遜,都沒有錯。

周瑜是江東水軍大都督,賀齊是會稽太守。

兩人的地位擺在那裡,看問題的高度自然不一樣。也許在他們眼中,真正的對手,是曹操!

但陸遜而今不過是一個縣令,所以更注重細節。

陸遜對太史慈說:“劉備居荊南,曹操必不會善罷甘休。

然則曹孟德不可能親自對付劉備,所以會派遣心腹之人,都督荊南。若我猜測不錯,他十有八九,會讓曹朋前往。一來曹操對曹朋寵信無比,二來這曹朋和劉備,也算是老對手……子義到時候,要多小心。”

伯言,真神機妙算!

太史慈在內心中發出一聲感慨,旋即收回思緒,調兵遣將。

它勾連洞庭,接通江水,位於羅縣之畔。

江東水軍的水寨,就設立泊羅淵岸上。周泰急匆匆返回水寨,立刻找來了徐盛,說明情況。

而今泊羅淵,共大船三十艘,艨艟百餘架。

水軍人數,雖不過萬,卻都是江東水軍的精銳。

這也是周泰之所以恣意驕狂的一個主要原因……徐盛道:“而今天光正亮,不易出兵。荊州水軍雖說不堪一戰,但畢竟有人數上的優勢。以我之見,當密令兒郎做好準備,天黑以後殺入洞庭,直衝曹軍水寨,可一戰功成,幼平以爲如何?”

周泰聞聽,喜出望外。

“就依文向所言。”

當下,周泰徐盛密令江東水軍樓船二十艘,艨艟五十具,做好出擊準備。同時,他又命人做出休整的假象,迷惑洞庭曹軍耳目。待天黑之後,酒足飯飽的江東水軍整裝待發。隨着周泰一聲令下,艨艟在前,樓船居中,呈雁行陣陣法展開,緩緩駛入了洞庭湖。

夜色很重,八百里洞庭漆黑一片。

遠遠的,可以看到曹軍水寨中燈火星星點點,不時傳來模糊的刁斗之聲。

慢慢的逼近,儘量避免發出聲音。舟船破水,劃出一道道水線,距離和曹軍那條分界線,越來越近。

當駛過了分界線後,周泰和徐盛,不約而同的長出一口氣。

距離曹軍水寨,也就是幾十裡的路程。看天色,卻是烏雲密佈,星辰無蹤……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好一個偷營劫寨的好日子,連老天都幫助我們!

其實,指二月,驚蟄之後。洞庭湖的雨水就會變得很多,經常是十幾天看不到一絲陽光……就在周泰暗自高興的時候,忽聽湖面上,傳來一陣陣鼓聲。

從蘆葦蕩中,飛出一艘艘樓船,把江東水軍包圍起來。遠處的曹軍水寨,更燈火通明。一具具艨艟衝出了水寨大門,分列於湖面之上。三艘巨型樓船,緩緩駛出水寨,向江東水軍逼來。

“周幼平,早知爾等非道義之輩。

當初定好了協約,在湖上劃下界線……可是爾等一而再,再而三越界挑釁,莫非以爲我水軍無人?”

當先一艘巨型樓船,提及比之江東樓船要大了一半。

這也是荊州水軍的裝備,和江東水軍的區別。江東水軍更講究靈活性,所以樓船體積相對較小。而荊州水軍,則更注重船隻的戰鬥力,所以建造樓船時,更注重加厚,加大,是樓船的撞擊力增加。

周泰一怔,不由得嚇了一跳。

不過,他並未驚慌……比眼前局面更窘迫的也不是沒有見過。加之,從心眼裡看不起荊州水軍的戰鬥力,周泰非但不緊張,反而大笑不止。

“爾等,也敢稱水軍乎?”

說着話,他拔刀厲聲吼道:“衝過去。”

三艘樓船,在艨艟的配合之下,迅速逼近曹軍樓船。

而在那帥船之上,杜畿命人點燃燈火,頓時把湖面照的通通透透。

帥船緩緩行出,當數艘艨艟從側翼逼近之時,杜畿突然下令,命樓船在原地打橫。體積巨大的樓船,在水面上緩緩劃出了一個弧形,幾艘艨艟隨着帥船轉動,頓時被撞地四分五裂。

船上的軍卒落水,沒等他們掙扎,就見十幾艘曹軍艨艟衝上前來。

船上皆是手持利刃的水軍軍卒,抓住落水的江東水軍,手起刀落,砍下了首級。

徐盛在後,頓感有些不妙。

他想要喝止周泰,可是周泰已命樓船,朝着曹軍樓船衝撞過來。

距離帥船越來越近,周泰看到,在曹軍樓船的船舷上,扣着一排排物器,全都用黑布遮蓋起來。

當江東露出距離曹軍帥船隻有六百步的時候,杜畿再次下令,命人掀起了黑布。

帥船兩邊船舷,各設置有十架八牛弩。不過,這些八牛弩的結構,比之當初舞陰初顯威風的時候,又有了很大的變化。弓弦加粗,弩機加大……並且在弩機旁邊,增加了絞盤,可以輕易張開弓弦。經過改制的一槍三劍箭,也變了模樣。那箭桿粗若兒臂,箭鏃也更長,更加鋒利。

杜畿大喝一聲:“放箭!”

弓弩手立刻敲擊機括,十支槍矛,呼嘯着直奔周泰樓船而去。

箭矢發射出去的一剎那,產生了一種古怪的後坐力。巨大的樓船,竟不由得在水上微微一晃。

經過改良的八牛弩,可以在六百步之內穿透後牆。

而周泰的樓船正在全速行進中,當八牛弩發射的時候,周泰也意識到了不妙。可巨大的慣性,讓他無法躲閃,只能下令樓船打橫,試圖躲避。可是,那一槍三劍箭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只挺轟得一聲,船身被一槍三劍箭射透,在船身之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窟窿。

十支槍矛,有三支正中目標。而其餘七支,又有兩支正中樓船旁邊的艨艟之上。那巨大的穿透力,直接把艨艟的船板震斷,整個船身也隨之向下一沉。船上的軍卒驚慌失措,大聲呼喊起來。

徐盛連忙下令出擊,試圖救援周泰。

哪知兩邊的樓船卻在這時候緩緩行動,向徐盛的座船逼近過來。

艨艟穿梭於湖面之上,火光沖天而起。

三艘巨型帥船輪番出擊,六十具八牛弩,不斷髮射。江東水軍的樓船本就不佔什麼優勢,而今在八牛弩的攻擊之下,更顯得有些慌張。身下座船,已開始進水……周泰大聲呼喊,讓軍卒穩住心神。可是面對槍矛兇狠的攻擊,江東水軍早就已經亂成一團。舟船不斷髮生碰撞,陣型早就變得混亂不堪。

帥船上,杜畿不斷髮出命令,水軍兇猛的攻擊,使得江東水軍,節節敗退……++++++++++++++++++++++++++++++++++++++++++++++++++++++++“周幼平輸了?”

當天將大亮時,已開拔離開羅縣,以蝸牛速度行軍的太史慈,得到了水軍戰敗的消息。

初聞,太史慈嚇了一跳。

而後仔細詢問,才知道江東水軍不僅僅是輸了,連帶着周泰,也被杜畿捉拿,成爲階下之囚。

徐盛拼死突圍,纔算逃得生天。

也幸虧杜畿保持克制,當徐盛率領船隊退到界線之後,便停止了攻擊。

二十艘樓船,損失了五艘。

五十餘具艨艟,完好無損的返回水寨時,只剩下三十餘具而已。太史慈立刻下令,命兵馬停止行進。

“仲翔,而今如何是好?”

虞翻苦笑道:“我昨日就反對將軍出兵,更不同意幼平冒然挑釁。

我見過那曹友學,此人外柔內剛,不可以將之激怒。需以懷柔之法,與他說明道理,自然也就相安無事。可是現在……”

虞翻閉上了嘴巴!

太史慈也是極爲頭疼,看着虞翻,半晌後突然道:“能否請仲翔,再辛苦一趟?”

周泰是孫權的愛將,更是心腹。

太史慈也不敢擅做決斷,只能讓虞翻再次前往漢壽。

至少,要保住周泰的性命……至於馳援益陽,還是要去。但怎麼馳援,卻需要換一個思路。

脣亡齒寒,若益陽有危險,則羅縣亦將捲入其中。

如果劉備被幹掉了,那麼江東兵馬,則就成了一支孤軍,到時候不得不退回江東……虞翻倒也沒有拒絕和推辭,在思忖了片刻之後,便答應下來。

“我這就前往漢壽,爭取能與曹朋討回幼平。

不過,子義前往羅縣,卻要多加小心。最好,不要參與其中,能予以威懾,還是威懾爲好。”

太史慈想了想,點頭答應。

隨即,他再次派人前往臨湘,把情況告知劉備。

自己則督帥兵馬,緩緩逼近益陽……+++++++++++++++++++++++++++++++++++++++++++++++++++++++“江東,水軍失利?”

劉備眉頭緊蹙一起,在大堂上負手徘徊。

“季常,你覺得,這會不會是江東的推托之詞?”

諸葛亮不在劉備身邊,馬良便承擔起了謀主的責任。聽聞劉備的問話,馬良搖了搖頭。劉備如此想,也不是沒有原因。曹操而今和孫權打得火熱,又是封爵,又是聯姻,讓劉備心中壓力甚大。

“主公,孫權並非不知輕重之人。

曹操而今所爲,他也不是不清楚奧妙,只是尚未作出決斷。所以,太史慈當非是推脫之語,十有八九,是確有難處。太史子義能繼續出兵,已經表明了態度。不過主公卻不能寄予厚望。

良有一計,或可以解益陽之危。

主公莫非忘記了,那壺頭山中,五溪蠻人?主公以重金厚利將之收買,而今正是用他們之時。”

劉備聞聽,恍然大悟。

五溪蠻,我怎麼把他們忘了?

第257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159章 雙姝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283章 投名狀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406章 紅水縣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526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89章 曹二代vs皇二代第234章 夏侯真第234章 夏侯真第21章 龐德公第661章 荊南(二)第95章 綿裡藏針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561章 前生宿敵,今世若何?第210章 百騎突擊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637章 虎豹騎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270章 雪蓮,雪蓮(一)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94章 拉幫結派第560章 張菖蒲第259章 冢虎第480章 雲動(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694章 趙娘子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646章 軟肋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571章 南陽之豪強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686章 偷腥的男人沒人權!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232章 抉擇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50章 宛城之落幕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92章 命案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531章 幷州攻略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665章 益陽之戰(一)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二)第93章 風起雲動第103章 福兮禍兮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253章 葛仙翁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105章 虎豹騎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634章 梳理(一)第157章 徵辟第587章 兄弟第24章 鄰家有女(二)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397章 亂(二)第242章 虎豹騎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556章 卞夫人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396章 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