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成記商行

明天要去中陽觀求符水,這可是關係到曹朋一生的大事,張氏自然格外看重。

既然是去求符水,自然不能夠空手前往。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陽觀的符水頗有名氣,如果沒有供奉,根本沒可能求到。供奉什麼?自然不會是三牲祭品。中陽觀不缺這些,他們佈施符水求的是財,沒有錢帛供奉,哪裡能求得到靈驗符水?對於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自太平道黃巾之亂以後,朝廷對方士、術士的監控,也隨之變得嚴格起來。

中平元年,張角兄弟靠着佈施符水,拉攏了一大批信徒,對漢室江山造成的危害,難以估量。

所以,一旦發現佈施符水的方士,就會立刻緝拿拷問。

於是乎,方士們便開始明目張膽的藉機斂財。佈施符水可以,但必須要拿出錢帛來供奉,進行交換。官府不怕方士們藉此斂財,害怕的是他們借佈施符水的機會,招攬信徒,聚衆鬧事。

這樣一來,符水買賣就變得光明正大。

你花多少錢供奉,就得到同樣等級的符水,方士和官府,隨之相安無事。

曹家不是什麼大富之家,曹汲是個三流的鐵匠,靠修補鐵器勉強餬口。張氏思來想去,覺得如果自己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恐怕也求不來上好的符水,於是便偷偷的把祖傳玉佩拿出來,想要換多一些錢帛,好爲曹朋求取符水,保他一生平安。

張氏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也曾風光過一些時日。

後來家道破敗,到張氏這一代就成了庶民。嫁給曹汲的時候,也沒什麼值錢的嫁妝,就剩下祖傳的這枚玉佩。

一大早,張氏帶着玉佩來到集市。

其實,她也知道,在中陽鎮這種小地方,這枚祖傳的玉佩值不得什麼大價錢。

可明白是明白,張氏還是抱着一點希望,想要儘可能賣貴一些……普通的小店鋪自然不會出太高的價錢,而且把這玉佩給他們,他們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價值。不明白價值,當然也就不可能給出一個令張氏滿意的價錢。於是在思來想去之後,張氏最終選中了成記商行。

如同那些大城市一樣,小城鎮裡,同樣存在着貧富差距。

成記商行是中陽鎮最大的商行,專門負責收購山貨。整個中陽鎮的山貨,幾乎都是由他們吃下……同時,成記商行還兼營典當的生意。成記的掌櫃名叫成紀,據說在官府中頗有背景。

張氏覺得,成記這麼大的生意,說不定能識貨。

“好玉!”

成記的典當師是個識貨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這玉佩的價值,“弟妹,你這方玉佩是從何而來?”

大家都是在一個鎮子裡生活,典當師倒是認得張氏。

張氏說:“這是我家傳的寶貝,若非我孩兒身子骨不好,我想去中陽觀爲他求取符水,我也不會拿來換錢。”

曹朋的事情,典當師倒是聽說過一些。

當下頗爲同情的點頭,而後說:“這玉佩的年頭不少,且雕工精細,不似尋常人家所出……弟妹你要是決定死當,鄙行願出二十貫,你看可不可以?”

上等符水大約需供奉十貫!

餘下十貫,還能買些藥材,給曹朋補補身子。

張氏喜出望外,就準備開口答應。

可就在這時,只聽櫃檯後有人道:“什麼東西,能值二十貫?”

說着話,從後堂走出一個矮胖黑粗的男子,身穿華美錦袍,走到櫃檯前拿起玉佩,在手裡把玩了一下。

“掌櫃的,這是鎮上的曹家媳婦,典當上好美玉一枚。”

這矮胖男子,正是成記商行的掌櫃成紀。只見他瞄了張氏一眼,突然冷笑道:“什麼上好美玉,不過是破舊殘玉而已,一貫!”

說着,他指着那典當師罵道:“你這夯貨,莫不是以爲我這裡是善堂?

下一次,給我看清楚一點……”

說罷,他拿着玉佩就走。

眼看着二十貫一下子縮水成一貫,張氏哪能同意。

“這玉……我不賣了,你還給我!”

成紀難道不識貨嗎?

當然不是……

他一眼就看出這玉佩的價值,可讓他出二十貫來買,顯然不太可能。正如傳說的那樣,成紀是個有背景的商人。他是舞陰縣縣令的兄弟,同時他的女兒,還是張繡侄兒張信的小妾!

南陽郡,屬荊州治下。

由於東漢光武帝劉秀髮跡於南陽,所以在東漢政權建立之後,便將宛城定爲陪都,又名南都。

南陽郡治下共領37縣,爲劉表所有。

但實際上,自張濟張繡叔侄攻入南陽以後,南陽郡便一分爲二。

以棘陽爲交界,棘陽以北是張繡的地盤,而棘陽以南,包括棘陽在內的十七個縣,爲劉表所治。

如果在宛城,成紀算不得什麼人物。

可這裡是舞陰,以成紀的身份,再加上他老哥做靠山,絕對稱得上中陽鎮的土財主。

“你這婆娘,怎恁多事?

一會兒賣,一會兒不賣,你當我這裡是什麼地方?”

張氏看出來了,成紀是成心想要黑下她這枚玉佩……於是心裡面不由得有些發慌,急忙擺手:“我不賣了,不賣了!”

成紀見此狀況,心中頓時不虞。

想他堂堂成老爺,在舞陰縣城裡從來都是橫着走的主兒。

他看上的東西,豈能輕易放手?而且張氏態度堅決,加之心裡發慌,言語中難免有些不敬。

這也讓成紀更加不快……

眼珠子一轉,他旋即便有了主意。

那張肥嘟嘟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笑呵呵的說:“曹家弟妹,你若不願意賣,那就算了!”

說着,他把玉佩還給了張氏,轉過身子不再理睬。

張氏也沒有想太多,接過玉佩之後,扭頭就想要離開。這成紀實在是太霸道了,讓她隱隱感到有些不安。

只是,當她剛走到門口,就聽到身後成紀大叫一聲:“我那麒麟玉佩呢?”

張氏一怔,下意識的加快腳步。

可就在她一怔的剎那,成紀大聲喊道:“抓住那村婦,她偷了我的玉佩……”

商行門口站着兩個壯漢家丁,二話不說,衝上去就把張氏按在地上。張氏手裡握着的玉佩,也隨之掉在地上。她驚恐無比,大聲叫喊:“我沒拿你的玉佩,你們不要冤枉好人……”

“你這賊婦,人贓並獲,你還敢狡辯?”

成紀冷笑着上前,撿起了地上的玉佩,吹了一下上面的塵土,隨手揣進懷裡。

“這賊婦偷了我的玉佩,你們都看清楚了嗎?”

他回頭向櫃檯裡的那些夥計們看去,三角小眼兇光灼灼。

那些夥計即便是心知肚明,可見到成紀如此模樣,一個個也不禁噤若寒蟬,齊聲道:“看見了!”

張氏,頓時大哭!

“請三老來……”

成紀厲聲喝道:“今日若不好生教訓你這賊婦,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三老,就是鄉官兒。

中陽鎮雖說不大,可好歹也有近千人。而舞陰縣距離中陽鎮又有些距離,總要有個管事兒的人。

凡三老,需年五十以上,有德行,能率衆爲善。

不過在這種兵荒馬亂的年月裡,哪兒來的那麼多有德行,能率衆爲善的人?所以這中陽鎮的三老,其實就是私相授予的職務。負責查證調停民事糾紛,同時負責這一方領地的治安。

———————————————————————————————————

曹朋雖沒有看到前面發生的事情,但他相信,張氏絕不會去做偷雞摸狗的事情。

眼見張氏被那矮胖子踩在腳下,曹朋頓時怒了!

重生之後的十餘天來,張氏對他的關懷,令他十分感動。雖然這心裡面還有些彆扭,但實際上已經把張氏當成了自己的親孃。曹朋的眼睛都紅了……二話不說,就要衝過去拼命。

一隻大手猛然攫住了他的胳膊,擡頭看去,正是王猛。

“阿福,別衝動!”

“伯父,你放開我,我要殺了那賊胖子。”

“休得胡說!”

王猛死死的拉住曹朋,壓低聲音道:“你這麼衝過去,只會令事情越來越麻煩……成紀素來橫行霸道,而且有舞陰縣縣令做他的靠山,你焉能鬥得過他?你呆在這裡別動,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解決。”

這時候,三老帶着人,急匆匆趕來。

“成老爺,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賊婦偷了我的玉佩,我這店裡的夥計,都可以爲我作證。

你立刻將這賊婦關起來,火速稟報舞陰縣知曉……我要讓這些賤民都明白,誰纔是這舞陰縣的天。”

“張大伯,我沒有偷他的東西……那是我祖傳的玉佩!”

“一介賤婦,也敢說什麼祖傳之物?老張,這賊婦人冥頑不靈,依我看,得好生教訓一番。”

中陽鎮的百姓們,竊竊私語。

三老一臉諛笑,“成老爺說的是,的確當狠狠教訓!”

說着話,他擺手讓隨從上前,“給我狠狠的張嘴,讓她老實一點。”

“住手!”

不等那隨從動手,人羣中突然有人大吼一聲。

聲若巨雷一般,震得人耳膜嗡嗡直響。王猛撥開一條路,從人羣之中走出。只見他身穿一件黑色斜襟短襜褕,腰間繫着一根大帶,大帶上插着一柄明晃晃的獵刀,肩膀上扛着一柄鐵叉。

往人前一戰,猶如一尊黑金剛。

一雙濃眉扭成‘一’字,環眼圓睜,頜下鋼須乍立,令人不由得心生畏懼……

“成老爺,殺人不過頭點地,何必苦苦爲難我這弟妹?”

而後他環眼虎視三老,厲聲喝道:“你這老張,虧得還是中陽三老……曹家弟妹是怎樣的人,你難道不清楚嗎?大家鄉里鄉親,凡事還是留上一線,日後也好相見。你說對是不對?”

那駭人的氣勢,撲面而來。

成紀不由得心裡一咯噔,臉色頓時大變。

至於三老,更是一臉尷尬笑容,“老虎,你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狗屎,老子別的不清楚,可曹家弟妹是怎樣的人,卻是清清楚楚!”

說罷,王猛大步上前,一把揪住那隨從的衣服領子,“你他孃的還想活,就給我立刻滾開!”

隨從被王猛駭的連連後退。

王猛順勢把張氏攙扶起來,“弟妹,你沒事兒吧。”

“大伯,我真的沒有偷……”

張氏淒厲哭喊,卻被王猛攔住。

他一手攙扶張氏,鐵叉蓬的往地上一頓,“成老爺,你怎麼說!”

成紀被王猛這駭人氣勢嚇得連退幾步,險些一屁股坐在地上。這王猛的氣勢,實在是太盛了!

成紀雖說沒殺過人,卻也能感受到,王猛身上的那股子殺氣。

“呵呵,既然老虎你開了口,那我就給你一個面子。這件事我不再追究了……你帶她走吧。”

王猛目光森然,扭頭向三老看去。

“既然成老爺不追究了,那我看就這麼算了吧。”

王猛冷笑一聲,低聲道:“弟妹,有什麼事,咱們回去再說。”

“可是……”

張氏有些不甘心,因爲那玉佩還在成紀的懷中。

王猛低聲道:“弟妹,破財免災,咱們先回去和老曹商量一下,再做打算。”

他擡起頭,大聲喊道:“阿福,還不過來攙扶你娘回去?”

人羣外的曹朋連忙答應一聲,和王買急匆匆跑過來,一人一邊,攙扶着張氏的手臂……

“朋兒,娘沒偷東西。”

曹朋扭頭看了成紀一眼,咬着牙說:“娘,我信你,是哪個死胖子耍的花招。”

當孃親的,總希望在孩子面前保持住一個完美的形象。

聽曹朋這一番話,張氏多少感到了安慰,在曹朋和王買的攙扶下,強抑着哭聲,往家走去。

王猛朝着成紀和三老一拱手,隨後跟上。

“都散了吧,散了吧!”

三老大聲呼喝,將人羣驅散。

“成老爺,您看這件事……”

“這王老虎仗着自己有幾分蠻力,居然敢壞我的好事!”

成紀看着王猛一行人的背影,咬牙切齒道:“若不能除去這頭老虎,我成紀還有何臉面,在中陽鎮立足?”

三老猶豫了一下,“成老爺,說句心裡話,我忍這傢伙很久了!

可這傢伙也確有些本事,等閒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依我看,這件事還得請大老爺出面。”

大老爺,就是成紀的哥哥,舞陰縣令。

成紀說:“要說服我兄長出面也可以,但卻要有個由頭。”

三老嘿嘿笑道:“要說由頭,倒也不是沒有……這王老虎本不是中陽鎮人,聽說他以前做過黃巾……不如就用這個由頭,請大老爺出面。呵呵,就說這傢伙,和山裡的賊人有關聯。”

這中陽山裡,除了道觀,還有山賊。

不過兔子不吃窩邊草,中陽山的山賊倒是沒有禍害過中陽鎮。

可山賊終究是山賊,是官府的敵人!

成紀聞聽,胖嘟嘟的臉上頓時露出燦爛的笑容。

“就這麼辦……我立刻派人回舞陰。

讓這個王老虎再囂張兩日,到時候我看他一個沒了腦袋的死老虎,還能不能再繼續囂張下去……”

——————————————————————————

求推薦,求收藏……

第399章 說曹朋,曹朋到!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55章 回家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28章 荊襄豪門第6章 大丈夫當殺人(三)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604章 麋子方第141章 虓虎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真兇第496章 涼州大決戰(十五)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98章 出兵第377章 獅虎獸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38章 農夫與蛇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474章 雲動(一)第284章 曹賊兇猛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67章 重逢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232章 抉擇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676章 殤(四)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321章 張合第52章 夏侯蘭(二)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214 爭分奪秒第129章 雷霆手段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596章 間隙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二)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第263章 曹公車第329章 官渡戰事起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第339章 三字經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728章 自毀長城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305章 行進在正確的路上第57章 悲與喜第247章 青梅煮酒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723章 葭萌關之偷襲第541章 唯纔是舉第一彈第441章 定紅澤第157章 徵辟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33章 諸君,珍重!第51章 夏侯蘭第407章 人,人,人!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258章 陸渾山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219章 燕人第258章 陸渾山第503章 驚怒第353章 悲憤詩第644章 亂戰第3章 我欲剛強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339章 三字經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一)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177章 孫家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