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喜事登門

黃承彥不得不來!

如果說,此前他認爲曹朋不足以配上黃家‘女’婿的身份,而今曹朋聲名鵲起,已非當年中陽村夫。

黃承彥和黃祖的關係並不是太好。

對於黃月英隨曹朋‘私’奔一事,黃祖一直不太贊成。

這裡面,除了有曹朋出身的因素之外,還有黃‘射’的原因。如果黃家承認了曹朋,豈不是說當年黃‘射’的所作所爲是錯誤的嗎?要知道,因爲曹朋一事,黃祖和鹿‘門’山龐家幾乎撕破了麪皮。如果不是劉備居中調解,加上荊襄望族的說項,使得兩家緩和了一些。可即便如此,每次聚會時,龐德公對黃祖都沒有好臉‘色’,更有甚者,還會‘陰’陽怪氣的嘲諷黃祖幾句……

好在,龐季故去。

這也使得鹿‘門’山龐氏在荊襄的實力大減。

龐德公又不願意入仕,以至於龐氏在官場上弱了黃祖一頭。

黃祖呢,也不想和龐氏鬧得太兇。畢竟大龐尚書不在,還有小龐尚書,依舊有着足夠底蘊。

黃承彥與龐德公關係很好,常年流連於鹿‘門’山或水鏡山莊。

黃月英的事情,已經成了荊襄名士們茶餘飯後的笑料。然則自建安四年,曹朋一篇《八百字文》問世,拜師胡昭之後,嘲諷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小,更有不少人有意無意和黃承彥‘交’好。

而至曹朋歸宗認祖,中陽曹氏正式迴歸曹家以後,拜訪黃承彥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官渡大戰起荊襄九郡的日光全都集中於許都。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操’大敗袁紹,曹朋一篇《三字經》幾乎包含了古往名士的風流事蹟,驟然崛起,已隱隱有大家氣象。只說,隱隱”而不能稱之爲,已成”是因爲曹朋還沒有經典著作問世。八百字文和三字經,說起來都屬於‘蒙’學作品,自然比不得那些經典。

可即便如此拜訪黃承彥者,趨之若鶩。

龐德公‘私’下里曾讚道:“黃貶眼光獨到,早有謀劃。

今日小曹一篇《三字經》,得天下人所重,此後再有經典問世,早晚必爲大家,可喜可賀。”

心下龐德公對黃祖更怒。

他雖說淡泊名利,不願入仕,可終究還是凡人。

是凡人,就會有喜怒。

當初他已經認下曹朋爲弟子,若非黃祖從中作梗只怕如今曹朋,早已經拜入他鹿‘門’山‘門’下。

而今,鹿‘門’山說不得會揚名天下。

偏偏黃‘射’……每每思及此事,龐德公不免感慨。平白成就了胡孔明之名號,他這心裡,又豈能舒坦?

黃承彥這才留意到‘女’兒隨曹朋而去,至今己近三載。

他也知道,黃月英和曹朋的婚事已成定局,非外力可以阻撓。加之此前陳紀派人前來求親也使得黃承彥動搖了心思。別看劉表和曹‘操’屬於敵對,但‘私’下的‘交’往,一直沒有斷絕。

三國時代,身處敵對雙方,卻相互結下姻親,也不是稀罕事。

黃氏身爲江夏世族,自有他們的生存之道。黃祖雖依附於劉表,卻不代表黃承彥認同劉表。

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世族的生存法則。

所以,即便是劉表知道黃承彥的‘女’兒跟着曹朋走了,也不會爲難黃承彥,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黃承彥做客水鏡山莊的時候,司馬徽再一次提及此事。

黃承彥知道,是時候做出決斷了……

於是,黃承彥返回江夏,整理行囊,帶着三百餘人,一路北上,前往許都。

這三百餘青壯,皆甘寧當年留在荊州的僮客。甘寧從巴郡投奔劉表,帶了八百僮客前來。後甘寧隨曹朋前往許都,八百僮客便被黃承彥接收。一晃兩年多,許多人已經在江夏安家立業,不願再四處漂流。但仍有一部青年,還是願意隨同黃承彥北上。而這些人,大都是當年和甘寧一起爲錦帆賊時的豪勇。黃承彥也沒有勉強,只帶了三百人,並他的家小,來到許都。

對江夏黃氏,曹汲沒什麼好感。

想當初,他一家差點就死在黃‘射’手裡。雖然過去了好多年,可回想起來,曹汲仍感到後怕。

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對黃月英的喜愛。

這小丫頭很懂得曹汲的心思,而且沒有什麼大小姐脾氣。

最重要的是小丫頭所學駁雜,對於那些所謂的,奇‘淫’巧計,頗有專擅。比如造刀,黃月英根據一些古老典籍的記載,復原出當年古越人的造劍鍛打技巧,使得曹汲造刀技術得到提高。

此後曹公車,曹公犁,皆有黃月英的智慧涵蓋其中。

這也使得曹汲和黃月英,有了許多共同話題。

所以,黃承彥登‘門’時,曹汲還是給予了足夠的尊重。雙方在極其友好的氣氛下,進行了一番磋商,最後敲定了黃月英和曹朋的婚期。而黃月英和曹朋,苦守多年,也終於修成正果。

曹朋坐在一旁,靜靜聆聽。

在這種時候,沒有他說話的餘地。

目光直勾勾的眸着坐在黃承彥下首的一個青年身上。

這青年個頭不高,估計不到170公分,看年紀約有二十上下。橫眉,三角眼,塌鼻粱,膚‘色’發黑。頭髮略顯發黃,看上去極爲醜惡。他就坐在黃承彥的下方,也說明了他的身份,僅在黃承彥之下。如老僧入定一般閉口不言,覺察到有人在看他,青年也睜開眼睛看過來。

旋即青年朝着曹朋咧嘴一笑。

好難看!

這貨的模樣,可真是“…

曹朋心裡不由得一突突,暗自打了個寒蟬。

這貨的相貌比典韋看上去還醜。

典韋醜是醜,但卻有一種英武氣概;可眼前這青年,與,英武,全無干系。如果一定要有個定義的話…………猥瑣,就是猥瑣,極其的猥瑣。猥瑣的長相,猥瑣的笑容,整個人都很猥瑣。

曹朋來到客廳的時候黃月英已經下去了。

曹汲正在和黃承彥‘交’談,故而也沒有和曹朋介紹。

“阿福,剛纔忘了介紹“……,這位說起來也非外人,若非當年‘陰’差陽錯,你們說不得還是同‘門’。”

留意到曹朋目光裡的好奇,黃承彥突然開口。

同‘門’?

曹朋一怔。

卻見青年站起身來,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龐統,久聞曹八百大名,特來拜會。”

言語中,帶着一種世家子弟特有的驕傲。

雖說是拜會,卻僅止拱手微微欠了欠身……”,曹朋瞳孔不由得一縮,看着眼前這位奇醜青年,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敢問,可是元安先生公子?”

“正是。”

曹朋長出一口氣,起身上前,“久聞士元大名今日一見,實朋之幸甚。”

說罷,曹朋一揖到地。

曹朋這一舉動着實讓龐統嚇了一跳。

一旁黃承彥,更‘露’出滿意之‘色’輕輕點頭。

龐統‘露’出尷尬之‘色’,連忙站起來還禮。剛纔,他只是拱了拱手,可曹朋卻是還以大禮,讓龐統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受。他是龐季之子,師從龐德公和司馬德‘操’,但以名聲而言,卻遠遠比不上曹朋。曹朋這鄭重其事的行禮,讓龐統感到羞臊,剛纔的傲慢,頓時煙消雲散。

“曹八百竟也知我?”

“我聞水鏡山莊,有二賢四友,士元號鳳雛,不知是否?”

龐統驀地一個寒蟬,駭然看向曹朋。

年初,他與司馬德‘操’策論,言官渡勝負而得司馬德‘操’稱讚之爲,鳳雛,。但此事,並未有別人知曉。當天策論的內容,也僅止數人而已。當時龐統曾斷言,官渡大戰,袁紹必敗……,司馬徽讓他說原因,他也作出回答。當時司馬徽稱讚說,龐統乃當時之雛鳳,他日必一鳴驚人。於是,這鳳雛之名,便在‘私’底下傳開,所知者,除司馬徽外,也不過四五人而已。

可曹朋,又如何知曉?

黃承彥不禁好奇問道:“士元,竟有此事?”

龐統臉一紅………,不過他膚‘色’黑,外人也看不出來。

“回先生,不過是水鏡先生戲言。”

曹朋正‘色’道:“水鏡先生才學兼備,德高望重,豈能戲言。

士元兄‘胸’懷錦繡乾坤,可惜劉景升虛有其名,只知以貌取人,卻不想錯失了身邊的賢良”

龐統眼中閃過一抹感‘激’之‘色’。

黃承彥輕聲嘆了口氣,卻沒有言語。

之前,龐德公曾讓人向劉表推薦龐統,意‘欲’讓龐統在劉表麾下做個從事。哪知道,劉表見了龐統之後,竟厭惡龐統相貌醜陋。雖然沒有說出來,可是他的態度,卻已表明了他的心思。

龐統也是個傲骨嶙峋之人,焉能受那種怠慢,於是便辭了劉表賞賜的官職。

回到水鏡山莊後,龐統悶悶不樂。

他出身名‘門’,從小從叔父學習,後拜入水鏡山莊,自認才學不凡。

哪知道,就因爲自己長得醜陋,所以常遭人恥笑……聽說黃承彥要去許都,龐統便動了心思。他早就聽說過曹朋的名字,可惜無緣結識。既然在荊襄無出頭之日,索‘性’出去走一走,歷練一番也是好的。順便還可以去見一見曹朋,看看這曹朋,是否真如父親和叔父所稱讚的那樣出‘色’。黃承彥也沒有拒絕,於是便帶着龐統,一起來到許都,做客於曹府之中,“……,初見曹朋,龐統並未有什麼感覺。

但後來他覺察到,曹朋一直在打量他……,…

本以爲,曹朋和劉表一樣,也是個以貌取人的傢伙。龐統心裡多少感覺不舒服,於是只拱了拱手。

他生的難看,所以有一顆極其敏感,而且驕傲的心。

歷史上,龐統獻連環計後,得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信。他先投別權,卻因相貌被孫權看低,後投劉備,也因長相而被無視。但即便是去當了一個小縣令,龐統也未取出諸葛亮的推薦信。

後來劉備悔悟,重用龐統。

卻不成想進軍西川的路上,被張任伏擊‘射’殺。

曹朋前世讀三國,至龐統被殺之時,仍感覺奇怪。

所謂落鳳坡,只不過是小說家的一種演繹而已,曹朋並不是特別相信。他奇怪,龐統當時爲何會那麼輕易的被張任所害?他可是鳳雛,與諸葛亮並稱於世的,鳳雛”表現的也太差勁了吧。

後來他聽過一種說法:龐統屬於那種極端自卑,又極端驕傲的人。

他有才能不錯,可是卻急於表現自己。

他不想被人說他是靠着諸葛亮起家,所以一直在尋找機會,來證明自己的才華……

落鳳坡身死,與其說龐統是被張任所害,倒不如說是他立功心切,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乍聽,頗有道理。

可事實究竟如何?恐怕並不爲人所知。

曹朋很喜歡龐統,是因爲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愴,以及,鳳雛,之名。

有的時候,喜歡某個人不需要特別的理由。比如曹朋喜歡龐統,就是因爲他,鳳雛,的名號。

諸葛亮?

後世喜歡臥龍的人太多,所以無需他錦上添‘花’。

而作爲悲愴人物的鳳雛,便成了曹朋的最愛…………

“未想士元竟會來,我真的是驚喜萬分。

既然來了,就別急着回去。父親,何不讓人騰出房舍,請士元就住在咱們家裡?我如今無官一身輕,正好可以和士元多盤桓一下。有空了,我帶你去龍山狩獵,順便四處走走,如何”

曹汲笑道:“此事阿福你決定就好。”

他扭頭對黃承彥道:“黃公,你如何打算?”

黃承彥想了想,“我此來許都,只爲月英婚事。待大婚之後,我便準備返回江夏。”

“伯父,回江夏做什麼?”

曹朋連忙開口阻止。

黃承彥回去了,豈不是說龐統也可能會走。

而且,曹朋也希望黃承彥能留下來。於‘私’,黃承彥留下來,黃月英會很開心;於公,黃承彥也是奇‘淫’巧計的大家,所學之駁雜,尤勝黃月英。曹朋希望,能從黃承彥身上多學點東西。

曹汲點頭說:“我聽說,江夏如今不太安穩。

江東時常犯境,親家回去,未必有許都安全“……,別的不敢說,這許都至少很安全。袁紹敗走,二十年不會有戰‘亂’發生。許都周遭有不少好去處,親家何不在這裡置辦產業,月英也一定高興。”

“這個嘛……”,”

黃承彥怦然心動。

“若不然,可以去穎‘陰’。”

“哦?”

“如今潁川太守曹洪,是我族叔。聽他說,穎川也有許多地方被閒置着,伯父若覺得許都不習慣,何不定居頗川。閒來無事,可以到穎川書院走走,那邊可是當今名士匯聚之所。”

曹朋開口,提出了建議。

黃承彥沉‘吟’良久,“我在穎川,並無熟人。”

曹朋笑道:“不如這樣,我正好閒着,與伯父一同去穎川走走,中了地方,買下就是。”

“如此,有勞友學。”

曹朋伸手攫住龐統的手臂,“士元,我們去後‘花’園說話。

今天園中有梅‘花’盛開,我們可以在院中飲酒賞梅,也是人生一大樂趣,不知士元以爲如何?”

龐統一笑,“便依賢弟

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146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644章 亂戰第197章 威懾第619章 黃忠要避世第565章 鄉黨(一)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586章 南就聚風雲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196章 恩義第521章 呂氏女虎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157章 徵辟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646章 軟肋第596章 間隙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238章 天車第705章 論道第93章 風起雲動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525章 緋聞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58章 陸渾山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419章 黑眊出擊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第627章 荊州變(三)第569章 南陽之故友第183章 綰青絲(四)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227章 親戚?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62章 荊南(三)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197章 威懾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732章 噩耗第188章 慘案(三)第618章 圈套(二)第234章 夏侯真第637章 虎豹騎第480章 雲動(完)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560章 張菖蒲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157章 徵辟第593章 連環計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440章 河西第三彈(完)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618章 圈套(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133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第78章 初會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599章 奪宛城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299章 斬顏良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