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名,妙不可言(五)

曹朋懵了!

練兵,治軍?

這東西未免太高深了點吧。沒錯,曹朋是穿越衆,可前世不過是個刑警,哪懂得這些玩意兒?

典韋瞪着眼睛,滿臉期盼。

而典滿則眼睛眨啊眨的,讓曹朋毛骨悚然。

早知道,應該把魏延帶過來的。至少在治兵方面,魏延絕對比曹朋高明百倍。可惜,魏延現在汝南,據說混的很不錯,深得滿寵信任。估計用不了多久,一個郡司馬的職務少不了……“阿福,有沒有辦法?”

“有!”

曹朋硬着頭皮,咬着牙關,強笑一聲回答。

看起來,這個是必須有啊……“不過典叔父,練兵治軍之法,可不是一下子能想出來,容我回去仔細考慮考慮,如何?”

典韋小雞啄米似地連連點頭,“那可要快點,時間不多了!”

這夯貨,也知道時間不多了?

曹朋不禁苦笑,早知如此,你當初幹嘛去了?

原本是打算過來開解一下典韋,可沒想到把自己給繞了進去。曹朋滿腹心事,告辭離開虎賁府。

典韋也算夠意思,直接讓典滿跟着,到許都最大的藥房。曹朋需要什麼草藥,直接掛在虎賁府的賬上。曹朋買藥,並不是因爲生病,而是因爲他近來感覺到氣血已達到了瓶頸,想要有所突破,必須要借外力幫忙。前世的老武師曾給過他一些方子,可以淬鍊筋骨,強壯氣血。

曹朋也不客氣,直接買齊了草藥,便返回塢堡。

練兵,治軍……這玩意兒該如何着手?

曹朋回到塢堡後,苦思冥想,也找不出一個頭緒來。

一個人呆呆的坐在書房裡,翻看着桌上的書卷。這是從鄧稷房間裡翻出來的《司馬法》,也是兩漢時期非常流行的一部兵法。《孫武十三篇》?在後世的確是隨處可見,但在這個時代,並非人人都能擁有。典韋倒是有這種條件,可惜對書卷無愛,家裡根本沒什麼藏書。

曹朋能找到這部司馬法,已經是很不容易。

看着上面生僻艱澀的文字和語句,曹朋有點發懵……要是手裡有一部《孟德新書》該有多好?對了,也不知道曹操現在有沒有開始編寫孟德新書呢?

歷史上,曹操曾著有一部兵書,可惜後來被張鬆氣到,一怒之下給毀掉了。

而今自己重生,要不要保護這部兵書呢?

曹朋猛然甩了甩頭,不想着怎麼練兵治軍,怎麼想起孟德新書了呢?集中精神,集中精神!

就在曹朋犯難的時候,忽聽屋外傳來一陣歡呼聲。

“成了,成了!”

曹朋一怔,起身走出房間。

沒等他開口詢問,就見王買風一樣的從爐棚那邊跑來,遠遠的就喊道:“阿福,叔父成了!”

“什麼成了?”

“刀,刀,刀……”

王買激動的說不出話,結結巴巴半晌,也沒能說個清楚。

好在曹朋聽明白了,一把攫住王買的胳膊,“你是說,我爹造刀成功了?”

王買興奮的連連點頭,不等他開口,曹朋已經風一般從他身邊掠過,向爐棚的方向衝過去。

爐棚裡,歡聲雷動。

夏侯蘭和周倉光着膀子,興奮的又喊又叫。

曹汲神情激動,面龐呈現出扭曲之狀。在他的手裡,握着一柄四尺長的繯首刀,眼中淚光閃閃。

繯首刀,是採用刀莖一體的鑄造方法。

長四尺三寸,也就是九十九公分,不足一米。刀柄約20公分長,二指粗的刀莖,渾圓堅挺。套上黑漆桃木刀柄,看上去非常美觀。於普通的繯首刀不同,這柄繯首刀增加了一個護手木瓜,可以有效的阻擋鮮血流淌到刀柄上。木瓜弧線圓潤,八十公分長的刀身修長挺拔。

刀口呈現出一個微微的圓弧,可以適度增強劈砍力道。

寬約有三指,刀身呈現一種妖異的暗紅色。刀口,在火光照映下,流轉一抹血色,可震懾人心。

刀兩邊可有一道血槽,可以加快放血的速度。

整體而言,這支繯首刀一看就知道,是上乘之作……在爐棚外的臺子上,疊摞在二十札札甲,不過最上面的十札,變成了兩半。

“朋兒,十札,十札啊!”

曹汲見到曹朋,激動的衝過來,失心瘋似地又喊又跳。

十札?

曹朋一怔,伸手接過曹汲手中的繯首刀。

這支繯首刀,可說是凝聚了曹汲曹朋父子的心血。從外形,鑄造,淬鍊,曹朋全程參與其中。

在原有的繯首刀基礎上,增加了木瓜護手和血槽的設計,已經基本上和後世鋼刀的特徵吻合。同時,曹汲經過反覆試驗,在頭一道淬火工序中,增加了五牲之血,已完善刀中之靈。

古人鑄兵,講求血祭。

從歐冶子,到干將莫邪,莫不有類似的神話傳說。

所以,這血祭之法,已經深入到這個時代的匠人骨髓。即便是得了五牲之溺淬火之法,曹汲還是忍不住,想要保持血祭的規矩。所以,在五牲之溺中,增添了五牲之血,而且是五牲之心血。這也使得打造出來的繯首刀,從光澤上好像有些不夠,但卻平添了幾分血腥之氣。

“此刀,可斷十札?”

周倉大聲道:“沒錯,剛纔曹大哥試過了,可斷十札。”

三札和十札,聽上去好像差距不大,可實際上,卻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曹朋握住鋼刀,走到木臺旁邊,運足力氣,一刀揮出。咔嚓一連串的聲響,札甲紛紛斷裂。

“好刀,果然是一支好刀!”

曹朋忍不住,大聲讚歎。

“爹,這次出了幾支刀?”

曹汲擺擺手,就見夏侯蘭幾人從爐棚裡,捧出十二支同等式樣的繯首刀來。

“如果加緊一些,到六月時,能出多少?”

曹汲說:“目前共四十支刀胚,如果加緊的話,估計到六月,能再出二十支左右……”

二十支?

曹朋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個念頭。

“三十六支。”

“啊?”

“爹,咱們得造出三十六支好刀,以應天罡之數。”

曹汲眉頭一蹙,臉上的興奮之色漸漸消失。他沉吟片刻,輕聲道:“朋兒,剛纔我說二十支,差不多已是極限。若再多的話……我擔心無法保證住這刀的水準。你湊這天罡之數作甚?”

曹朋哈哈大笑,“爹,我這樣要求,自有奧妙。

對了,這十二支刀脊,需鏤刻刀銘。我過一會兒把銘文寫出來,然後以後每把刀上,都需有這種文字……夏侯,天一亮,你立刻進城,找典中郎過來。記得要傳揚出去,請典中郎試刀。”

夏侯蘭立刻答應,興沖沖捧着刀,回到爐棚內。

周倉站在一旁,目光灼灼,流露出羨慕嚮往之色……這些天,通過和周倉的接觸,曹朋大致上對他也有了些瞭解。這同樣是個實在人,實心腸,沒什麼彎彎繞。他之前說不願意去虎賁軍,也是肺腑之言。按照周倉的理解,虎賁軍是宿衛中央的人馬,雖然能經常接觸曹操,卻少有戰鬥的機會。而周倉,卻是一個典型的好戰分子。

不僅是周倉,土復山過來的這些人裡,大部分如此。

所以典韋徵召虎賁,土復山的人只過去了三十幾人而已。剩下的人,有的年紀大了,乾脆在塢堡裡尋個差事。有的則願意跟隨周倉,掐指算算,大約也有二三十人,和周倉一起,等待機會。

“曹大哥……”

“嗯?”

周倉搔搔頭,吞吞吐吐的說:“能拜託你一件事嗎?”

“什麼事?”

“如果有閒暇,幫我打一支大刀如何……我,我,我要求不高,能斷三札,我就心滿意足。”

之所以說的這麼扭捏,是因爲周倉很清楚,這一口好刀的價值。

莫說他買不起,就算買的起,也沒地方買……可以預見,曹汲如果這能造出這三十六口刀來,那他的名聲……想想都覺得驚人。那時候,想找曹汲造刀的人,恐怕得從許都,排到洛陽。

哪知道曹家大笑一聲,上前一把摟住了周倉的肩膀。

“老周,你這是什麼話?自家兄弟,我要麼不造,造就要造出比這更好的刀來。”

言語中,透出強烈的自信。

人就是這樣,一事無成時,越失敗,越退縮,越沒有自信;可一旦成功,這自信心建立起來,整個人的面貌都會煥然一新。看此時的曹汲,哪裡還有當初在中陽鎮時的畏畏縮縮呢?

曹朋手持鋼刀,也不由得笑了!

“曹大哥……”

“好了,咱自家兄弟不說外話。”曹汲拍了拍周倉的肩膀,扭頭對喊道:“先把裡面整理一下,別到了明天,亂得不成樣子。朋兒,你既然要三十六支,那我拼了命,也會造出來。”

曹朋嘿嘿一笑,看了看鋼刀,腦海中突然間,閃過了一個念頭。

——————————————————————“聽說了沒有,曹宗師真的造出寶刀了!”

“是啊,我聽說擺放了一溜,清一色全都能斬斷三札……據說連侍中大人都知道了,一大早跑到虎賁府裡,要求試刀呢。”

“何止是試刀,侍中大人還專門請求曹宗師,爲他造刀。”

曹汲造刀的消息,好像長了翅膀一樣,一日間傳遍了許都的大街小巷。

一時間,曹宗師之名,路人皆知。你若是問‘曹宗師’是誰?估計周圍的人,都會用不屑的目光看你,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口沫橫飛的說較一番後,臨了還要給你一個大白眼球子。

曹汲,真的出名了!

雖然他造出的刀,還沒有在世人面前出現,可市面上已經開始熱炒起來。

也不知是誰開了個頭,宣稱誰如果能爲他弄到一支曹汲打造出來的寶刀,願以千鎰黃金交換。

“千鎰黃金?這傢伙瘋了吧!”

“瘋了?”一旁立刻有人道:“你要是能用千鎰黃金換來一支天罡刀來,我給你兩千鎰。”

“天罡刀?”

“不懂了吧……嘿嘿,據說曹宗師這次造刀,與天罡地煞相對應。三十六支天罡刀,每一口都對應天罡三十六星之一。這種刀,不但削鐵如泥,而且還帶有星辰之力,威力無窮。

若非天罡三十六星君降世,誰能使用?”

“有這等事?”

問話的人剛一出口,旁邊立刻就有一個皓首老者站出來說話:“說你孤陋寡聞,你還真是……侍中大人本也看中了其中之一,結果想要試一下,險些傷了自己。那刀,可是有靈性呢。”

“是啊是啊,聽說侍中大人還專門請曹宗師的女婿喝酒,願以萬金,求取一刀。”

問話的人,頓時咧嘴,傻眼了……——————————————————————————————“叔孫啊,我何時向你求過刀呢?”

在前往塢堡的路上,荀彧忍不住打趣鄧稷。

這些時日的交往,讓荀彧對鄧稷好感陡增……這一路上,他忍不住打趣道:“我只是喝了你一頓酒而已,卻成了這副狀況。叔孫,你可要好好的賠我纔是,不如就讓令丈人爲我造一口刀?”

“文若,你想都別想。”

不等鄧稷回答,就聽典韋搶先開口。

“要造刀,也是先給我造。”

荀彧奇道:“曹宗師所造三十六支天罡刀,不就是你的嗎?”

典韋苦笑搖頭,“我一開始也這麼認爲,可是……那些刀,我一把都得不到,還白白搭上了許多材料。”

“話說回來,你那些刀,真是用西域奇烏所鑄?”

“當然!”

荀彧盯着典韋,突然間哈哈大笑,“君明,你知不知道,你說謊的時候,有一個很明顯的破綻?”

“啊?”

“每次你一說謊,就不敢擡頭與人對視。”

典韋連忙擡起頭,虎目圓睜,“文若,我哪裡不敢對視了?”

鄧稷忍不住也笑了,指着典韋說:“典中郎,你又上了文若的當了……”

典韋看了看鄧稷,又看了看荀彧,半晌也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他那副憨頭憨腦的樣子,引得荀彧鄧稷又是一陣大笑。

三人來到塢堡門口時,卻看到張氏和曹楠,正準備出門。

算算日子,曹楠已懷有六個月的身孕,肚子高高隆起,整個人看上去,比在棘陽時胖了兩圈。

曹朋典滿,王買鄧範各騎着一匹馬,而鄧鉅業坐在車上,已套好了車仗。

“叔孫,你怎麼回來了?”

張氏看到鄧稷,忍不住喚了一聲。

隨後,他向典韋欠身行禮,又看了一眼荀彧,微微一福。

“娘,你們這是要……”

ωωω⊙тt kan⊙¢〇

由於典韋組建虎賁,鄧稷大部分時間,都留在許都城內,協助典韋。

畢竟有了九女城的經驗,對於軍中的事務,鄧稷也都很清楚。反正他主要負責的,就是文書之類的工作,所以做起來,也是駕輕就熟。

張氏責備道:“你整日呆在城中,也不見回家。阿楠也不見你操半點的心……她身子有點不舒服,我帶她去城裡看醫生。這眼見着就快要生了,你這當爹的,居然一點都不着急……”

一句話,說的鄧稷滿面通紅,愧疚的向曹楠看去。

而曹楠則溫婉一笑,“娘,叔孫這不是忙於公務嘛,你就別怪他了!再者說了,家裡有人照看着,洪家嬸子也很盡心。娘,你是不是煩女兒了?要如此的話,女兒以後再也不敢麻煩母親。”

張氏急了,連忙說:“休得胡說,休得胡說。”

“要不,我陪你們一起去吧。”

鄧稷上前,輕聲對曹楠道。

曹楠臉一紅,“不過是婦道人家的毛病,你跟去作甚?這裡有貴客,你陪着典中郎和客人說話吧。

有娘和阿福他們跟着,不會出什麼事情。

倒是你,又瘦了許多……晚上若沒什麼事情,就在家裡吃飯吧。想吃什麼,和洪家嬸子說一聲便是。”

鄧稷,輕輕點頭。

“阿福,你也要出去嗎?”

典韋大聲問道。

曹朋搔搔頭,“我正好進城有點事情,陪母親和姐姐一同過去。”

“那我拜託你的那件事……”

“呃,已經弄好了,就在我書房的案子上。姐夫,你到時候帶典中郎過去就是,我們先走了!”

說着話,曹朋看了荀彧一眼。

這個人的氣度,可真的很足啊……曹朋不認識荀彧,主要是因爲他不怎麼出門,而荀彧呢,也從沒有來過塢堡,所以兩人都沒有見過。

殊不知,曹朋看荀彧的時候,荀彧也在打量曹朋。

曾不止一次聽鄧稷說過,他有一個妻弟,極爲聰慧,才華也很出衆。想必這少年,就是叔孫的妻弟?看其樣貌,倒是不俗。嗯,氣度聽沉穩,沒有寒門少年的畏縮,也沒有世家子弟的浮誇。叔孫這一家人,果然不差。丈人是宗師,妻子也體貼溫婉,就連這妻弟也不一般。

如此一家人,將來必有大前程。

曹朋在馬上朝荀彧微微欠身,而後拱手告辭。

荀彧呢,也出人意料的朝着曹朋一笑,拱了拱手……“阿福,你可真不簡單!”典滿忍不住低聲道。

曹朋愣了一下,“什麼不簡單?”

“文若公可是很少與人這般親善。平時我見他,都不苟言笑,今天居然會因你一禮而笑,更拱手還禮。”

“文若?”曹朋覺得這名字聽上去,挺耳熟。

“他很厲害嗎?”

“侍中,尚書令……主公不在許都時,內外事務,皆由他一手主持。連我爹都要敬重他幾分。”

曹朋聞聽,不由得回頭張望。

這時候,荀彧已隨着典韋鄧稷走進了塢堡。

“侍中?他叫什麼名字?”

典滿驚訝問道:“阿福,你不知道他是誰嗎?”

“廢話,我來許都,大部分時間都在塢堡,哪認得許多人?”

典滿說:“他就是尚書令荀彧荀文若……你若是沒聽過他的名字,總該聽說過潁川荀氏八龍的名號吧。

他就是八龍之一!”

那個人,就是荀彧?

饒是曹朋內心極爲堅強,聽聞典滿的話,也不由得大吃一驚。

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675章 殤(三)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242章 虎豹騎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464章 涼州亂(十二)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373章 尋釁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4章 老君觀裡話前程第461章 涼州亂(九)第242章 虎豹騎第465章 涼州亂(十三)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375章 叼羊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445章 糉子美人(三)第141章 虓虎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532章 海外來客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660章 荊南(一)第559章 拜相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90章 誰是誰非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74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三)第351章 三年後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25章 洪娘子之請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116章 陳登?薛州!第198章 出兵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2章 生逢建安元年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462章 涼州亂(十)第204章 初戰第69章 仇人第457章 涼州亂(五)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629章 荊州變(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258章 陸渾山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638章 長阪坡(一)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02章 曲陽第391章 無題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484章 涼州大決戰(三)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112章 啓程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587章 兄弟第292章 偏離軌道的歷史第42章 宛城之鉅變第256章 脣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