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形勢危急

巴根臺走出大帳,馬爾馬拉海的風撲面而來,潮溼、陰冷,吹的他的心都冰涼。長久以來,西征大軍中拔都兀魯思和蒙哥兀魯思不停的在戰,在建設,在征服,而察合臺兀魯思和窩闊臺兀魯思卻三心二意。以前有闊列堅王爺維持着大軍的團結,結果闊列堅王爺陣亡了。拜答爾王爺雖然反對更加深遠的西征,但是他總是忠實的執行統帥部的命令,努力奮戰,但是他也陣亡了。

西征大軍實際上已經瓦解。貴由殿下率領着窩闊臺兀魯思大軍已經東歸,在察合臺王爺病逝的消息傳來之後,不裡王爺也率部東歸,現在的西征大軍實際上只有拔都和蒙哥兩部。

爲什麼出現這個情況?除了感情因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利益。大諾顏兀魯思支持拔都王爺在西方世界的霸權,而拔都王爺支持大諾顏兀魯思在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的統治,兩大兀魯思共享那龐大的自由貿易區利益。更重要的是,拔都王爺暗中支持蒙哥繼承汗位,這樣兩大兀魯思的政治聯盟就牢不可破了。而大規模的西征對於其他兩大兀魯思沒有任何利益,別人純屬是義務幫忙,時間長了,西征大軍自然瓦解。

目前,以拔都兀魯思之強,已經到了足以和全蒙古可汗抗衡的地步。他雖然無意汗位,但是在西方世界,恐怕只知道賽因汗,不知道窩闊臺可汗吧,這當然是在大諾顏兀魯思的大力支持下。窩闊臺大汗不是愚人,他真的希望出現這樣的形勢麼?

窩闊臺大汗一方面調回大批的精兵猛將,一方面又遲遲不下停止西征的命令,這又是爲什麼?如果大汗要遏制拔都王爺在西方的勢力,只需要下令大軍東歸,南征宋國,自然西征大軍就沒有現在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局面。如果大汗一力扶持自己這兩大兀魯思,又爲什麼撤回數萬大軍,僅僅是爲了他們不要兄弟反目麼?

沒那麼簡單啊。

窩闊臺大汗,真正想要的是蒙古草原。只有佔住整個三河源頭,纔是真正的全蒙古之主。現在的蒙古草原,卻是大諾顏兀魯思的領地,窩闊臺大汗只有在和林附近的牧場徘徊,號令全蒙古自然名不正言不順。

那麼怎麼辦呢?智如窩闊臺大汗自然就想到了西征,假使西面的利益足夠大,也許能使大諾顏的後人放棄東方草原,把基業安置在西面。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藉着西征之力,在西方建立一個更爲強大富足的西蒙古呢?也許唆魯禾帖尼夫人會動心。畢竟拔都兀魯思的例子擺在那裡,只要巴根臺還活着,給他時間,只會把波斯建設的比拔都兀魯思更富強,唆魯禾帖尼夫人西遷就有了很大的可能。

這就是窩闊臺大汗需要一個強大西蒙古的原因,這就是他不遺餘力支持拔都王爺和蒙哥王爺的原因。但是窩闊臺大汗沒有想到,西蒙古的實力和威望已經增長到如此恐怖的地步,足以動搖蒙古草原上的汗權,那麼他削弱西征大軍的力量也就在所難免了。

巴根臺斷定,窩闊臺大汗如果還能夠實施有效統治,他絕不會允許西征大軍得到君士坦丁堡。如果是這樣,漠北草原就不再是蒙古的中心了,他的子孫將再也無法成爲真正的蒙古可汗。問題是窩闊臺大汗病體難支,此事也就只能拖下來了。

實力加運氣,是他們走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原因,也是他們有可能功虧一簣的原因。即使不是窩闊臺大汗病重這種形勢,大汗也隨時可能下令全軍東歸,結束西征!兩大兀魯思在夾縫中爭取到了這麼個機會,而時間也許只有一個月,最多兩個月。

如果拔都王爺問自己,有把握在這麼短時間攻克這座堅城麼?巴根臺一定會實話實說:沒有把握。但是拔都沒有問,這說明拔都王爺和蒙哥王爺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賭上這一把。巴根臺太瞭解蒙哥王爺這個學生了,以他的爭強好勝之心,怎麼可能不出現在君士坦丁堡呢?既然蒙哥王爺已經到了維也納,就說明拔都和蒙哥兩大巨頭已經決心一戰,不需要徵求自己這個幕僚長的意見了,今天只是向忽必烈殿下通報而已。

那麼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大帳,讓拔都王爺和忽必烈王爺交代清楚吧。反正不管怎麼樣,自己也只能賭上這條命,爲了拔都王爺,爲了蒙哥王爺,爲了自己,全力一搏。

巴根檯盤膝坐在金頂大帳之外,靜靜的等着大帳內傳出的消息。大軍聯營的西側是一片山崗,東側是丘陵地帶,拔都王爺的大斡爾朵就紮在西面的山上,極目遠望,都是一座一座的軍營。

站在山崗上向北方向望去,就是黑海,向南望,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一路向西,就是金角灣,遠遠的能看到巍峨雄壯的加拉太塔。巴根臺默默的看着20公里之外的君士坦丁堡,細細的思索着攻城計劃。黃凱他們費盡心力制定的作戰計劃,毫無疑問是不行了,雖然穩妥,但是短期破城的可能性不大。可是這麼一個烏龜殼一樣的防禦體系,該從何入手呢?

海上戰艦重炮齊轟,驅趕俘虜填壕附城,逐步消耗和疲敝守軍,最後再奇兵突出,這太曠日持久了。

如果他有蛙人在手,他會採用水下爆破作業,拔掉金蘭灣海底的尖樁,只要蒙古海軍戰艦進入金蘭灣,君士坦丁堡就大勢去矣。可是他沒有高水平的潛水員,即使是現代海軍訓練精銳潛水軍官,也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何況是成立不過1年多的原始海軍陸戰隊。那麼這條路走不通了。

用航空部隊索降城頭,力搶城門呢?沒有把握。以現在他手裡的海軍航空兵,一次最多能投入2百餘人突擊城頭,即使有空中火力掩護,也很可能被守軍的人海淹沒。這種奇兵,必須一擊制勝,一旦失敗,攻擊部隊連個退路都沒有。現在的蒙古,真的損失不起2百多名特種兵。

從海上攻擊可能性也不大,希臘火的威力不是鬧着玩的,蒙古同樣損失不起主力戰艦。

從哪裡下手呢?用坑道作業炸塌一部分城牆?巴根臺搖搖頭,據情報來看,君士坦丁岩層很淺,挖不了多深就會遇到岩層。而且城牆地基超過10米,這得多大的作業量才能到達起爆點?恐怕挖不到10米就被地下水淹了。

拆下艦炮,用重炮轟塌城牆如何?蒙古掌握的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艦炮,也無非是75口徑的行營炮,其***對付一般的戰艦和城牆足夠了,但是對於君士坦丁堡,那威力還是遠遠不夠。

面對堅城,巴根臺竟然一時沒有了頭緒,蒙古偉大的騎兵上不了城頭啊。也許應該考慮如何善後了,如果蒙古大軍必須東歸的話,如何處理這麼一大攤子難題?

“老師,情況我都知道了,我們都被逼到了懸崖邊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忽必烈來到他身後,打斷了他的思緒。

巴根臺看着莽莽羣山,沒有回頭,輕輕的說道:“我們草原人家,哪天不是在懸崖上?成吉思汗,就是在懸崖上領着我們走到今天。狼吃不到肉,就只有死路一條,我們輸不起。殿下,作戰計劃必須要調整了。”

忽必烈王爺說道:“是的,拔都大兄命我回去統帶南線集羣,老師你要留在這裡,和總參謀部一起制定新的作戰計劃。明天晚上之前,殿下必須要看到新計劃,我們沒有時間在這裡磨蹭。”

巴根臺站起身來,拍拍軍裝上的塵土,說道:“殿下,回去吧,掌握好部隊,要保守秘密,那會引起部隊的恐慌。把心沉下來,身爲大軍統帥,越是危急關頭,越要鎮靜,平靜,只有這樣你才能正常的思考。”

“是的,老師,我明白,我走了。”

巴根臺靜靜的看着忽必烈大步離開,跳上戰馬,帶着幾個那可兒疾馳而去。

“黃凱!立即召集總參全體人員,隨我去君士坦丁堡勘察戰場!”巴根臺大步走向戰馬。

第二十五章 塞外屠城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五十七章 堤下蟻穴第八十六章 新的征程第七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七十四章 貨幣問題第十章 狼吻餘生第一百零二章 信任非人第四十三章 衛州會戰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二十六章 心中有魔第七十七章 內部分裂第四十二章 深入敵後第十章 屠城危機第五十四章 遊擊摧敵第二十六章 廟算多勝第五十五章 中都來客第五十三章 步兵戰術第十一章 爲帝者師第八十章 形勢危急第二十七章 草原盛會第四十二章 深入敵後第十九章 天生軍人第五十七章 穿插敵後第七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三十三章 登基前夜第八章 燙手汗位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九十九章 孤膽英雄第七十一章 慘烈大捷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三十一章 黑海談判第四十章 軍事獨裁第一百零三章 心靈重創第七十八章 折衝樽俎第六十五章 縱橫中原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二十八章 股份公司第八十四章 股權政治第十七章 欽察攻略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第二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十七章 斷腸之毒第十六章 戰略分歧第二十五章 沒有桃園第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第五十六章 對金開戰第二十三章 有驚無險第七十八章 巴特爾級第二十章 特種裝備第四十九章 永清史家第五十六章 掃清外圍第三十章 威懾盟友第三十八章 秣兵礪馬第十四章 水利時代第七十九章 內修政治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導第三十八章 混亂局勢第六十章 向東!向東!第六十二章 北線攻勢第七十七章 內部分裂第六十二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三章 商業戰爭第十三章 海軍搖籃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四十五章 全線撤退第四十六章 摧毀河防第二章 斬首戰術第二十七章 草原盛會第二十四章 炮艦外交第六十一章 榮譽之戰第三十五章 榮耀大婚第七十五章 制帥之死第四十八章 整編新軍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八十三章 計劃出爐第四章 分進合擊第二章 斬首戰術第二十二章 西線形勢第七十六章 先知堅忍第十四章 不得不戰第五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二章 威服羣雄第五十二章 南下淮東第四十九章 永清史家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六十四章 輝煌勝利第七十二章 制帥許國第四十六章 征服北俄第三章 生死歸途第二十三章 血戰浮橋第七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三十四章 防禦體系第四十三章 蠻族來了第七十六章 理想遠去第三十章 命裡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