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收緊羅網

政保總局情報員魯季科夫回到基輔之後,投入契爾尼果夫大公米哈伊爾-夫塞沃羅多維奇麾下,因爲他的忠勇善戰很快進入大公的親兵隊,深受大公信任。更爲可笑的是,他還是出城與蒙古人談判的代表之一,因爲他精通突厥語,還會一點蒙古語。正是藉着這個機會,魯季科夫幾次往返佩累雅斯拉夫和基輔之間,送出了大量的情報。

陳翀局長已經返回奇斯托波爾政保總局總部。魯季科夫最後一次出城是在15天前,夜深人靜,當所有契爾尼果夫代表沉入夢鄉的時候,一個特戰旅指揮部參謀把他帶到了軍中的政保總局大帳。巴拉科夫已經擔任了政保總局在佩累雅斯拉夫的情報聯絡官,魯季科夫向巴拉科夫彙報了基輔的情報:米哈伊爾大公即將撤出基輔,總局的判斷大致正確,他將率領城內的2千餘親信流亡匈牙利或者波蘭,魯季科夫也將是這些人的一員。

巴拉科夫向他詳細布置了將來在匈牙利的任務。在布達,有進出口公司的關聯單位作爲秘密聯絡點,在多瑙河畔的欽察人聚居區還有幾個蒙古情報員,他要恢復和這些人的聯繫,建立穩定的情報獲取和傳遞渠道。如果出現緊急情況,他可以撤往政保總局設置在波蘭的克拉科夫情報站。

一切準備就緒,特戰旅常海蔘謀長親自接見了他,詢問了一些準備情況,對他的工作表示滿意。最後說道:“你們是老戰友了,以後天各一方,不知道今生還有沒有可能見面。你們好好的聊一聊吧,這種機會不多。”

常海蔘謀長知道這些人出生入死,生還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對於蒙古來說又不可或缺。在這個時候,唯一能給他心靈慰藉的就是戰友的相聚,他沒有說話,悄悄的走出了大帳。

基輔的蝮蛇行動結束之後,巴拉科夫和魯季科夫在佩累雅斯拉夫見過3次了,但是限於總局嚴格的紀律,他們只能談公事,不敢有任何私下的交流,關於蝮蛇行動兩人一字都沒有提。現在,魯季科夫又將執行危險任務,巴拉科夫的心情十分複雜。

大帳裡燈光昏暗,千言萬語,兩個老戰友卻一時不知道從何說起,總局紀律森嚴,很多事情是不能私下交流的。終於,巴拉科夫擡起頭來,說道:“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告訴你,我很感謝你,感謝你還活着。基輔站沒有全軍覆滅,這樣我良心平安些。”

魯季科夫聲音低沉的說道:“長官是我永遠的榜樣,沒有你的英明果敢,我們很難完成蝮蛇行動,他們死的就沒有意義了。自從到了政保總局,我就從來就沒有想着活着回來,長官不必自責。我只是遺憾,他們的英名不能流傳天下。”

巴拉科夫說道:“其實我很想找到他們的家人,告訴他們真相,盡我的能力幫助他們,哪怕是違反紀律,被局裡處分。可是我接觸不到總局的人事檔案,那是局裡的機密,這讓我很難過。魯季科夫,活下去,爲了我們大家,爲了基輔站。”

魯季科夫點點頭,說道:“我會小心的。那麼長官就調任內勤了?危險小了,責任卻更大了,你也要小心在意。”

巴拉科夫無聲的苦笑了,桌子下面放着一份立窩尼亞的情報彙總。總局把這些資料讓他研究,雖然沒有明確他的任務,但是這是派他到立窩尼亞的前兆。這些情況是不能和魯季科夫說的,總局不允許特工們交流直接任務以外的事情。即使是現在,魯季科夫也不知道他的基輔站戰友究竟是怎麼死的。

巴拉科夫從脖子上取下一個精緻的小銀十字架,這是妻子送給他的30歲生日禮物,他一直將之看做自己的護身符,須臾不敢離身。他經歷了慘烈的戰爭,經歷了嚴酷的敵後情報工作,他認爲就是這個東西保佑他活了下來。他把十字架遞給魯季科夫,說道:“這是我妻子送給我的護身符,現在送給你,他會保佑你平安。”

魯季科夫鄭重的接過這個小禮物,戴在自己的脖子上。他站起身來,向巴拉科夫敬了一個軍禮,說道:“那麼,再見了,長官。”

巴拉科夫也站起來,向魯季科夫莊重的回禮,然後兩人緊緊握手,互道珍重。

。。。。。。。。。。。

整個夏天,蒙古大軍一直在第聶伯河下游和頓河之間遊牧,顯得懶洋洋的。基輔打的乒乒乓乓,蒙古人的邏騎經常深入到戰場,他們只是靜靜的觀察着基輔,沒有干涉這場乏味的拉鋸戰。剛開始俄羅斯人還大驚小怪,一些俄軍斥候還試圖驅逐蒙古人,但是馬上遭到這些草原騎士們的迎頭痛擊,落荒而逃。

隨着天氣轉涼,夏日的暑氣逐漸消散,蒙古邏騎的出動更爲頻繁,也更有攻擊性。蒙古人不讓南俄的哨騎靠近蒙軍的牧場,一直把他們趕到基輔城下,那些試圖反抗的俄軍偵察兵被蒙軍毫不留情的殺戮。到9月份,俄軍的偵察兵們出營2俄裡就會遭到蒙古邏騎的截殺,蒙軍已經完成了實際上的戰場遮斷。

蒙古也拒絕了兩個大公的所有談判代表,任何俄國人不得出現在拔都大帳的視線之內。基輔俄軍對蒙古人的動向一無所知,不安的氣氛開始在基輔蔓延。爭奪基輔的雙方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蒙古人打過來怎麼辦?蒙古人已經控制了整個北俄,把弗拉基米爾變成了一片廢墟,誰敢保證他們對基輔沒有念想?

基輔雙方的軍隊目前總計有3萬8千。其中加利西亞軍2萬1千,沃倫公爵德米特爾率領國內最後的兵力趕來支援。斯摩凌斯克軍也把國內的青壯幾乎蒐羅一空,大公最後一個金幣都用來購買蒙古的糧食和鐵料,百姓的財產也被蒐羅一空。

基輔城下的戰爭已經進行了1年之久,死傷慘重不說,活着的人也已經精疲力盡,毫無鬥志了。蒙古人咄咄逼人的跡象終於讓兩位大公感到了一絲危險,他們開始接觸和談判,一部分斯摩凌斯克軍進入基輔城佈防。

9月底,蒙古大軍已經進逼到基輔城下。從城內望去,兵車轔轔,駱駝鳴叫,戰馬嘶鳴,拔都指揮6萬大軍把基輔圍的水泄不通,那浩大的聲勢讓俄羅斯人膽戰心驚。

特戰旅工兵逼近基輔城1千米,挖掘長壕,挖出的泥土用來構築胸牆。長壕底部是尖利的木樁,最外圍是一圈圈鐵絲網。每隔200米,就有一條15米左右的通道,供大軍出擊使用。如果守軍想利用這些通道攻擊蒙軍陣地,那純粹是癡心妄想,因爲通道後面就是機槍和炮兵陣地,正面攻擊這些通道會遭到機槍大炮的屠殺。

蒙哥被任命爲攻城部隊總指揮官,拔都在佩累雅斯拉夫作爲後援。10月初,蒙哥到達了第聶伯河東,他立馬在扯爾尼哥崖岸,巴根臺、孛欒臺、速不臺、也速兀哥等心腹將領陪同他一起視察戰場。

望遠鏡裡,基輔籠罩在初冬的小雪裡,城內高大的教堂有30區之多,金塔摩空,極其壯麗。蒙哥嘆息道:“我們和德米特里耶夫副主教有協議,如果有可能,還是儘量保全這座偉大的城市吧。巴根臺老師,派使者到城裡去,讓他們投降。”

在蒙古大軍緊逼基輔的時候,加利西亞大公達尼爾-羅曼諾維奇已經逃跑了,派其部將迪米特里和沃倫公爵德米特爾指揮加利西亞軍隊。在蒙軍的壓迫下,斯摩凌斯克軍也在羅斯迪斯拉夫大公指揮下全部進城。

感覺被欺騙的沃倫公爵德米特爾氣憤之下殺了蒙哥派出的使者。冷靜下來的他知道自己闖了大禍,蒙古人對殺害使者的行爲非常憎恨,他這麼一干,就絕無談判的可能了。被恐懼折磨的精神崩潰的德米特爾,最終還是趁夜溜走了,他沒辦法和加利西亞大公達尼爾交差,只能逃往波蘭。

迪米特里和羅斯迪斯拉夫大公決心守住基輔,這個俄羅斯的母親之城。大怒的蒙哥王子下令立即攻城,巴根臺連忙勸阻,他說道:“雖然基輔城已經被團團包圍,守軍都是殘兵敗將,但是第聶伯河還沒有結冰,河兩岸的蒙軍難以相互協調配合。在這種情況下攻城,我們會增加很多無畏的傷亡。

現在基輔已經是甕中之鱉,我們何必爭在這一時呢?再有1個月,第聶伯河就會結冰,那時候再消滅他們不遲。大將不可因憤怒興兵,爲了奪取南俄,我們已經等了1年多,何必爭在這一時,折損我們寶貴的兵力?”

諸將大部分還是贊同,速不臺也說道:“殿下,現在不裡和貴由殿下所部主力並沒有前來,我們兵力並不充裕。基輔只是我們的第一步,我們還要向加利西亞,匈牙利和波蘭進軍,在這個死地損兵折將不值得。”

冷靜下來的蒙哥採納了諸將的意見,取消了立即進攻的命令。

窩闊臺汗12年(1240年)11月初6日,沉寂已久的蒙軍大炮終於發出了第一聲怒吼。

第五十四章 工業動力第十八章 生而何歡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第四十九章 永清史家第十五章 艱難時事第四十章 瑟米利亞第十九章 天生軍人第七章 奔襲北線第四十三章 衛州會戰第五十三章 步兵戰術第七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一章 臨行重託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三章 內部瓦解第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六十四章 兵權之爭第八章 燙手汗位第七章 艱難開拓第二十四章 經濟地帶第三十一章 黑海談判第五十四章 遊擊摧敵第五章 百鍊鋼弩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五十五章 真的勇士第五十二章 奇爾克伊第三十二章 威服羣雄第三十一章 以一當百第五十章 契約工人第七十五章 征程前夜第七章 不裡阿耳第五十六章 掃清外圍第三十一章 海灘談話第七十一章 慘烈大捷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十八章 違令刺殺第八十九章 反游擊戰第八十三章 勝也談和第三十五章 艱難團結第七十三章 巨人之死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初戰受挫第三十五章 首戰梁贊第七十五章 百年大計第十二章 瓊山屠兇第四十九章 攻克鳳翔第三十二章 威尼斯人第十六章 奴隸之死第三十九章 奧斯塔德第六十九章 攻克鈞州第三十三章 政變有因第六十章 梨花無敵第三十四章 未來戰士第二十章 伯牙烏人第七十章 曲終不散第一章 臨行重託第八十三章 滅金之後第七十九章 決定關頭第五章 殺賊立威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六章 幸福時光第五十章 契約工人第八十二章 一二一三第二十三章 分化強敵第十章 屠城危機第三十四章 未來戰士第十一章 逼敵速戰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第一章 荒野人家第五章 百鍊鋼弩第二十三章 分化強敵第六十五章 局部出擊第三十五章 首戰梁贊第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零三章 心靈重創第四十三章 千里奔襲第三十八章 慘烈大捷第二十章 伯牙烏人第十章 轉戰千里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三十七章 死有何懼第八十三章 滅金之後第九章 一場屠殺第五十四章 工業動力第三十二章 威服羣雄第二十七章 陣斬大將第四章 魂歸草原第四十一章 蕭瑟秋風第九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十八章 水晶商廈第四十六章 摧毀河防第七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三十九章 奧斯塔德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五十二章 一場對話第三十一章 天崩地裂第五十九章 敵在側後第五十三章 步兵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