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地雞毛

“院使公,這是蒙古人暫時性進攻,目的是爲了掩護他們的步兵和輜重撤退。我請求以我部忠孝軍爲先鋒,立即追擊蒙軍。”高英躍躍欲試的說道。遠處地平線上,大隊蒙古騎兵正緩緩向東面退去,如同退潮的大海。他們這一批忠孝軍將領都是完顏陳和尚帶出來的,大部分參加過兩次大昌原之戰,深知蒙古騎兵的弱點。目前爲止忠孝軍雖然損失了8百餘騎,但是主要戰力還在,他並不怕蒙古騎兵。

依剌蒲阿注視着仍然冒着青煙的前軍營寨,蒙軍的這次兇猛衝鋒已經把方圓數裡的營帳全部摧毀,無邊的曠野上,顯得格外淒涼悲切。他嘆了口氣,說道:“窮寇莫追,何況我們這兩條腿的,能追上他們四條腿的麼?你們這點騎兵,是朝廷有限的突擊力量了,經不起任何損折。敵人已經退去,衛州得到了保全,我們該乾的都幹了,讓他們走吧。”

樊能說道:“據斥候來報,從昨夜那一聲暴響,火光沖天開始,蒙古就開始了連夜撤退。現在他們的步兵恐怕已經快到安陽了,追不上了。也不知道昨夜城內出了什麼事情,那一下子驚天動地,差點引發我部營嘯。”

依剌蒲阿說道:“不管發生了什麼,一定是對蒙軍大不利,不然他們不會輕易退卻。我們這一仗贏的僥倖,如果不是出了意外,他們先攻克衛州不是不可能的。”

大將楊沃衍說道:“我看我們還是進城看看吧,恆山公現在日子一定不好過。兵力相當的情況下,硬扛了韃靼大將塔思和蒙哥3個多月,此公是個人物。我倒是想見見他,上次我沒去潞州,這次不可錯過。”

依剌蒲阿笑道:“走,我們進衛州!大軍還是駐紮在城外吧,就不要給他們添亂了。”

諸將進城之後,才明白依剌蒲阿的決定多麼英明。衛州,這座曾經容納近20萬軍民的城市,已經變成了一片瓦礫。蒙軍炮兵轟擊一切可能藏人的目標,結果就是這座城市的軍民大部死於炮擊和大火。一個充斥着10幾萬屍體和骯髒碎片污物的大垃圾場,是無法駐軍的,尤其是城內幾乎所有的水井都被倒塌的房屋掩埋,或者死人死畜污染了,根本無法飲用。

依剌蒲阿見到武仙的時候,哪裡還是那個權勢顯赫的爵爺,焦慮、疲憊、驚恐、飢渴和心力交瘁把他折磨的和開封城的老乞沒啥區別。他的部下全部如此,僥倖存活下來的軍民不到2萬,一個個面黃肌瘦,衣不蔽體,不成人形。

依剌蒲阿感慨萬千,命人從城外的軍營中調配軍糧布匹,救濟河朔軍民。楊沃衍拉着武仙說道:“爵爺,沒想到這一仗打的如此慘烈,你們受苦了。”

武仙苦笑着說道:“翰公,我在衛州經營多年,城堅池固,糧秣充足,戰前我有信心堅守半年。誰成想那韃酋蒙哥用一種長筒火器,把我的城防炸成了一片廢墟,40天都沒守住啊。”

楊沃衍問道:“昨日我聽衛州城內一聲巨響,聲震數十里,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武仙苦笑一聲,說道:“昨日我趁夜反擊賊軍,其實就是想趁亂奪佔幾個街坊,擴大防禦區域。我知你們離衛州很近了,多堅持一刻就多幾分勝算。他們的火炮威力太大,我夜襲的重點就是他們的炮兵。我的士兵想燒燬他們的大炮,結果引燃了子藥,半個衛州城灰飛煙滅,數千人和韃子同歸於盡了。那情景真是太可怕了,現在想來還心驚肉跳,韃子有如此利器,將來你一定會遇上,要小心在意。”

依剌蒲阿神色黯然,說道:“韃子有如此利器,我朝還能堅持多久啊。我能對付他們的騎兵,可是如何應付他們的大炮啊。”

衛州會戰,造成了極其慘重的傷亡。蒙軍參戰近8萬兵力,死傷近5萬,殘部狼狽退回安陽。金軍依剌蒲阿部援兵傷亡近3萬,大部分是在11日晨蒙軍的決死突擊中造成。衛州武仙部原8萬大軍已經灰飛煙滅,只有不到2萬殘兵,衛州城10餘萬百姓,也大部死於戰火,倖存者連4萬都不到。

金朝得知衛州圍解,詔武仙、依剌蒲阿等前線將領回朝受賞,要普天同賀衛州大捷。對戰死的10餘萬軍民,金朝君臣選擇性遺忘了。他們真的勝利了麼?河朔地區最後一個戰略據點衛州城不復存在,他們最大的一支戰略機動力量損失了3萬餘百戰精兵,其中包括數千最寶貴的騎兵。

不過晦敗爲勝早已成爲了金人的慣例。如果按他們的戰報,從成吉思汗24年到現在,他們已經消滅了1百萬蒙古軍隊了。衛州好歹打退了蒙古人,怎麼看也算是個勝仗,吹噓一番也是人之常情。

由於衛州已經殘破,黃河北岸已經一片凋敝,根本無法籌集糧秣,不可能成爲主戰場了。金國阿勒壇汗完顏守緒在承天門犒軍之後,命武仙殘部調防胡嶺關,嚴守商州南部,防止蒙軍從宋境滲透到河南腹地。

同時命令依剌蒲阿和完顏合達兩部合併,在潼關以東的閿鄉設立行省,統一指揮關中和潼關部隊。完顏合達是平章政事,當朝宰相,依剌蒲阿是樞密副使,掌握軍政大權。這兩大統帥同時坐鎮一個行省,在金朝歷史上是沒有的,可見潼關在金朝君臣心中的地位。

衛州戰後,蒙軍殘部3萬餘人退到安陽舔舐傷口。那些河朔地區桀驁不馴的軍閥,被大大削弱了,卻什麼都沒有得到,人口、糧草、布匹、牲畜、金銀銅錢這些蒙古需要的東西,在潞州和衛州同樣極度缺乏。蒙軍最精銳的特種部隊參戰600餘人,活下來的還不到50個,炮兵全部陣亡,可以說是元氣大傷。塔思國王掌握的騎兵部隊雖然基本完整,但是也損失了數千。

一連十餘日,無論是大汗還是大諾顏的斥責都沒有來到,東線集團諸將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來自大斡爾朵的處罰決定。

其實,無論是大汗還是大諾顏,都沒有功夫搭理他們,他們爲西線的戰局已經快發狂了。不管怎麼說,衛州會戰還是成功的把三關守軍調動出來了,這本是進攻潼關的大好機會。可是一連10余天,關內諸軍只發動了幾次三心二意的進攻,被潼關守將納合買住擊退。拿的出手的戰績,也就是佔據了潼關南部的幾十個山頭,就算是山寨吧。這令窩闊臺大汗大發雷霆,他千辛萬苦策劃的引蛇出洞戰術,被蠢豬一樣的部下禍害了。

這其實也怪不得關中部隊,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關中諸將向來互不統屬,誰也不服誰,攻擊潼關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沒有統一指揮怎麼可能協同作戰。關中,恰恰沒有一個威望足夠的統帥,速不臺只是名義上的主將,根本就調動不動各個軍頭。

第二個原因,就是渭河兩岸向來富庶,京兆、鳳翔這樣的大城更是人口衆多,財貨如山,蒙古諸將哪個不垂涎三尺。讓他們損耗寶貴的兵力,攻擊險要又貧瘠的潼關,沒有足夠的利益是很難實現的。

就在塔思國王在衛州拼死奮戰的時候,窩闊臺大汗渡過冰凍的黃河,已經親至西岸的韓城。大諾顏坐鎮同州,統一指揮關中諸軍。這下關中諸將知道問題嚴重了,齊聚潼關南部松果山、太華山和南山諸寨,向小關方向猛攻。

因爲蒙軍行動遲緩,潼關守將納合買住蒐羅兵力,加強了防禦,又形成了死打硬拼的局面。蒙軍騎兵的優勢無從發揮,兵力的劣勢卻暴露無疑。窩闊臺大汗苦心策劃的調虎離山戰術成了虎頭蛇尾,一地雞毛,他對關中諸將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

11月初8日,拖雷大諾顏鑑於金軍主力齊聚潼關、小關一帶,命令關中諸軍急襲藍關,穿過秦嶺大山的崎嶇道路突入商州,進入中原,從而一舉突破整個關河防線。

爲了表示對此戰的重視,拖雷大諾顏給了速不臺2個炮兵連和也速兀格所部工兵,並且派親信大將巴根臺親自帶領援兵來到關西鎮,傳達命令,代表大諾顏協調諸將。

巴根臺趕到關西鎮蒙軍大營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他顧不上休整,立即召集衆將商議進攻藍關的戰術。

從藍田關到武關,就是商於古道,自古就是一條進出關中的戰略通道,當年秦楚爲了爭奪這條道路進行過長期的戰爭。但是到了這個時期,這條道路年久失修,已經成了一條崎嶇小路。丹水氾濫,沖垮古老的路基,兩側的懸崖上不斷落下大石,早已把道路塞成了亂石堆。很多地方只能容一人一馬通行,連大車都過不去。像羅公碥寬不過3尺,長五、六裡,一旦山水暴漲,連這條路都會被淹沒。

速不臺把地形和敵我兵力配置大致給巴根臺講解之後,巴根臺也感到事態嚴重。此地用兵並不如大諾顏想象的樂觀,但是命令不能不執行。

速不臺說道:“金軍主力都在百里外的潼關、小關地區,藍關的兵力並不充裕,我2個連的強大炮火足以轟開敵軍關城。問題是商州的山路險峻崎嶇,僅僅也速兀格的幾百工兵恐怕難以迅速修通道路,到達武關。我看還是要發動民夫刊石伐木,以通道路。”

失吉忽禿忽說道:“那不得動用幾萬人力啊,如果在商於道上遭到敵軍突襲,我軍必敗無疑,誰敢說那一個個險要之處就沒有伏兵?與其如此,不如我把炮兵架在小關前,轟開小關。然後直下朱陽、虢州,繞到他閿鄉行省背後,與關前我軍兩面夾擊之。”

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五十七章 邊打邊談第三十七章 開局不利第七章 鷹虎相爭第七十七章 征途無限第七十九章 重歸蒙古第十二章 死亡之路第七十章 南渡之變第三十四章 防禦體系第五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三十九章 奧斯塔德第四十七章 忠義山東第三十五章 首戰梁贊第六十五章 縱橫中原第四十四章 濰州李三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八十章 兀良哈臺第九章 人狼戰爭第十四章 艱難選擇第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一章 閃擊西俄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十七章 斷腸之毒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九章 攻克鳳翔第二十七章 地下戰爭第六十七章 一個弩兵第六十一章 奔向河口第八十四章 奮勇攻城第九十一章 義無反顧第六章 人工運河第三十八章 科洛姆納第五十六章 掃清外圍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五十章 戰略偵察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戰第五十八章 女真大將第五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八十章 整飭軍備第七十章 海軍決勝第二十一章 權臣生活第四章 分進合擊第八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四章 南下北上第六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十四章 艱難選擇第三章 剝繭抽絲第六章 人工運河第九十九章 孤膽英雄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八十五章 斡爾朵城第二十三章 關河爭奪第四十一章 蕭瑟秋風第十四章 水利時代第七十六章 先知堅忍第六十章 雨中激戰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四十六章 威服奸雄第四十二章 再入沙場第五十七章 縱火神器第二十六章 英雄之死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重建益都第二十二章 沿河商業第二十二章 初露崢嶸第十五章 一夫當關第四十一章 蕭瑟秋風第六章 一盤散沙第五十一章 金石爲開第十五章 征途陷阱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八章 問題重重第七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九章 裡格尼茨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章 一夫當關第五十九章 敵在側後第五十五章 真的勇士第五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五十一章 搗毀蜀口第五十八章 殺出血路第八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章 獨闖龍潭第五十五章 初入楚州第七十三章 內部瓦解第三十一章 以一當百第九十六章 再度出山第九十四章 流放歲月第十一章 爲帝者師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九十五章 幸福短暫第五十九章 百死不悔第六十一章 殺出重圍第五十四章 遊擊摧敵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八章 問題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