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信任非人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春、夏之交

木華黎攻克上京是決定性的,這樣上京會寧府雄也,興中府石天應等地方軍閥不得不臣服於蒙古鐵騎,蒙軍在興中府取得了一個立腳點。而且和盤踞在鹹平府的契丹遼王耶律留哥連成一片,基本控制了大部分遼東地區。耶律留哥,是唯一的蒙古可靠的朋友,2年前他就和按陳諾顏結盟,正式臣服於蒙古大汗。

但是金國的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還盤踞在東京遼陽府,擁衆40餘萬。在遼西,錦州地方軍閥張鯨也聚衆數十萬,表面臣服蒙古,但是不肯遣子入侍蒙古大汗。這兩股強大的力量,都是木華黎薄弱的兵力無法掌控的。

此時正是蒙古圍攻中都的關鍵時刻,中都早已是風雨飄搖。三木合拔都率石抹明安、耶律禿花、耶律阿海等契丹軍將這座千年雄都圍的水泄不通,城內早就糧盡援絕,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如果蒲鮮萬奴擊敗張鯨,沿着渤海岸回援中都城,那麼中都城下的蒙軍就有大麻煩了,數十萬東北軍可不是鬧着玩的。

所以,如果不能消滅蒲鮮萬奴,至少要把他滯留在遼瀋之間。這樣錦州張鯨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因爲他正控制着蒲鮮萬奴遼東金軍進入中原的道路。如果張鯨放開大路,那麼誰也攔不住蒲鮮萬奴回師中都。而木華黎的蒙古大軍離錦州太遠,中間還隔着蒲鮮萬奴,張鯨還感覺不到蒙古鐵騎的威懾力量,蒙古人暫時拿他沒啥辦法。所以,張鯨在兩頭索取好處,金蒙之間都在百般拉攏這個土豪。

對這種地方軍閥巴根臺打交道的多了,深知他們的脾氣,你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他們就不會乖乖聽話。對於錦州自稱臨海王的張鯨,巴根臺的辦法就是武力威懾,別以爲他躲在錦州就高枕無憂,要讓他感到蒙古特種兵要取他性命易如反掌。他才懶得費那勁拉攏張鯨,天下這種人多了去了,他沒那麼多好臉給這些人看。

2個特戰分隊差不多摧毀了半個臨海王府,然後直接索降到一片廢墟上面,張鯨的軍隊哪個敢動!特倫敖都從地窖裡把張鯨揪了出來,張鯨見了殺氣騰騰的巴根臺,腿都軟了,立即投降。巴根臺根本就不信任張鯨,喝令特倫敖都斬之,特倫敖都是什麼人,二話不說就將張鯨砍爲肉泥。

隨後,巴根臺任命張鯨的哥哥張致爲錦州都提控,接管了錦州軍的指揮權。命令他隨時聽候木華黎萬戶的命令,一步也不許離開錦州,放跑了蒲鮮萬奴,他們蒙古特種兵就屠滅錦州張氏一門。

錦州問題就這麼解決了,不費吹灰之力,簡單直接,蒙古特種部隊的方式:服從或消滅。此時的蒲鮮萬奴,東有耶律留哥的遼軍,西被錦州卡住了退路,進退兩難,已經是甕中之鱉。但是就在木華黎和遼軍步步向蒲鮮萬奴的東京城逼近的時候,一個意外救了他。

一切還要從耶律留哥說起。耶律留哥是契丹人,本是金國東北招討司千戶。蒙古崛起,被壓制了上百年的契丹族人蠢蠢欲動,孕育着反抗女真人的烈火。衛紹王遏制東北契丹人的辦法是大規模的遷徙,兩戶女真人夾一戶契丹人居住,這更加加劇了契丹人的怒火。

終於,隆州、韓州一帶的契丹人在耶律留哥的率領下,起兵反金,後來與耶的率領的另一支契丹反金力量聯合,攻佔上京和東京之間的鹹平府,控制了遼東大部分地區。

耶律留哥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統帥,他自立遼王,安定追隨者之心。與蒙古按陳諾顏結盟,歸順了蒙古,取得了外部的強大支持。一切就緒,他在東北兩京之間,遼河兩岸,聯合蒙古兩次擊敗蒲鮮萬奴的金國大軍,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

爲了鞏固遼-蒙之盟,隨時保持戰略協同,蒙軍派駐了一些軍官輔佐耶律留哥。爲首的,正是巴根臺以保下來的李雄!李雄用他的勇武和真誠贏得了成吉思汗的信任,專門把他派到遼軍。但是,李雄做的一切根本就是假象,他從來就沒有想過投降蒙古。

到了遼軍之後,他利用遼軍來源不一,成分複雜,耶律留哥尚沒有建立起足夠威望的機會。聯絡留哥部將耶廝不、乞奴、金山、青狗、統古、喊舍等人,陰謀叛蒙歸金,而留哥居然全無察覺,沒有任何警惕的去朝覲成吉思汗。而李雄詐稱留哥死,推舉耶廝不爲主,居然在澄州稱帝了。隨後遼軍脫離了蒙古掌控,把耶律留哥扔在成吉思汗處回不來了,家小也被當作人質。

突然的變故,打亂了木華黎的部署,本來有利的形勢突然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一旦遼軍投金,和蒲鮮萬奴合兵一處,遼西的張致這種牆頭草必然投金,木華黎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

聽到這個消息,巴根臺覺得心都抽緊了,他費勁千辛萬苦救活的人,向蒙古大汗擔保的人,他如此信任的人,居然在這種關鍵時刻背叛了蒙古!而且如此處心積慮,給蒙古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他如何向木華黎萬戶交代,如何向成吉思汗交代啊。。。。。。。。。

巴根臺太傷心了,大汗的斥責倒是次要的,他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如果說李雄這樣的人都無法信任,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值得信任的人麼?他第一次懂得了,真誠,恩德,並不能感動所有的人,甚至對絕大部分人是沒有用的。這個世界上,終究是武力說了算,人們只敬畏強大的人。他曾經有一絲希望,他希望不是這樣,他渴望有肝膽相照的男兒情,而現實給了他響亮的耳光。

他沉默了足足兩天,然後親率特種部隊抓捕李雄,他一定要活捉這個忘恩負義的人,親手殺了此人。他瘋了一樣暴跳如雷,這不僅僅是因爲李雄的背叛,更因爲李雄顛覆了他心中對人性的最後一絲信任。

李雄深知如果他在遼軍中,根本就逃不脫巴根臺的追殺,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跑路。他悄悄的逃出軍營,躲在締母嶺-酷輦嶺-青嶺-馬記嶺之間的山區,巴根臺和李雄在這片廣大的山間玩起了山地追擊戰。

巴根臺瘋了一樣,調集重兵,封鎖住各個山路要隘,親自進山搜尋。他使出了全身解數,飢餐渴飲,深入不毛,如同當年追捕野獸一樣搜捕李雄。李雄同樣是生於山區,長於山區,並且是山地游擊戰的高手,擺脫追蹤的能力同樣天下無雙。雙方在遼源以北的山區裡鬥智鬥勇,持續了一個月之久,終於是李雄扛不住,沿着益褪水逃到了照散城,巴根臺跟蹤而至。

李雄繼續逃亡,山地追蹤李雄玩不過巴根臺,他就意圖躲進人煙稠密,城邑衆多的高麗地區。他從婆速路越過鴨綠水,巴根臺契而不捨。在人海之中找到一個人何其之難,巴根臺的辦法就是嚴刑拷問當地居民,如有隱瞞,一律屠滅。

終於,在大同江以北的一個小山村裡,精疲力盡的李雄被特種部隊捕獲。龍精虎猛的一條大漢,瘦的就剩下了皮包骨頭。巴根臺毫無憐憫,只問了一句:“爲什麼?”

李雄自知必死,他毫不畏懼的看着巴根臺狼一樣吃人的眼睛,說道:“你們逼死了我大哥,我寧死不跟你們同流合污。”

原來,在這年春天,中都城無兵無糧,早已不可守。守城主將完顏承暉和原西京留守石抹然盡忠在絕望中向汴京的金宣宗,發出了一封又一封的求救表章,言辭慘痛之極。金宣宗命元帥左監軍永錫將中山、真定兵,元帥左都監烏古論慶壽將大名軍萬八千人、西南路步騎萬一千、河北兵一萬,御史中丞李英運糧,參知政事、大名行省孛術魯德裕調遣繼發,以救中都。

李英此時已經官升御史中丞,別人拿皇帝的詔旨當擦屁股紙,誰願意去中都去送死啊。唯獨李英,拼了性命來救中都。他到了大名府以後真的召集起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和數千車的糧食。

札八兒火者的情報員立即飛鴿傳書,把消息送到了漠南大汗斡爾朵。瑪蒂法立即派人以李雄的性命威脅李英,只要他膽敢把糧食運到中都,馬上就殺了他弟弟。李英痛哭一場,當晚喝了個大醉,決定用自己的命換李雄一命。第二天他就下令從萬夫長到普通一兵,每人都要背三鬥糧食行軍,這就等於自己解除了武裝。

運糧軍到達霸州青戈,蒙將契丹人石抹明安、右副元帥神撒和蕭家軍、史家軍等漢軍部隊,早就埋伏在此。李英喝的大醉,全不設備,蒙軍發起突襲,金軍大敗,幾乎被全殲,運糧車也被全部搶走,李英死在亂軍之中。

另一路運糧軍也在涿州旋風寨被蒙軍消滅,消息也是李英泄露出去的。李英的死訊傳來,李雄正在遼軍中,他悲憤欲狂,決定反蒙,幹一票大的。他居然策反了耶律留哥的20萬遼軍,讓木華黎陷入戰略的被動。

“來吧!砍我吧!你們本來就是殺人的魔王,不多我一個!”

狂性大發的巴根臺打斷李雄的腿,兇殘的踩住他的手臂,一個一個的把李雄的手指割下來。李雄仍然罵不絕口,喪失理智的巴根臺割掉了李雄的舌頭,酷刑將之折磨至死。

在場的特種兵們都驚呆了,蒙古人殺人如麻不假,但是這樣把人折磨死的事情卻從來不幹。所有的人,看巴根臺的眼神都充滿了恐懼,這還是他們愛戴的長官麼?這還是偉大的草原英雄麼?這是一個惡魔啊!

巴根臺怒視着也速兀格,大聲咆哮:“你爲什麼不敢看着我?莫非你有什麼事情瞞着我?!你也想背叛我麼?!”

也速兀格立正大聲答道:“沒有!長官!”

巴根臺喝道:“哪一項條令條例允許你對長官說不了?!長官所有問題,你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是!”

也速兀格大喊:“是!長官!”

巴根臺喝令:“把他拖下去,打50鞭子!”

第六十二章 政保總局第五十八章 殺出血路第三十三章 基輔羅斯第六十五章 蝮蛇行動第十五章 征途陷阱第五十三章 嶄新羅馬第二十七章 產業規劃第三十六章 捨生忘死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九十五章 一念之仁第八章 草原約孫第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三章 蠻族來了第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五章 殺賊立威第三十三章 政變有因第六十五章 局部出擊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第五十五章 工業控制第四十一章 暴亂前夜第一章 拖雷監國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四十章 炮兵演習第十六章 奴隸之死第八章 燙手汗位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戰第五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十一章 生死開拓第二十五章 伊斯馬因第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七章 戰艦火控第九十九章 孤膽英雄第八十三章 勝也談和第十五章 鐵樹開花第三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章 政治暗流第七十三章 三虎爭食第四十四章 林中激戰第四章 分進合擊第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五十三章 步兵戰術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三十五章 艱鉅任務第六十八章 決戰前夜第七十八章 折衝樽俎第七十四章 可汗也難第九十八章 違令刺殺第二十三章 血戰浮橋第四十六章 征服北俄第五十六章 掃清外圍第六十七章 乾坤底定第六十七章 乾坤底定第四章 魂歸草原第八十二章 波斯來客第三十八章 科洛姆納第一百零一章 戰術空軍第四十五章 虎視霸州第五十五章 中都來客第十九章 股權之爭第二十九章 大庫裡臺第二十六章 英雄之死第九章 天下無敵第六十六章 石灘偶遇第九十七章 懸崖邊緣第九章 敢於開閘第三十二章 四面皆敵第六十章 梨花無敵第九十八章 違令刺殺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第九章 天下無敵第三十六章 可汗之怒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十三章 海軍搖籃第四十八章 再戰倒回第四十六章 摧毀河防第十六章 荒謬婚姻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十一章 戰略基地第五十九章 敵在側後第四十五章 虎視霸州第二十三章 血戰浮橋第四十四章 濰州李三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五章 亞洲盡頭第一章 臨行重託第八十七章 征服南俄第六十三章 冰上屠戮第五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三十七章 鐵桶之陣第六十九章 中央局勢第八十九章 歸家路長第六十九章 形勢突變第三十六章 捨生忘死第八十章 整飭軍備第三十六章 捨生忘死第七十七章 戰艦火控第五十七章 資源瓶頸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