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

話說曹操心裡的怒氣,被陳恆一句話就打消了。

並不是因爲陳恆有多好的辯才,而是扔出了讓曹老大感動不已的理由。

他原話是這樣的...

“先考與世叔有舊,恆爲人子者,自當效父輩之事。陳家存糧共有三千石,先前已給世叔一千五百,再除去今歲家人的日常吃食,可再拿出一千石。世叔若募兵歸來,直接來陳家領取就是!”

末了,還加一句,“願世叔此去募兵,馬到功成!”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陳恆這一招玩得太漂亮了。

曹操與陳家非親非故的,無數錢糧都打水漂一次了,又扔下了一大把,算得上是舉家傾囊相助了。

自古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而陳家還連續送了兩次。

曹操自然是感動莫名。

起兵反董到現在,除了夏侯氏、曹氏兩個本家之外,也就是衛茲傾家蕩產跟着他了。但陳家和衛家不同,衛茲可是進入軍隊掌權帶兵的,而陳家絲毫沒有分他權的意思。

嗯,至少現在還不分。

“子初,操若他日有所成就,定然不忘陳家今日之恩!”

曹操聞言立刻起身拱手,連稱呼都變成了自己的名,把陳恆放在與自己同輩來看待。

“世叔言重了,恆不過承先考之願而已...”

陳恆一臉肅然,一臉謙讓,心裡卻笑開了花。

古人重諾,有了曹操這句話,以後陳家抱大腿的請求還算個事嗎!阿父,您看到了嗎?我們陳家一定會傳承去下的!

不提陳恆心裡的齷蹉,但看曹操告別陳家後南下。

一路上,他還在感慨陳恆的仗義。隨行的夏侯惇,也在嘆息,他本來想讓從弟夏侯淵的女兒嫁給陳家的。

罷了,不想了。

平復了下心情,夏侯惇便對曹操說:“主公,不知剛你注意到沒有,陳家的私兵大爲不同。”自從起兵後,他就不再稱呼曹操的表字了。

“嗯?”

“我等在陳家逗留了約摸一個時辰,惇發現陳家的私兵,竟然沒有一個人移動過腳步!”

“哦,當真?”

得到肯定答覆的曹操,陷入了沉思。他本來就是知兵之人,也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陳傢俬兵竟然能做到令行禁止,在紀律上已經和正規軍隊沒什麼兩樣了。

難道子初不僅有才學,還是個知兵之人?

陳恆並不知道他讓私兵站軍姿嚴厲紀律,已經在曹操心中種下了一顆知兵的種子。當然,他要是知道了,肯定會變本加厲讓陳到把什麼鐵人三項都練上的。

他現在很傷感,看着跪在陳太公墳塋前痛哭流涕的大漢,大漢的旁邊同樣跪着一個八歲小孩子,他們都姓典。

是的,典韋回來弔喪陳太公了。

自從爲友報仇鬧市殺人後,典韋便流落江湖。後來陳留太守張邈賞識他的名聲,在起兵討伐董卓的時候,徵他爲士,隸屬司馬趙寵,駐紮在酸棗。

典韋在趙寵的手下很吃得開。因爲軍隊裡的牙門旗沒人能舉得動,典韋一隻手就把它舉了起來。

陳太公故去的消息傳到了酸棗,典韋當場就哭了,辭別了趙寵奔喪回到了己吾。還從陳家烏堡裡將小典滿拉了出來,兩父子腰上都繫着麻布,一起來到半山腰上。

家裡窮的時候,是陳太公讓他一家過上好日子的;老父老母死的時候,是陳太公出錢厚葬的;孩子長大了,是陳太公請人教書識字的...

一家三代,都恩重如山!

但陳太公的恩情,他還沒來得及混個出人頭地報答,就這麼走了。

“典大個,起來吧,阿父當時說人過五十不稱夭壽,他...他老人家並沒有留下遺憾。”

紅着眼睛,陳恆拉起了悲傷不已的典韋。

他依然稱呼他爲典大個,親切如同小時候,只是已經物是人非。

夜深了。

山裡的蟲豸在演奏着夏日的炎熱,時不時的,還被連綿起伏的狼嚎打斷。陳傢俬兵們燃起了不少火堆,照亮潛伏在夜色中的危險。

“典大個,你有什麼打算,繼續回張郡守的手下嗎?”

一個火堆前,陳恆和典韋席地而坐,敘話夜半無人私語時。

小典滿已經在父親的懷抱中睡着了。典韋把手放在兒子的背上,時不時的還驅趕着蚊子,透露出與相貌不符的細膩。

“張郡守名聲雖大,但碌碌無爲,沒有人主的決斷。跟着他也沒什麼前途。某不想回去,但又不知道該投奔誰。子初你是知道的,某依然揹負着人命案子。”

在陳恆的強制要求下,典韋也不再稱呼他爲少家主。他衝着陳恆裂了裂嘴,“某隻有廝殺的本事,想報答陳家的恩義,也只能從軍混出個人樣來。”

“典大個,你莫說陳家恩義了。你也有恩於我,不然我早就被老虎吃了。”

陳恆嘆了口氣,又想起年少時,“阿父在世時,也曾說過小虎頭是陳家的人。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了。”

唉,慚愧,我小時候粘着你,是想依仗你的武力能在亂世中留條命。陳恆在心裡又默默補了一句。

......

夜更深了,兩人不再說話,各自思索着心思。

陳恆在想將典韋留下來,和要不要推薦給曹操之間,搖擺不變。他也知道一旦自己直接決定了,重情義的典韋絕對不會有二話。

所以心裡更糾結了。

留在陳家烏堡,仗着如今交好曹操的關係,一生都會衣食無憂,但也會一生碌碌無爲。男兒在世當建功立業,他實在不想耽誤了典韋青史留名的機會。

而推薦給曹操,以曹老大用人不拘一格的性格,肯定會重用,歷史也正是這樣的。但沒過幾年,在征伐宛城張繡的時候,就死了啊...

一陣短籲長嘆,依然沒有兩全的辦法。

典韋看着從小就護衛長大的陳恆,心裡有點溫暖。他很瞭解眼前的人,是在爲他的未來打算,所以他就直接開了口。

“子初,有何想法不妨直說。你剛也說了,小虎頭是陳家的人。”

好嘛,被人原話懟回來了。

陳恆也不再糾結,直接將兩種思慮都托盤而出,還特別強調了曹操如今勢小,可能會很危險云云。

戰死在宛城肯定不是會說的。未卜先知,那是神棍。神棍,在這個時代會被以“妖言惑衆”的罪名殺了的。

正如陳恆瞭解的一樣,典韋毫不猶豫的選擇和歷史一樣的路。不同的是,歷史上典韋是在張邈和陳宮決裂了曹操,才轉投過去的。

歷史微微拐了個彎,結局是不是也微微改變一下?

陳恆思索着。

應該會吧,那個時候我也應該在曹操手下混了。

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漢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環形奔射第三八五章、鼙鼓遠去桑鬆近2第四六二章、論勢第五十六章、不許成婚第四零五章、魏武崩第五十一章、仇讎刺殺第四六零章、趙子龍揚威第四七四章、自立巴蜀乎?第一九二章、論剛戾之程昱第一二一章、人彘知否第一二八章、汝真聒噪第四一四章、鷹視狼顧之謀己第一五九章、澠池圍張晟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四九三章、死士三千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說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三五零章、寇不存臣不得重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一零三章、莫當孤狼第二七零章、公瑾有書來第四四九章、所信非人第一五九章、澠池圍張晟第四一五章、馬幼常止於此乎第三五四章、拾得人生陌路時第四九七章、名分已定第二十七章、情義抉擇第四十三章、初見陳宮第四九八章、人心多爲觖望第三零四章、漢寧王之玉第四八四章、江東可萬劫不復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嘆第一八九章、太原王彥雲第三三九章、傳唱不衰孫十萬第二三一章、高幹之攻第四九三章、死士三千第二十六章、奸雄本能第一一七章、生死一刻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三一六章、將離間進行到底1第一五九章、澠池圍張晟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三十九章、崢嶸之心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九十九章、絕殺之局第四四二章、賈詡後事之憂第一六八章、麻煩你傳個話第四七七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二六三章、巡農桑第三九六章、追贈譙郡太守職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三四四章、胸有韜略決千里第二五九章、忠奸有別乎第一二七章、進軍成德第三三五章、冬去春來各悲歡第三零四章、漢寧王之玉第三章、不作不死第六十九章、曹昂有邀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二一八章、謀全域佔先機第四二九章、瞞天過海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三七八章、狡狐別緻教子法第二一四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八九章、欲滅吳,先得蜀第四一四章、鷹視狼顧之謀己第四零四章、雲長與妙才之殤第三七一章、此乃神來之筆也第四十六章、兗州叛(求收藏推薦)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四八五章、魏延何在!第四八一章、大司馬求戰第四九七章、名分已定第四七一章、慈不掌兵第二零九章、汲汲營營初萌芽第一二八章、汝真聒噪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十七章、叔至揍他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三七三章、有真人起樑沛間第四八三章、未來可期第四零五章、魏武崩第三八零章、帷幕落餘波未平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的血案第四七六章、榮辱與共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二七三章、狡狐將死第九十五章、斬首五級第四一九章、迫鳳雛之謀第三五八章、陰狠仁義殊途歸第二八七章、大丈夫死則死耳第二一九章、陰狠者說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四四四章、人去風波留第三六五章、當揚我大漢之威第一一七章、生死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