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

“對老八來說,徹底洗脫自己跟李肆的牽連,這纔是生死大事,他當然要讓皇阿瑪以李肆爲首敵。”

雍王府,胤禛不屑地說道。

胤祥慨嘆地搖頭:“八哥……不過是皇阿瑪爲安人心,刻意寬免了他,他還真當自己有了機會,急着蹭杆子往上爬。”

胤禛呵呵笑了:“真是沒想到,現在我跟老八也同仇敵愾了。”

胤祥隱隱有些擔憂:“昨日我和八哥在火器營撞見,卻是各有尋思。我是想摸摸鳥槍戰法的底子,八哥卻是在挑炮手。之前他給皇阿瑪呈過炮樣,聽說那是澳門人的設計,跟李肆用的炮一脈相承。皇阿瑪允了他試造兩位三千斤炮,估摸着已快造好,後幾日就要去盧溝橋炮場試炮。若是真有所成,皇阿瑪未必不會用他。”

胤禛嘆氣:“那李肆之倚仗,不過是快槍利炮。快槍嘛,禁中有的是,用不用,皇阿瑪一句話。利炮還真是個麻煩,如果老八鼓搗出來……”

兩人對視,目光中傳遞着一股難以言明的陰霾之氣。

暢春園後湖,康熙悠然垂釣,身側兩人侍立,一人正眉飛色舞地奏報着。

“炮聲如雷,十里可聞,炮子遠及四里,石壁開裂,磚牆化爲齏粉……”

“你也辛苦了,先下去吧。”

康熙打斷了胤禩,淡淡地揮手,胤禩楞了楞,再看看身邊的十四皇子胤禎,打了個眼色,叩拜而退。

“十四啊,你來說說,老八那炮到底是怎麼回事?”

接着康熙又開了口,這一問語氣雖淡,胤禎卻是暗抽一口涼氣。

胤禎今年該到二十八歲,已不算是毛頭小子。太子一番立廢,八阿哥胤禩來回起伏,他都看在眼裡。廣東李肆之亂後,他的同母兄長胤禛也蕩了圈鞦韆。就這麼一攪和,胤禩固然是問鼎之心未冷,胤禛卻像是也熱起心思,不再吃齋唸佛,就藉着李肆的事情上下跳騰。

胤禎歷來跟胤禩走得很近,那是他自認絕無摻和這場大戲的本錢,可現在局面這麼亂,自己卻藉着四十七年時保胤禩的一番赤誠,遠離了這個漩渦。現在胤禩又拉他下水,他開始琢磨起,自己到底該如何自處?

胤禩還一直當胤禎心思未變,那眼色是提醒他幫着糊牆,事前也沒多提點,讓胤禎很有些不甘,合着我就該當你奴才?九年前爲保你,差點沒活出來,你之前遭過的那番罪,就沒認真再想過,自己已經沒指望了?現在還要拉着我墊背?

胤禩一番起伏,清醒之人都已經看出,他是再無希望,太子也因礬書案被徹底幽禁,胤禛麼,這幾年胤禎經常受皇阿瑪耳提面命,話語中偶爾不經意提起,那四哥根本就不入皇阿瑪心,那麼下一個是誰?

胤禎之前並沒有怎麼細想,此刻春色明媚,湖光粼粼,看似閒適,胤禩一個眼神,康熙一聲問,卻讓胤禎只覺前胸頂着酷暑,後背立在寒冬,一股狂亂躁動幾乎快撞破了他的心房,難道自己真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兒臣確是親見,八哥監造的兩位大將軍,炮及四里,裂石毀牆,聲勢很是驚人。”

胤禎額頭冒汗,啞着嗓子說道,舊日和胤禩一體的心思太重,他還是不敢貿然說破,但他也得爲自己留下後路。

“大將軍?”

康熙斜了他一眼,當時就聽出了他的話外之意。

“十四我知你跟老八情深,九年前還爲他擋過刀子,可他連阿斗都不是,現在你還想扶着他?”

康熙語氣不重,卻如重錘一般砸在胤禎心口上,在自己這老子面前玩口舌遊戲,還真是班門弄斧。

但也是這話,將封住胤禎心房的一層泥牆驟然砸裂,那躁動轟然噴涌而出,自己就不能扶着自己?

胤禎蓬地一聲跪下,叩首道:“兒臣不敢欺瞞皇阿瑪,八哥所造之炮,號稱三千斤,實則五千斤,炮子止有十二斤……”

頓了一頓,他還是要爲胤禩說點好話:“雖未如八哥所稱,但較之舊炮,已有精進,更是用生鐵所鑄,炮本頗省。”

胤禩之前上過炮樣,爲那事還被圈禁過,後來發現李肆跟胤禩沒有更深的來往,反而是跟洋人有牽連,康熙一方面醒悟自己多疑,一方面也爲安定朝中人心,放了胤禩,還復了他的貝勒。

胤禩起復後,一門心思要在李肆身上連本帶息撈回來,繼續在大炮上下功夫。對康熙誇下海口,說那炮樣是真,他能造出來,三千斤炮可打二十斤炮子,就如李肆現在用的炮一樣。

康熙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態允了胤禩,現在胤禩終於出了成果。只是跟他的宣稱有很大差距。不必胤禎道出真相,康熙早一清二楚。新造的兩門炮各重五千斤,已是大將軍級別,炮子也只能打十二斤。就這些指標來說,跟舊時的大將軍炮沒太大區別,差別就在胤禎所說的,這是鐵炮,成本很低。

有此成就,康熙已是滿足了,這證明胤禩確實下了大功夫,至少找來了技藝高超的鑄炮匠師。但胤禩卻虛言功績,讓康熙很是惱火,他甚至都猜得到,胤禩府邸裡已是賓客滿座,個個舉杯相賀,以爲胤禩能在西面南面兩樁軍事裡撈到什麼角色。

胤禩是明處跳騰,胤禛則是暗處鼓勁。對那胤禛,康熙也用了一番心思。先把年羹堯調走,免得他透過年羹堯,在李肆之亂上又搞出什麼手腳,將局勢導入他難以把控的方向,同時也是澆胤禛一頭冷水,免得那個狠厲傢伙牽着年羹堯入局。接着又放出了胤祥,任由他跟胤禛混在一處。胤祥他很瞭解,雖然跟胤禛情深,卻不是亂來之人,就算要幫胤禛,終究還是在正處施爲,不至於讓胤禛孤身一人去走絕路。

總之這兩個兒子,都是不甘寂寞的主,要把他們調理得不出亂子,不至於再毀了父子之情,康熙頗爲費神。

看向跪在地上的胤禎,康熙心說,且看看這個小子,能不能給自己帶來點什麼驚喜吧。

“起來吧,這不過是小事,不必放在心上。你且說說,這兩面之敵,朝廷方略還有什麼問題?”

所謂的“朝廷方略”,當然是康熙定下了方向,大學士和兵部才擬出了具體條程。

青海方面策凌敦多布的威脅很嚴重,西安將軍額倫特和侍衛色楞這兩路人馬,加上羅卜藏丹濟布,未必能穩勝策凌敦多布。而西藏方面,拉藏汗的立場似乎又有些搖擺不定,有跟策妄阿拉布坦聯姻的風聲傳出。所以必須要儘快施出第二手,選定將軍統合京營和西北諸軍,徹底解決策凌敦多布。

而廣東李肆已是強弩之末,靠着州縣民勇令,閩浙總督滿保,兩廣總督楊琳,外加湖廣總督滿丕,三總督都奏報說,確有信心將其堵在兩廣之地內。現在殷特布在浙江聚綠營數萬,即便不能把李肆當面打回去,也能穩穩擋住他進江南之路。

所以廣東方向,暫時不定將軍,以穩定現有戰線爲要,待消除了策凌敦多布的威脅,再轉兵南下。至於不少漢臣提出的遷界、絕易乃至引洋人自海上聯手而攻的昏招,康熙自然是嗤之以鼻。

西面和南面,到底該選誰爲第一死敵,這個問題胤禎自然也早早想過。但問題的答案不在於他怎麼想,而在於他想要什麼。

“廣東李肆,其志狠毒,不僅是要亡我大清,還要亡天下”

陳萬策的話在胤禎耳邊迴盪着,這陳萬策是李光地的得意門生,還未中進士,就隨着李光地參與諸多文治事務,理學頗深。胤禎也是擺足了禮敬之姿,刻意結交,得了陳萬策信任,談起李肆,那陳萬策是一幅恨不能啖肉飲血的恨意。

“可嘆皇上仁德,不忍兩廣之地生靈塗炭,不願斷腕以撲有誰能說動皇上定下決心,滅此朝食,滿朝漢臣,乃至滿天下士人,都會感恩戴德”

陳萬策的話自然有莫大誇張,但讓胤禎心動的是,陳萬策背後就是李光地,李光地一直苦勸康熙以李肆爲首敵而不得,若是得了李光地的支持……

剎那間,胤禎心念轉動,有了定計。

“兒臣以爲,漢人皆不可信廣東當面,局勢到底如何,督撫未必報上實情。”

康熙點頭,這話說到了路子上,眼見魚漂正在浮動,他一半心思放了過去,只揚揚下巴,示意胤禎繼續。

“聽聞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退守澎湖,奏報說以保臺灣爲要,兒臣擔心,若是時間拖得久了,跟朝廷隔絕,難保生出異變。”

聽得胤禎說到施世驃,康熙失笑,這小子終究還是歷事不足,憑空臆想。施家確有以臺灣爲業的心思,但終究沒有逆心。施家不僅有施世驃,還有正任兵部右侍郎的施世綸,怎會舍了這般家業?

“可李賊水師猖獗,朝廷跟臺灣聯絡不暢,時間一長,難保不會有此論傳出。此外,李賊已入廣西,再要入了雲貴,攪起前明餘部,怕是不堪設想。”

胤禎還是從漢人之局來看,此刻魚漂已經晃動,康熙沒怎麼在意,就嗯了一聲。

“東面是臺灣和江南,那李肆可借漢人之心,西面是雲貴和川藏,還要觸及蒙藏之勢,他有太多棋可走。兒臣擔心,光靠那些漢臣,難以一一化解這些棋局。”

胤禎這話沒有說透,那是他自己也沒想透,甚至還有誇張,可康熙卻是心頭一震,徑直愣住。魚漂浮沉,他竟然沒再理會。

“呵呵……我確是糊塗,竟然忘了,大清……是控着漢人才成其爲大清。”

康熙瞳光閃動,低低自語,胤禎卻不太明白。

“十四,就讓你八哥,繼續幫你造炮吧。”

接着康熙吐出的一句話,讓胤禎如雷轟頂,呆在當場。

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70章 我要軍隊!第560章 東西相映的金融風暴第793章 兩個爲什麼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182章 再不想忍,老天作梗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10章 用火過猛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875章 九月二十三,冷暖之間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703章 長江大決戰:最後的瘋狂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44章 人無斷腸志,難解天譴毒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773章 朝鮮風雲:血雨腥風又一村第119章 靠的還是拳頭硬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99章 不速之客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262章 就是這個時刻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58章 媳婦是誰?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