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

好奇心太旺,貓會死,人會變成憤青。歷史上的徐靈胎將旺盛的好奇心用在了醫學上,那是因爲他的家人接連病死,可現在歷史轉向,李肆段宏時翼鳴老道這個三人組把他拉進了天主道里,他就再也拔不出來了。滿清朝廷營造的思想鐵幕驟然粉碎,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

“天主道,是指導我們自己行事的法則,而非廣及普羅大衆之學,至少現在還不是。它也非儒學那般,要立起一套渾圓的學說。就如英慈院行醫一般,我們只求劃下一條線,得出幾個點,由點線而外,普及政論、學問,乃至鬼神之事。”

李肆這麼說着,徐靈胎已經把李肆、段宏時和翼鳴老道榨乾了,今天和他談的是選擇方向。

“我想補全這天聖教……”

徐靈胎的選擇讓李肆皺眉,還是要當神棍?什麼天聖教,是翼鳴老道湊出來的,不是靠着英慈院,估計還沒什麼人去拜。

“我華夏信仰,道太飄渺,不問人事,佛自外來,絕於炎黃,回教也是外來,拘於血脈,還有什麼天主教,更以洋人爲天主肉身。我就不信,華夏之人的鬼神之事,就不能託於自己的上天!”

聽徐靈胎這麼說,李肆抽了口涼氣,這是真心要生造宗教?

“鬼神事,沒有千年積澱,難以成事啊。”

李肆很不看好,生創而來的宗教,那近乎於邪教……

“此乃千秋功業,縱然此生難有所成,靈胎也要踏出這第一步!”

徐靈胎決心很大,就這麼又轉了回去,跟翼鳴老道拼在了一起。

李肆很遺憾,在徐靈胎身上花了那麼大功夫,本想着讓他能在政論或者學術上幫幫段宏時,卻不料他決意當神棍。

爲了避免什麼天聖教變成邪教,李肆就找來翼鳴老道,初步談了談這事,畢竟這宗教之事,也有助於他的大計。什麼白蓮教、義和團,能靠着迷信忽悠起那麼多人躁動,翼鳴老道和徐靈胎就算立不起信仰,只要能安定人心,也是一樁好事。

“就別叫什麼天聖教了,直接叫天主教,洋和尚?別理他們,他們信的是耶穌,憑什麼叫天主?再說他們現在也沒辦法在華夏傳教。”【1】

“信仰的對象要歸一,又是天地,又是什麼天聖,教徒到底拜什麼?要直接,要唯一。”

“教義本源要出自道家,這樣能有天然的親切感。”

“教義要勸人向善,規範生活,特別是個人衛生,佛回和耶穌教都講潔淨,咱們就講得更透徹一些,英慈院有現成的東西。”

“包裝,嗯,也就是外在,要學會用好的手段,天曲、內乾坤殿堂、油畫,老道用的這些手段都不錯,這方面要多向洋和尚學習,好的我們就拿來。”

李肆草草作了指導,至於教義什麼的,那就是他們的事了,最後他強調了一句:“佛道回等教能最終大成,背後有厚重的淵源和積澱,有無數能人智士加入進來,充實血肉,所以現在就先別考慮拉攏讀書人,幫那些目不識丁的鄉人料理生死事,這纔是奠基要務。”

關於忽悠人的事,李肆知道得太多,前世當記者時,那什麼傳銷可是一套套的,把其中一些關聯人心的東西拿了出來,聽得翼鳴老大和徐靈胎兩眼發直。

“總之,咱們這天主教,是要勸人向善,和氣爲先,同時要契合華夏傳統,善用好的忽悠……嗯咳!教化手段,就這些了。”

李肆的“教化”到此爲止,看着翼鳴老道和徐靈胎的背影,他心中忽然一顫,對這事的走向開始感覺有些恐懼,因爲他完全把握不住這個方向。

“多注意注意吧,就是別真的搞成邪教。”

李肆只能這麼提醒自己。

原本還在心疼徐靈胎這個神醫成了神棍,可沒幾天,又一位神醫來了,吳縣薛雪……

這薛雪跟葉天士同鄉,小了葉天士十多歲,現在醫術還沒大成。原本他就只是業餘行醫,本業是……無業宅男,畫畫、拳術什麼的愛好很多。

薛雪也跑到英慈院想學醫,可跟葉天士一樣,既不服英慈院沒有醫理,又被那浩瀚的醫匠之路給震住,起了學點其他東西的念頭,然後被盤金鈴忽悠到了英德來,自投羅網。

段宏時眯着眼睛,嘿嘿笑着,將這薛雪拉到了他的園子,一呆就是一整天,第二天,薛雪找到李肆,納頭便拜。有了徐靈胎的經驗,費不了多少口舌,薛雪就成了段宏時的助手。

“怎麼江南的神醫都跑到廣東來了?”

李肆對此事很不解。

“這還拜江南的張青天所賜。”

段宏時笑道,想起之前段宏時說清廷還會幫着他們安定讀書人的心,李肆恍然大悟。

張伯行在江南搞起了白色恐怖,查洋物,禁洋學,打壓工商,還將之前未結的順風快遞案擴大化。比照廣東出名的工商醫三事,他更是一家家翻祖宗三代,人人結保,戶戶連坐。原本對他很有好感的江南民衆,也開始吐起唾沫。

薛雪一家跟急腳遞產業有些牽連,也受了打壓,一怒之下,乾脆全家搬到廣東來,只求活個輕鬆。

“這還只是開始,如果張伯行不懸崖勒馬,以後過來的,就不止於學醫之人,連正經的讀書人都要跑來了。”

段宏時這麼說着,李肆卻是心喜。在這個時代,學醫的本就是讀書人,而且是無心仕途官場,心中帶着點憤青種子的讀書人。只要到了他李肆的地盤上,心思怎麼也會活絡起來,稍稍推一把,就如薛雪一般,不必治人了,跟着他治華夏這個病人吧。

“那麼老夫也開始了……”

段宏時摩拳擦掌,他的“白城書院”已經打理完畢,可以正式招生了。

這個書院是李肆籠絡廣東讀書人的基地,但現在還不會直接談什麼天主道,第一步計劃是招收那些仕途無望的讀書人,給他們進行“職業培訓”。

這是“神經阻斷計劃”的另一部分,李肆要在他能控制到的府縣大開蒙學,將他原本的李莊莊學大規模複製。莊學三年來已經凝練出了相應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也是新的。除了調整書寫習慣,教材內容也更注重全面培養,比如數學、天文、地理,還有叫“格致”的學科,將粗淺的物理化學揉在一起。

蒙學是給後面的商學工學,乃至軍學輸送人才。可李肆手下沒那麼多合格的教師,將廣東讀書人招到白城書院培訓,既能讓廣東讀書人對他李肆這個勢力有所瞭解,又能推動初步教育,還能借由蒙學途徑穩定人心,這是一舉三得的事。

怎麼吸引這些讀書人來當塾師呢?

首先就是待遇了,一個嚴密的等級在迎接他們,從最底層見習的二兩月薪,到最高層蒙學教長二十兩月薪,還外帶住宿、飯食、衣物、筆墨等等福利。

這只是最基礎的,另外一項更有吸引力,他們培訓完畢,成爲塾師後,依舊還是白城書院的人。白城書院的藏書樓,刻印坊等等服務機構,都會爲他們服務。在白城書院一邊教書,還可以一邊讀書,誰不願意?

唯一有些麻煩的,就是某些地方可能與這些讀書人的傳統習慣不同,比如必須要學很多新東西,包括新的書寫習慣等等,這方面段宏時自己都有些牴觸。這就看實際操作裡,他怎麼去柔性安排了。

щшш● Tтka n● C〇

第一期計劃是招收到至少三百名學員,進行爲期半年的培訓。有之前李莊莊學三年來積累下的十多名教員照顧,應該不算太難。

這樣的計劃,如果放在之前,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如此大規模吸納讀書人,府縣早就當作非常的異動,一面上報,一面下查。可現在這事不在之前白城密約的範圍裡,只要當地官員閉上眼睛,廣東官場都裝作沒看見。

畢竟康熙還沒決定下一步的處置措施,他們就只能以之前朝堂交代的“安穩”爲方針,穩坐泰山就好。再說了,李肆在喜宴上給他們來的一番操演,也讓他們心驚肉跳,不敢亂動。

段宏時動作了,範晉也動作了。

他這邊的工作,跟翼鳴老道徐靈胎連帶段宏時的方向有些不同,他得凝練軍心。

雖然之前創立了天刑社,可思想骨架是李肆那一套,很樸素,很犀利,但是跟華夏傳統不怎麼聯繫得上。跟着李肆一路走出來的英德司衛,連帶反意很濃的香港水勇,接受這一套沒什麼大的障礙,發展也很順利,但擴軍之後,問題就出來了。

佛山翼的表現就很典型,李肆和範晉心裡有底,廣州翼等等來自城市和其他地域的兵,雖然都在回爐重造,以訓練香港水勇的模式,打磨成合格的戰爭機器,但骨子裡的軍心卻還沒立起來,在他們這個羣體裡,天刑社發展很慢。

天刑社是在說爲什麼而戰,這個思想高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大多數人還只是處在“我該學誰”的層面,範晉忙的就是這事。

他寫了一本書,內容很粗淺,名字叫《古今名將傳》。

看着吳起、李牧、霍去病、班超等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李肆感嘆,自己確實忽略了這事,華夏幾千年歷史,有那麼多軍人值得效仿,從他們身上凝練適合的特質不就好了?

於是他也加入到了這項工作裡,將這本書改名爲簡明的《聖武傳》。

“文要立聖,武也要立聖嘛。”

李肆這麼說着,範晉對這名字拍掌叫絕,李肆卻又是心中一抖,好像又放出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133章 這裡沒有女人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390章 一腔熱血灑何方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686章 長江大決戰:主帥在哪?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87章 死亡轉輪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698章 長江大決戰:赤潮狂卷第229章 諸位大人,紅包拿來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12章 做人的方向第260章 綿拳連連,勢在指掌間第263章 紅袍加身,心眼猶暈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851章 清宮碎夢:誰知皇帝心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763章 朝鮮風雲:棋局已開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1008章 日韓和建州朝鮮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763章 朝鮮風雲:棋局已開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977章 盛京亂起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625章 蒸汽機啊蒸汽機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324章 暗箭來往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19章 靠的還是拳頭硬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104章 對戰狼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