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殺敵破釜沉舟

此時,敞開的府邸門口,震天的吶喊聲中,轟隆的馬蹄聲中,公孫瓚一方的鐵騎兵還在源源不斷的出現着。一部分鐵騎兵沒有跟隨前面的部隊,他們越過鋪着木板的鴻溝後,便撥馬向門口二側衝去,狂呼吶喊之中沿着官道向如螞蟻攢聚的敵人迂迴包抄衝去。

雙方將士短兵相接,彷彿火熱的鐵流撞擊朽木,劉虞一方的將士一時無法阻擋,他們在兇悍的鐵騎兵的進攻下不斷的後撤。

而在府邸地洞裡聽到預示進攻的擂鼓聲和號角聲,先前負氣而走的田楷便帶頭衝出地道口,他高呼一聲“衝啊”,便身先士卒緊跟最後一撥鐵騎兵,衝出府邸大門,直尋劉虞所在位置,急速向其掩殺而去。

劉虞等人眺望公孫讚的士兵源源不斷從府邸衝出來,好像無止盡一般,好像羣蜂離開巢穴一般,近處己方的將士不堪一擊:騎兵陣營被地方的鐵騎兵一衝而散,槍戟陣營被鐵騎兵一衝便塌陷一塊,要不是戰鬥的空間狹窄,要不是槍戟陣營無路可退,估計此時地方的鐵騎兵已經衝到劉虞等人的面前了。

敵人的後續部隊很快衝到戰鬥的第一線,他們幫助鐵騎兵殺出一條血路。此時,劉虞的將士更加瘋狂的逃竄,向後邊衝擊盾牌陣地和弓箭營陣地。前線的一些將士依仗體質的敏捷向附近高層的建築物頂端攀爬而去,只是他們猶如猿猴敏捷的身體纔出現在高空,便被料敵先機的敵軍用弓箭射死,慘嚎中,他們的身體猶如斷線的風箏直墜而下。本來想借助出衆的技藝逃生的,結果他們死的更早,比在戰場上掙扎的同伴先一步去找閻王爺喝酒去了。

有些膽小的將士眼看前方的敵人勢無可擋的衝殺過來,便臉色駭然的放下武器趴伏空地地上,繳械投降了。公孫瓚的將士眼見如此情形,便分出一部分兵力侍候這些主動投降的人,將這些人驅趕進附近空蕩蕩的院落裡。

在鐵騎兵冷酷迅捷的屠殺中,越來越多的敵人放下武器,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的擠作一團爬伏在官道二邊。

此時,即使遠離廝殺的戰場,劉虞等人也清晰的感覺到身處的環境散發的冰冷寒意,這種寒意直透心靈啊。冰冷入骨。這種負面的感受反而令劉虞瞬間脫離恐懼的情緒,那一刻,他的思維和能力開始超常發揮,他開始冷靜面對潰敗的局面……

兵潰如山倒啊,公孫瓚府邸怎麼能隱藏那麼多兵力呢?根據目測,太尉劉虞等人也能大概估摸出敵人至少有六千之多,其中還不包括數千鐵騎兵。劉虞等人面對如此慘敗的情形,根本沒有良策和正確的方法應對。他漲紅着臉,不停的揮舞手中表示進攻的紅色令旗,不停的喝令近衛營阻止潰敗的軍隊。

面對劉虞,面對德高望重的當今太尉,面對近衛營冷酷無情的斬殺,混亂的部隊逐漸的穩定下來,槍戟陣營藉助有力的地形,阻擋住敵軍鐵騎兵的進攻,反攻的時候,七八杆槍上躥下跳也能擊傷一名鐵騎兵,令其負傷而退。

當其他區域的將士也趕到府邸門口的戰場,劉虞情急之下便從戰車上站起身軀指揮將士作戰。此時,公孫瓚的近萬兵力也投入戰場,以方圓陣型內外相接,以層層推進的方式進攻劉虞的軍隊。公孫瓚的軍隊推進的速度越快,遠離府邸五百米後,便被劉虞的軍隊從後面包抄,團團圍住。

劉虞一方在付出數千將士的生命後,終於再次壓制住公孫瓚軍隊兇猛進攻的態勢,雙方再次陷入膠着的狀態中。正當劉虞找到指揮的感覺,才輕鬆一下時。戰場上四周數千米之外的高層建築上,便突兀的出現近千名敵人的身影,爲首一名身披金盔銀絲甲的武將,此將正是薊侯公孫瓚。

劉虞看到朝思夢想的公孫瓚,心裡不禁一陣驚慌,但是他轉身看到太史慈還是安靜的呆在戰車旁,他這才安下心來,沉着的指揮近衛營攀爬房屋頂,去阻止公孫瓚的進攻。而公孫瓚只是快速衝到距離劉虞三百米處,便停下身形,張弓連射數十隻火箭,火箭落在沾滿蠟油的房舍樓閣,頓時便燃起熊熊大火。

等火借風勢,逐漸吞沒戰場時,劉虞等人才反應過來,怪不說先前麾下將士在拆房屋取頂樑棒時,發現絕大部分木製的樓閣都塗滿蠟油。劉虞萬萬沒有想到:公孫瓚的心思居然歹毒至此,居然在自己的地盤上,在民居區域用火攻的戰法攻擊敵人,公孫瓚真是瘋狂了,無所顧忌了。

如此,才攀爬上屋頂的近衛營有萬般無奈的跳到地面,全神戒備的保護着劉虞等人。而公孫瓚眼看劉虞身邊有太史慈這樣的超級猛將保護,也沒有貪功冒進,只是不要錢的盡情朝各處射出火箭。

逐漸的,熊熊大火成爲戰場的主角。戰場的形勢變化了,公孫瓚一方地面上的軍隊便主動調整陣型,由方圓陣轉變爲雁翅陣,逐漸向府邸的方向撤退。尤其是鐵騎兵,早已經在第一時間遠離無情的大火。

面對滔天火焰,即便從劉虞高尚的形象汲取十足戰意的將士們,頓時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象正在嘿秋的男女陡然被一盆涼水潑了一般,十足的戰意瞬間轉變爲恐懼和無力了!尤其是騎兵,他們還沒控制戰馬撤退,他們便被受驚的戰馬掀翻馬下,之後,騎兵附近的步兵便被橫衝直撞受驚的戰馬撞翻於地。

公孫瓚神情落寞的注視着視線裡的慘景,望着被火魔吞沒的敵軍。他心裡感到索然無味,但是他並沒有停止發射火箭,因爲他知道,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對待敵人,就需要趁你病要你命的無情。

劉虞要看自己的退路被滔天大火阻斷,他便急切的名令太史慈保護他離開此處。太史慈領命後,便帶着麾下將士充當救火員,在太史慈澎湃的斧芒壓制下,炙熱的火焰被壓制官道的二側,此時近衛營護送劉虞等人倉皇的逃離火海。

公孫瓚沒有趁機去追趕,而是任由其離去。公孫瓚置身最高的樓閣上,看着被大火或焚燒或驅趕的敵軍,他反想到:如果劉虞不顧名聲,開始也以火攻對付自己一方,那麼形勢就不可預料了!極大地可能被焚燒被炙烤的就是他們了。

越來越多的敵軍扔掉武器,從炙熱的火焰中跑出來,主動投降了。而公孫瓚一方也是既往不咎的接納他們。一時片刻之後,田楷率領鐵騎兵繞過被火焰吞沒的官道,來到公孫瓚置身的樓閣下。

“田將軍,此處的善後事宜交給關靖吧……你隨本侯去追擊逃竄的劉虞等狗賊吧!”,公孫瓚飛身飄落到自己白龍馬背上,溫和的對田楷命令道。

“喏!”,面目上綁着白紗的田楷,朗聲應道。他的鼻樑骨在宴會上真被太史慈打斷了。這苦肉計,來不得半點假啊。

……

公孫瓚一行人才離開所處之地,下一刻這片區域便被火魔吞沒了。公孫瓚周圍的民居,凡是木製的建築都塗滿了蠟油,這些木質建築遇火就燒啊,人力根本無法撲救,只能任期焚燒成灰燼,自然的熄滅。而這片區域乃是薊城的中心,是薊城最繁華的地帶,這片被燒成灰燼,也可以說薊城就毀掉一半了。爲了誘敵深入,徹底消滅侵犯者,公孫瓚一方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啊。

爲了阻斷火勢的蔓延,火區四周的民衆羣策羣力參與設置隔火帶。齊心協力將火災的傷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絕殺強敵第三百零三章 風雲起袁曹開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平靜中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八章 甘興霸官居太守第二百六十四章 孫仲謀困境重重第九十九章 小霸王志向高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魯靖霸佔會稽郡第三百五十四章 惡環境好人受欺第一百四十章 格物致知促質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史慈偶遇戰鬥第四百零五章 劉備離開汝南城第三百零三章 風雲起袁曹開戰第二百零四章 最難捱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四十二章 誅元兇報仇雪恨 (一)第四百五十章 真相大白悲苦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意外了一波三折第二十章 守城方應付自如第二百二十六章 太史慈箭傷黃祖第六十八章 逼太史上下聯合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四十九章 親兄弟公然決裂第二十四章 黃龍谷規劃藍圖 (1)第三十九章 深交談刨根問底第三百八十五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零七章 得荊州探囊取物第二十九章 首輪戰西涼落敗第四百八十六章 法正屠戮成都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會稽郡風生水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躲不過去的仇怨第一百三十八章 摘星宮劉虞被擒第四十八章 敗倭寇收穫頗豐第一百三十八章 摘星宮劉虞被擒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史母臨危不懼第八十一章 久分別歡聚一堂第三百三十章 太史慈途中遇險第一百八十三章 俗世中藏龍臥虎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場上母子相見第三百二十八章 蠻夷部落祭月神第四百章 兄弟之間的賭約第四十七章 大仇報貂蟬心安第四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陰殺周瑜第四百三十六章 黑白顛倒搗糨糊第二十章 守城方應付自如第三百四十六章 查內奸蛛絲馬跡第四百零三章 太史慈無功而返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魯的優柔寡斷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史母臨危不懼第三百八十八章 瞞天過海遇強敵第五十九章 貂蟬勇不畏劫難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後方危機四伏 (2)第四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以退爲進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鳳凰流川秀吉第二百六十八章 盜玉璽一波三折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時局一圖中第五十六章 高守義忠貞之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諸葛亮風華絕代第四百一十九章 郭嘉捉弄太史慈第八十四章 偃月斬一擊殺敵第三百二十三章 爲爭利反目成仇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鳳凰流川秀吉第一百一十九章 雷霆怒曹軍攻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禰正平鼓藝無雙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二十五章 曹彰神勇傷周瑜第四百二十一章 黃蓋霧夜投曹營第二百零六章 太史慈初識侯爺第十八章 桃花運意亂情迷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滿樓山雨欲來第三零五章 意料外顏良慘死第八十二章 赤子心難報母恩第一百章 太史慈駐軍慈溪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史慈誘殺刺客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路追擊到赤壁第二百六十二章 甘寧對戰女強盜第六十九章 祭月臺貂蟬施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建鄴城驚現人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後方危機四伏 (1)第四百六十三章 形勢陡轉風雲變 (1)第四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拜見周瑜第七十五章 屠城日人間地獄第三百一十章 攻糧倉釜底抽薪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備關羽到許昌第六十三章 爭地盤大打出手第五十三章 虎狼兵以一敵十第三章 太史慈相會趙雲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史重返冰火島第二百七十九章 明真相禍起蕭牆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 (二)第五十九章 成功路風雨兼程第二十八章 徵稅賦小試牛刀第二百八十章 閉關中外出遊玩第一百九十九章 呂布一招敗七將第三章 太史慈相會趙雲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史慈主動求和第四百七十三章 劉皇叔進駐益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拜見周瑜第四百八十八章 癡小喬天道酬勤第二百六十四章 孫仲謀困境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