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琴簫合高山流水

等波才停止吹奏,緩緩睜眼慢慢收起洞簫,動作輕柔宛如微風拂柳,此時一部分人已經淚流滿面,大部分臉上流露神往和嚮往的表情。在波才的傾情吹奏中,太史慈想起了在海邊漁村與母親劉氏相依爲命的日子,想起了在冰火島孤獨寂寞的四年……直到劉氏率先鼓掌以示讚美時,太史慈才如夢初醒,從無邊的思緒中清醒過來。而柳巖更是眼睛晶亮的看着沉靜的波才,彷彿猛然之間發現珍惜的珠寶一般。

如果說當初太史慈是以出衆的武技吸獲取柳巖的關注,那麼今日此刻,波才就是以精彩絕倫的音樂造詣捕獲了柳巖的芳心,一文一武,太史慈的武技令柳巖驚羨,而波才的文曲則是直抵她的心靈,武技和文曲同樣都能打動少女的情感,哪一個來的更深入呢?

隨着劉氏帶頭鼓掌,其他人也紛紛鼓掌。等雷聲的掌聲落下後,太史慈看着柳巖,輕聲問道:“阿巖,你今日是否有雅緻用古琴和波才兄的碧霄合奏一曲呢?”。

面對太史慈合情合理的請求,柳巖並沒有立即答應,她只是矜持的低下了頭。而正在興頭的劉氏催促柳巖說道:“阿巖,波才先生的音樂造詣並不比你差,今日老身興致盎然,阿巖聽孃親的話,就和波才先生合奏一曲吧……呵呵,合奏的曲目老身都想好了,你們就演奏古曲《高山流水》吧……”。

劉氏說着話,還對太史慈眨了一下眼睛,這說明劉氏知道太史慈的心意:太史慈想借助音樂這座橋樑,拉近波才和柳巖的關係,藉機撮合他們!

柳巖不敢忤逆劉氏。柳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次出門不論遠近,都是古琴寸步不離身。柳巖一擺手,她身後的侍女便把古琴從錦盒裡拿出來,小心翼翼的將古琴放在柳巖桌案上。

柳巖用絹布擦拭柔荑後,端正嬌軀,而後目光平靜的看着波才,大方的說道:“波才先生,你的洞簫應該是商調的吧?”。

能用聽力判斷出洞簫的音調,可見柳巖的音樂造詣的高深。波才眼露驚喜之色對柳巖微微頷首。民族樂器,如笛簫都是固定的音調,而古琴這類樂器,彈奏者可以在宮商角徵羽基本音調中任意轉換。

“《高山流水》,開始吧!”,柳巖簡潔對波才說道。而後,柳巖擡起雙手輕放在琴絃上,左手按,右手撥彈,清亮的琴聲便從她的雙手之間傾瀉而出。《高山流水》出自春秋時期,可以說是伯牙和子期二人合作而成:伯牙是文士,子期是樵夫,子期在伯牙琴聲中激發豐富的想象,而伯牙又在子期豐富的想象中汲取營養,最後在靈感頻發中,創造出空前絕後的名曲《高山流水》。

前奏序曲宛如清波盪漾,等波才的簫聲適時而進,盪漾的清波便倒映出巍峨的青山。換句話,巍峨的青山如夢如幻一般出現在清波的周圍,於是清亮的琴聲和低沉哀怨的簫聲融會貫通,相得益彰,營造出非凡的意境,飄渺的意境中又帶給人美輪美奐的青山綠水圖。

隨着合奏的推進和深入,在舒緩的蕭聲中,在流暢的琴聲中,象欣賞能力高的劉氏已經在奇妙氛圍中,聽到歡快的流水聲,看到連綿不絕的座座山峰。

那一刻,不論是欣賞者劉氏還是演奏者柳巖和波才,都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唯有靈魂翱翔徜徉在碧水青山藍天之中。

而一般的聽者只是迷醉於悅耳的聲音中,不可自拔。就是天生對音樂免疫的人,也是安靜看着其他人匪夷所思的神情反應,這類人欣賞不了音樂卻可以欣賞別人面目表情的變化。如此,也是一種樂趣吧。

而太史慈就是一般的聽者,不過是能從迷醉的狀態中清醒過來的聽者,超級猛將的自控力是很卓越的。在樂曲行將結束時,他從迷醉的狀態中清醒過來,他沒有關注其他人的表現,而是刻意關注波才和柳巖二人:柳巖的雙手在古琴上靈巧的擺動撥弄,猶如白鴿翻飛白雪飛舞猶如清波聚浪,而波纔則是沉穩如山,波瀾不驚。二人一動一靜更顯風流卓越,氣勢不凡。

等波才停止吹奏,開始閉目養神,之後不久,柳巖也演奏完尾曲,琴絃輕顫,餘音嫋嫋。柳巖神閒氣定,定睛凝視着波才。波才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如炬的看着柳巖,緩聲說道:“謝謝!”。

而柳巖只是羞怯的躲避着波才如炬的目光,輕聲說道:“謝謝!”.和美妙的音樂相比,二人之前的對話太蒼白無力。但是簡短蒼白的言語之間,卻飽含着玄妙的情感的交流……

劉氏目光清澈看着柳巖和波才,讚歎的說道:“波才先生,阿巖,你們的合作真是天衣無縫,美妙絕倫啊,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啊……呵呵,聽着你們的合奏,我的靈魂都出竅了……”。

波纔對着劉氏曬然一笑,而柳巖的玉顏上隨即漂浮起二團紅雲。太史慈接着母親的話題繼續說道:“孃親,只要你喜歡聽,波才兄一定會登門再次和阿巖合奏的,波才兄,你意下如何?”。

波才聰明絕頂,他怎麼能聽不出太史慈言語的弦外之音,他滿臉欣喜的對太史慈說道:“太史將軍的吩咐,屬下莫敢不從,只是不知阿巖是否有時間和雅緻啊?”。

柳巖悶頭不語。劉氏伸手撫摸柳巖的芳肩,眼看着波才說道:“波才先生,只要你有哦空,我家的阿巖就有空,呵呵”。

劉氏說完話,便開心的笑了起來。太史慈和波才也隨即附和的輕笑起來,而柳巖則是順勢靠在劉氏的懷裡,臉色緋紅,目光遊離不定。

之後,在太史慈的吆喝下,所有人再一次掀起猛吃海喝的高潮。期間,在侍女們的簇擁下,劉氏和柳巖返回住所。而太史慈和麾下將士一直喝到天明。通宵達旦,意猶未盡啊……

翌日,太史慈和波纔回到軍營。不等高順和蘇爾曼三天婚期結束,太史慈又要返回平原郡。一夜喝酒,太史慈沒有感到疲勞,而波纔有點吃不消。在太史慈服侍下,波才躺進被窩中,臨睡前,波才閉着眼睛對太史慈說道:“太史將軍,阿巖的琴藝技近乎於神,即便在忘我專注的意境中,阿巖還能匪夷所思的抑制琴藝,沒有表現出真實的水平!一句話,阿巖的音樂造詣比我深,嘿嘿,一句話,我一定要把阿巖娶到手……”。

波才說着話,便趁着酒意深睡了。太史慈沒有心思去過問他們之間誰的技術高,他只在乎二人之間是否有可能繼續發展下去,相互之間是否有感覺?不論如何,事實是波纔對柳巖動了真情。這個發展趨勢,太史慈很滿意。

下午時分,韓林兒攜帶夫人文氏來向太史慈告別。太史慈親自將他們送到十里之外。等太史慈返回營地,纔想集結數百將士前往平原郡,便有侍衛在營帳門口稟報:“太史將軍,渤海郡曹仁將軍要求會見將軍!”。

太史慈聞言,不由得都吸一口涼氣,他思忖:曹仁怎麼想起來在這個時候來看望自己呢?曹仁可是四品武將,他想見自己,只要發一個通告給自己,自己不就前往渤海郡拜見他了?他何苦屈尊來看望自己呢?莫非還是想當面勸我投誠?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阻擊戰水路陸路第五十六章 高守義忠貞之將第四百八十四章 馬孟起佔領州城第十四章 比武勝獲得寶物第六十五章 太史慈不敵呂布第二百八十七章 太史慈隱居山林第七十六章 顧大局移師北上第三十六章 錦囊計曹操無憂第二百六十四章 孫仲謀困境重重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世子絕處逢生第十二章 馬雲騄巾幗英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太史慈歸入江東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山族不敵倭寇第十三章 擂臺賽游龍戲鳳第四十七章 奇技能化音爲器第二百六十三章 與孫權促膝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結局第二百五十章 太史慈勸降楊奉第三百四十八章 鋤內奸引蛇出洞第二十三章 沙灘上友情融融第九十八章 將星現江東孫氏第三百八十七章 風滿樓山雨欲來第一百零三章 小霸王仰慕太史第四十九章 親兄弟公然決裂第一百三十六章 公孫瓚乘勝追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顯風流危難之際第一百一十章 太史母遭遇橫禍第二百八十二章 枯木道長遇強盜第二百三十九章 劉皇叔離開徐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禍生風起雲涌第四百八十五章 龐士元遇襲戰死第二百零八章 太史慈收穫龍馬第一百零八章 破郡城易如反掌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結盟孟獲第一百六十三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三十六章 徐庶離開馬義留第四百零三章 太史慈無功而返第四百六十三章 形勢陡轉風雲變 (1)第四百六十章 馬孟起謀劃迎敵第五章 金毛猴相伴相隨第七十章 太史慈滯留鎇城第七十二章 危急中郭嘉來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未交戰倍受欺辱第十二章 馬雲騄巾幗英雄第四百五十八章 諸葛放棄長沙城第二十七章 進縣城一帆風順第三十四章 現敵蹤內憂外患第八十一章 求支援初見劉備第八十四章 太史慈恐嚇劉素第三百一十章 攻糧倉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一章 太史慈偶遇甘寧第八十六章 佔郡城逼走孔融第三零五章 意料外顏良慘死第四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以退爲進第四百七十六章 彝族村寨被淪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繡勇初敗再勝第三百一十章 攻糧倉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史慈穿越結界第三百零六章 遭遇襲擊文丑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摘星宮劉虞被擒第五十六章 長安城年老色衰第二百七十九章 明真相禍起蕭牆第一百六十一章 伏擊戰張繡受挫第一百七十七章 二打一金主參戰第五十八章 細思量錦繡前程第七十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六十四章 孫仲謀困境重重第七十二章 詭辯論和尚讓步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史慈出征琉球第一百三十一章 偷襲戰蓄勢待發第七十四章 佔縣城狠毒如狼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禍生風起雲涌第四百章 兄弟之間的賭約第二百五十三章 甘寧怠慢太史慈第一百零四章 江東軍瞞天過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憑實力征服張英第七十五章 屠城日人間地獄第三十二章 橫禍起泰極否來第四百六十七章 張魯接納馬孟起第二百九十章 劉玄德再攻袁術第三百二十四章 深淵溫泉食人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皇叔接見使者第二十章 守城方應付自如第一百二十七章 宴會上節外生技第七十四章 佔縣城狠毒如狼第四百五十四章 郭奉孝規劃藍圖 (1)第三百一十二章 關羽離開曹孟德第三十二章 橫禍起泰極否來第三十九章 太史慈刺殺郭汜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尚香離家出走第四百一十章 賈詡連夜追曹操第三十三章 追敵蹤順藤摸瓜第三百三十七章 結伴行情深義厚第二十一章 小插曲巫門盅術第七十五章 龍門寺英雄聚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黑白顛倒搗糨糊第一百六十一章 伏擊戰張繡受挫第二百四十一章 婚宴上三傑相識第十六章 知己情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