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張奮

孫權一聽大喜,直起身子湊近了步騭問道:“果真如此,何不早說?”

步騭笑道:“我曾在張君面前提起要向主公推薦,卻被張君給攔住了,說張文敬年少當讀詩書,不可自委軍旅,故而不讓我在主公面前提起。張君望重,故而騭一直未敢說起。”

“這個張子布,只知道詩書重要,豈不知戰事也重要嗎?”孫權有些不平的拍了一下大腿:“他爲文,公瑾爲武,何嘗弱於他了。子山,你明天一早到他營中去一趟,將張文敬帶來此處。”

步騭應了一聲。孫權又說道:“除了戰具,還有什麼想法,諸君直言。”

長史張紘說道:“古人圍城,圍三缺一,爲的是鬆懈敵軍鬥志,如今我軍將合肥圍得水泄不通,城中之人見無生路,自然奮力死戰。紘以爲當略寬一些,示主公唯究李典不及其餘之意,屆時敵軍鬥志稍懈,再加以攻城大車,必可畢全功於一役。”

孫權聽了,想了想,卻又搖了搖頭道:“不可,李典恁是可惡,趁着伯陽猶豫之際,直入廬江,險些壞了我的大事。激戰多日,城中必然疲憊,援軍又不能立至,即使沒有張文敬的攻城大車,再攻一日,我也能破城而入,活捉了此賊子,只不過損傷大了些而已。何必學什麼圍三缺一,萬一讓他跑了,我豈不是白來一趟。”

張紘聽了,正待再勸,孫權卻一揮手道:“子綱毋須再言,不殺李典,難消我心頭之恨。”張紘見他如此說,只得閉口不言。想想城中確實也是損失慘重,今日已有數次攻上了城牆。險些破城,明日再攻,說不定真能破城。曹軍的援軍路途遙遠,只怕一兩日之內也趕不到,何況還有張昭的兩萬大軍在當塗擋着呢。

陸遜見了,心中別有計較,但見孫權堅決,倒也不想多說。只是靜靜的聽着,一言不發。

張昭布衣幅巾,不着片甲,全神貫注的在燈火下展簡而談,渾不似手握兩萬大軍的統帥,也絲毫看不到圍城大半個月卻未能破城所帶來的哪怕是一絲急燥,倒是不時地爲書中的一些疑義蹙眉沉思。帳外的刁斗聲從來,顯然格外的寧靜。張奮看看張昭。再看看手中的文書,無聲的搖了搖頭。

“文敬,做學問要靜得下心來,孜孜不倦。夫子讀易,韋編三絕。你自已還沒讀書,只是看着我讀書,這半夜都搖了十三次頭了,年輕人怎麼如此沒有耐心?”張昭頭都沒有擡。似乎腦後長着眼似的,將張奮的一舉一動全看在眼裡。

“伯父,我……”張奮有些尷尬地笑了笑,想了一下說道:“我不是爲讀書而搖頭,我只是想大軍在當塗半月有餘,這小小的當塗城還沒有攻下,主公在合肥會不會着急?萬一……”

“萬一什麼?”張昭沉了臉,放下手中的左氏春秋。拈着鬍鬚尖不滿的看着張奮說道:“你別見周公瑾在烏林放火燒了曹公大軍,僥倖勝了一場,就以爲江東有能力和中國一戰。曹公雖然折了水軍,可那些水軍都是荊州的,江東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孫會稽揹負了那麼多罵名,不過是替曹公剪除了蔡瑁和張允的羽翼而已。兩三萬的折損對曹公有何妨礙?你看着吧,不久朝庭就會捲土重來。屆時還有這麼巧地事情。讓你再放一把火嗎?江東集中全部精銳,不過三萬人而已。這次孫會稽徵合肥,又是傾全江東之力。周公瑾還在攻江陵,大軍總數接近十萬,日費千金,江東新定,這場仗能打得起嗎?”

張昭越說越生氣,聲音漸漸大了起來。張奮見了,連忙上前止住:“伯父輕聲,伯父輕聲。”

“我怕什麼?”張昭雖然不服氣,聲音卻降了下來:“周公瑾、魯子敬不識時勢,以江東敵中國,以卵擊石啊,雖能一時僥倖,又怎麼是長久之計?”他長嘆一聲,悲哀的掩起了書卷:“大漢氣數將近了嗎?這些人怎麼都一心想着割劇一方,稱王稱霸?這天下那麼好爭嗎?袁本初四世三公,雄兵百萬,據河北四州之地,官渡一戰不照樣是一敗塗地?爲什麼?不得人心啊。大漢四百年的江山,豈是那麼好動搖的?難道孫家會比……唉……”

“孫家有今天,伯父也出了不少力呢。”張奮小心的看了看外面,謹慎地說道:“伯父莫要輕言,仲嗣(張昭子張承)他們可都在會稽呢。”

“當初只是想保全一方百姓,誰會想到……”張昭懊悔不已。

“事以至此,伯父還是莫要失言,萬一傳到孫會稽的耳朵裡可不好。他可是能親兄弟都……”張奮將後半截話嚥了回去,沒敢再說出來。張昭的心情更不好了:“都是周公瑾和魯子敬的主意,真是年少麻木,現在倒好。曹公殺了孫季佐,卻留下了喬夫人和孫紹,這可是一把懸着地刀啊。”

“聽說是曹丞相那個早慧的兒子曹衝曹倉舒的手筆呢,果然夠毒辣。”張奮讚了一聲。

張昭苦笑一聲,連連搖頭,展開簡策看了片刻,卻一個字也沒有看下去。他轉過頭來看了看張奮,忽然眉頭一動,說道:“文敬,你父親早亡,我又到江東多年,彭城的祖墳多年沒有祭掃了,等此處戰事一了,你回彭城一趟吧?”

“伯父,這怕不好吧?”張奮吃了一驚,連聲搖手。張昭想了片刻,也搖了搖頭,看着跳躍的燈火,沉默了良久,還是沒想出什麼好辦法,只得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火苗跳了跳,忽然爆了一下,帳中忽然一亮,照得張昭有了些皺紋的臉特別的明亮。

張昭心中一動,正要說些什麼,帳外有人輕聲叫道:“張公,步子山求見。”

“步子山?”張昭吃了一驚。看看身邊地漏壺,不禁皺起了眉頭,這夜色已深,步騭不在孫權身邊呆着,跑到當塗來幹什麼?他連忙對張奮揮了揮手,張奮站起來,出去將步騭迎了進來。

步騭一見張昭連忙快步上前行禮:“張公,怎麼敢有勞張公相迎。”

“莫要客套。子山深夜前來,莫非合肥有事?”張昭揮揮手,也不客套,急聲問道。

“合肥無事,只是攻城多日,一直未能破城,主公命我來張公帳下請一人,前去合肥助主公一臂之力。”步騭說着。看了看站在一旁忙着倒茶水的張奮。

“文敬?”張昭有些疑惑的說道。

“正是。我軍因缺少應手的戰具,攻城傷亡較大,每次攻上城頭地人又太少,無法擴大戰果。主公這纔想要多造戰具,這才……”步騭惴惴不安的看着張昭。又看了一眼一臉驚喜躍躍欲試的張奮。

張昭一下子沉下了臉,他不好當面說步騭,卻對張奮說道:“你高興什麼?不能以道德文章立世,卻以些許小技爲人所知。豈是什麼好事。再說了,你年紀輕輕,正是讀書的好時光,怎麼天天想着軍旅之事?”張奮一聽說步騭是孫權派來專門請自己去造攻城器具地,就知道步騭肯定在孫權面前提起了自己做地那個攻城大車,一想到從此可以脫離伯父身邊的文牘,不用再聽伯父地嘮叼,心花怒放。恨不得立刻起程趕去合肥。這時聽到張昭這半是責備他,半是責備步騭地話,不由得順嘴應道:

“伯父,我已經二十了,不算小了。春秋上說魯汪踦還是小兒就執戟爲國而戰,聖人也誇讚他呢,齊子奇十八歲治阿,比我還小兩歲呢。”

“你……”張昭一時語塞。有些惱怒的看了興奮的張奮一眼。再看看面帶微笑的步騭,知道事情不可挽回。也不好再說。步騭一見他應了,生怕夜長夢多,鼓動着張奮立刻起程。張奮也是如此想法,推說合肥戰事要緊,早到一刻好一刻,竟半夜就要起身。張昭雖然不願,可見外面月色正明,這當塗到合肥一路都在已軍的控制之中,倒也不至於有什麼危險,既然他們要走,便也不再攔他們。仔細叮囑了張奮幾句,就安排他們出了大營。

張奮騎在馬上,摸着身上張昭親手給他披上的全新皮甲開心不已,又爲伯父對他的關心感到慚愧。他只顧去合肥立功,走的時候竟忘了關照伯父注意身體,不免有些失禮。不過在步騭地勸說下,他將這一絲愧意壓到了心底,只等着升官進爵來報答伯父。

一行數十人沿着官道一路奔馳了近一個時辰,中途停下來休息時,一個士卒有些內急,走到路邊去解手,他剛解開了褲子,然後覺得腳下一動,他低頭一看,卻見一篷刀光暴起,一隻手忽然捂住了他的嘴,一柄短刀在他的脖子上一劃而過,他憋在口中的驚叫立刻變成一串氣泡,隨着頸邊的鮮血噴了出來。一個跟過來地同伴見地上突然暴出一個人影,大驚失色,突口叫了一聲,驚惶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傳出老遠。

隨着叫聲,又有幾條人影從草木山石後面竄了出來,領頭的一個身形高大地漢子從那個驚叫的江東士卒身邊一驚而過,反手一刀劈在他的後脖上,一刀梟首,那個江東士卒的頭顱被腔中的鮮血衝得跳起,而那個大漢卻連頭都沒有回,跟着象一頭猛虎一般衝着驚立起來的張奮等人衝了過去。

“有敵人!”張奮一聲大叫,抽出腰間的長刀就迎了上去。和那個大漢迎面相對,互砍一刀,張奮敵不過那個大漢,雙臂發麻,被推得連連後退,跟着脖子上就捱了一掌,暈了過去。

措手不及的步騭大驚,在幾個侍衛地護衛下翻身上馬,落荒而去,而剩下的幾十個侍衛捨命攔在那幾個人影跟前,亂刀砍下。那領頭的大漢身如鬼魅,手中長刀如勾魂一般,幾閃之間,就砍翻了面前的幾個侍衛,猛力朝着縱馬而去的步騭甩出了手中的長刀。

步騭身邊的一名侍衛聽得耳後的風聲,回頭一看,來不及舉刀。大叫一聲就撲在步騭身後,長刀透體而過,帶着他向前衝了兩步,倒地身亡。那個大漢飛步趕來,卻趕不上步騭地戰馬,只得眼睜睜地看着步騭在幾個侍衛的護衛下朝合肥方向去了。

“可惜……”那個大漢嘆惜了一聲:“又得被公子罵了。”

“典都尉,你抓住個活口,公子應該會獎賞你纔對吧。”很快擊殺了阻擋地幾十個江東士卒的人影轉了過來。其中一個接着這個大漢的話說笑道。

曹衝看着眼前這個被捆得象糉子一般,卻依然滿臉不服的年輕人不禁笑了。他伸出手在張奮嶄新的皮甲上摸了一下笑道:“這位衣甲鮮明地公子是何方人氏啊?能不能報個名?”

“你是誰?”張奮厭惡的讓了讓,不願意讓曹衝摸他的新甲,這可是第一次穿的呢。他只是有些奇怪,這當塗已經被困了大半個月了,怎麼這裡突然出現了一個軍營,看樣子人數還不少,從營帳的數目來看。只怕不僅一千人,更讓他感到吃驚的是,他看到了成羣的戰馬。要知道江東戰馬極少,一個將軍手上能有一百匹馬就是件值得誇耀的事了。這一看就是幾百匹戰馬,而且都是很少能見到地高頭大馬。實在讓他覺得很震驚。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是誰?帶着上千的騎兵?他就是神經再大條,也知道絕對不是江東的人了。

他的話音未落,腿彎處就捱了一腳,將他踢得跪倒在地。兩個膝蓋磕得生疼,接着一個粗啞地聲音喝道:“我家公子問你話,你居然敢不回答?”

張奮大怒,掙扎着要站起來,拼命的扭過頭想看看是哪個王八蛋踹他。可惜他身子剛一動,兩個肩膀就被人摁住了,象是被兩把鐵鉗夾住一樣,任他怎麼掙扎也動不了分毫。他惱怒的咬緊牙關。恨恨的瞪着曹衝,一言不發。

“還蠻有個性。”曹衝捏了捏鼻子笑道:“他們從哪個方向來?”

生擒張奮地典滿連忙應道:“回公子,他們從當塗方向來,可能是向合肥去。我隱約聽到他們說什麼攻城大車?”

“你們也太猖狂了,這當塗還沒有攻下,這合肥還是我們的地盤,居然敢大半夜的趕路?”曹衝笑了一聲,手一揮。一個虎士上前在張奮身上收了一下。將張奮的腰牌搜了出來,恭敬的遞琶曹衝的面前。曹衝瞟了一眼。擡起眼對張奮笑道:“張奮張文敬,跟張子布可有關係?一個文書怎麼也穿上皮甲了,還是嶄新的,第一次穿吧,這麼金貴?”

“關你何事,要殺就殺,哪來這麼多廢話。”張奮又氣又急,這小子恁的不自覺,剛抓了肉地手在自己的皮甲上摸了又摸,故意的是不是?“有種的報上名來,讓你家阿翁我死個明白……”

他的話還沒說完,後背就捱了一下狠的,將後面的話全部打回肚子裡,嗆得他咳嗽起來,直咳得滿臉通紅,上氣不接下氣。他藉着倒地的機會向身後看了一眼,這次看到了那個瞪着眼睛地大漢,看身形正是那個一個照面就打暈了他地人影。

“你聽說了孫匡的肉醢了吧?”曹衝略帶着些得意地笑了:“那就我剁的,你要是再這麼跟我說話,我倒不介意把你也剁成肉醢送給張子布去。”

“你是曹……衝?”張奮大驚失色,曹衝怎麼突然出現在這裡,這裡離合肥不到百里,騎兵真要急行,最多兩個時辰就可到達合肥城下,什麼時候曹軍的援軍已經過了當塗,張昭在當塗城下的兩萬大軍一點消息可都沒有收到。

“彭城張家也算是詩書傳家,怎麼一點應有的禮節都不懂?”曹衝皺起了眉頭,打開剛從張奮懷裡搜出的一張帛圖瞟了一眼不屑的撇了撇嘴:“這就是攻城大車?這麼笨?得有百人才能推動吧?”

“你怎麼知道?”張奮顧不上對他的蔑視表示憤怒,倒是對曹衝一眼看出了攻城大車所需的人數感到吃驚不已。一直站在一旁的張鬆笑了,他瞥了張奮一眼,滿臉的不屑:“就你這麼個粗夯貨如何能瞞過我家公子的眼睛,我家公子見過的東西豈是你這井底之蛙所能想象得出來地,戰船上的拍杆、霹靂炮、守城弩,哪一個不是我家公子親自過問的。就你這爛手藝要在劉仲玉手下。得被劉仲玉一天罵三回。”

張奮知道劉仲玉,就是那個一直被人說成是廢物,卻造出了配備了三大利器的戰船,差點讓周公瑾嗝屁的列侯木匠,他聽人說過那些東西的利害,深知劉琮的水平不是他能比的,倒也沒有對張鬆這句話表示什麼不滿,只是不服氣地將頭扭在一邊。表示不屑和這個只齊到自己肩膀的小矮子說話。

張鬆已經習慣了這種眼神,到了曹衝身邊之後,他的心境大開,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了,當然更不會自降身份和一個俘虜生氣。他回頭對曹衝笑道:“公子,張子布與周公瑾是江東兩大柱石,如今他的侄子落到我們手裡,我們不妨放出消息去。就說這小豎子投降了朝庭,張子布也心向朝庭,這纔在當塗故意不戰,又放我們過來襲擊孫權,先讓他們江東亂上一陣再說。”

“正合我意。”曹衝笑着看了看張鬆。心裡說你小子可真夠毒的。張昭以前就勸過孫權投降,你現在再火上燒把油,孫權就是不信只怕心裡也要打個鼓,果然是害死人不償命的。鬼主意說來就來。他揚了揚手中攻城大車的帛圖:“這張圖就獻給我們了,孫權十有**要信的。”

張奮一聽就知道了其中地利害,臉色頓時煞白。他忽然想起伯父和他在大帳裡說的事,不由得心中一動,收了臉上的怒容笑道:“公子何必如此,奮有一言,不知公子可願聽否?”

曹衝將張奮的臉色變化全看在眼中,他靜靜的看了他一眼:“說來聽聽。”張奮半天沒有說話。只是看了看周圍地人,曹衝一笑,揮手將幾個虎士趕了出去,大帳裡只剩下張鬆、典滿兩個,這才笑道:“現在可以說了吧?”

“公子有所不知,我伯父雖然和周公瑾一樣同受討逆將軍之託,輔佐孫會稽,但他們並不相同。周公瑾一心想建功立業。而我家伯父卻思念家鄉。聽說徐州已定,一直想回鄉祭祖。只是……”

曹衝靜靜的聽了片刻,摸着下巴考慮了一下。他的印象中張昭好象一直被人認爲是投降派,不過現在他代表着曹操一方,對方的投降派當然是要好好爭取地。如此說來,對張昭和周瑜倒不能等同視之。如果能將江東柱石之一的張昭說服了,孫權的兩條腿也就瘸了一條了。

“那你就在我營中委屈幾天吧,等此處戰事一了,我就放你回彭城。”

“公子,你此處不過千人,合肥城下可是五萬人,就算裡應外合,只怕也解不了合肥之圍吧。”張奮扭了扭胳膊,讓自己舒服一點,這才笑道。

“我的人豈是你能看得全的。”曹衝不置可否的一笑,讓人將張奮帶了下去,這纔看着張鬆說道:“張子布心懷猶豫,還可以爭取一下,你說的那個辦法,還是緩緩再說,派人和張昭接觸一下,看情況再定。”

“可惜子翼不在。”張鬆遺憾的咂了咂嘴。

“無妨,此事不急。”曹衝想了想道:“有人逃脫了,我軍地行蹤不可能再隱匿了。子謙,你立刻派人去合肥城一趟,把這裡的情況說一下,告訴他們我們會在外圍騷擾孫權,找機會搞他一下子,丞相親率大軍隨後就到。”

“兩千鐵騎?”李典、劉馥和蔣濟先是一喜,接着又皺起了眉頭。李典想了想道:“兩千鐵騎雖然精銳,可要想衝破孫權的五萬大軍,難度不小,城中不過五千餘人,只怕也幫不上什麼忙。丞相大軍就算是急行軍,趕到此處也得十天以後,只怕這合肥城到時已經……”

蔣濟也苦笑了一聲,問來送信的虎士說:“公子是昨夜被人發現的,對方可曾見到你們的大營?”

“沒有,那人一見我們就跑了,根本沒看到我們的大營。公子帶着兩千鐵騎從小道至此,不過一天的時間,當塗那邊也沒有察覺。”那個送信地虎士恭敬地說道。

蔣濟點點頭,湊到劉馥面前嘀咕了兩句,劉馥和李典一聽,都有些爲難的皺起眉頭沉思了片刻,相互看了看,又點了點頭。

很快劉馥就派州主簿跟着那個虎士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