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本質上就是利己主義者,改種高產作物會減少利益,那麼就要抵制。然而很多人會發現,鬧得最厲害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地方上的‘土豪’,而不是這些世家。
就說荀緄,朝廷上門,最多會用‘拖’字訣,和朝廷耗着,坐看那些土豪鬧騰的結果。
成功,那麼甚至還會爲難感嘆幾句,讚揚朝廷‘順應民心’,然後繼續賺取利益。若是不成功,那麼就甩鍋給那些土豪,然後積極配合朝廷進行‘清洗’,把損失的地方,在這些土豪身上賺回來。
“所以說,王家莊和溫泉療養地周圍,有三家土豪,這是母親和其他世家協商之後,留給我們的獎勵。”在朝廷正式要全面推廣高產作物,各項政令開始下達之後,荀彧代替荀緄,過來告訴王庸。
這三家都抗議,或者明確表示拒絕種植高產作物,鬧騰的動靜還不小。朝廷當然不會直接抄家滅祖,那種簡單粗暴的玩意,大佬們不屑玩。但有一萬種辦法,能逼得兩個沒有根基的小土豪,乖乖變賣家產,灰溜溜逃走,甚至傾家蕩產……
“三個小蝦米,又能有多少肉吃。”王庸聳了聳肩。
“幾百畝地還是有的,前提我們能吃下來。”荀彧回道,“另外許都城內的一兩家店鋪,宅子什麼的,零零散散也不少。尤其是許都的宅子,裝修一下,作爲王家在許都的落腳點也不錯,有時候午休的時候可以去那裡休息一下。”
“這好處也不少,她們就容許我們吃下?”王庸問道。深入思考的話,可以考慮出N個可能性,但現在他就要稍微裝裝傻。
“這是善意,但同時也是陷井。”夏侯惇也見識過這玩意,“夫君在這次行動中出力不少,所以潁川的其他世家出於示好,所以把這三家讓給我們,說到底無非是慨他人之康。同時吃下這三家的產業,那麼我們也就成了許縣第二大家族,估計要和陳家對上了。”
潁川陳氏雖然發家也沒幾代,但也算是許縣的大戶。王庸的許縣王氏要發展起來,那麼必然要和陳家對上。相對而言,陳家要擴張,也要和王家對上。
不僅慨他人之康,同時還惡意挖陷阱讓王庸和陳羣鬥上,標準的驅虎吞狼。關鍵是這誘餌,還是借別人的。
“還真是一點虧都不吃。”王庸冷笑。
“這也意味着,大家都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說到底直系方面,只有夫君一人出仕。旁系裡面,並沒有比較出色的人才。二代……還沒有成長起來,能不能成爲世家還兩說。最多,我們許縣王氏,只能算是一個,背景大一些的土豪,僅此而已。”荀彧解釋道。
所謂的妥協,那是建立在勢均力敵,雙方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那麼就算是借花獻佛一樣的東西,也能稱之爲‘善意’。
“所以說,我們吃不吃這個誘餌?”荀彧看向王庸。
“吃,爲什麼不吃?四十年內,我無懼任何人!”王庸當即表態,四十年後,天下一統,新君繼位。或許權力階級會發生一輪交替,但四十年,他的曾孫估計都出來了。
有他四十年的培養,三代人的努力,許縣王氏,未必不能成爲潁川王氏。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潁川陳氏這一代,直系的子弟就陳羣比較出色。
和許縣王氏比起來,就是多了幾個出仕了的旁系子弟,以及幾代人累積下來的底蘊。許縣王氏現在追趕,還是有機會追趕上去的!
時間轉眼到七月份,按照公曆計算,也到八月多。春小麥已經收穫完畢,扣除需要種植黃豆的土地之外,從潁川開始,向周圍輻射出去,越來越多的家族開始改種高產作物。
大量的下田開始種植玉米和土豆,大概是在十到十一月份上下收穫。
與此同時,新的政策開始實施,高產作物作爲軍糧,將在明年正式實施,主要還是目前第一批的高產作物,都作爲種子,送到各州各郡進行推廣。
但是針對傳統糧食的交易稅,卻已經開始實施,同時實施的,還有地域糧食保護稅收。
朝廷控制範圍內的糧商,幾乎很整齊的,第一時間減少對傳統糧食的收購,都在等十一月份的高產作物。希望在軍購之後,還能夠一批可以採購。當然,收購的價格,也有所下降,這是大部分世家,需要付出的代價。
至於土豪,和大部分自耕農,出產的糧食無人收購。要麼,就是糧食被惡意壓制在一個讓人發瘋的低價。這部分存在,幾乎是守着滿倉的糧食,卻無人購買,也賣不出去。
鋌而走險的事情,不管什麼時代都有。明着不行,大家只能想辦法偷偷把糧食,運輸到朝廷控制範圍外銷售。
“然而不出所料的是……”司徒王允看着手頭上的文件,吐槽道,“大家都在盯着他們走到這一步,於是不管他們走哪條路,最後都會被朝廷的軍隊截獲。於是必然要有人,爲此付出代價。”
只需要把家主抓入牢籠裡面,都不需要怎麼打,就牢裡的環境,關一段時間出來,估計都是半條命不見。關鍵是違法的罰款,必然也少不了,情節嚴重的,直接抄沒家產也不奇怪,畢竟這是封建時代。
“於是這些土地就進行發賣,不是朝廷來,就是他們自己來。不管如何,下場都不會很好……這個世界那麼危險的嗎?”王庸看向自己的姑母,“這簡直,就是人吃人的社會。”
“社會的本質無非如此。”王允似乎已經很習慣這一切,“你已經不是單身一人,你身後,你身邊那麼多的族人,家人。她們都在嗷嗷待哺,越往上,人越少,競爭越大,你不吃人,那麼就等着別人吃你,這就是現實!”
除非隱居山林,避世而居,否則進入到這個社會,這就是所有人都要面臨的東西。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王庸神情有些複雜,“古人誠不欺我。”
“似乎沒有哪個聖賢,說過這句話。我讀書不多,但肯定沒有這句!”王允吐槽道。
“那就當我說的唄?”王庸聳了聳肩,“感謝姑母幫忙,三家的產業都已經過戶完畢。”
“我是你姑母,幫忙是應該的。”王允笑了笑。
“那麼另外幫個忙怎麼樣?聽說最近朝廷要選擇一批郎官,許縣王氏裡面,王經和王機才能都不錯,幫忙推薦一下?”王庸則是打蛇隨棍上,趁機推薦一下這兩個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