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一)

卻說趙官家英明神武,覷破了曹賊陰謀,反掌之間,定下大計:

割山東河北予殘遼,讓他去撞老曹餘黨,待兩敗俱傷,大宋一波推塔,恢復山河。

許山後八州予蠻金,讓他去撞老曹真身,待兩敗俱傷,大宋一波推塔,擴土開疆。

正所謂:

欲效莊王鳥不鳴,一朝出手九州平。

奇才不遜隆中對,妙計羞煞老孔明!

葵向陽在他催促下,熱水都沒喝一口,又匆匆出城,來到遼軍大營。

遼軍營中,正是一片混亂。

耶律淳、耶律大石倉促逃回,蕭幹、兀顏光聞聽失了鄭州,齊齊色變。

要知他們渡黃河,便是從鄭州那一段,鄭州一失,等於斷了後路。

尤可怕者,斷其後路者非是別人,乃金兵也!

好在還有耶律佛頂投降,據實以告,道是金兵雖衆,多是招降的山賊水盜,其中真正女真,不過三千。

但縱使如此,幾人還是惶惶不安。

別個倒還罷了,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這兩個名字,於遼人而言,能止小兒夜啼,能致大人淚崩。

正焦急探討對策,忽聞葵向陽求見,耶律大石冷笑道:“金人一來,宋皇腰桿怕是硬了,且讓他來,聽聽放甚厥詞。”

幾個咳嗽一聲,都裝出一派氣定神閒模樣,令人傳葵向陽入來。

葵向陽大步入得帥帳,拱一拱手,算是見過了禮,開口道:“我國與遼國,百年盟好,汝等只因金人侵佔國土,便來我國找補,實屬不義。”

蕭乾冷笑道:“既知是盟好,頻頻出使勾結金人,卻如何說?”

葵向陽把手一擺:“非幹吾皇之事,勾結金國,乃是青州節度使武植自家所爲,冒用國家名義罷了。你等或還不知,佔了燕地的西風軍,便是此人手筆,至於所謂菊花軍,也未必能脫干係。”

耶律大石和老曹,算是打過交道的,當初要不是老曹相助完顏婁室,他也不會爲金人所擒,一路上所見所聞,深知老曹厲害。

不由把桌案一拍:“啊呀!原來竟是此人弄鬼!”

耶律淳、蕭乾等人,亦不由色變。

葵向陽察言觀色,淡淡笑道:“吾皇念着貴我兩國盟好百年,又念貴國如今局面不易,願以山東、河北之地,供貴國立國,至於幽燕之土,不妨自去同那武植討要。”

耶律淳想起在山東幾番撞得鼻青臉腫,老臉一黑,便要開口,卻被蕭乾急忙以眼神阻止。

蕭幹沉吟片刻,開口道:“河北之地,已在我等囊中,山東若要贈我,何不把兵馬調走?不然入主時,又難免兄弟鬩牆之悲。”

葵向陽點頭道:“山東兵馬,回頭即有文書,調彼等往淮北駐紮,凡不從者,必系武植一黨,貴國盡情處置便是。”

耶律淳眉頭一皺,蕭幹卻搶先拱手:“若是如此,多謝宋皇好意,我等這邊領兵去山東便是。”

說罷,領人取出明珠一盤,相贈葵向陽。

葵向陽歡歡喜喜收了,自覺差事辦得妥當,高高興興離去。

卻不知他離遼營後,帥帳中倒有些爭執。

耶律淳皺眉,質問蕭幹道:“汝一向精明,今日如何這般好說話?山東那些虎狼兵,多半已不聽宋廷號令,使我等去往,豈不是驅虎吞狼計?要借我兵馬去替他平叛。”

蕭幹嘆道:“陛下,金兵南下,鄭州已失,臣只覺如芒在背!金國兵馬若殺來,我等只能野戰,若是宋軍再出城,那便是腹背受敵之局,倒不如暫退一步,再做計較。”

耶律大石幫襯道:“蕭大王所言不錯,目下頭一等要事,便是擺脫被他兩國包夾,不妨先退到東明縣,再作道理。”

東明縣位於汴梁東面四十里,若至此處,便無慮被金、宋夾攻。

耶律淳思忖一回,也覺有理,果斷下令:“既然如此,且去佔了那東明縣,再做道理!”

商議罷,忙不迭點了三軍,收起營盤,繞過汴京,向東明而去。

城牆上宋軍望見,大爲驚奇,忙使人層層上報,道是遼人棄城東去。

不多時,消息傳到官家耳中,官家哈哈大笑,向童貫、葵向陽誇耀道:“二位卿家,且看朕用計如何?不過略施小計,便叫這幹遼兵死心塌地,去替朕剿滅心存不軌之徒,不費我大宋一兵一卒之力。“

童貫連忙做出心悅誠服表情:“官家高明!真正是聖天子無所不能也!”

官家大笑,又令葵向陽不可耽擱,速速去讓女真人滾蛋,回頭去和曹操拼個死活。

葵向陽還是一口水沒喝,再次出城,騎匹快馬,徑奔鄭州而去。

匆忙趕到鄭州,正見城門大開,金兵浩蕩而出,要往汴京開赴。

葵向陽連忙攔住,口口聲聲要求見婁室。

領頭的先鋒乃是撒離喝,便教人帶他去婁室處。

婁室坐在車裡,正要出發,見了葵向陽復回,便問緣故。

葵向陽忙把武植叛宋一事告知,又道:“我家陛下說了,三國亂局,皆因他一人起,深爲可恨,因此請元帥北歸,山後九州之地,我大宋尺寸不取,盡數讓給金國,以證盟友之好。”

婁室聽了,心中納悶:我要打得贏武植,何必千里迢迢隨你來此?

當即不快道:“山後九州,已被武植那廝佔取,你既說他叛宋,那他所佔,便不算宋土,伱又說讓此地給我國,豈不是慷他人之慨?”

銀術可策馬上前,質問道:“葵指揮使,是你奉旨請了我等來,千山萬水走到此處,如今又教回去,且不說這般戲弄我等,可合禮儀,只問你我等去後,那些遼國叛軍,你們如何對付?”

葵向陽被他逼問無奈,只得吐露:我主暫把山東河北讓他,彼此間干戈已息。

此話說出,一衆金國將帥,面色齊變。

拔離速大喝道:“遼國一干殘軍,同你們是敵非友,尚送他許多土地,我等爲你跋山涉水,難道如此便打發了?罷了,且把河東路割給我家,權做路費。”

河東路便是昔日田虎所佔山西一帶,呂行、太行之間。

葵向陽聽了大驚,連連道:“這卻如何使得?”

銀術可冷然道:“區區一干遼國叛逆,尚肯與他許多疆土,我弟弟只要你河東一路,你便這般作態,莫非我堂堂大金,在你等宋人心中,還不如那幹叛賊麼?”

葵向陽爭辯道:“貴我兩國,乃是盟好……”

銀術可冷笑打斷:“盟好之國白白出力,反把土地送於敵人,你宋國如此行事,我等不敢和你盟好,也做敵人便是。”

葵向陽聽了,一頭冷汗流下,正苦苦組織言語,忽然雲州王耶律延禧躥出,抱拳道:“婁室元帥,小王卻有一言。”

他自獻策攻鄭州後,婁室等人,待他厚了許多,聞言溫聲道:“雲州王有話,但說何妨。”

耶律延禧抖擻精神,大聲道:“小王乃是遼國正朔,既已奉國降金,世上便無遼國二字。耶律淳那廝,能取宋國山東河北土地,卻是打着遼國名義,然而他一介叛徒,豈有這等權力?因此小王願請一支兵馬征討不臣,再把山東河北之土,雙手奉給大金,如此方見小王忠心!”

葵向陽大驚:“雲州王,那是我家土地,如何容你獻給金國?”

耶律延禧冷笑一聲,忽然大喝:“呸!什麼你家土地,你那土地,方纔說得分明,贈給了耶律淳,那便是耶律淳的土地!耶律淳這廝,乃是我家叛徒,我自剿滅叛徒,取他基業,又關你宋朝何事?”

韓常在一旁湊熱鬧,嘻嘻笑道:“也不是全然不關他家事,割河東路以勞我軍,還是要他家做主的。”

葵向陽連連搖頭,看向婁室:“元帥,此事萬萬不可!”

“不可?”婁室還沒說話,耶律延禧大叫一聲,跪倒在婁室面前:“元帥,小王求撥一支兵馬,去他家汴京走一遭,問一問趙佶,這世上有沒有讓人白白幫忙的道理!”

婁室點頭笑道:“雲州王難得這般忠義,本帥豈肯逆你心思?罷了,任你點一萬軍,先往汴梁一行,若是宋皇真的拿我等耍笑,你便替本帥,好好問他一問!”

葵向陽越聽越驚,連忙道:“元帥,莫要衝動,且待我回去,把元帥意思告知吾皇,必有一番主張,絕不會讓盟友心寒。”

婁室大笑道:“好,那你且先去,告訴宋皇,對敵人都這般大方,對朋友更不可小氣,否則,朋友怕是要變敵人,讓他好自爲之。”

葵向陽不敢言語,點頭離去,繞了一遭,施展輕功,尋見李助:“金人怕是要翻臉,李兄,你設法帶伏牛軍撤離,繞道前往汴梁,若是一旦有事,擎天保駕,全仗你這支軍馬。”

李助點頭道:“葵兄放心,定不讓你失望便是。”

葵向陽心下稍安,急忙奔汴京趕去。

於此同時,山後九州最西面,朔州境內,一支三千餘人的兵馬,順着恢河匆匆而行。

恢河者,又名灰河、渾河,《漢書》稱爲治水乃是,桑乾河源頭之一,發源於呂梁山中,自南向北流淌。

沿此河而上,至呂梁北麓,有一處陳家溝,乃是險惡峽谷。

此谷南北走向,長十里有餘,東西兩崖,皆奇峰怪石,陡峭異常,地形至爲險要。

那支兵馬行至此處,都不由兩面觀望,似乎生恐殺出伏兵來。

“好險要地勢!無外乎楊業當年要把遼軍誘到此處!”

說話之人,非是別個,正是曹操!

他騎在馬上,看着周邊地形,讚不絕口:“難得時遷兄弟,探出這條路來,就此深入呂梁,繞過雁門關,屆時回首一擊,雁門天險又是我有!”

看他身邊,乃是扈三娘、時遷、石寶、史文恭、公孫勝、焦挺幾個。

公孫勝接口道:“哎!小弟只嘆那楊無敵,忠肝義膽報國,拼死引來遼軍,援軍卻不曾至,好好天險,反成了自家絕地,可惜可嘆也!”

時遷打個抖道:“道士哥哥,這裡寒冷的厲害,一發冷到小弟骨髓裡,豈不正是陰氣逼人?莫非是當年那些屈死的兵將作祟?”

公孫勝點了點頭,長嘆道:“我們來路上,看見許多殘垣敗壁,那都是曾住在此的人家,正是因這裡陰氣太盛,鬼祟橫行,牲口活人,都難久住,因此才外遷廢棄。”

原來這陳家溝,正是楊無敵楊業敗亡之處,他誘敵至此,事先約好的伏兵全然不見,“拊膺大慟,率麾下力戰”,最終兵敗,無數宋軍,慘死此間。

曹操所以到此,卻是此前金兵行動迅速,他不曾奪下雁門,因此不安,於是派遣人手打聽,想尋路繞過雁門關,恰好時遷從一夥盜墓賊處,探聽到這裡路途。

這條道路沿着恢河而上,可至寧化縣,那縣深處呂梁山脈之中,因爲盜匪極多,已然廢棄,然而卻有小路,可以插至忻州,如此一來,不論偷襲,還是兩面強攻,都有奪取雁門關的機會。

此刻聽了公孫勝所言,老曹不由感慨:“忠義之士,往往不得善終,着實令人痛心疾首。以後若有機會,當好生在此做一場法事,超度這些忠臣義士!”

此話出口,忽然平地捲起一陣旋風,隱隱約約,似有無數人嚎哭,衆將士都不由膽寒,公孫勝驚道:“哥哥一言之間,鬼神響應,今日這句誓言,卻須牢牢記住也!”

有道是:戰魂英烈總無名,誰記當初慷慨行。一念萌生萬鬼泣,他朝度化滿天晴。

第93章 第玖拾叄回 孟德新收小老弟第300章 童樞密的心腹事第58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70章 黑風席捲船欲摧第204章 他府我庫皆一體第52章 黃文炳解詩獻計第523章 父女團圓淚漣漣第529章 石秀拼命挽危局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421章 第肆百壹拾玖回 世無明主士無名第694章 第陸佰玖拾回 此功封侯未足酬第92章 第玖拾貳回 武孟德發威刺虎第1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189章 曾頭市勇將無雙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271章 滿軍盡呼童大帥第154章 慕容彥達的野望第182章 有心相算堪一戰第31章 佳人傾卻祝家莊第681章 三十六將盡西來第367章 珠光燦若月光明第94章 第玖拾肆回 鐵棒惡鬥青眼虎第543章 天魔邀戰撲天雕第702章 第陸佰玖拾柒回 千軍難抵一撞直第673章 第陸佰陸拾玖回 雙槍並舉爭耀世第387章 名刀何妨贈佳人第137章 一生拼卻盡君歡第405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中下)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62章 木臺白棚血手屠第248章 五丈河川觀虎躍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6章 武大抄家西門府第786章 驚天一曲滿江紅第654章 豹子頭氣衝九霄第705章 今方識盡董郎狂第427章 五方元帥南離火第275章 淮西重將聚襄陽第703章 第陸佰玖拾捌回 記得清明把酒償第771章 縱橫誰抵活典韋第254章 高俅遺計害神槍第315章 聲振太原張大膽第315章 聲振太原張大膽第630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玖)第546章 報於菊花獨自開第695章 第陸佰玖拾壹回 榆關陷沒殺聲裡第654章 豹子頭氣衝九霄鯤鵬折卻垂天翼,豈任時人笑敝裘第267章 童大帥初戰告捷第290章 眼中霸氣滿堂寒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204章 他府我庫皆一體第615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下)第7章 有財大家一起發第686章 奪汴梁老曹分兵第1章 前世今生兩渺茫第199章 小霸王走馬擒將第634章 第陸佰參拾回 浮戲山下擲浮生第444章 七佛子急獻巧計第122章 懦者死兮勇者生第736章 莽和尚怒闖道宮第333章 三阮水底搏蛟龍第67章 梁山泊主欲相讓第543章 天魔邀戰撲天雕第89章 第捌拾玖回 黑旋風殺黑旋風第115章 原來竟是塊翠玉第739章 渾河倒灌殺虎口第778章 阿骨打佈陣獵敵第782章 戰長城武二屠龍第764章 第柒佰伍拾玖回 老道弄法戲雙星第745章 雁門關上旗連天第758章 闖金營李逵搖舌第706章 薊州血戰援兵來第350章 有事弟子服其勞第262章 公媼兩相賭許韓第488章 方百花奪昱嶺關第582章 嬀水西岸生死訣第409章 揚州日暖玉生香第347章 霸氣四射王對王(下)第430章 會有一日恩德還第55章 宋公明鐵骨熬刑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遇見一次比較嚴重的卡文第511章 第伍百零玖回 法寶寺前殺氣蒸第43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三)第304章 城中尚有三年糧第720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第429章 馬蹄響亮夜叉來第38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2章 敢作敢當大丈夫第563章 第伍百伍拾玖回 河東俊傑展奇才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436章 梁山明教英雄會第618章 金兵浩蕩入宋來第217章 曹操鼓舌嚇關勝第495章 第肆百玖拾叄回 童大帥妙算無雙第784章 第柒佰柒拾玖回 雌英撞陣虎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