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種種用功化徒然

卻說河間府外,遼兵擺下大陣,宋軍不知虛實,猛將董平、張清誤入其中,先後遭擒。

西軍勇將楊可世借他二將掩護,繞行陣後,孤軍衝鋒,憑藉重騎之威,以力破巧,生生殺至陣心,沿途殺傷遼軍不下五六千衆,白梃雄兵也自消耗殆盡,楊可世壯烈陣亡。

童貫趁他陣勢凌亂,派出十一萬大軍,分三路攻打。

兀顏光見狀,忙把大陣收攏,化爲陰陽五行一氣陣,且戰且退。

兩軍激戰不下兩個時辰,宋軍不知不覺,追出十五六裡,眼見兀顏光難以支撐,耶律淳,蕭幹忽領十萬遼兵殺出,切斷宋軍後路,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至此,二十餘萬遼軍傾巢而出,同十一萬宋軍展開野戰。

三支宋軍登時大驚,西路王淵、楊惟忠、冀景三將,倒還應對自如:冀景分兵抵禦,王、楊加緊攻擊,欲搶先擊潰面前殘敵。

無奈攻勢剛剛展開,便聽得中軍一片喧譁,卻是劉光世見機不妙,當機立斷,召回勇將高世宣,保着自家先退,高世宣倒也英勇,呼名酣戰,殺透重圍,保着劉光世頭也不回逃向府城,所部五萬宋軍,隨之逃出者不足一成。

中路一崩,東路隨即便撤,兀顏光哈哈大笑,令青龍陣主將只兒拂郎、計都青龍陣主將耶律得華,擺下母子青龍陣抵擋王淵、楊惟忠,自己親自領了剩餘兵馬,猛攻東路。

宋遼兩軍絞殺在一處,天昏地暗,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正廝殺間,迎面撞見紫氣玄武陣主將耶律得忠。

那皇侄年輕氣盛,存心要幹功勞,見這白鬚老將一身金甲,頓時大喜,舞轉方天畫戟,便來交戰,雙方親兵,也自戰在一處。

卻不知老將楊溫,亦是金刀楊令公後人,自幼流落江湖,學成十八般武藝,綽號“攔路虎”,當年“山東夜叉”李貴、“細腰虎”楊達橫行河朔,無人能制,便是楊溫出手,方纔把他拿捏。

楊溫使條槍,只十餘合,殺得耶律得忠一身熱汗,正要取這遼將性命,耶律得榮、兀顏延壽雙雙殺到,一個使青纓寶槍,一個也使畫戟,三個遼國小將,圍着老節度狠殺。

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人稱“梅大郎”,當年落草武夷山,憑藉掌中三尖刀,威震天南,此刻見楊溫寡不敵衆,便要相助。

不料玄武陣主將曲利出清,黑騎黑甲,黑着印堂殺出,滿口叫道:“老宋狗不要走,且試試俺這一口刀!”

原來此人也使三尖刀,當下攔住梅大郎,雙刀並舉殺做一團。

這個曲利出清,乃是兀顏光手下第一勇將,手中這口刀展開,寒光凜冽、殺氣蒸騰,若論梅大郎當年,自然不輸他絲毫,如今畢竟年老了,倒被他壓制在下風。

曲利出清得勢不饒人,一刀狠賽一刀,正殺得得意,忽然一支利箭破空而至,穿透了腮幫,射碎兩排槽牙,疼得這廝悶哼一聲,梅展趁機反擊,一刀斷臂,再一刀斷頭,這纔看向箭來方向,高聲道:“老項,姓梅的欠你一條命。”

這放冷箭的不是旁人,正是琅琊彭城節度使,“鐵騎神射”項元鎮。

聽得梅展道謝,項元鎮哈哈一笑,又取一支箭搭上弦,瞄向兀顏延壽,要解“攔路虎”之圍。

將發未發之際,卻吃兀顏光看見要害他愛子,忙忙射出一箭。

此時殺聲四起,吶喊如潮,弓弦響動盡爲遮蔽,項元鎮只覺肋下一痛,低頭看去,見是一支鳳翎鐵箭,深入鐵甲,曉得性命難保,咬住槽牙,奮力把箭射出,兀顏延壽麪門上早中,翻筋斗落下馬去。

兀顏光見兒子落馬,心中大慟,怪叫一聲,挺戟殺來,梅大郎正要迎戰,卻見項元鎮搶先殺去,口中叫道:“事不可爲,老弟快退!”

梅大郎曉得他這是要拼死斷後,揮一把老淚,策馬殺去楊溫處,兩個合力殺退耶律得容、耶律得忠,回身就走。.

奔走之間,又遭婁金狗阿哩義、鬼金羊王景、心月狐裴直三個遼將攔路,兩個老節度齊聲大喝:“擋我者死!”奮力並了上去,那三將見二人招招都是兩敗俱傷的拼命招數,不敢抵擋,被他們殺透重圍而去。

項元鎮帶着箭傷,梃槍大戰兀顏光,不過七八合,兀顏光怒吼一聲,劈了老節度下馬。

至此,東路三萬宋兵翻做畫餅,得以逃回府城者不過五千餘人,其餘若非殺死,盡數逃散。

三路兵馬潰了兩路,遼軍的精兵強將,都往西路宋軍圍殺,“河東斧魔”冀景揮兵死戰,無奈敵衆我寡,殺得分崩離析。

本要去同王淵二人匯合,卻是耶律大石率領四日神將殺到,冀景幾番衝突不出,虛日鼠徐威放了一弩,射中冀景右臂,雙刃大斧落地,耶律大石走馬一刀,砍落冀景人頭。

可憐河東猛將,至此命喪河北。

後人有詩一首,單贊楊可世、冀景兩個西軍悍將,雖非十全好人,家國大事上,畢竟不曾退卻一步,雙雙歿於王事,可謂死生壯烈。

十月西風吹正狂,將軍決戰氣堂堂。

金戈似虎凝殺意,鐵甲如潮耀冷芒。

馬踏胡兒心壯烈,魂歸漢土血玄黃。

河東子弟當榮冀,泉下不曾愧姓楊!

王淵、楊惟忠拼命狠殺,各自披創十餘處,終於把那母子青龍陣殺散,番將只兒拂郎見不妙先走,耶律得華慢了一步,吃楊惟忠揮兵殺入,正好截住。.

交戰之間,王淵殺來,一刀將其剁爲兩截。

二將都是一身血污,卻是相對大笑,正在歡喜,後面潰兵趕來,哭報道:“冀景將軍戰死,遼軍扯地連天,殺將來也。”

楊惟忠神色立變,大喝道:“不怕!前方有座小山,我等殺上山去,固守待援,河間府尚有兵馬十萬餘,大帥若是將出,我等正好裡應外合,反敗爲勝。”

王淵擦了把血汗,氣喘吁吁,斜眼看着他道:“你也隨大帥久矣,如今這般大敗,他若肯出一個兵馬來接應,我把老婆都輸給你。”

楊惟忠急道:“若這般時,如何是好?”

王淵嘆道:“我宋人本不弱於遼人,我等廝殺漢,亦不曾怕死貪生,只恨不能同心,他中軍若不先退,局勢豈會如此?如今人困馬乏,若是往回廝殺,徒然送死,我的意思,遼兵如今都在身後,伱我乾脆拼上一把,若是死了便算命短,若是僥倖成功,你我都是國家功臣!”

楊惟忠奇道:“計將安出?”

王淵看向北方,伸手一指:“你我索性集中兵馬,直殺往幽州去!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傾力來打我國,後方必然空虛,我等若是一舉奪了幽州,事情便有反轉。”

楊惟忠驚得目瞪口呆,然而往河間府方向望去,遼軍旗幟如雲,此時再回頭,絕不可能殺過去,咬一咬牙,狠狠點頭道:“罷了,事已至此,本就是九死一生局面,乾脆拼一回。”

兩個當即整理軍馬,往前急行,後面遼軍只道他慌不擇路,隨後掩殺數十里,斬殺宋軍無數,卻終究被楊惟忠、王淵,領了四千多兵馬逃入北面山林中。

遼人萬萬想不到這兩個人膽大包天,異想天開要去打幽州,只道他進了山林,也必然想法子繞回本國,一時也不去管,只顧打掃戰場,抓捕俘虜,要重整大軍,圍攻河間府。

且不說楊惟忠、王淵兩個去向,單說河間府中,童貫在城上觀戰,瞧着宋軍殺得兀顏光連連退後,歡喜不勝,一直到兩軍殺出視線之外,便派了數十騎探馬,出城哨探情況。

不多時,探子回報,遼軍伏兵盡出,三路兵馬悉數被圍,童貫大驚失色,若不是扶住了城牆,幾乎軟倒。

好容易回過神,一疊聲抱怨道:“我說如何?我說如何?本帥一再同你們說了,遼人必有奸計、必有奸計,你等一個個卻只顧鬧着出兵,如今果然中了伏兵,卻又如何是好?”

衆將也都吃驚,楊可勝先前見兄長陣亡,哭得暈厥,此刻醒來,拍着鎧甲叫道:“大帥,事已至此,不妨趁勢同他決戰!此處地勢平曠,又無可用地形,便是被圍又如何?也不過是野戰罷了!我軍兵馬又不少於遼狗,索性盡起城中兵馬,大家分個勝負便是。”

王煥、張開相視一眼,都點頭道:“大帥,此計可行!他看似圍住了我軍,不過暫時形勢,我這裡再殺出去,豈不是又圍住了他?我等亦不比遼人少了手腳,大夥兒傾力一戰,必能一舉功成。”

馬公直連連點頭,慨然道:“大帥,末將請爲先鋒!”

童貫連連搖頭、擺手,不住嘆息道:“爾等所言,何其莽撞!家國大事,難道是賭博麼?你等只圖嘴巴快活,全不曾想本帥難處——”

說到此處,做苦口婆心狀,跌腳道:“官家委吾以重任,若是一旦大敗,吾又豈有面目去見官家?況且先前既然料錯了遼軍,又豈有一錯再錯之理,難道你等能想到出城決戰,遼人就想不出?他若還有後手,你等又待如何?”

馬公直聽他絮絮叨叨,越聽越怒,強捺住怒意,求肯道:“大帥,遼兵縱然智多,畢竟不能憑空變出人馬,再者說來,便是不同他決戰,總要接應了被圍的衆軍,末將願攜本部兵馬,出城接。”

童貫搖頭不允,冷然道:“城中僅餘十萬兵了,你若出兵再有閃失,豈不是越發空虛?”

馬公直還要再勸,忽見遠處煙塵大起,一彪軍丟盔棄甲,狂奔過來,失聲道:“罷了!十一萬大軍,難道頃刻間就吃他殺散?”

待那彪軍奔得近了,便見劉光世披頭散髮,打馬如飛,把後面人甩開老大一截,高聲尖叫:“開門、開門,我軍敗了、我軍敗了啊!”

尖利的聲音不斷傳蕩,馬公直只覺自身力氣,都化冷汗出了,順着城牆坐倒在地,眼淚滾滾而落,大哭道:“十一萬大軍!頃刻間便潰敗,這打的是什麼鳥仗也!”

守軍連忙開了門,劉光世跳下馬,拽開長腿,幾步奔上城頭,大哭拜倒:“悔不聽大帥良言,以至此敗!請大帥斬了末將首級號令,以警將來。”

童貫擺手嘆道:“非你一人之故,你雖是肯擔當的,本帥處置公平,也沒叫你一個人承擔的道理,此事,我自會向官家請罪。”

過得不久,梅展、楊溫領數千人殺回,人馬俱是狼狽不堪。

兩個上城來見得劉光世,不由分說,拽住便要打,劉光世急忙掙脫,長腿一邁躲到了童貫身後。

童貫喝道:“成何體統!”

兩個老將哭道:“大帥明鑑,若不是中路兵馬不戰而退,我等豈會遭此大敗?縱然難勝,大夥兒裹在一處殺出,又豈會如此損兵折將。”

劉光世大急,立刻開口爭辯,他言辭頗是便給,三言兩語推開責任,兩個老將如何肯依?三人鬧鬧嚷嚷吵個不休,童貫大怒道:“都不要羅唣,是非清白,本帥自有所見!且帶王淵幾人回來再說。”

這一等,等了兩個多時辰,遼軍浩浩蕩蕩,開到城外十里安營紮寨,卻有一個副將房日兔謝武,走馬來到城下,立於弓箭射程之外,耀武揚威喝道:“呔!宋國閹帥聽真,俺家大王好意,教把這幾個腦袋納還,又勸你等早早投降,若不然打破城子,雞犬不留。”

說罷將懷裡人頭一扔,骨碌碌地上亂滾,這番將冷笑一聲,飛馬而去。

童貫派人縋下城樓,將幾個人頭拾回,乃是楊可世、冀景、項元鎮三個的首級。

楊可勝見了,大哭一聲,又復暈倒。

童貫一言不發,面色一片慘白。

衆人本以爲經歷這場大戰,遼軍必要休整幾日,方會大舉攻城,卻不曾料到,當夜遼兵便派兵偷城。

耶律大石率領二十八宿中僅剩的十三員戰將,領五百精銳,趁着夜色掩至城下,用飛虎抓攀上城牆,強行殺至城下,將城門打開,蕭幹率領所部萬餘奚兵精銳一涌而入。

慌亂之中,宋軍也不知來了多少遼兵,童貫先自撤出城去,直奔凌州,其餘衆將找不到童貫,只得各自爲戰,分頭殺出逃命。

只可憐城中十萬宋軍,隨着逃出的不過兩萬之數,餘者盡數陷在城內。

童貫在凌州待了一日,劉延慶等陸續來到匯合,卻又怕遼兵尾隨而至,因此匆匆棄了凌州,直奔大名府。

黃文炳得知大驚,連忙聯繫曾頭市李雲三人,把人口馬匹,貨物錢財,開始往山東境內轉移。

這般一來,大半個河北,都在契丹兵鋒之下,只有宋將王稟尚把守着滄州一座古城。

耶律淳等人大勝童貫,搶下許多地盤,也不由志得意滿,正要安排人馬攻打山東,郭藥師卻趕到了軍前,帶來了西風軍席捲幽雲的噩耗!

這正是:男兒無卵性難剛,童貫本無守土方。猛將精兵皆耗費,城池百姓話悲涼。

第645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柒)第312章 鐵牛破法幻魔君第488章 方百花奪昱嶺關第370章 黑風席捲船欲摧第605章 雙尾蠍戰大太子第781章 你等都中俺計也第425章 衆西將嫉恨功高第477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一)第614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上)第504章 曹操害我方大哥第41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一)第398章 深情入骨話老曹第8章 武孟德名聲廣播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377章 太刀柄上掛酒囊第629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捌)第423章 三阮四傑破姑蘇第635章 第陸佰參拾壹回 男兒白髮亦風流第699章 第陸佰玖拾肆回 壯士一生熱肺腑第457章 寶光如來欲伏魔第553章 第伍百肆拾玖回 西風席捲幽燕地(完第82章 小小身材大大膽第239章 天剮以鑑後來人第255章 神槍奮威戰金槍第294章 邊個至威至犀利第414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3章 武大痛打西門慶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675章 料事如神武孟德第487章 黑風虎智說二嫂第493章 第肆百玖拾壹回 霹靂火戰白秦瓊第767章 金主用計破老曹第427章 五方元帥南離火第682章 親兄熱弟本一家第557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中)第288章 哪有好漢不爭先第156章 太師倒踢紫金冠第270章 身逢疆場且瘋魔第734章 第柒佰貳拾玖回 金錘將錘震宮門第218章 孟德壯語辨國朝第539章 天助李俊成功勞第55章 宋公明鐵骨熬刑第188章 大名府里豪傑種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379章 羣鬼縱橫天魔舞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468章 將計就計變烏龜第705章 今方識盡董郎狂第392章 一帆風好別扶桑第95章 第玖拾伍回 誰還不曾打過虎第694章 第陸佰玖拾回 此功封侯未足酬第625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四)第186章 陽谷三軍怒奮兵第106章 第壹佰單陸回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542章 第伍百叄拾玖回 懼霸發威顯將才第592章 白馬長槍正少年第729章 女公瑾定計劫人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475章 山中兄弟渡江來第575章 張鄒二馬定平州第150章 和高衙內做兄弟第343章 懿州城外鬼哭聲第147章 長劍歡鳴笑倚天番外系列——教主是怎樣煉成的(一)第314章 孟德分兵向太原第63章 問天婆子拜天王第518章 綽號每每藏玄機第380章 不說暗話欒鐵棒第234章 不剮狗官不回山第418章 武家昆仲入太湖(上)第723章 無物不摧鐵浮屠第215章 武孟德傳語關勝第302章 西京一亂賊殺賊第183章 道左故人笑相逢第87章 老馬歸途笑面虎第510章 忽有驚虹天外來第523章 父女團圓淚漣漣第276章 孟德奇襲房陵城第295章 童老媼的下馬威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198章 畫戟雙刀戰正酣第52章 黃文炳解詩獻計第641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三)第601章 第伍百玖拾柒回 天雄天英耀寰州第792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中)第647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玖)第477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一)第455章 唐斌飛馬返梁山第51章 宋公明命運多舛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482章 百花綻放昱嶺關第466章 名和利我全都要第401章 鐵牛獻計衆人驚第605章 雙尾蠍戰大太子第273章 擒段二大破樊城第327章 滿山兄弟皆豪英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708章 武勝關下展帥才第325章 打鐵巷中故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