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中)

幽州城中,爲首的乃是遼國南京留守、仁聖皇太叔、魏王耶律淳。

其次則是東北路兵馬總知、奚王蕭幹,再次便是遼興軍節度使、南京道鎮守耶律大石。

這三個人,尤其後兩個,都是才幹卓著,堪稱豪傑的人物。

然而耶律淳在蕭幹、耶律大石慫恿下,盡起幽燕遼軍二十餘萬,大舉攻略宋土,直到下了雄州,才把出兵的奏摺發往西京大同府,報於天祚帝知曉。

這等先斬後奏的行爲,於人臣而言,等若把腦袋綁在了褲腰帶上,若是大勝,還可說一聲事急從權,若是敗了,怕不便是滔天之禍。

因此三個怎敢輕忽?聽說宋軍在河間府一線打得激烈,都慌了神,急急趕赴前線。

這一來,幽州城中能做主的,便是文武兩人。

文的一個,乃是宰相李處溫,此人雖是宰相,亦能刺槍使棒,極會射獵,又有一手吹噓拍馬、吮癰舔痔的絕活,深得天祚帝信賴,特地放在南京,正是要引爲耳目。

可惜這個耳目,無甚節操,倒有腦子,看出天祚帝日薄西山,因此佯忠假義,實則轉投在魏王耶律淳座下。

武的那個,乃是遼國副統軍賀重寶,此人身長一丈,有力敵萬人的武藝,更懷一身驚人異術,兩個同族兄弟賀拆、賀雲,都是獨當一面的猛將。

林沖三百人搶下潞縣,縣令、縣尉都遭殺死,唯有一個縣丞走得快,一馬奔至幽州,報說不知哪裡人馬奪了潞縣。

李處溫得知此時,忙招賀重寶,又把城中兩個勇武戰將,一併叫來商議,乃是:太真駙馬胥慶,黃門侍郎、左執金吾上將軍李集。

其中這個李集,系出名門,乃是西漢李陵的後人。

書中暗表,李陵之祖父,便是有名的“飛將軍”李廣,家傳絕好箭術,麾下五千部衆,都從他學射,駐守酒泉、張掖一帶,匈奴人不敢正覷。

天漢二年,貳師將軍李廣利揮兵三萬,往擊天山匈奴,漢武帝令李陵押運糧草,李陵心高氣傲,不甘爲人部屬,遂求肯漢武帝允他獨領一軍作戰。

其時爲保證李廣利大軍趨進如風,漢武帝早把軍中戰馬都徵集交付,因此爲難:“奈何無馬與你。”

李陵慨然道:“我部皆荊楚勇士,多是劍客奇才,力可縛虎,射必中的,下馬亦能作戰,臣願以少擊多,率五千步卒直搗匈奴王庭。”

漢武帝見識有限,不知騎兵一旦下馬,便是要走下坡路的標誌,爲李陵勇氣所感,同意他下馬遠征。

李陵領軍徒步三十日,抵達浚稽山,匈奴人得知,發騎兵三萬餘人包圍,以爲必勝,不料李陵部箭發如雨,精準異常,大敗匈奴,單于驚怖,召左右賢王商議,合軍八萬相攻。

李陵且戰且走,鏖戰十餘日,射殺匈奴兵兩三萬,箭矢耗盡,兵器亦磨損不堪用,戰將只餘短刃隨身。

將猶如此,士兵更是隻能拆毀大車,取木爲兵,最終陷入重圍難出。

李陵於某日黃昏,獨坐良久,忽然起身卸甲,只着便衣,憤然道:“各人再得十支箭,何慮不能突圍?如今諸軍因我陷死地,無所報之,且獨自去斬了單于。”遂喝退左右,獨自提劍而去。

諸軍皆以爲壯士一去不復返,不料隔了良久,卻又歸來,嘆息道:“兵敗如此,唯求一死。”令衆軍埋藏財物、砍斷旌旗,分帶餘糧、冰塊,趁夜色四散突圍。

李陵與副將領十餘精銳做一路,匈奴人察覺蹤跡,以數千人追上圍殺,喝令投降。

副將韓延年高吼:“漢家男兒,只知殺胡,不懂降爲何物。”手持短刃,獨衝敵陣,搏殺數十人,披創十餘處,血流殆盡,面向長安而死。

十餘壯士,爲其勇氣所感,盡吼“不降”戰死。

廝時,荒漠之上,朔風呼嘯,地上漢兒,盡已無聲,數千匈奴圍合處,李陵仗劍獨立,幾次欲衝鋒,卻又止步,掙扎良久,披髮流淚道:“吾無顏見陛下也。”

乃降。

有殘兵逃回,報告兵敗消息,武帝大驚,只道李陵這等豪傑,萬難貪生,召其母親妻子慰問,有相士觀其氣色,並無死喪之色,故道李陵未死。

文武百官得知,都罵李陵不忠義,唯司馬遷爲其說情,言其轉戰千里,殺敵數萬,矢盡道窮,猶自奮戰,堪爲名將表率,雖然不死,必是要留有用之身,以期立功贖罪。

武帝聞言,思忖良久,令將軍公孫敖領兵入匈奴,接還李陵。

公孫敖無功歸來,告曰:吾聞言李陵爲匈奴單于練兵,教授射術,匈奴重之,因此不放。

漢武帝大怒,殺其母妻兄弟,處司馬遷以宮刑——後司馬遷以殘身著《史記》,輝煌千古,此是後話。

又經數年,漢使出使匈奴,李陵找來,質問漢使:“我爲國家血戰,殺敵數萬,後顧無援,力盡被擒,罪非在我,陛下何故殺我全家?”

漢使答道:“你爲匈奴練兵,陛下因此震怒。”

李陵騁目跺腳,唱起撞天屈道:“練兵者,李緒也,豈是李陵?”

漢使亦楞,良久道:“許是聽錯了。”

李緒者,漢之塞外都尉也,本在奚侯城駐守,匈奴來攻,此人開城投降,爲匈奴單于所禮遇。

李陵恨此人爲匈奴練兵,禍及己家,怒而殺之,匈奴貴族皆欲殺陵,單于庇護,私藏在外,乃得身免。

單于甚喜李陵,封爲右校王,以女妻之,李陵自此不返故國,於北境傳承血脈——李集即其與匈奴公主之後人也,一手箭法,名震遼國,不失祖宗威名,人皆呼爲李金吾。

閒敘至此,書歸正傳,且說李處溫召約副統兵賀重寶、駙馬胥慶、執金吾李集,叫那縣丞入來,講說潞縣丟失一事,待他說罷,李處溫皺眉道:“卻不知哪裡人馬,趁我國中空虛,衝州撞府作怪,若是不從速剿除,一時做大,卻不是耍子。”

李集思忖一會,皺眉道:“莫不是宋軍,遣支偏師長途奇襲,使那圍魏救趙故計?”

胥慶聽了,哈哈大笑:“李金吾,我知你祖宗李陵擅長奔襲,伱便有這想頭,只是如今宋國皇帝,豈能同漢武帝相提並論?他的麾下,都是童貫之類,我軍二十餘萬橫陳宋國,哪個膽大的宋人,敢背對我國大軍玩奔襲?”

李集聽他一說,也不由搖頭失笑:“罷了,卻是末將過慮。”

胥慶大咧咧道:“那縣丞不是說了麼?奪城之人,只有一二千,連甲也沒有,想來必是嘯聚山林的強人,得知我大軍去打宋國,以爲能撿些便宜吃,算得什麼大事?依我說來,若不快些去殺他,他搶了縣城便要跑個無蹤,卻去哪裡尋他?”

林沖雖只三百,縣丞還是下意識的誇他了幾倍,一來的確不曾看得仔細,二來也是慣例,不過據此來看,遼國官場畢竟比宋國還是好些,若是宋國官兒,不誇大個五十倍,白披了這身官皮。

胥慶的看法,算是人之常情,李處溫也連連點頭,又問賀重寶:“賀統軍,你如何看此事?”

賀重寶不在意地一笑:“若是末將看,倒是不必理他,大軍在外,萬事小心總不爲過,我等只要守住幽州不亂,便是有功無過。”

胥慶立刻叫道:“不是這般說!他這夥賊敢打城池,可見膽大包天,若是不管,越發縱容了他,我等不時便要押運糧草去軍前,這廝們吃得口滑了,若來劫糧,豈不誤了大事?”

這番話說出,旁人倒也無話可說,李處溫更是連連點頭:“太真駙馬此言,乃是高論,這夥強人不可不除!況且他搶了潞縣,所得金銀多少?奪回來讓魏王養兵也好。”

養兵什麼的,不過是個說法,李處溫真正目的,幾人瞬間瞭然,卻是看上了強盜們的勞動果實,因此動了摘桃子的心思。

李處溫自出仕以來,第一擅長的業務是拍馬,第二擅長的便是貪污,後來遼史上一筆記着,李處溫“貪污尤甚”,要知這個時期,宋遼兩國官員貪污乃是天經地義,還能以貪污揚名,那都是貪到饕餮一般的狠角色了。

似這等人,對財貨敏感,已是本能反應——胥慶、李集、賀重寶就要遜色一些,李處溫一說,三人眼中才射出貪婪的光芒。

畢竟一城財富,縱然潞縣不是什麼大去處,也足夠驚人了。

方纔還覺得不必理會的賀統軍,立刻改弦更張,嘩啦站起身,義不容辭道:“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不是李相點出關要,小將這等微末見識,豈不誤了大事?罷了!小將這就率兵去殺那些狗賊,讓潞縣百姓復見青天!”

胥慶一聽不幹了:“賀統軍不要羅唣,兀顏統軍隨魏王出征前說得明白,你要看好燕京無憂,這等重大幹系,豈能容你輕出?區區千把蟊賊,我領本部兵馬去剿他,已是給他天大面子。”

他所說兀顏統軍,乃是遼國都統軍兀顏光,此人乃是遼國第一名上將,也是賀重寶正派上司,乃是耶律淳心腹愛將,如今隨他去打宋國。

李集笑道:“太真駙馬說的不錯,兀顏統軍不在,賀統軍便是幽州的擎天白玉柱,未可輕出!不過太真駙馬乃是貴人,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何必以貴足踏險地?還是末將領部曲去走一遭吧……”

這三個你爭我奪,各不相讓,說到最後,誰也難以奈何誰,還是李處溫給出了決策:“潞縣離此又不遠,若是順利,朝發夕歸也只尋常,倒不如你三個一起去吧,各自戰績,都憑本事,免得彼此爭執。”

他卻又是一副算盤——

自己一個宰相,自然不可能和這些大將爭奪出兵,雖然曉得不拘誰去,都要分潤一份給他,但誰又曉得這些粗胚會不會耍心眼、打埋伏?索性讓他三個一起去,所謂三個和尚沒水吃,這般一來,所得多少,便難瞞人,自己的利益也纔算高枕無憂。

三個聞言,躊躇片刻,你看看我、我看看他,都慢慢點頭,說出一個“好”來。

眼見李處溫這一份無論如何少不得了,三人心中也都各自打定了主意:

要是那些賊寇劫的財貨極多,也就罷了,若是賊寇們竟然辦事不利,繳獲有限,各位將軍免不得以身作則,教一教賊寇,劫掠城池,究竟該怎麼個劫掠法!

思及此處,迫不及待,起身匆匆告別李處溫,各自奔回去召集兵馬——

三人都知道,雖然口中說是大家一起去,然而另兩個又豈會平白等着?這會兒誰先整頓起兵馬,早趕去一步,誰的所得就要大上許多!

有分教:強中自有強中手,賊寇豈如官寇高?忽見眼前有好處,滿城文武齊磨刀。

第487章 黑風虎智說二嫂第744章 第柒佰叄拾玖回 提刀披甲可醫國第343章 懿州城外鬼哭聲第565章 幽州忽報西風起(上)第7章 有財大家一起發第354章 老實巴交小霸王第333章 三阮水底搏蛟龍第34章 張紅掛彩扈家莊第252章 橫矛立馬東京望第615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下)天龍八部武學水準試探討第646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捌)第267章 童大帥初戰告捷第750章 金國版本十節度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695章 第陸佰玖拾壹回 榆關陷沒殺聲裡第238章 天生一副霸王膽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592章 白馬長槍正少年第371章 長鯨負我至扶桑第511章 第伍百零玖回 法寶寺前殺氣蒸第266章 前世今生終不同第75章 求同幹驚天事業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165章 御花園中臭屁妖第212章 樊魔王重煉魔兵第133章 罵陣無雙小霸王第139章 宗通判遇武孟德第322章 美人似月心似蠍第405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中下)第194章 流水今日明月身第580章 橫財在手奇禍生第652章 密室藏寶舊僧衣第615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下)第659章 輕若重時又還輕第140章 曹瞞定計謀登州第109章 第壹佰單捌回 武孟德舌戰武宗第291章 精兵猛將潰西京第722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三)第22章 曹操潑茶談天下第262章 公媼兩相賭許韓第549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第554章 漢幟重揚幽州城第103章 第壹佰單叄回 深耕陽谷慶大婚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134章 義氣真心值幾何第100章 人間自有樂無窮第76章 蓄一切能蓄之力第604章 殺人盈城烈焰飄第306章 老將夏夜奮短兵第393章 青州城外意躊躇第289章 相逢願共英雄歸第204章 他府我庫皆一體第300章 童樞密的心腹事第559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上)第655章 躍馬揚鞭戰鐵鷂第162章 赫赫威能五石散第708章 武勝關下展帥才第136章 一生難忘動情初第424章 武二郎怒撞奔馬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102章 第壹佰單貳回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55章 唐斌飛馬返梁山第332章 貫忠解說女真事第360章 義氣豈止兄弟間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54章 神行太保奔梁山第658章 江山代有英傑出第374章 鼓上蚤立派開宗第781章 你等都中俺計也第697章 第陸佰玖拾叄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中第495章 第肆百玖拾叄回 童大帥妙算無雙第790章 紫微閃耀帝星高第100章 人間自有樂無窮第277章 李助定計破宋軍第792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中)第515章 江南煙雨定風波(下)第53章 鼓上蚤力劫死牢第385章 大天狗的真面目第265章 劉智伯鬥計孟德第352章 照夜玉獅旗杆嶺第124章 宋江走馬擒敵將第383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中)第20章 頗似當年錦馬超第373章 我兒子是我叔叔第505章 光明右使好面熟第563章 第伍百伍拾玖回 河東俊傑展奇才第548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中)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522章 將軍骨硬不肯降第710章 岳飛一戰名已成第125章 四大都頭戰梁山第687章 應天府鬥陣爭奇第493章 第肆百玖拾壹回 霹靂火戰白秦瓊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113章 武孟德強收玉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