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

“霹靂車!”

石秀把大腿一拍,驚呼道。

轉是湯隆驚訝起來:“啊呀,石秀哥哥果然不愧是‘武孟德’的兄弟,端的見多識廣。”

石秀笑道:“你這話倒不錯,原是我哥哥喝酒閒聊,說起當年官渡之戰,袁紹那鳥人堆土成山,山上建樓,樓上站着箭手放箭,曹公便造這霹靂車應對,大石頭砸得袁軍哭爹喊娘,當時我兄弟鐵牛不肯信,說他尚且丟不動那麼老大石頭,什麼車能比他力氣大?我哥哥便沾着酒水畫了式樣,細細解說,與你所造這件物事,雖不盡似,卻也彷彿,都有這老長胳膊。”

他口中“老長胳膊”,自然便是投石的力臂。

湯隆讚道:“不錯!官渡之戰,的確有這傢伙,其實此物早在春秋戰國便有雛形,《墨子備城門》中所舉‘藉車’,即此物也,《范蠡兵法》亦一筆載着,‘飛石重十二斤,爲機發,行二百步。’此物正式名稱,卻是叫砲!本朝《武經總要》中,共有十九種砲的造法,不過小弟不才,只會區區十四種罷了。”

口中說着“小弟不才”,神情卻無絲毫愧意,大路的鼻樑與天空平行,彷彿一個驕傲的阿凡達。

石秀聽他引經據典,口若懸河,一派大匠風範,不由又驚又喜,上下打量這“金錢豹子”,暗忖道:難怪他相貌奇特,原來竟是位身懷絕技的奇人!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人於我哥哥卻有大用。

轉而看向楊雄,肅然道:“哥哥,今日我二人死在此處,也要保這兄弟生離!他在江湖上,不過一個鐵匠,若是在我哥哥處,能抵萬馬千軍!”

當下湯隆把那砲調整一番方位,遙遙衝定糧草方向,叫楊雄、石秀兩個拉住皮帶,囑咐道:“二位哥哥,小弟但說一個‘拉’字,伱們便使全力拉動!”

這時節,後營中火勢已然蔓延,燒得半天通紅,民夫們不知所以,四下狂奔亂叫,都翻出寨子外逃生,這些遼兵本已慌亂,見這三個如此勇猛,氣勢越餒,人數雖多,竟是無人敢上前一步。

那三個趁機不斷髮砲,竟是無人過問,任他們把做好的火彈全數打出。

後人有詩一首,單題石秀收攏湯隆一節,有道是——

話猶未了,湯隆打了個轉,搶回楊雄身前,擺個“金剛敲鐘”的架子,叫道:“活一起活,死便一起死!”

只因宋遼之間承平久矣,雖然遼國和金國打個不休,但也很少攀升科技樹,因此除了耶律宗霖這等世家子弟,大多數兵將都未見過投石車發威,一時間自然想象不到。

幾人飛速上彈,照樣點燃,再喊一聲“拉”,又是十顆火彈發出。

說罷將馬一拍,單刀匹馬,殺入遼兵羣中,馬撞刀劈,如入無人之境!

楊雄本道他略略衝殺,阻敵追勢,便要退走,誰料這廝膽氣恁般驚人,看這架勢,直是要以一己之力摧破千軍!

霎時間目眥欲裂,只覺得一口豪氣自小腹裡涌將上來,飛快塞滿胸膛,忍不住吐氣開聲,大吼道:“石秀兄弟,不要都殺盡了,且留一半,與我楊雄殺一殺!”

楊雄喜道:“若是如此,賢弟當記首功!亦不須別處尋去,我兩個自帶了硫磺焰硝。”

楊雄見石秀爲老曹招攬人才,不遺餘力,不由暗自感佩:昔日見“武孟德”時,也覺他豪情一往,風采照人,如今看石秀情狀,才知“武孟德”之奢遮,怕還在我預料之上,不然他這等好漢,豈會如此死心塌地?

一時間,立功之心愈熾,連忙道:“湯兄弟先莫流貓尿,你這個霹靂車,卻是如何發作?”

男兒慕同道,琴劍貴知音。

待湯隆第四砲發出時,隔着許多帳篷,也遮不住那邊熊熊燃起的火光。

因此怨念難平,下一世轉生爲人後,再不肯從事武職,苦苦求學,終於高中舉人,便是鼎鼎有名的瀟灑大狀師方唐鏡,以一句“打我啊笨蛋!”名留青史——此是後話,按下不表。

他落魄半生,從未受人如此重視,一時間百感交集,兩隻參商永隔的眼睛眨了眨,竟是垂下淚來,泣聲道:“諒小弟一個庸人,如何值得哥哥這般厚看!”

大踏步上前,一條鐵矛大開大闔,橫抽斜掃,殺得遼兵如稻草般倒下。

楊雄、石秀兩個早已蓄勢待發,聽他發喊,當即使出拉屎的氣力,拼命一扯皮帶,槓桿砰的一聲大響,長的那頭猛然揚了上去,皮兜子裡的火彈憑藉慣性,忽忽悠悠便飛上了天,看大概落點,正是堆積糧草處。

他拍着自己的傑作,自信道:“似此砲,半斤重的石頭,一次可發十枚,能打一里遠近,且待小弟尋些硫磺來,做成火彈,打他幾砲,火勢自成。”

耶律宗霖發狠道:“一干只會暗箭傷人的卑劣小人,在這充什麼英雄好漢!你有種再來暗算我呀……”

這些鐵塊,威力比火彈還要更強,概因體積極小,又無明火,落在糧草上便不易尋找,不知不覺間,又憑空冒出好些火頭,還有些誤砸在人頭上,連腦袋都打稀爛,嚇得遼兵們連連喊道:“了不得,剛剛下完火,又開始下鐵了。”

所言五十萬兵馬者,仍是梁山全夥之故計也!

不多時,火勢越烈,後營中民夫們都被驚醒,四下亂跑亂叫,頓時後營一片大亂。

耶律宗霖本道是要是彈壓“營嘯”,又是夜間,只帶了二三千步兵前來,這營地裡帳篷密佈,一里地趕下來,只餘他獨自騎馬在前,後面步兵跑的亂哄哄的,拉成一條長蛇。

聲價播湖海,英風滿綠林。

百戰先登威撼世,千軍辟易勇無雙。

豪情長在襟,重義輕黃金。

湯隆忍淚,連連點頭,同老曹雖還素昧平生,卻是生出了爲他效死的念頭。

這場好殺,有詩爲證,說得是:

拼命三郎蕩陣狂,長刀到處卷寒芒!

一聲暴喝人全到,半世行俠血未涼。

原來他做那砲,其力臂分長短兩端,長端頂頭,橫釘長木,一排繫了十個皮兜,短端擇繫了幾條皮帶,一旦發力扯動,短頭落,長頭起,皮兜裡的物事便高高拋飛。

耶律宗霖還待掙扎,石秀拔出矛頭,又補一下,直戳進喉嚨裡去,鮮血不要錢般涌出口,耶律宗霖不甘地抖動幾下,無奈死去。

少數機靈的,連忙便去撲救,更多蠢萌的遼兵,卻是直挺挺往地上一跪,衝着黑漆漆的天空叩拜不絕,以爲這“火雨”乃是天怒徵兆。

未逅明公面,已生效死心。

湯隆回過神來,解釋道:“哥哥容稟,遼軍糧草,都存在那一邊,相隔我等大約一里,駐紮後營的三千軍,倒有兩千都在那處守把!若是動起刀兵強闖,我等不過三個人六隻手,廝殺之際,又能燒他多少糧食?因此特地造了這個多梢砲!”

石秀本待同楊雄二人逃生,此刻見遼營大亂,遼兵畏怯,忽然省悟:啊呀!我爲什麼要逃?如今局勢大好,該逃的分明是他們纔對!

當即大喝道:“呔!爾等遼狗聽真,你家主將擅起邊釁,我大宋五十萬兵馬已然四面殺到,爾等慢逃片刻,都做他鄉之鬼!”

他三個放手大殺之際,耶律得重早被驚動,見後營火光沖天,人喊馬嘶亂作一團,只道有敵軍自後襲營,慌忙點起兵馬,往後營去救援。

說罷縱馬便衝,攔在前面的帳篷揮刀砍破,擋了道路的民夫徑直撞翻踏死,直直殺向石秀等人所在。

書中暗表,耶律宗霖一身好武藝,在原本時空,同梁山五虎大將呼延灼,大戰半晌不折威風,如今卻不曾施展本領,便遭了暗算,尤爲可恨者,竟還是出自他自家的要求。

說罷衝進人羣,雙手握定大錘,呼呼飛轉,所過之處,骨碎魂消!

見他兩個點頭,便用火鉗子,在爐子裡燒得紅亮,依次在十個火彈上輕輕一點,頓時點燃稻草,冒出青煙,急聲道:“拉!”

湯隆見他兩個發威,瞪大雙眼,呆了片刻,忽然大笑道:“快當!快當!原來老子半生學武,都是爲了今日!”高聲叫道:“石秀哥哥,楊雄哥哥,做兄弟共死同生,等一等我湯隆!”

滄州城下決生死,勇者生兮懦者亡。

腳步一轉,縮身躲在一頂帳篷側畔。

這等梢砲,又名手砲,兩三個人即可發動,因打不得重物,故難以用來攻城,只能兩軍陣前殺傷散兵。但是湯隆要打的火彈本也不重,又是自營裡發砲,不須及遠,倒也恰好得用。

湯隆猶不知足,又取了許多大小鐵塊,爐子中燒成暗紅,也裝在皮兜中打出,一連又發三四砲,直到皮兜燙得爛了,方纔罷休。

耶律宗霖今夜值哨,聽見後營大亂,以爲營嘯,嚇得連忙點兵過來彈壓,未到跟前,忽見大火熊熊而起,驚得肝膽欲裂,發瘋般衝了來,望見那些遼兵跪拜場景,鼻子也氣歪了,大罵道:“你們都瞎了麼?什麼下火、下鐵,分明是投石車打出來的……”

遼兵們睡夢中驚醒,都驚呼道:“下火了,下火了,天上下火了!”

楊雄聽見,心道雙腿如何能跑過他四條腿?想起石秀囑託,猛把湯隆一推:“保住命,去滄州!”

湯隆見準頭大致無誤,連忙叫他:“放下、放下,趁他沒察覺我,能打幾砲是幾砲!”

湯隆三個打完了砲,便要逃離,湯隆的打鐵傢伙盡數棄了不要,只提一條鐵瓜錘在手,又揀兩條打磨好的鐵矛給石秀楊雄,三個往營外便衝,未跑出數十步,只聽後面馬蹄鏗鏘,石秀心中一動,低喝道:“你兩個先走,我隨後就來!”

話音未落,石秀自斜刺裡躥出,手起一矛,戳在耶律宗霖腰子上,將他頂下馬來,口中喝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這些火彈點燃了稻草,飛在空中,被風一催,當即引發了中間硫磺,刺啦一下便化做火球,一枚枚火球,飄飄忽忽落向糧草堆積之處,雖然不免有的遠了,有的又近了,但至少也有小一半,都砸在了糧草堆上。

單說石秀故技重施,以伏兵計殺死遼將,先撿起他那口鑌鐵掃帚刀,這時追兵已到近前,石秀飛身上馬,舞刀反衝,頃刻間斬殺十餘人,楊雄緊隨其側,亦戳翻了七八個,湯隆不甘後人,鐵瓜錘掄轉如風,敲碎首級三顆。

楊雄雖不理解,也看得出石秀並非虛言,當即一點頭:“罷了!但有楊某一口氣在,絕不叫他少一根頭髮!”

耶律宗霖一眼此人,正是殺自己大哥、四弟的仇家,一口牙頓時咬得咔咔作響:“啊呀!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該死的反賊……”

湯隆取了一看,都是上好質地,當即動手,削竹爲條,編製成球,裡面塞滿稻草,再置入硫磺等物,楊雄、石秀也上手幫忙,頃刻間做了百餘個,先取十個,一一放在皮兜裡——

自家回身,持定長矛,吐個門戶,靜靜待他來攻。

耶律宗霖卻是見多識廣,心道我這糧草深儲內營,便是宋軍出動投石車,又哪裡打得到這裡?他四下一望,指着湯隆那個方向道:“不消說了,敵人就在我家營地裡,都隨我去捉了他們出來,活活燒死方解我恨!”

湯隆亦是聽得呆了,茫然抓了抓腦袋,十餘莖頭髮應手而落。

若是換了個老成的,必不肯孤身犯險,但耶律宗霖既認定敵人在營中,自然料得對方人數絕不會多,他自恃武藝,絲毫不存畏懼,先自追到湯隆的臨時鐵匠鋪,見了那砲車,曉得自己猜測無誤,一刀劈得粉碎,忿然又追,不多時追便望見楊雄、湯隆背影,大喝道:“無恥鼠輩,膽敢燒我糧草,留下命來!”

石秀拍了拍他臂膀道:“兄弟切莫妄自菲薄,千里馬得逢名將,便是萬金不易,若是遇上個農夫,也只有耕田拉車的份。湯兄乃千里馬,我家武大哥,便是蓋世名將!”

他這裡兵馬剛動,滄州北門驀然大開,千餘騎兵當先涌出——細看便不難發現,真正騎馬的,只有百餘,其他都是大騾子、大叫驢,便連耕地的老牛,都有人騎着衝出,卻是柴進大手一揮,買下了全城的牲口。

騎兵之後,火光如龍,看規模竟不下數萬人之多,城牆上亦是火把林立,少說又是數萬人守在牆上。

耶律得重扭頭一看,驚得幾乎落馬:“啊呀,原來南蠻們在滄州伏下這般大軍,豈不是專爲了算計本王?來人吶,先前那幾個報說城中兵馬不多的廢物,都給我捉下砍了!”

有分教:英勇誰說關索病?廝殺自屬楊雄強。金錢豹子威風擻,好漢爭相拜大郎!

第26章 以茶喻人說裴宣第73章 石秀破法敗魔王第88章 黑旋風對黑旋風第590章 北院王臨陣罵敵第184章 鼓上蚤在線求助第411章 第肆百零玖回 韓五跨江奪潤州(下)第482章 百花綻放昱嶺關第595章 第伍百玖拾壹回 宋少年戰金元帥第150章 和高衙內做兄弟第276章 孟德奇襲房陵城第278章 曹操掘土破王慶第625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四)第三百八十六回 世事常因聰明誤第三百八十六回 世事常因聰明誤第451章 第肆百肆拾玖回 老曹義救七佛子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717章 轟轟錘震薊州城第205章 殘月荒郊屍攔人第690章 黑旋風以一當千第701章 第陸佰玖拾陸回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265章 劉智伯鬥計孟德第346章 霸氣四射王對王(上)第402章 老曹化身李墩子第662章 老曹小計破延州第497章 第肆百玖拾伍回 智者千慮有一失第318章 憐孤女二郎收徒第328章 吾有驕兒肥且傲第328章 吾有驕兒肥且傲第22章 曹操潑茶談天下第528章 虎吞狼兮狼吞羊第454章 連珠箭出蓋南國第39章 第叄拾玖回 及時雨逞兇殺人第242章 患難與共爲兄弟第411章 第肆百零玖回 韓五跨江奪潤州(下)第480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完)第637章 武孟德紮營黃河第221章 伏兵路路神鬼驚第500章 第肆百玖拾捌回 武孟德入幫源洞第627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陸)第746章 虎嘯幽雲雁門驚第477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一)第195章 寶箱特意爲誰開第430章 會有一日恩德還第257章 蔡京接化發童貫第534章 武孟德跨海徵遼第152章 堂堂樊樓小神仙第124章 宋江走馬擒敵將第377章 太刀柄上掛酒囊第99章 第玖拾玖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第622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一)第226章 白花蛇求援千里第390章 天皇宮裡老曹賊第639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一)第509章 江南六王聚金陵第440章 興宗冒死破杭州(下)第743章 靜邊堡高寵揚威第694章 第陸佰玖拾回 此功封侯未足酬第419章 武家昆仲入太湖(下)第535章 九月天高跨驚濤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第595章 第伍百玖拾壹回 宋少年戰金元帥第23章 金蓮酒後話忠貞第48章 宋寶蓮誓死不嫁第114章 兄弟結交貴交心第71章 智多星定計破敵第300章 童樞密的心腹事第525章 風火輪轉消息來第747章 武二郎關門打狗第550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上)第3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620章 天祚帝戰天錫帝第640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二)第94章 第玖拾肆回 鐵棒惡鬥青眼虎第361章 萬錦山下蛟龍婆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210章 煌煌周氏霸王槍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38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98章 第伍百玖拾肆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 (第581章 關前精銳初相遇第462章 舊誓前盟如夢中第432章 孟德談兵石寶悟第180章 獅耳山下現高人第84章 辣手無情方金芝第566章 幽州忽報西風起(中)第418章 武家昆仲入太湖(上)第295章 童老媼的下馬威第689章 樊魔王獻計破敵第53章 鼓上蚤力劫死牢第445章 童樞密趁夜鏖兵第588章 如花似玉鼓上蚤第743章 靜邊堡高寵揚威第171章 一家命償一家命第442章 小太尉鬥寶光僧第33章 武大郎言而有信第473章 幫源洞中聖公出第136章 一生難忘動情初第93章 第玖拾叄回 孟德新收小老弟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