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

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

曹操爲人,才蘊天生,行軍打仗固然手到擒來,對付婦人的手段,亦是非比尋常。

然而既爲婦人,多數總比少女要懂事許多,這份懂事,究而細之,便是明白自己究竟要什麼。

譬如當年結交鄒氏,老曹一共只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夫人識吾否?”

第二句是:“吾爲夫人故,特納張繡之降,不然滅族矣。”

第三句是:“今日得見夫人,乃天幸也。今宵願同枕蓆,隨吾還都,安享富貴,何如?”

這句話乃是老曹隨口所說,但若推敲其中的邏輯性、說服力,可以單獨寫成一篇文章。

所以作爲一個成熟的女人,此情此景,自然知道怎麼辦。

後世倭人酷愛三國,猶喜曹操,把他的智慧充分運用於人生,並且青出於藍,只需一句話即可概括老曹三句的意思。

“太太,你也不想先生失去工作吧?”

相形於這些思維清晰的婦人,充滿奇思妙想、對愛人抱以許多感性期待的少女,恰如戰場上的愣頭青,看着不難對付,卻往往不按套路出牌,便是老司機,稍不小心,也不免被帶了節奏。

便如此刻方金芝,她並非欲爲難老曹,而是真心好奇:既有神行太保,爲何不寫情書?

善戰如老曹,也不免措手不及,只得暫時閉了口,高掛免戰牌。

幸好戴宗非是豬隊友,眼見老曹爲難,瞄一眼金芝,心中盤算:此女這般年紀,縱知道些江湖事,料也有限。

欺她見識不足,笑眯眯道:“好叫嫂嫂得知,在下‘神行太保’這個匪號,其實得之未久,卻是隨武大哥上梁山後,同山上的高手苦學幾載,方練成這神行本事。前幾年在江州時,小弟是以刀法見長,人稱‘江州刀王’的便是——當初被那狗太守蔡九陷害,和‘及時雨’宋江同被關入死牢,正是靠小弟這身刀法,生生帶挈他殺出來。”

Www● тт kan● co

曹操大喜,心道這個兄弟靈敏練達,足堪大用啊!連忙敲定磚腳:“是,是,戴宗兄弟原本長於刀法,神行法是上了山方纔練的。”

他得戴宗這一緩,心中已迅速推算出後續應對:若問跟哪位高人,我就說“幻魔君”喬道清,若問爲何不讓喬道清送信,我就說剛收了他上山,便被差去了金國做使者,若問……

一連想好了十幾個問題的答案,不由躊躇滿志,卻見方金芝把頭一點,說:“嗯吶!”

“唔……”老曹發出蛋疼的呻吟,深覺還是婦人比較容易把握。

就在曹操感悟愛情與人生時,童貫十萬大軍已殺到了清溪城下。

此時祖士遠、白欽去幫源洞未歸,夏侯成方離烏龍嶺不久,城中守將只有參政沈壽,僉書桓逸,元帥譚高、東管守將伍應星,以及杭州二十四飛將剩餘幾人,不過兵馬倒是不少——杭州退下的三萬兵,以及譚高麾下一萬多兵馬,足有四萬餘人。

童貫不知方臘別有老巢,只道他定都清溪,本人必然在此,因此大軍一到,直接在城外十里紮下營盤,廣派探馬警戒,派出數萬人馬,大舉砍伐樹木。

清溪城中哨探得知,都集中到相府議事,參政沈壽道:“童貫今日殺來,面也不曾露一露,徑自只顧紮營,又遣許多人伐木,看來竟是要做久圍之意了。”

僉書桓逸冷笑道:“他這乃是穩紮穩打的陽謀,一路廝殺而來,士卒不免疲憊,必令兵士養精蓄銳一番,造好諸般器械,方纔大舉來攻。”

元帥譚高點了點頭:“此言有理!卻不可讓他這般得意,不如我等帶些兵馬,出城挑戰如何?”

“過山風”張儉苦了臉道:“譚元帥,非是兄弟滅自家威風,如今石帥等個個帶傷,西軍之中卻有幾個厲害的武將,不如待聖公到了,再做主張。”

桓逸擺手道:“我等牧守一方,卻不可尸位素餐,恆某這裡倒是有條疲兵之計,便是請伍應星、薛斗南、張儉、元興、徐白、張道原幾位將軍,各帶三五百人,都輕裝上陣,去他營外敲鑼打鼓,他若殺出,便退入山林中,他是客軍,豈敢入山追我?如此輪番往來,吵得他徹夜難眠,哪還有氣力來打?”

譚高聽了喜道:“端的好計策!既如此,我也不在城裡坐地,帶上數百個善射的,伏在林邊,待他追兵過來,先叫他吃一陣弓箭,愈發不敢深追了。”

當下你一言我一語議論定了,各自去選人馬,把城中鑼鼓嗩吶之類盡數蒐集,預備夜裡擾營所用。

他這裡安排的得意,童貫那處亦沒閒着。

幾乎同一時刻,官兵的中軍大帳中,童貫坐在帥椅上,宏聲說道:“老夫這一路上,都在細思破賊之策,想那方臘,乃是本處的地頭蛇,此城又是他的僞都,守備必然格外森嚴,人和、地利,皆非我有……然而若是強攻,折損的將士多了,老夫還如何平遼?因此思來想去,唯有出奇,纔是上策——我今日派兵四下伐木,他必道我遠來疲憊,要造好器械纔會攻城,這般一來,賊心不免鬆懈……”

說到此處,童貫緩緩站起身,面色陰沉,目光如虎,從衆將臉上一一掃過,最後微微擡起下巴,傲然看向清溪:“諸位將軍,用兵之道,貴在神速,老夫今夜,便要襲破睦州,畢、其、功、於、一、役!”

看官聽說:童貫此人,生於皇祐六年(1054年),至如今宣和二年,恰是六十六歲,執掌軍權二十餘年,多歷戰事,堪稱是老行伍了,用兵的本事雖談不上了得,卻也自有一番章法,若是對手並無名將坐鎮,那麼他童道夫,便是名將了。

名將童道夫這一番話擲地有聲,盡顯元戎風範,衆將聽在耳中,都不由爲之振奮,齊齊踏出一步,甲聲鏗鏘之中,抱拳齊喝:“大帥妙計,吾等衆將都出死力,今夜必破他城,畢其功於一役。”

童貫大笑,十三根鬍鬚飛揚而起,甚是豪邁:“好!捉下方賊,老夫親往御前,爲諸位將軍請功!”

四月初九,月明如水,滿地銀華。

官軍大營門戶洞開,大軍潮水般涌出,踏月急行,奔向清溪縣城。

童貫唯恐方臘身邊還有高手,將楊惟忠、趙譚、王稟、姚平仲、王德五個一起派出,領精兵兩萬做先鋒,自己則領大軍隨後,只待先鋒破城,便一舉殺入,徹平匪患。

姚平仲要爭頭功,出營之後催兵急行,走出五六裡,迎面撞見一夥人馬,約摸一千餘人,其中半數手上拿着銅鑼、大鼓,嗩吶等等響器,另外一半則揹着弓箭,領軍二將,正是譚高、張道原。

狹路相逢,譚張二人都是一愣:啊呀,我們的計劃被官兵知道了?不然如何來堵截我?

定睛再一看,許多官兵都扛着長長雲梯,那些雲梯甚爲粗糙,木皮都不曾削去,甚至還帶着些青翠枝葉,顯然是急就章打造出來的。

兩個陡然反應過來:官兵要來偷城!

這一下真是肝膽俱裂,譚高叫道:“是官兵的主力,跑啊!”那千餘人轟的一聲,回頭就跑。

姚平仲哪裡肯容他跑了?他麾下還帶着數百個騎兵,長槍一揮,大喝道:“不許放走一個!”引了騎兵席捲而上,可憐南軍都是步卒,哪裡跑得過奔馬?不出一兩裡地,已遭他追上,瞬間便殺的人頭滾滾。

楊惟忠等人在稍後之處,聽見殺聲大起,心知有變,連忙催軍急進。

清溪城中,沈壽送了夜襲人馬出城,上城頭坐着,只等成功歸來,忽聽殺伐之聲震天動地,慌忙起身看去,卻見數百騎兵緊緊咬着自家夜襲的隊伍殺來,沈壽大怒道:“罷了,童貫倒是個用兵老成的,派了騎兵在營外巡視麼?正好先吞了他這數百精兵!來人,去調……”

話說到一般,只見騎兵身後,不知多少官兵狂奔而來,其勢扯地連天,頓時將沈壽驚得呆住了,瞪着眼,張着嘴,一時作聲不得。

還是身邊親兵拼命推醒了他:“沈參政!沈參政!官兵這是、這要來打城啊是!”

“打城!”沈壽一蹦三尺,嘶聲大叫:“快、快去傳令,把所有兵馬都調了來!”

“關城門、下令關城門啊!”那個親兵一邊搖晃他肩膀一邊尖叫。

沈壽這纔想起,送了夜襲隊伍出城後,爲圖省事,城門還不曾關,再一低頭,己方敗兵最快的已衝到城門前十丈之處。

沈壽只覺得神魂都要出竅了,撕心裂肺大叫:“關、關城門!快關城門!”

底下的南軍聽見叫聲,連忙便去關城門,外面的敗軍看見,亦是魂飛魄散,一面加速狂奔,一面紛紛求告:“別關,先讓我進去。”“讓我們進去再關城門啊!”

這若是換了西軍,別說自家敗兵,便是親爹此時在外面,也毫不遲疑關了門,但這些南兵造反未久,才經歷幾場廝殺?聞聽自家袍澤喊得淒厲,頓時有些遲疑。

姚平仲一眼看見城門未關,一股驚喜之意直衝天靈蓋,縱聲大吼道:“弟兄們,給老子搶了城門啊!”

他帶這夥騎兵追殺步兵,本是且殺且趕,只殺落在最後之人,這樣前面的人一時留得命在,便只會奔逃,不會奮起拼命,然而此刻見城門竟然未關,哪還管得了許多?猛挾馬腹,那馬“咴律律”一聲嘶鳴,頓時撞進前面步兵中,姚平仲眼都紅了,長槍猛揮猛掃,把擋路南軍盡數砸開。

其餘騎兵,亦是同西夏人打老了仗的,如何不知此刻乃是千載難逢的好運氣?紛紛縱馬直衝,踩着南兵的屍骸往前猛衝。

西軍發瘋一般的衝殺,頓時嚇壞了守軍,連忙去推城門,可惜爲時已晚,逃在最前面的南軍已到門前,眼見城門欲關,奮不顧身往裡便擠,你推我攘,竟在城門口擠成了一片,那門哪裡還關得?

城頭上沈壽目眥欲裂,扶着城牆嚎叫道:“譚高!張道原!城門若失,伱兩個便是罪人!”

譚張兩個本來昏頭昏腦裹在人羣中逃遁,此刻猛然驚醒,張道原拔刀在手,大叫道:“我去擋住官兵,你去關門!”

譚高搶去城門處,扯着部下的衣服就往外拖:“不許搶,不要擠,關不上門,都是個死。”

然而那些敗兵只顧性命,哪裡還管其他?被他拖扯的軍士也不看是誰,回頭就是一腳,踢得譚高倒退兩步,惡從心頭起,拔出佩劍,一連殺死三四人,便要去關城門。

幾十個敗兵衝到門前,卻被他堵在外面,眼見城門要閉,這些敗兵頓時崩潰,紛紛撲向譚高,譚高只殺得兩人,便被無數隻手抱住,悲憤大叫:“殺啊,快殺了這些人,快關城門!”

卻是叫守門兵士殺這些敗兵,然而外面鐵騎直衝,守門的兵士又哪裡有捨生取義的勇氣,衝去外面殺人?都只在門裡發力推門,外面士兵不顧一切往裡擁,譚高堂堂元帥,竟被手下按在門上,硬生生擠死當場,又有士兵奪了他劍,望着門裡亂戳,裡面守軍紛紛躲避,轟的一聲,關了大半的城門重新洞開。

姚平仲哈哈大笑——

方纔張道遠縱身而起,一刀向他劈來,按理以姚平仲身手,快則三合,慢則一二十合,便能輕取對方性命,但這一刻分秒必爭,姚平仲發起狠來,把頭一搖,冒險以腦袋撞他刀側,張道遠這一刀力道被他一撞,泄了大半,雖然劈裂了頭盔、斬開了髮髻、割破了頭皮,終究不曾重傷,自己反被馬匹迎胸撞飛。

但見姚平仲長髮披散,血流滿面,眼中卻是精光閃爍,魔神般長笑而至,長槍挑出,恰似百十朵梨花綻放,頓時將門口敗軍、守軍清空一片。

裡面守軍見了,這才曉得大事不妙,都發喊向前衝來,姚平仲狂笑不斷,槍出如龍,一人一槍,硬生生殺進城門洞,死死守住了城門。

沈壽絕望悲呼,從城牆上一躍而下,當即摔斷了兩條腿,不知哪撿起把刀,拼命爬向姚平仲,這時後面戰馬載着騎兵,一匹匹狂奔而入,瞬間把沈壽踏做一團肉泥。

有分教:大笑平仲策馬奔,哀嚎沈壽散魄魂,若非要把聰明做,豈會徒然失此門?

今天難得陪仔做個作業,輔導下學習,沒想到辣麼花時間……

(本章完)

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293章 毒焰橫空箭隨緣第657章 嚎哭郎君止啼聲第425章 衆西將嫉恨功高第80章 闖彭城誤中伏兵第5章 陽谷縣都頭武大第694章 第陸佰玖拾回 此功封侯未足酬第752章 另闢奇徑阿骨打第502章 衆法平等花和尚第165章 御花園中臭屁妖第776章 白駝雙錘戰三英第742章 夫人廟青州顯聖第125章 四大都頭戰梁山第226章 白花蛇求援千里第769章 老曹毒舌鎮魔僧第132章 你同我一見如故第121章 豹子一吼是天雄第41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一)第727章 武孟德佈局決戰第731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中)第467章 烏龍嶺外鼓聲摧第259章 你那夜坑我好苦第85章 雅興忽來武爲酒第728章 江南烽煙漸起時第368章 天心自與吾心同第197章 霸王氣壓天王狂第753章 雄軍合流決戰時第663章 第陸佰伍拾玖回 浩蕩天兵水上來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118章 孟德信手布天羅第417章 阮氏三雄折銳氣第43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三)第598章 第伍百玖拾肆回 塞北驚聞中原變 (第418章 武家昆仲入太湖(上)第60章 鐵面孔目開公堂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18章 大郎怒斥及時雨第500章 第肆百玖拾捌回 武孟德入幫源洞第48章 宋寶蓮誓死不嫁第776章 白駝雙錘戰三英第754章 第柒佰肆拾玖回 將軍最忌馬不良第32章 敢作敢當大丈夫第109章 第壹佰單捌回 武孟德舌戰武宗第388章 鬼王亂法侵陰陽第366章 寶刀化龍五彩光第426章 曹孟德霸主本色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460章 原來他此來爲此第52章 黃文炳解詩獻計第201章 祖傳三代功何在第640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二)第541章 水深誰人能把握第605章 雙尾蠍戰大太子第622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一)第270章 身逢疆場且瘋魔第328章 吾有驕兒肥且傲第115章 原來竟是塊翠玉第365章 蛇蠍兄弟戰蛟龍(下)第544章 始信李應是英豪第489章 曹操發兵幫源洞小評“打虎將”第49章 第肆拾玖回 黑旋風英雄救美第667章 老種臨終問軍機第753章 雄軍合流決戰時第286章 人頭滿地收虎士第696章 第陸佰玖拾貳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上第737章 一夫當關誰能敵第720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第724章 第柒佰壹拾玖回 龍吟虎嘯鬼夜哭(上第87章 老馬歸途笑面虎第66章 武孟德花譽美人第675章 料事如神武孟德第164章 降龍神腿智多星第224章 小哥原來亦闊佬第115章 原來竟是塊翠玉第148章 鐵牛作詩釣臥龍第215章 武孟德傳語關勝第683章 第陸佰柒拾玖回 浩浩金湯火中開第531章 第伍百貳拾玖回 衆人皆呼賽活驢第282章 韓五大戰段三娘第506章 人間何處無泰山第293章 毒焰橫空箭隨緣第629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捌)第124章 宋江走馬擒敵將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385章 大天狗的真面目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705章 今方識盡董郎狂第559章 活典韋醉打童貫(上)第673章 第陸佰陸拾玖回 雙槍並舉爭耀世第251章 高俅出馬救帝姬第577章 天滿星來金滿倉(下)第116章 如意神仙癡心丹第78章 哥哥到底最疼誰第492章 第肆百玖拾回 花和尚喝退千軍第207章 聞達妙語服二將第131章 一州知府笑公明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116章 如意神仙癡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