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將計就計變烏龜

第468章 將計就計變烏龜

此前杭州野戰,方傑等斷後兵馬危在旦夕,便是老曹帶人殺來,一刀斬斷王稟大刀,將他逼退。

那次老曹借了李逵的鐘馗面具,這次卻換了新面具,但是隨着赤紅刀芒捲起,將王稟新換的大刀斬斷,王稟頓時認出又是此人,氣得大罵道:“鼠輩屢仗寶刀欺人,若是好漢,換兵器來一戰。”

曹操笑道:“我有寶刀不用,豈不成了傻子?休得羅唣,再接哥哥一刀!”

揮刀當頭砍去,王稟抽出腰刀招架,鐺的一聲,腰刀應聲而斷,王稟仰身急閃,嘩啦一聲,朱漆山紋甲從領口至小腹,驀然中分,內襯的皮甲、綢衫也一起分開,露出白花花的將軍肚來。

這一刀,也就是老曹胳膊不夠長,若是換了他當年老冤家那條長臂,早把王稟整個人劈成兩片兒。

饒是王稟久經沙場,至此也不由肝膽俱裂,怪叫一聲,揮手擲出斷刀,拉轉馬頭就走,邊走一邊伸手把肚皮亂摸,生怕下一刻就是肚破腸流。

曹操畢竟兵少,仗着突襲之勢佔得先機,若是對方能夠沉着迎戰,僵持稍久,不免我消彼漲,因此不惜冒險,單騎衝陣,一心斬殺敵將,方好亂中取勝。

當下縱馬緊緊追擊王稟,沿途官兵紛紛攔阻,老曹一口化龍刀左削右剁,殺的衣甲平過,血如泉涌,長槍大戟,如劈腐竹,鋒芒之銳,猶勝昔日倚天。

趙譚見王稟危急,連忙回援,挺槍去刺曹操,王稟叫道:“小心他是寶刀!”趙譚心中一驚,急欲變招時,早被曹操一刀削去半截槍頭,嚇得扭馬就走。

老曹趕上一刀,削去半拉馬臀,血光炸裂,那馬悲嘶翻倒,趙譚落地打了十幾個滾兒,爬起身一聲不吭,一溜煙鑽入人羣,戰陣經驗亦是無比豐厚。

李逵、劉唐見曹操大發神威,獨自一個在敵陣中往返衝突,又是激動又是擔憂,劉唐大叫道:“哥哥尚不惜身,我等如何不拼死作戰?賊廝鳥,劉唐爺爺來也,要性命的都夾了屁眼撒開。”

朴刀直上直下亂劈,當者無不披靡。

李逵亦是發了性,狂吼道:“撮鳥們,都立住了腳不許動,讓爺爺先砍一百鳥斧!”

這兩個好漢倒也般配,一個叫人撒開,一個叫人不許動,那些官兵哪裡還知所措?吃他朴刀大斧排頭砍來,直殺得血浪滾滾。

宋軍人數雖多,一來追殺衛亨一二十里,陣型早已散亂,前後拉開三五里;二來老曹這一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反覆橫跳,都認定了他是空城計,空城中卻又殺出伏兵,着實驚悚;三來將是兵之膽,趙譚、王稟雙雙戰敗,一時無人臨陣指揮;四來李逵劉唐等勇悍無比,銳不可當——

這四般原因加在一起,哪還有不敗的?當下且戰且退,往來路撤去。

衛亨眼見宋兵敗了,也自來了勁頭,瞪起眼睛大叫道:“弟兄們,官兵敗也,殺官兵,爲死去的弟兄報仇啊!”

說罷長槍一挺,當先殺出。

前文說過,他麾下兵士,多是天目山匪寨出身,這些山匪打硬仗固然不夠硬,順風扯大旗、痛打落水狗的本事,乃是流淌在血裡的本能,眼見衛亨一馬先出,齊齊發出狼嚎:“我要吃了他們!”“爲大當家、二當家報仇啊!”

他這夥人一衝,卻是百上加斤,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兒,官兵頓時大潰,亂哄哄往回就跑,李逵等追殺一陣,被曹操喚回,與衛亨相見了,雙方合兵一處,迅速撤回烏龍嶺。

這時一輪紅日漸漸西沉,方金芝出來迎着,見曹操等一身征塵血跡,失驚道:“遇見了敵軍麼?可曾受傷?”

曹操擺擺手:“他不知我虛實,吃我等一陣殺退,正好接應了衛將軍。”

衛亨見了方金芝,大爲吃驚,連忙施禮,方金芝耐着性子,同他攀談幾句,吩咐帶了人去休息,自己便纏着曹操問道:“這個面具,可還熨帖麼?若是有何不適,拿來我替你改一改。”

原來她昨晚同老曹分別後,回到自家營房,想起老曹那些溫柔繾綣語氣,風雅豪邁做派,不由輾轉難眠,忽然想起一事,便起身來,去將麾下女兵中最擅女紅的小姐妹喊起兩個。

到了自己房中,把自家小衣服拆了幾件,湊些五色彩錦,令那兩個女兵穿針引線,替曹操縫了一張面具。

次日大家醒來,她覓個無人時機,懷中摸出面具,雙手送給曹操,本來想老實說是令人縫的,話到嘴邊,忽然一咬牙,決定自家把這樁功勞佔了:“哥哥既然礙着官身不便露面,金芝自作主張,親手替哥哥縫了這張面具,也不知合適也無。”

曹操接了一戴,甚是合適,又軟和又吸汗,且無礙視線、呼吸,比那竹鍾馗舒適得多,拿下來細看一回,讚不絕口:“當真是布機也似好針線,又密又好,着實難得!金芝,不料你竟有這手好生活,真如神仙一般手段。”

方金芝得他誇讚,心中大樂,口中卻趁機試探:“我的女紅,本不大拿得出手——怕是難同你家大娘子相比,只要哥哥不嫌棄便好。”

金芝性子素來嬌憨,老曹饒是久經沙場,一時竟也未曾品出茶味,順口兒道:“我家大娘子扈三娘,從小隻愛騎馬舞刀,是個性子直爽的人兒,若論針線上的功夫,倒是遠不及伱。”

金芝自覺把扈三娘比下去了一籌,頓時笑得如被春風吹綻的桃花一般,眼中柔情流轉:“哥哥謬讚了,若果然覺得小妹的女紅尚可入目,以後衣服鞋子,都替哥哥縫製可好。”

曹操樂道:“武某何德何能,敢當如此相厚?”

金芝笑道:“哥哥若當不得,天下誰還當得?”心中飛快尋思:哎呀,這個牛皮可是吹出去了,這般算來,將來隨他回山東,別個都可不帶,芳兒玉兒卻是必須帶了同去的。

那芳兒、玉兒自然便是昨夜替她縫這面具的兩個女兵。

老曹此刻戰罷歸來,聽她問及面具可還熨帖,當即讚道:“再無更好的了,還是金芝妹子心細,愚兄當初打了個鐵面,卻不曾想到襯個軟底。”

兩個說笑間,樊瑞等匆匆而來:“哥哥,聽說同官兵見了一仗?”

曹操神色一肅,把經過略說一遭,又道:“他那支軍馬當是先鋒,先鋒既至,童貫必然不遠,一二日間,必然兵臨城下,從此刻起,兄弟們輪流在關上值守,我既受了方七佛之託,此關便絕不能有失。”

次日午時,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直到烏龍嶺下,童貫出馬,細細看了地勢——

左面江水浩蕩,右面羣山疊嶂,山峻水急,腳下道路,卻自烏龍嶺下拐了個彎,繞到其後難見,若不細看,便似烏龍嶺橫鎮在道途之上,其勢巍峨險拔,上面關城更顯高峻。

童貫看了一會,皺眉道:“此關是個天險,看來若不能下,便難進睦州一步。”

當下傳令在嶺下駐紮,令人砍伐兩邊樹木,修造攻城器械。

南方多山多水,這條入睦州的道路,亦是位於山嶺江水之間,童貫人馬衆多,紮成七八個大營,首尾相接,順着道路鋪陳開去,連綿十餘里,自關上瞰去,便似一條巨蛇一般。

這一日童貫不曾攻城,第二日亦無動彈,到了第三日上,正是四月初六,老曹帶了樊瑞登上關城,往下看去,童貫營中都在打造諸般器械,冷笑道:“這廝不去尋覓小路,繞道進去睦州,還真要打了此關不成?恁般時,我同方七佛說過人在關在,豈不食言?若不食言,難道真替我那便宜丈人守門?”

回到營房,召集關中衆將並嶺下水寨四個頭領議事:“我受方七佛之託,替他守着烏龍嶺,如今童貫兵馬甚衆,若由他造好了諸般器械來攻,不免被動。所謂打人不過先下手,若不給他個厲害嚐嚐,還真道我等是待宰羔羊了。”

他曉得自家兄弟必無別話,因此說罷,便把眼去看七個南將,方金芝一見,也連忙瞪起一雙杏子眼,兇巴巴看向自家幾個將軍。

湯逢士、貝應夔前幾日隨他領着五百軍,大破官兵先鋒萬人,早服其能,衛亨更是得他救下的,浙江四龍一來曉得他和方金芝關係不同,二來也見到了方七佛當日的尊重態度,都齊聲道:“宋大哥但有吩咐,我等無不遵命。”

曹操把桌案一拍,笑道:“好!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今日我梁山好漢便和明教的兄弟們戮力同心,讓童貫曉得什麼纔是真正的英雄好漢!衆兄弟聽令——西軍之中不乏宿將,他連日不攻城,必然要防我劫營,因此我等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衆人聽他細細說罷,齊齊領命。

到了晚上,李逵、劉唐、楊春、陳達四個,帶六百人,步行出關,悄悄摸到宋軍營寨外,李逵高舉起兩把大斧,奮力劈下,那寨門便似被石炮打中一般,驀然炸開。

劉唐高叫道:“動手!”五六百人,同時發動,吶喊着自大門中直衝進去,卻見營中暗沉沉的,並無一絲人聲,亦無一個火把。

楊春驚聲道:“糟了,這般情形,必是敵人有備,幾位哥哥,我們快退!”

這個“退”字方出口,便聽一聲大笑,一瞬間,無數燈籠火把點起,照得營中恍如白晝,無數兵將便似流水一般,從四下涌將出來,爲首一員大將頂盔貫甲,手持一杆雙刃大斧,策馬奔出,大喝道:“反賊,中我家大帥計也!認得河東大將冀景否?”

原來這個大營,正是河東軍的營盤。童貫紮營時,特地將河東、秦鳳兩支不曾參加杭州決戰的生力軍放在前面,自家帶了劉延慶軍中,其餘四軍都在其後。

劉唐叫道:“中計了,快退,快退!”

沒待退出營門,旁邊山林中殺聲乍起,不知多少人馬殺出,團團堵住了後路。爲首戰將,正是前番受挫的趙譚。

這廝此前奚落西軍衆將無能,搶了先鋒印,本欲一路立功,不料被曹操伏擊,大敗一場,回去見了童貫,西軍諸將以新立大功的辛興宗爲首,將他好一頓譏刺搶白,趙譚是個氣傲之人,險些被活活氣死,因此愈發想要立功,特意苦求童貫,領了本部人馬,配合河東軍對付劫營之敵。

原來童貫此前觀陣,見他嶺又高、關又險,強行攻打,自不免損兵折將,回去同一衆親信幕僚議論一回,乾脆來個閉門不出,連日伐木掘石,拼命打造攻城器械。

他曉得敵人居高臨下,必然看得真切,卻也絲毫不曾在乎,自以爲這是個無懈可擊的陽謀——

你若當真不管不顧,待我諸般器械完工出爐,便可四面攻打,藉着器械之力強破關隘。

你若有所擔心,難道還敢白天出來決戰?必然只有劫營一途,那我便早早伏下兵馬,候君入甕,趁你大敗之際,順勢掩殺,一舉奪關。

趙譚在山林裡連伏三天,忍受蚊叮蟲咬,本以爲敵人不會來了,今夜卻正逢敵軍劫營,當即心急火燎殺出,果然將敵軍堵在河東兵大營內。

然而定睛一看,不由大失所望:“怎麼、怎麼就幾百人?反賊們何其膽小,幾百人劫營,就算我等無備,又能有多大戰果?”

李逵聽對方嫌棄人少,氣得大罵道:“你這廝鳥眼長到了天上,竟敢小覷了爺爺們?莫說幾百人,便是爺爺一個,也把你這些鳥官兵砍殺個乾淨!”

趙譚聞聲望來,見李逵赤條條大漢,臉上帶着綠色鍾馗面具,頓時認出是幾天前伏擊他的,長槍一指:“藏頭露尾的鼠輩,本將軍拿下了你,扒你這身黑皮。”

李逵大怒,雙斧一提,就要去殺趙譚,被劉唐一把扯住:“休要浪戰,誤了哥哥大事!”隨即喝道:“列陣!”

那六百人齊聲大喝,其中五百人都從背上摘下盾牌。

冀景看了暗奇:“怎地他來劫營的都是盾手?”

雖有疑惑,但終究覺得對方人少,不曾太過在意,將雙刃斧一揮,趙譚也喝聲“殺”,四面官兵同時圍殺上來。

劉唐拖着李逵往人羣裡一鑽,那數百南兵圍成幾層圓圈,一層盾牌架着一層盾牌,從上到下遮的密不透風,便似一個烏龜殼一般,任他刀砍槍戳,裡面人只顧拼命頂住。

趙譚發力猛刺幾槍,盾牌受他大力,往裡一縮,待他提槍,卻又頂了出來,氣得趙譚無名火直衝天靈蓋,大喝道:“都讓開,讓騎兵縱馬去衝撞,偏不信他能抵住。”

圍着的官兵們齊齊往後便退,不料陣中大叫一聲:“開!”那些盾牌左右一收,便似打開無數門戶,李逵四個引了一百人八面殺出,除李逵、陳達外,其餘都使朴刀,一陣亂砍亂殺,官兵猝不及防,頓時殺翻百餘人。

不待官兵大舉反擊,劉唐叫道:“回!”那些殺出之人,便如烏龜四肢般驀然一縮,重回陣內,盾牌瞬間歸位,依舊好好是個龜殼。

這正是:烏龍嶺下烏龜陣,縮手縮頭只一瞬。踏浪衝波破萬軍,殺人戮命揮千刃。

(本章完)

第382章 百鬼夜鬧平安京(上)第433章 辛興宗版楊六郎第79章 第柒拾玖回 彭城門前一聲吼第692章 爲延生機返汴梁第63章 問天婆子拜天王第1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93章 第伍百捌拾玖回 從來義重生死輕第231章 焦挺拳打孟州道第34章 張紅掛彩扈家莊第472章 神醫神行入睦州第275章 淮西重將聚襄陽第346章 霸氣四射王對王(上)第729章 女公瑾定計劫人第759章 黑旋風撲阿骨打第720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第321章 且將寶劍贈佳人第580章 橫財在手奇禍生第251章 高俅出馬救帝姬第489章 曹操發兵幫源洞第232章 金眼彪拐帶佳人第432章 孟德談兵石寶悟第516章 岳父泰山內卷忙第679章 此身已在地獄裡第149章 和高衙內做兄弟第301章 段五發奮欲自強第565章 幽州忽報西風起(上)第402章 老曹化身李墩子第558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下)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130章 豹子頭念頭通達第738章 金風瑟瑟下雲州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684章 無憂洞中締新盟第447章 五方元帥第一人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第192章 孟德大破曾頭市第126章 小計從容破大敵第305章 自古鏖兵不厭詐第58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3章 鼓上蚤力劫死牢第760章 貫忠六路伐女直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龍飛鬧中京第738章 金風瑟瑟下雲州第144章 眼前不復舊時青第187章 武孟德雪夜襲營第95章 第玖拾伍回 誰還不曾打過虎第4章 武大休了潘金蓮第635章 第陸佰參拾壹回 男兒白髮亦風流第592章 白馬長槍正少年第652章 密室藏寶舊僧衣第27章 薊州收拼命三郎第771章 縱橫誰抵活典韋第719章 拯救大侄金彈子第238章 天生一副霸王膽第124章 宋江走馬擒敵將第397章 兄弟團聚英雄樓第349章 兀朮霸王爭放膽第675章 料事如神武孟德第296章 黃河從此轉姓曹第340章 文恭走馬擒大石第267章 童大帥初戰告捷第670章 兵鋒東指出西京第355章 武孟德點破虛實第654章 豹子頭氣衝九霄第75章 求同幹驚天事業第367章 珠光燦若月光明第627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陸)第721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二)第386章 四天王戰四天王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646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捌)第248章 五丈河川觀虎躍第655章 躍馬揚鞭戰鐵鷂第549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第735章 老劉巧舌說小趙第457章 寶光如來欲伏魔第127章 呼延灼訪舊借兵第403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上)第64章 矮腳虎粗割蔡九第349章 兀朮霸王爭放膽第115章 原來竟是塊翠玉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776章 白駝雙錘戰三英第87章 老馬歸途笑面虎第117章 李固脫身離地府第32章 敢作敢當大丈夫第131章 一州知府笑公明第765章 大顯神威紫金錘第159章 天雷滾滾降神君第71章 智多星定計破敵第612章 暗潮涌動汴京城(下)第249章 曹韓稟性竟相投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龍飛鬧中京第693章 第陸佰捌拾玖回 南北皆有禍事來第641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三)第526章 幻魔君東京斬龍第501章 第肆百玖拾玖回 心生悔意武孟德第480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完)第449章 四手猴子叫一聲第667章 老種臨終問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