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

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

馬超此人,武藝之精,實不下於關張趙,潼關大戰,匹馬縱橫於萬軍,無數曹將誰個能擋?

要知便是趙雲在長阪坡殺得所向無敵時,也沒讓老曹生出這般喟嘆:“馬兒不死,吾死無葬身之地也。”

唯一遺憾的就是馬超出世太晚,沒能和天下第一的呂布較量一番。

而這雙槍將董平,雖然也是一員虎將,但以曹操的眼光來看,或許能與張遼、太史慈等人並駕齊驅,比之關張趙馬,未免遜色半籌。

“倒也沒錯。”曹操暗自想道:“馬超在西涼,自少年時便和羌人廝殺,如今這宋國卻是文恬武嬉,這些軍將幾年亦不知能否有一回廝殺,如何能與那亂世相比?”

少了亂世的磨練,這些太平年間的武將,還不如武松等整日行走江湖的人歷練更多。

曹操的嘴角不由浮起一絲笑意。

場中,武松和董平已鬥到百合上下,董平汗流浹背,兩杆槍死死護持周身,眼中全是震撼之意:他看得出武松不簡單,卻沒想到竟然如此悍勇。

董平此人,素來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之所以敢這般狂,一是自以爲俊俏風流,爲人聰明:“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絃,無有不會;”二是仗着一身所向無敵的武藝,兩杆鐵槍之下,難尋抗手。

萬沒料到,這“活典韋”武松竟然當真有典韋之勇,一雙鐵戟從開始到現在,速度力道絲毫不減,打得他只有招架之功。

更難堪的是,董平已漸漸覺得雙臂痠麻,手中鐵槍越來越沉,再支持二三十合,怕是大限便到。

就在此時,耳中忽響起一個天籟般聲音:“呵呵,董將軍果然是稀世虎將,我家二郎也是英勇不凡,所謂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知府相公不妨叫停如何?”

這話一出,武松雙戟先自一慢。

隨即陳文昭笑道:“武都頭說得有理,早該叫停,卻是本官一時看得入神。董將軍,小武都頭,快快停手。”

武松便策馬往外一跳,董平呼呼喘息,彷彿水裡撈出一般,勉強收起了槍,抱拳道:“武二郎這一雙戟,足可蕩平世間英豪。”

以他的倨傲性格,能說出這句話來,那是服氣到了十足。

武松也掛起戟抱拳道:“董將軍謬讚了,武二平生,也未逢將軍這般猛士!”

陳文昭哈哈大笑道:“東平府有汝二將,哪個草寇敢正眼相窺?來人!”

當下喚人,取了二百兩銀,分賞董平、武松,又取綢緞兩匹,贈予二人做身戰袍。

喚幾人回到府尹衙門,各自坐定,陳文昭道:“董將軍,武家兄弟這般本事,可做得你副將麼?”

董平苦笑道:“恩相何必耍笑董某?這般本事,就是董某讓了位置給他,也一般坐得牢靠,何況副將。”

陳文昭一拍大腿:“好,有將軍此言,我便保他們二位做個軍中副將……”

話音未落,曹操起身抱拳道:“相公容稟:我兄弟根基家業,都在陽谷,若是來府城做副將,我家二郎一人便可,我的諸般練兵之法,都在二郎胸中,正好在軍中效力,至於卑職,陽谷縣卻不能沒個都頭。”

陳文昭聞言皺眉道:“且不說你兄弟本領,但是這次剿匪,功勞不小,依舊使你做都頭,外人卻說我有眼無珠,識不得好漢。”

曹操笑道:“知府相公官聲,山東河北哪個帶耳朵的不知?豈會有宵小議論。再者我和二郎兄弟一體,他得封賞便是我得,我得封賞便是他得,卑職這份微功,盡數算在二郎頭上便是。”

陳文昭連連搖頭:“人人都愛升官,你卻偏要把着個區區都頭職位,罷了,那也由你,只讓武松做這副將便是。”

其實在他心中,曹操雖有本領,但塊頭卻矮了些,做軍將本就不如武松威風,再聽說練兵之法武松皆會,也懶得去強迫他從命。

曹操連忙謝過,又道:“二弟,陳知府、董將軍這般厚愛,還不謝過?”

武松微微皺眉,隨即展開:他並不想和哥哥分開,什麼府城副將,哪裡有和兄弟們日日在一處痛快?但見曹操這般做派,顯然有所打算,便站起身,唱個大喏道:“多謝知府相公、董都監賞識!武二是個粗人,言語粗魯,不懂規矩,卻只有一樁好:上官旌旗所指,縱是刀山火海,武二也不回頭。”

陳文昭大笑道:“果然是個好漢。”

董平心中也自高興:一來敬重武二郎本事,二來也看出武二不是貪權耍心眼的人,不怕奪了他位。有這般有本事又實誠的人幫襯,豈不是好?

當即抱拳還禮道:“武將軍不必多禮,大家以後都是兄弟!先前眼拙慢待了你們,還請勿怪,今天董某做個小東,請賢昆仲喝酒。”

公事說畢,幾人離了太守府,先去軍中取了武松的旗牌衣甲,董平親自安排了居住的下處,便喚來一干心腹,一起來到酒樓,叫了滿桌酒菜暢飲。

董平才藝極多,放下架子來倒是個很有趣的人物,他的心腹們也一個個笑嘻嘻的,着意結納武氏兄弟,又把武松的本事着力奉承。

曹操能言善辯,武松酒到杯乾,沒片刻便和這幹軍將打成一片,大家說好了在軍中同生共死,互相關照,當夜大醉,曹操和武松一起到營盤中安歇。

董平等人各自去安歇,武松閉了門,洗了把臉,醉意頓時去了大半,雙目炯炯望着曹操:“兄長,你順水推舟,讓我在這裡做個副將,到底有何用意?”

曹操打起精神,正色道:“北方女真人所建的金國,聽說漸漸勢大,依我之見,其滅遼之勢,早晚必然,宋國連遼國都不是對手,偏又繁華富庶,那女真人豈肯放過?早晚引兵來打,所以你早早在軍中發展,結納英雄,精操士卒,他日必有大用。”

武松失笑道:“兄長所慮太遠,遼人立國百餘年,豈是說滅就滅的?”

曹操擺手道:“不是這般說,《左傳》有云:‘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興一國,十年足矣,滅一國,十年亦足。遼國立國既久,志氣消磨,文恬武嬉,無異於宋,金國卻是初立,譬如人之少年,正是奮發進取之時,不勝則矣,若勝遼,必伐宋,遼尚不可支,宋能獨支乎?若不早做準備,必受其害。”

武松素來服他見識,見曹操說得慎重,也收起笑容道:“這些事太大了,兄弟哪裡能懂?既然兄長有所安排,我全力去做便是。”

二人說定,各自安睡。

次日一早,曹操辭了武松,一人一馬,直往陽谷縣而去。

(本章完)

第222章 水火澎湃魔王兇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16章 一槊縱橫破清風(求收藏求推薦)第702章 第陸佰玖拾柒回 千軍難抵一撞直第364章 蛇蠍兄弟戰蛟龍(上)第268章 曹操月下祭典韋第176章 老曹奮力伏二虎第605章 雙尾蠍戰大太子第722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三)第19章 第拾玖回 從此兩路各西東第524章 青州天下第一府第41章 羣雄大鬧揭陽鎮(一)第693章 第陸佰捌拾玖回 南北皆有禍事來第786章 驚天一曲滿江紅第174章 無影箭箭出無影第651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下)第315章 聲振太原張大膽第56章 梁山漢大鬧江州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669章 洛陽旨出天下震第55章 宋公明鐵骨熬刑第584章 天兵踏雪入西京第374章 鼓上蚤立派開宗第789章 且留北疆引蠅蟲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238章 天生一副霸王膽第263章 長槊未損志未折第283章 淮西戰事至此平第522章 將軍骨硬不肯降第784章 第柒佰柒拾玖回 雌英撞陣虎救龍第78章 哥哥到底最疼誰第70章 梁山大名傳天下第175章 一物必有一物降第660章 長短只在一念間第587章 鼓上蚤解說戰事第183章 道左故人笑相逢第464章 春風萬丈赴林梢第426章 曹孟德霸主本色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431章 第肆百貳拾玖回 今日方識武孟德第615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下)第695章 第陸佰玖拾壹回 榆關陷沒殺聲裡第344章 金兵勇烈吾盡識第731章 鬧亂江南第一州(中)第175章 一物必有一物降第335章 病尉遲揚威異域第554章 漢幟重揚幽州城第595章 第伍百玖拾壹回 宋少年戰金元帥第555章 雁叫西風狼嘯月第118章 孟德信手布天羅第558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下)第373章 我兒子是我叔叔第380章 不說暗話欒鐵棒第616章 不以天下奉一人(上)第187章 武孟德雪夜襲營第273章 擒段二大破樊城第352章 照夜玉獅旗杆嶺第105章 第壹佰單伍回 上風上水麒麟山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778章 阿骨打佈陣獵敵第493章 第肆百玖拾壹回 霹靂火戰白秦瓊第657章 嚎哭郎君止啼聲第622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一)第64章 矮腳虎粗割蔡九第738章 金風瑟瑟下雲州第375章 無雙の劍聖武植第707章 白馬銀槍踏陣來第740章 絕世金槍裂地天第252章 橫矛立馬東京望第75章 求同幹驚天事業第481章 第肆百柒拾玖回 此腿原來不一般第556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上)第553章 第伍百肆拾玖回 西風席捲幽燕地(完第284章 一帆風好下荊南第78章 哥哥到底最疼誰第668章 回洛陽老曹封王第393章 青州城外意躊躇第115章 原來竟是塊翠玉第320章 赴太原兄弟重逢第209章 行若春雨立若風第648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拾)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556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上)第429章 馬蹄響亮夜叉來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第532章 橫刀立馬石將軍第737章 一夫當關誰能敵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725章 龍吟虎嘯鬼夜哭(下)第539章 天助李俊成功勞第278章 曹操掘土破王慶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第4章 武大休了潘金蓮第476章 童道夫夜戰睦州第1章 前世今生兩渺茫第570章 大金國第一勇將第112章 黴運纏身賽仁貴第478章 血戰清溪意氣驕(二)第154章 慕容彥達的野望第591章 老曹一戰破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