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等得離人羣較遠些了,珏兒才輕聲道:“小姐,不必將她們的話放在心底,畢竟……”珏兒想說畢竟那位袁小姐似乎要與白少展開一段情緣,大約也是不會跟太尉再好了的…… ”

可是說到這裡,珏兒都覺得賭氣,小姐的姻緣怎麼這般不順?

先前的王家公子就不說了,人雖好,但是婆婆兇悍,身體又羸弱,終究不是良配。

而現在的這位堯家二郎,婆婆看着隨和卻不容易親近,這二少現在看着倒是心疼着六姑娘,但是先前的桃花情債實在是多了些,三五不時的鬧這麼一出,別說六姑娘,她在旁邊都有些難心堵肺。

不過玉珠沿着文溪走了一段時間後,心情倒是比較着方纔起身時略平靜了許多,她從小便自知萬事不可多多貪心,既然當初來京時,不曾奢求姻緣的美滿,現在又何必爲不曾奢求的事情而心煩?

正自出神地看着溪中的點點水光,突然身後傳來一道清亮的聲音:“天上人相聚,地上人不圓。如此良辰如此美景,本該郎情妾意,形影不離纔對,怎麼袁姑娘獨自沿溪而行,心中可是有什麼煩心之事嗎?”回頭一看,白水流在後面緩緩走了過來。

玉珠微揚了揚眉,淡聲問道:”白侯爺覺得此刻我該有些什麼煩心事呢?”白少微微一笑,道:“無論姑娘有何煩心事,白某若是能做些什麼都願意與你分憂一二。”

玉珠抿嘴一笑,輕聲說了句”不敢勞煩貴人。”

轉身快步離開。可是沒走兩步,聽到白少在後面說道:“明日慈雲庵上樑寶,所有參與興建之人都要到場,還請袁姑娘準時到來。”

在魏朝,舉凡民宅修築,都會在大梁上放置龜甲作爲鎮邪之物,以佑家宅。一般百姓便是些尋常的龜甲,而當官或富貴人家要講究許多,所用龜甲或是從深江大河中所捕,或是從汪洋大海中捕獲的巨鰲所請。而寺廟等因爲不能殺生,故放置的龜甲都是石頭雕刻而成。

上樑寶儀式頗爲隆重,是以所有寺中建築工人舉凡都要參加。

玉珠點了點頭道:“自然不敢缺席。”又往前走了幾步,白水流去問在她身後,慢悠悠地又道:“難道袁小姐不想知道太尉今日爲何失常嗎?”

玉珠沒有回頭,只是沉默了一會,淡淡說:“白少只要知道自己此問是何用意便好,無需爲太尉煩憂。”

這話說得甚是犀利,竟然讓一向雄辯的白少有些失語之感。

說完這句後,玉珠便快步離開。

因何失常?無非舊愛爾?玉珠自然感覺得出,這位世家袁曦小姐在太尉心內的分量應該不輕,絕非冠陽公主一流的。可是關於太尉青蔥年少的往事,她並不想知道,但想必一定旖旎浪漫,纏綿悱惻的很。

只是後來這一對天作之合沒有結果的緣由,倒是不用細究也大約能猜得到,殺伐決斷的太尉大人在權勢情愛的兩難之間,最後是權衡利弊,犧牲了情愛,而與袁曦小姐分道揚鑣。

這般情節,並不是也不是感天動地的悲悍,乃是京城權貴豪門裡幾乎要日日上演的尋常戲碼罷了。她並無意去細細詳聽,倒不如趁早歸去,專心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就在這時,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了眼前,堯暮野不知何時也離了亭臺,迎面走來,看到她之後,才面色一鬆說道:“胡亂跑什麼,轉眼的工夫就不見了你。”

玉珠沒有說話,而堯暮野牽着她的手,似乎興致甚濃地道:“宮宴時,有小廣場可以放許願燈,帶你去可好?”說完也不待她的反應,便拉着她的手往皇宮的空地上走。

來放許願燈的人並不多,因爲那些成婚許久的夫妻此時就算在宮宴之上也有各自鍾愛的事情,要麼與同僚高談闊論,要麼與要好的貴婦們聊成一團。

也就那些還未成婚的年輕男女們會有此閒情雅緻,來此點上一盞用竹篾扎制的松脂明燈。將燈點燃時,大多數青年都在燈紙上寫下心願。

太尉牽着玉珠的手,興致勃勃地地選了一盞燈後,提筆在上面寫道:“迎風扶搖上青天,比翼盤旋看流年。”

玉珠看着那一行字,本來已經壓抑掩飾得得很好的情緒不知爲何又微微變得浮躁起來。

這等孩童一樣的把戲,太尉不知爲何居然玩得興致甚高。太尉先是在燈的四周摸了摸,撫平了鬆紙,然後讓玉珠將鬆紙燈雙手托起,從火堆中抽出一根燃燒的手指粗木棍,伸到鬆紙燈裡小兒手臂般的蠟燭上,騰的一下一股明亮的火光冒起,便看到鬆紙燈的四壁慢慢鼓了起來,緩緩脫離兩人的雙手。

點許願燈也是有些許的竅門的,因爲鬆紙原先俱是向裡面低垂的,要先把鬆紙提起,離燈中的蠟燭遠些,這樣點燃的燭火纔不會燒到鬆紙。玉珠便看到身旁的幾位男女就因爲沒有經驗,而沒有將鬆紙提起,蠟燭點燃時忽的一下便燃着了鬆紙,引來一陣驚呼,轉眼間碩大的一隻燈便化爲了渺渺青煙和一堆灰燼,引得陣陣的嘆氣嬉笑聲。

反觀太尉大人,動作卻嫺熟流暢了許多……

待明燈慢慢升起時,玉珠不知爲何突然開口問道:“太尉大人以前是與何人放過這燈?”

說這話時,一旁有人放起了煙火,嗖的一下飛向了天空,在巨響聲裡,散爲漫天的星斗。炸裂開來的轟響聲淹沒了玉珠的問話。

太尉低頭在玉珠的頰邊蹭了蹭,卻沒有回答玉珠的問話,只是泰然自若地指着空中的點點燈火,開口道:“此處不甚壯觀,待七夕節時我帶你去京郊的渡河旁去觀燈可好……你方纔可是說了什麼?”

玉珠也沒有回答,只是出神地看着那煙火在天空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轉瞬間便消失在無邊的夜空中……

最後纔到:“沒什麼,只是有些疲累,不知這宮宴何時結束。

放過了許願燈,玉珠與太尉回返宮宴時,迎面看到白水流與袁熙小姐走過來,想來也是放許願燈的。行到近前,袁熙小姐對着玉珠微微一笑,四人便默然插身而過。

這次堯暮野倒是沒有失常,只是牽着玉珠的手,目不斜視地走了過去。

宮宴還在進行,聖上坐在龍椅上微笑地看着下面諸位大臣和貴婦,有的輕吟細語,有的高聲說話,有的一觴觴的喝酒,偶爾聖上也舉杯請衆人飲,諸大臣和貴婦連忙酒杯相和。

眼光一轉,皇上看到太尉和玉珠返回,回首喚個太監過來低語了幾句。太監轉身從羣臣的身後輕手輕腳繞到太尉的桌前,低聲道:“太尉,聖上宣你過去問話。”又轉向玉珠道:“袁姑娘也請陪着太尉前去一併問話。”

太尉領着玉珠跟着太監來拜見聖上。皇帝微笑地與太尉閒聊了幾句後,便轉身問道:“不知蕭妃在庵中可安頓了下來?”

玉珠瞟了一眼身在遠處與一羣貴婦閒聊的皇后,連忙道:“已經安頓妥當,請聖上放心。”

皇帝點了點頭,道:“朕在宮中一時分身乏術,倒是要勞煩袁小姐代爲照拂蕭妃一二。”

玉珠自然一一應下。

說完這幾句後,皇帝便沒有再問下去,只是詢問起了堯白二家解除婚約之事。

當聽聞了堯太尉的輕描淡寫後,皇帝也是一笑,並沒有再追問下去,只是說道:“若是如此,可真叫人惋惜了一段良緣……不過看來白侯現在的病情也是快好了,此番袁熙小姐從廟庵還俗,似乎也有意補續一段世俗的婚姻,卿看她配與白少,可是如何?”

堯暮野拿着茶杯的手頓了頓,似乎頗爲不快地道:“我非白家的大家長,聖上怎麼倒問起臣來了?此事當問白夫人才對啊!”

聖上顯然也只到一段不爲人知的隱情,聽了堯暮野的回答,自是一笑,似乎甚是舒心暢快的模樣,只舉了舉酒杯道:“也是,太尉大人如今正繁忙着與這位袁小姐的婚事,怎麼還會顧及其他……既然無意見便好,白卿的年歲也漸大,總該結下一門親事了。你們這些做臣子的開枝散葉,朕的心裡也替你們高興啊!”

玉珠在一旁默默飲着桂花酒,心內卻爲袁熙小姐曾經出家一事,而感到有些震驚。

這宮內的酒味就是不同,甘甜裡還帶着一絲的微酸。她喝完後,擡頭間,正看見袁小姐望向了這邊,只是那一雙明媚的大眼裡似乎只盛裝着正與聖上閒聊的堯太尉一人。

玉珠又飲了一杯佳釀,心內暗道:可憐白卿,這一段姻緣,恐怕也是要蹉跎掉的。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如果沒有看到章節別慌,清除一下緩存便好了 狂仔今天不上班也累成狗,非洲丁萎靡成了小脣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