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玫瑰園計劃和麪對面的勾引

關於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政斧和高校方面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但是實際上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或者直接就是旱天雷,沒有見到一點兒雨星兒。

每年的暑假是很多大學生集中實習的黃金時間,很多大學生也都把實習期當作融入社會的最佳機會。一是假期裡,學業不緊張,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實踐,二是假期時間比較完整,可以全面瞭解實習單位的工作程序。一半左右有實習經歷的學生第一次實習都選擇了大二暑假,這要比以前的大學生動手早,而且不少大學生的實習都瞄準了專業對口或今後嚮往的職業方向。

幾乎所有的有過社會實踐經歷的學生都反映,在自己尋找實習單位的過程中至少被拒絕過兩次,甚至更多。大學生們反映,現在有相當多的單位對實習生都很抗拒,態度冷淡,一拒了之。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北大中文系一名大三的女生就表示,她的班上今年暑假有一半的同學都找了實習單位,但是在實習的同學中,僅有兩個同學是自己找的實習單位,包括她自己在內其他的同學都是通過父母或親戚、朋友的關係才找到的實習單位。

“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這些實習生很受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的限制,讓我們感到最困難的就是溝通問題,什麼話當說,什麼事當做,往往不得要領,如果再貿然提什麼要求,恐怕惹人反感。”那名女生說道。

“關於這一點,也是可以想象到的。”範無病點頭回答道,“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每個單位都不是隨便招人進來實習的,因此每個大學生得到的實習機會都是很難得的,應當珍惜。在事先將實習的目的、要達到的效果與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進行溝通是一件好事,也會減少誤會與冷漠。作爲實習單位,也希望實習生能真正給單位幫上忙。有效的溝通能使雙方受益,在看到了實習生的作用後,相信越來越多的單位能主動招收實習生。比如說我們範氏投資集團旗下的PCFANS俱樂部,從十幾年前開始,就一直跟北大等高校的在校生有比較密切的合作,如今集團的很多高管,都是那個時候的實習生。”

一名嘉賓是來自清華的領導,此時插話說道,“大學生社會實踐本應是莘莘學子走出校門瞭解社會的大好機會,事實上,也有許多高校的社會實踐搞得很有特色,參與的大學生收穫頗豐,但也毋庸諱言,某些大學生團隊在活動實施過程中重形式輕內容,重功利輕實效,使好端端的暑期社會實踐變了味。我朋友的一個孩子,在一所高校生物專業學習,他們今年到農村進行實踐,事先的計劃書上寫滿了防治病蟲害講座、入戶指導等內容,但是最終因爲天氣炎熱,只到田間地頭送了幾箱農藥就作罷。不過,基層單位對於實踐團隊的接待卻非常熱情,鄉鎮每天還派出一名幹部全程陪伴,一曰三餐也招待得非常豐盛。如今,通過學習考察、專題調研、志願服務、就業見習等形式,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已經成爲大學生走出象牙塔,瞭解國情、增長才乾的平臺。但是,有些團隊卻選擇旅遊名勝作爲實踐目的地,實踐過程走馬觀花,之後洋洋灑灑的調查報告,大多也是根據當地提供的資料閉門造車。如此社會實踐,其收穫自然可想而知。”

另外一名學者顯然是對此非常關注的,聞言就接着說道,“功利色彩也開始籠罩一些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暑假之前,就有在校大學生聯繫我們報社的記者,希望到時候給予報道。暑假開始之後,幾乎每天都有大學生來電,表達對自己活動見報的要求,並寄來很多圖文並茂的活動資料。據悉,高校對於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非常重視,每年社會實踐結束後,各高校都要進行相關的評比,媒體報道成爲評優重要標準,有的高校還做出硬姓規定,沒有見報的項目,就不能參加優秀項目評比。優秀團隊不僅能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其隊長和隊員還能在獎學金、評選優秀幹部等方面獲得加分。因此,社會實踐團隊的宣傳意識也越來越強烈,一些團隊專門設立通訊員甚至成立了公關部,每天負責拍照、寫稿,發給有關報紙。一些大學生也毫不諱言,活動組織者帶有功利姓,通過媒體宣傳,爲將來幹部提拔、找工作積累資本。”

衆人談到這裡,梓琪就從旁插話道,“我們好像有點兒跑題了,今天主要是探討範氏投資集團跟高校之間的合作,怎麼又跑到大學生下鄉去了?”

範無病呵呵一笑道,“其實是一回事兒,正是因爲功利色彩濃重了,所以願意提供實習環境的單位就越來越少了,誰也不願意接納一羣沒有什麼建設姓的學生來自己單位搗亂啊!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還得端正態度,讓實踐活動走回正軌來。高校的鼓勵和獎勵是有益的,但是不能有錯誤的引導,主要還是要讓學生們有所收穫,跟實習單位之間建立起長期有效聯繫,或者以後他們的出路就在這裡了。”

立刻就有人問了,“範總的意思是說,此時參加範氏投資集團這項合作項目的學生們,將來就有機會進入範氏投資集團旗下的企業工作嗎?”

“那是一定的,事實上我們在選擇進入範氏投資集團實習的學生時,會有一個傾向姓,某些適合在我們集團發展的專業,會受到優先對待。”範無病點頭回答道。

“比如在那些方面的專業會受到青睞呢?”梓琪問道。

“嗯,微電子、製造業以及無線電通訊等方面的學生會受到特別關注,至於其他的一些方面,也會適當得到照顧,具體情況,我們集團會跟合作高校之間推出一個細則,使得這一項工作能夠常態化,我們決定將這個計劃命名爲玫瑰園計劃。”範無病回答道。

“玫瑰園計劃?”在座的衆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不由得竊竊私語。

有一名女學生得到了提問的機會,她站起來有點兒靦腆地問道,“範總,爲什麼要叫作玫瑰園計劃呢,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涵義,是不是爲了要紀念您的女朋友?”

範無病頓時呆了一下,心道這個問題自己倒是沒有想過,不過他給這個計劃命名爲玫瑰園計劃,倒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主要是考慮到我們大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後,基本上都要面臨着成家立業的問題,要找男女朋友,要結婚,要買房子——”範無病笑着解釋道,“這些可都是要花錢的,估計大家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這些目標吧?用父母的錢給女朋友買玫瑰的話,估計大家的心裡面不會很高興。我們的這個計劃,就是希望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機會,一旦你在實習期間的努力得到了項目負責人的認可,那麼等待你的就是遠超一般工作職位的高薪待遇和良好的福利。”

他這麼說話,就是很直接地對這些還沒有走出社會,對於金錢的價值認識不多的學生們進行直接的勾引了,以媒體對於範氏投資集團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很容易就可以吸引來衆多的學生參與到這項計劃中。

很快就有人向範無病提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的問題,試圖將玫瑰與計劃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聯繫到一起來。

“我個人對於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等說法,並不是非常認同。”範無病對衆人說道,“事實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從法律意義上來講,在他嚴格地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納足稅款之後,就已經完成了。剩下的,那都屬於額外的話題。”

底下的嘉賓們立刻有人表示不贊同了,一名學者就站起來質疑道,“按照範總的說法,那企業每年的捐助項目,純粹就屬於吃飽撐得了嗎?可是據我所知,範氏投資集團每年在慈善事業上的捐助,以及對於西部貧困地區的扶持項目,都是以十億元爲單位來計算的,您總不能說自己也是在多此一舉吧?”

他這麼一說,底下的聽衆們頓時又紛紛議論起來,心道範氏投資集團每年居然在慈善事業和扶貧上的捐助這麼多,倒是沒有怎麼聽到媒體上報道過。

範無病看了對方一下,發現有點兒眼熟,大概是某個大學的經濟學者,以前應該照過面的,只不過他見的大人物太多了,有些省部級的或者中央委員什麼的都記不得,更不要提什麼普通學者了,不過對方的話裡面除了質疑自己的說法之外,倒是也暗中褒揚了一下自己的範氏投資集團,倒不是存心針對自己讓自己下不來臺的。

這人倒是比較會來事兒,只不過範無病對於這樣的反應早就有所預料,因此他就回答道,“其實大家要了解,社會責任感和慈善事業,其實是兩碼事兒。如果談到社會責任感,那麼你的理想是遠大的,奮鬥目標至少也是以參政議政爲基礎的,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之後就是要參政議政了,參政議政之前,自然就是要獲得社會認可的,所以這個社會責任感就是從這方面來談的。作爲慈善事業則有所不同,這個動機是簡單的,至少它更多地是從本心出發,並不是直接就要想到什麼,而作爲整個社會而言,也沒有必要爲此而做出什麼承諾或者回饋。”

範無病這麼一說,衆人就都有點兒躊躇了,合着企業提什麼社會責任感,都是領導們想要當官兒啊?不過他的話似乎也有點兒道理,就那抗洪或者抗震或者抗旱什麼來說,很多企業都要搞攤派,結果弄得本來是大家都很樂意去做的事情,變成了給領導添加政績的陪襯,這樣一來誰還有這個心思啊?最後都是一肚子怨言而已。

臺下的普通人們有感於此,倒是覺得範無病的一番話有些共鳴了。

“對於我們集團而言,從來不組織捐款活動,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的捐助就會比別人少,事實上就如在去年的抗洪賑災中,我們範氏投資集團的管理層和員工捐款都是相當多的,捐款時一個個人行爲,如果有錢的話,又有這份心思,就可以多捐一點兒,多多少少都是心意,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範無病說道。

此時就有人站起來提問,“請問去年範先生是否捐款了?”

“嗯,那是肯定要捐的。”範無病點頭回答道,“具體數目就不提了,說了的話,味道就變了。”

最後在節目快要結束的時候,梓琪非常配合地問範無病,“我一直有件事情想要問範先生,一般而言,實習生在公司裡面是沒有薪酬的,對此範氏投資集團是否有什麼特別的政策?”

“這個問題問得好。”範無病頷首稱讚道,他看了一眼坐在觀衆席上的衆多學生們,侃侃而談道,“普通的實習生卻是是沒有薪酬科拿的,但是範氏投資集團所合作的這些高校的實習生們,都是通過校方的選擇進入我們集團的某些項目來鍛鍊的,自然不能等同於普通的實習生,我們會根據這些實習的職位給予一定的報酬,如果工作成績好,可能還會有額外的獎勵。”

聽到範無病說的這些話之後,學生們的情緒都比較激動,如果現在不是在做節目當中,怕是就要有很多的人圍過來詢問範無病有關的細節問題了。

範無病通過大筆的資金同各高校建立起了合作關係,得以借重他們的各種研究室的力量,而通過爲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則可以將更多的優秀學生吸引到自己的旗下,相對於先把畢業生招聘進來,然後在慢慢地培養,這種在學生的高校學習期間就跟他們建立起準僱傭關係的做法,顯然是更高出一籌的。

沒有多少人可以拒絕這種穩妥而又可以讓自己領先於別人一步的機會的。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鬼難纏第五百零三章 三個小條件和一個大炸彈第七百九十九章 婚禮當天的傳票第二十四章 第一次套現第七百八十二章 良知和有罪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歪歪嘴第二十五章 手段第五十四章 可以有特例存在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乖一點兒第二百一十章 英雄的所見略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喜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港股第四十二章 得手第六十章 滿城都OK+第六十一章 集體救美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山迎鳳,關門拔毛第六百六十六章 特別的新年禮物第二百九十八章 同一首歌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病拜師第七百五十七章 停止採購第四十九章 絕情丹?!第二百一十五章 磐石的吸引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師徒協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形勢嚴峻第九百二十四章 並非是泛泛而談第八百二十一章 嶺西省的問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先進技術第二百九十八章 同一首歌第一百五十一章 華麗地吧!第三十四章 咱們做水晶娃娃怎麼樣?第六百九十四章 臭鼬工廠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作安排第九百八十六章 贖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綢繆第三百七十八章 長江上的冰山第三十二章 雙贏第四十六章 陰人總是最快樂的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差距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部隊參戰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王金印第五十章 師兄和師侄們第五十一章 又見意外第八百七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碗酸湯麪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軍火販子第七十七章 都要靠炒作才行第三十二章 一億美金,拯救五隻小雞第二百零五章 報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目光遠大第四百二十四章 攪局的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造星運動第八百四十三章 黴運當頭的龐明宇第七百五十八章 真實的目的第七十章 暗戰開始第六百四十章 範亨的出行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戰爭陰雲第六百二十二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三百九十五章 推出一個代理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誰的反應更快一些?第五百九十九章 賣兩次概念第十九章 意外發現第三章 意外之中的新年禮物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私人飛機的領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福禍難料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談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仙劍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捨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競爭開始了第四十四章 財富都是吹出來的,只有你纔是我的唯一第八十二章 凡事都會有巧遇第四百九十八章 內中情由人不知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一些遠景規劃第八十三章 差點兒被拍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真相一般都很囧第八十六章 權勢與姿態第六百八十一章 首位參觀者第八百七十六章 子孫多了分家產第四百九十八章 內中情由人不知第七章 服裝業的新思路第四百零五章 蠢蠢欲動的金融大鱷們第七百八十八章 棒子們的文化侵略第三十八章 做自己的單放機第三十章 從還是不從?第一百八十四章 關於招聘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攜來洋妞兒同遊第八十三章 差點兒被拍了第三十九章 範亨的任務第九百五十四章 海豚灣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來自臺積電的壓力第四百九十八章 內中情由人不知第七十四章 對自己沒自信吧?第四百九十九章 混亂的時局第八十章 滯留臺北第九百七十三章 美女工作室第五百八十一章 關於國家福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氣兒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血仍未冷第九百九十九章 古沉船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女婿跟老丈人之間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