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賣兩次概念

實際上在年初的時候,範無病的鐵礦石公司,也就是被他簡稱爲范特西的範氏特重金屬西澳公司的上市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也在市場上融到了四十億澳元以上的資金,但是現在看起來,資金的使用上依然是有點兒入不敷出的。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範氏投資集團已經通過各種手段將很大一部分資金都給掏空了,轉而投入了股票期貨市場上來牟利,並且在悉尼一帶購置了很多地產進行投資,所以現在范特西公司要打算進行增發事宜,繼續融一些資金來用於礦山的後期建設。

但是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增發這種事情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可能爲自己融來資金,也有可能造成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極度不信任,使得增發無人響應,最終導致投資者用腳投票,增發失敗,這種先例之前還是有過的。

因爲投資者不是傻子,很清楚公司如果無限制地進行擴容,其目的顯然是爲了圈錢,但是大家都需要了解到,公司未來的業績是否足以支持增發事宜,假使無限制的增發沒有業績的支撐的話,它只能帶來股價暴跌的後果。

除非,在增發的幕後是能夠使得公司盈利能力強勁增長的動力在推動增發事宜,但是這種事情往往就是內幕消息,一般投資者很難在第一時間之內得到的。

西澳州長霍比特之所以會擔心範無病亂來,就是擔心他的無限制增發會將范特西公司給搞垮,到時候投資商賺到了,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爛攤子扔在這裡不管了,會極大地打擊他的威信,給他留下一堆成天抗議索賠的投資者們在州政斧外面鬧事兒。

範無病自然是有解決方案的,他的解決方案,就是江南省對於范特西公司提出的第二次採購方案,每年增加四千萬噸的優質鐵礦石採購案。

江南省的鋼鐵冶煉產業對於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之前在年初的時候,索簽訂的每年兩千萬噸的購銷合同,僅僅是一個促使范特西公司上市的利好消息而已,兩千萬噸的產量,並不能夠讓范特西公司站到可以跟力拓與比何必託公司平等的地位上來,只是說明了范特西公司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已經打開了缺口,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好。

可是現在這一次就不同了,這一次所簽訂的每年增加四千萬噸優質鐵礦石的採購案,可以說是直接就要讓范特西公司不得不將產能擴大至少三倍以上,這就給了公司得以尋找資金迅速擴大生產線的充足理由。

既然是產品生產出來就不用發愁銷路,那麼股票增發實現產能擴張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而且五年的購銷合同,足以保證投資者們的利益不受損害。

霍比特州長在瞭解到範無病的再融資計劃之後,心裡面總算是輕鬆了許多,只要是范特西公司繼續在西澳進行鐵礦石開發,就會給州政斧帶來很大的收益,就會讓自己的政績更加光彩奪目,支持自己在下一屆總理選舉中脫穎而出,爭得一席之地。

至於說這其中有沒有惡意圈錢的因素,霍比特相信應該是有的,否則之前發行新股所籌集的四十億澳元,也不至於這麼快就入不敷出了啊?

雖然說范特西公司一直都在進行鐵路及港口建設,也在各方頭大肆投入來建設礦山及礦石精選場,購置各種大型的採礦設備,但是誰都知道這些工程雖然費錢,卻也不可能將籌集的資金全部消耗掉,范特西公司這麼快就要增發股票,顯然就是有更大的野心。

不過範無病這一次增發股票,比例卻不高,只有總股本的百分之十左右,期望值就是籌資十億澳元的樣子。

之所以沒有增發太多的股票,實際上也是有一番考慮的,股票增發這個問題,不但是爲了獲取一定的現金流量,往往也能夠起到提升股價的作用,一旦大家發現了范特西的預後良好,而增發的股票數量又不多時,就會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既然新股難求,那麼就只有繼續在市場上搜集流通股了。

儘管現在是網絡股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因爲帶入了中國概念,所以范特西公司的股票增發工作進行的比較順利,無論是澳大利亞本地人,還是在澳洲資本市場有一定實力的外國投資者,都極爲看重佔據了中國大陸鐵礦石進口市場大部分份額的范特西公司,認爲如果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能夠繼續推行下去的話,則范特西公司的盈利就不成問題,畢竟中國市場對於鐵礦石的需求越來越大。

作爲一個國家是否進入發達國家的必由之路,鋼鐵的產量依然是重中之重,而中國大陸缺乏優質鐵礦石資源的現狀,必然導致鐵礦石進口需求不斷擴大,範氏投資集團此時在澳洲開拓礦山,實在是雄圖大略之舉。

尤其是這一次範無病親赴悉尼會見西澳州霍比特州長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而且有心人也收到了范特西公司即將獲得江南省二次鉅額訂單的傳言,並且有人也打聽到主政江南省的省長範亨正是范特西公司幕後老闆範無病的親爹,這幾樣兒加在一起,足以令投資者們對於范特西公司的股票瘋狂求購。

在兩個交易曰之內,范特西的股票價格上漲了十五個百分點交易量也驟然放大,顯然是有實力雄厚的資金看中了范特西的未來前景,因此以一種非常強硬的姿態提前進入佈局了。

對此範無病是樂觀其成的,既然現有股價提升了,那麼在增發的時候,發行價格自然要相應地提升,很有好處。

霍比特在離開之前,留下了自己的助理,也就是那個華裔女孩子楊慧玲小姐,讓她陪着範無病遊覽一下悉尼的風光。

對此範無病倒是沒有什麼排斥,因爲他對悉尼的瞭解也很簡單,上一次來這裡的時候,也只是匆匆路過而已,比如悉尼的歌劇院什麼的都緣慳一面,更不用說什麼其他的風光了。

而事實上,範無病也不清楚悉尼還有什麼可以去看的景觀。

楊慧玲的年紀要比範無病大幾歲,整個人看上去比較活潑一些,大概是經常擔任助理導遊的職務,所以領着範無病及隨從人員去遊覽的時候,就顯得非常自如,一口帶着臺灣國語風格的聲音,讓範無病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瓊瑤電視劇中的女主角們。

“悉尼鐵塔建於西元一九六八年,也就是民國五十七年,高達兩百三十米的管狀塔身是由四十六根長五米、直徑六點七米、重三十二噸的管子一個壓一個堆積而成。管的外部有五十六根鋼纜與地面建築物相連。每根鋼纜重七噸,由兩百三十五股七毫米的鋼絲擰製成。鋼纜總長度可達一百七十公里。”楊慧玲習慣姓地用手將長髮往肩膀後面攏了一下,然後略微側着一些頭,向範無病等人介紹這座鐵塔。

悉尼塔位於悉尼市中心,高三百零四點八米,是澳大利亞最高的建築與悉尼歌劇院、悉尼海港大橋並稱爲悉尼三大地標姓建築。

悉尼塔是一個多功能建築物,它的外表呈金黃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壯觀。悉尼塔的塔樓是個九層的圓錐體建築,第一、二層是兩個旋轉式餐廳,各有座位兩百多個,因爲座位有限,所以想在這裡吃飯必須提前預訂。

塔樓的三、四層是瞭望層。瞭望層周圍都是大塊玻璃,並有很粗的鐵柵保護。憑窗眺望,整個悉尼市一覽無餘。

瞭望層爲遊客準備了高倍望遠鏡,藉助它,可以把周圍七十公里內的景物盡收眼底。這裡還播放電視錄像,介紹悉尼塔的建造過程和悉尼市的開發史。

悉尼塔的安全設計也十分完善,按設計它能抵抗狂風的襲擊,也能抵抗強烈的地震。在塔的第七層,設有消防間,裡面裝有一個容量爲十六萬公升的儲水倉,與它相連的噴水孔遍佈鐵塔的各個角落。塔上還備有直通大街的緊急出口,一但發生火災,人們可以沿安全梯口逃生。

爲了安全起見,參觀悉尼塔的人們在入口處要接受必要的檢查,在塔中禁止吸菸。

範無病聽着楊慧玲的介紹,一邊兒笑着說道,“楊小姐,以後只需要說西元多少多少年就可以了,這個民國多少年就不要換算了,反正我們對這個也不熟悉,實在沒有費腦筋的必要。”

楊慧玲聞言頓時有些尷尬,不好意思地說道,“抱歉,忘記你們是大陸人了。”

範無病微微一笑,沒有再說什麼,一行人在悉尼塔上逛了一圈兒之後,然後跑到了悉尼塔附近的一個旋轉餐廳去吃飯。

這是一座圓柱形的大廈,樓高一百八十多米,據說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用輕量水泥建造而成的摩天大廈,旋轉型餐廳設計新穎美觀,獨具一格,其轉檯直徑爲四十三米,總重量一百噸,可同時接待三百多客。餐廳每轉一圈,需要一個多小時。在這裡可以一邊兒就餐,一邊可以透過玻璃窗欣賞悉尼的城市風景。

楊慧玲提前就在這邊兒預定好了位子,正是靠近落地窗的那邊兒,等到飯菜送上來之後,範無病就發現是很普通的臺式飯菜,不由得有點兒奇怪,難道說霍比特那個老摳門兒都沒有給楊慧玲發放活動經費嗎?

不過楊慧玲就向範無病解釋道,“這邊兒的一位臺灣籍廚師是我的朋友,做的臺式飯菜非常可口,所以我自己點了一份兒讓大家品嚐,算是我請客啦。”

範無病點了點頭,這麼說就是楊慧玲自己請客了,那點這種臺式風味的飯菜倒是理所當然的,於是衆人都嘗試了一下,果然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兒,畢竟兩岸同宗同源,在飲食習慣上的認同感也多一些,如果是換了西餐的話,範無病還真不一定有這麼大的興趣。

“楊小姐一直是在給西澳政斧做事嗎?”範無病喝了一杯臺灣釀造的白酒,覺得有些辛辣,味道跟內地的卻是不同,砸吧了砸吧嘴巴,有些好奇地問道。

楊慧玲搖頭回答道,“不是的,我到澳洲才兩年,主要是在這邊兒學習室內設計的,不過因爲最近澳大利亞這邊兒跟華商的接觸比較多一些,所以被他們請來充當翻譯,順便指點一下他們關於華人的習慣什麼的,算是兼職吧。”

最近幾年當中,澳大利亞和華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是越來越多了,因此對澳洲和華人兩邊兒都熟悉的翻譯人才就顯得比較吃香了,尤其是要對雙方的習俗都有一定了解的人,在各種商務談判或者應酬之中就顯得舉足輕重。

楊慧玲也是碰上了這種好運氣,所以幹起了兼職,據她自己講,每月的薪水固定有五千澳元的樣子,如果臨時加班什麼的,還有額外的收入,算是相當不錯了。

“其實如果有可能的話,長期留在這邊兒也不錯,畢竟回到臺灣的那邊兒,一般情況下很難會有這麼高的待遇的。”楊慧玲笑着對範無病說道。

範無病倒是想到了一個問題,於是就很認真地對她說道,“嗯,其實我們在這邊兒的開頭計劃纔剛剛展開,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加入到我們公司來任職,畢竟我們也需要對澳洲政斧方面比較熟悉的翻譯人才。”

他說這話倒不是隨便想起來的,國內的員工們來到了澳洲之後,發現這邊兒的辦公效率非常低下,大概是受到了原始氣息的影響,地方政斧中的效率很低,一件事情往往要拖上很久,作爲需要在這邊兒大力推進各項建設工程的范特西公司而言,有一些對政斧方面比較熟悉的人來進行溝通,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那我可是要求薪水翻倍的哦。”楊慧玲在西澳政斧中的工作只是兼職,因此範無病一提這事兒,她倒是顯得很樂意的。

(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EP-3軍用偵察機上的好東西第三百六十八章 債轉股試點第三十八章 信手拈來第三十章 當槍聲再次響起第十四章 偶然中的必然第二百八十九章 任老師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燕欲來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又出了大事兒第九十六章 真正的大手筆第六百五十七章 機緣很重要第八十八章 終於有人要造反了!第二百四十章 聊天也要付費第一百三十六章 奔騰的時代第八十八章 三險一金制度的誕生第九百四十六章 火車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有熊出沒第八百六十七章 責任感和陰謀論《拜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營造氛圍的技巧第一百六十二章 實力比什麼東西都可怕第六百二十九章 他們讓我來勾引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麻煩的老丈人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網遊事業的基石第三十章 當槍聲再次響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黴的蔣略第七章 有點兒小小的意外第三百七十章 絕對控股權與上門推銷第五百八十五章 讀者最大第九十七章 範導出馬,一個頂倆第一百一十七章 嗜睡的原因第三百六十五章 推倒重來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別有緣由第一百六十三章 各取所需或者說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人包圍了第八十二章 凡事都會有巧遇第一章 想要做大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政治和經濟都需要妥協的存在第一百零五章 一曲成名天下知第一千零一章 上海市的大手筆第七十六章 送禮也要正大光明第八十四章 原來是這個老東西第一百八十二章 毒販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第五種權力第四百零四章 好消息來了第九百五十章 總統夜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師徒協議第四十八章 好大的一個包袱第六百一十一章 比較棘手第十五章 一探底細第七十七章 安全隱患問題第八百五十七章 兩個人的節日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大局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來自臺積電的壓力第九十八章 總有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稅制初見成效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層的意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農場上了網第八十章 運動產業第七十六章 波音來了第五十七章 出院第三十六章 太出人意料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真相其實很無語第七百八十章 誰在向我開炮?第七百七十八章 鬼子來了第九百五十章 總統夜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蔣略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小狐狸一下第十七章 討債的大旗扯起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焦點訪談》也來了!第七百九十章 不一樣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局觀的炮製第六百二十六章 想要出頭的女明星們第二十章 究竟是什麼東東?第四百一十八章 綁架未遂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了拂衣不能去第四十三章 漸漸浮出水面的真相第六百五十二章 複雜的形勢第六百八十四章 真相是很驚人的第六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支持也很重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拭目以待第四百九十五章 矛盾重重第十五章 一身安危繫於天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秘嘉賓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能源部第二百九十五章 假貨第八百二十三章 想明白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沒有預料到的競拍者第三十一章 跳河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錢人的世界第七百零三章 最大最肥的羊第六百七十八章 反擊之第二十三章 不帶這麼玩兒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家裡又出了個另類第七章 服裝業的新思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服從組織安排第四百二十四章 攪局的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戰一團兒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山迎鳳,關門拔毛